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黑眶蟾蜍|第七届中小学生科学微电影赏析活动
文摘
教育
2024-07-08 06:30
中国香港
瞧,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戴着口罩和手套。这部科学微电影作品在2019年10月在美国纽约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上就获奖了!研究者们的安全装束和防护理念值得学习!来自广东省佛山市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的科学少年,这次研究的是一种癞蛤蟆——黑眶蟾蜍,要知道蟾蜍的身体滑滑的,会分泌有毒的体液。做科学研究,绝对不能抱着“为科学牺牲”的错误态度,一定要做好防护,“马大哈”是不能当科学家的!戴好口罩和手套了吗?戴好了就出发,前方目标,宝星职校大操场!
作品名称:
校园里的黑眶蟾蜍
Black-eyed Toad on Campus
作者:
李锹樘(Qiaotang Li)
陈昊(Hao Chen)
刘俊彦(Junyan Liu)
覃耀安(Yaoan Qin)
学校: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
Hubaoxing Vocational Technical Of Shunde,Foshan,Guangdong, China
辅导教师:
杨文广(Wenguang Yang)
谭淑芬(Shufen Tan)
奖项:
2019年10月 美国纽约·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 “亨达”最佳解说词奖、优秀科学微电影一等奖
2019年 四川成都·第十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 科学微电影一等奖
2019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Lamont地球研究所 · 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 ·答辩现场 ↑
2019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Lamont地球研究所 · 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 · 颁奖现场 ↑
这是一部从身边进行选题的科学微电影作品,四位科学少年探究了校园中很普通的小动物——黑眶蟾蜍的有趣故事,探究了其活动规律、食性等。观察仔细,内容丰富,态度投入。
研究这种夜出性小动物,一定会有许多个不眠之夜。“它不怕蜜蜂,还挺爱吃”,这个结果十分出人意料。拍摄团队用经典的动物生态学实验方法——“标志重捕法”估算了校园中蟾蜍的数量。这是一部黑眶蟾蜍保育生物学的生动教材。
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黑眶蟾蜍的保育生物学基础,还很好地呈现了科学微电影的主旨: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的精神。如果人们都能够像他们这样,爱护、保护野生动物,实验需要接触野生动物的时候要做好隔离防护,尽可能地避免意想不到的安全隐患,尤其是阻止人和动物之间的疾病传播。
拍摄抓住了很多瞬间的细节,剪辑时运用背景音乐进行节奏调整,整个探究过程让观众感受到了探究的快乐。创造性地模拟蟾蜍的生存环境,让观众更有代入感,能够跟随科学少年一起思考。《透过镜头 放飞好奇》于2017年10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
《科学影像 点燃梦想》于2018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
以上两本书的所有稿费用于奖励国际大赛中获得“蓝鲸科学教师”称号的中小在学一线教师。
刊发内容版权属香港青少年科学院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印刷出版用于商业行为。
Youth Science Discovery
青少年科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