大自然的纺织高手
The Natural Textile Master
宁厚然(Houran Ning)
梅子牧(Zimu Mei)
张亦菲(Yifei Zhang)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The High School Attached to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China
安徽省宣城市第十二中学
No. 12 Middle School in Xuancheng, Anhui,China
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九中学
No. 19 Middle School of Zhengzhou,Henan,China
蓝高龙(Gaolong Lan)
本片的第一观感是“丰富多彩”。蓑蛾爬行、防水、编织护囊等行为和护囊承重实验等探究环节设计丰富;对探究过程的拍摄记录更是丰富多彩,不管是自然环境下对蓑蛾(护囊)的抓拍,还是人工可控环境下的细节镜头拍摄,特别是对爬行、编织等行为超过12小时的长时间延时摄影、对护囊内外两侧、横截面的显微摄影等。
拍摄中小科学家们借助直尺、手指、杠铃等实现了研究的可视化,让观众直观感知到蓑蛾和护囊的尺寸、质感、承重等。
同样,由于记录的素材过于丰富,导致剪辑环节的“选择困难症”,部分段落衔接过于匆忙。另外,部分同期声录音品质有待提高。
开篇镜头引发悬念,“虫子”的出现吸引眼球,非常直接地展现出最精彩的画面,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奇特的蓑蛾,对很多观众来说从未见过,“令人好奇的选题”奠定了作品的高分基础。小科学家们的探究过程充满了好奇心的展示,一步一步揭示了蓑蛾的特点,大家还设计了多种实验进行探究,特别是对蓑蛾的丝进行了集中的探究,无论是观察得犯困还是遇到大雨,都是探究的故事。
好的选题需要通过完美的视频剪辑手段、配音配乐等多种视频工具和手段呈现给大家,所以在剪辑点、画面构图、配乐等方面有待加强,对蓑蛾的探究值得继续。
蓑蛾幼虫的虫体藏于保护囊中,护囊轻巧坚固,外面附有枯枝碎叶,幼虫活动或取食时头、胸部伸出囊外,负囊行进,很不引人注目。短片记录了这种纺织高手不为人知的隐秘生活。小科学家们设计、实施了多项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并用摄像机详细记录了实验过程,展现给了观众。
蓑蛾幼虫不会轻易抛弃自己的巢穴,它宁可饿着肚子,费尽气力也要带着护囊一起行动;护囊是随着幼虫长大逐步扩大的,如果护囊被破坏不能马上筑成新的护囊;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蓑蛾的护囊的建成和重建也需要时间。
蓑蛾的护囊轻盈坚韧,防水透气,是有研究开发前途的材料。小科学家们用简单的设备和工具研究、解构了蓑蛾护囊的结构。
在以前的生活艰难时期,我国的劳动人民曾经使用大蓑蛾的护囊修补鞋子。民间传说黄帝之妻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被尊为先蚕娘娘。抽丝编绢之术就是缫丝纺织的工艺。或许经过深入研究和奇思妙想,同学们也能发明蓑蛾护囊规模化生产利用的工艺方法呢!
另一方面,蓑蛾也是一类林业害虫,由于蓑蛾护囊的特殊的结构,为蓑蛾提供了强大的保护。了解蓑蛾幼虫的习性、护囊的结构也能够为蓑蛾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往期精彩回顾
刊发内容版权属香港青少年科学院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印刷出版用于商业行为。
Youth Science Discovery
青少年科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