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ionship between Sea Urchin and Water Pollution in Hong Kong
李飞洋(Feiyang Li)
学校:
Wooster school,Danbury, USA
Queen’s College,Hongkong,China
MeridenSchool,AU
张溪典(Xidian Zhang)
奖项:
2019年10月 美国纽约·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 优秀科学微电影一等奖
本片大量使用了航拍、水下摄影等全新的拍摄方式。空中视觉不但可使用大全景交代区域环境,也可近距离拍摄展现海滩细节;水下视觉则带来了海胆和岩石关系的直观画面。探究小组成员在海水中统计海胆数量的画面,多处探究小组成员面对镜头的同期声画面,都令观众身临其境、代入感较强。当然,航拍镜头虽然感染力要超过常规镜头,但是后期剪辑中也不能贪恋航拍镜头的感染力,把本该剪掉的不稳定的、或者航拍中调整拍摄角度的“废镜头”保留在成片中。
短片开场使用了新闻的片段,节奏感较强。对于一部科学纪录片来说,如果研究团队能做相关调查就会更好。海胆与香港海洋环境的关系这个课题较为新颖,团队实地调研,探究过程完整。但是这个“小选题”却涉及多元交叉学科,简单地测量或实验不足以证实产生的原因。猜想或结论也需要更多有理有据的事实和数据支撑。出镜的同学表达顺畅,整部作品略显仓促,海胆的课题值得继续探究。
短片中,小科学家们对香港附近海湾的海胆数量进行了调查,表现了他们对于香港海洋环境的关心,对近岸海洋污染加剧的忧虑。团队找到了香港海胆较多的地方——石澳,景色优美的石澳是港岛东南部的半岛,面向南中国海,环境条件优越。海胆喜欢盐度高的海域,靠近江河入海口和盐度低的海水中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分布。珠江口的污染问题无法回避,但河流入海的生态影响,不仅仅有污染问题,洪水下泄的时候污染物就被稀释了,这个时候,由于汇入海中的淡水量大,使较大的海区盐度下降,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的影响也就很大;相反,干旱缺水的时候河流水体污染最为严重,但入海的淡水总量较少,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的影响反而较小。片中的结论石澳海胆较多是珠江口排污的说法只是从富营养化、藻类增加这一推论得出,并未调查海胆爆发水域的温度、盐度等因素。讨论海胆与水污染的关系可以在水族箱中进行,在开放的海域,影响因子众多,无法排除干扰因素,建议修改题目,量力而行,聚焦可以验证的海胆生物学探究。
野外考察是青少年科学探究活动中最有难度的,该短片中小科学家们勇敢地选择了这个十分艰苦的项目。一是五个野外考察点分布在香港各处,他们一一排查,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二是他们在酷暑下顶着烈日,一工作就是几个小时。几天下来,小科学家们变成了小黑人。三是水中测量工作比陆地上难度更大,一不小心就会被海胆扎伤或掉进海中。四是拍摄难度较大,如何能反映出海胆爆发的状况、如何能探究到水下的海胆分布,小科学家们运用了航拍和水下拍摄技术,探寻到了鲜为人知的海胆世界。镜头背后是小科学家们的辛苦付出,充分表现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精神。
该项目是由中国和美国、澳大利亚华裔少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的,通过镜头,观众感受到了小科学家关心地球未来的美好愿望。这也正是青少年科学微电影活动,对学生世界观、发展观培养的具体体现,彰显了其教育价值。
往期精彩回顾
刊发内容版权属香港青少年科学院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印刷出版用于商业行为。
Youth Science Discovery
青少年科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