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单位
宜宾市中医医院
宜宾市数字经济产业服务中心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案例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中医治未病契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发展方针。当前普遍存在缺好医、缺好药、中医药信息化水平低、健康服务实效性不高等问题。宜宾市在中医药信息化发展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市级中医药管理局是组织保障,海量医疗健康数据是基础,共享交换平台是支撑。“如何挖掘好、利用好医疗健康大数据,并与中医治未病服务有效融合”是建设本项目主要目的。
解决方案
项目以宜宾市医疗健康大数据为基础,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中医治未病”服务场景,以“两个精准”为工作思路,探索建立中医治未病风险筛查模型,实现治未病目标人群的“精准识别”,利用行业专家知识和经验制定本地化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打造区域中医治未病信息管理闭环,实现“精准干预”,充分挖掘“数据要素×中医药”价值,支撑区域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建设。
(图1 宜宾市中医药治未病大数据中心规划图)
基于宜宾政府大数据平台多源数据融合模式,归集了省电子健康档案云、全民免费健康体检系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市县公立中医医院等业务数据,利用主动采集和解析模式推进中医专题类数据治理,初步构建宜宾市中医药治未病主题仓库,并面向医务人员、行政管理和居民分别打造项目业务端、管理端和服务端的智能化应用,逐步形成区域一体化中医药治未病服务体系。
(图2 基于大模型的AI开发核心技术示意图)
利用海若大模型为基座,选出中西医结合模型影响因子和结局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可解释性机器学习算法的未病风险筛查模型。对体检为主的数据开展标记工作,利用已标记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结合行业专家经验开展模型验证和持续改进,初步构建了轻度高血压、糖尿病前期、血脂异常等未病风险筛查模型。
创新点
一是摒弃传统中间库或接口对接模式,改变为由平台主动抽取、转换、解析、加载异构多源的中医类数据模式;二是通过目标人群的“精准识别”和中医治未病的“精准干预”提高中医药治未病服务有效性;三是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个体居民,部署中医ChatGPT,打造智能体测、健康画像、主动健康管理等方面中医信息服务场景。
应用成效
一是经济效益方面。项目持续挖掘医疗健康大数据资产价值和应用场景,成立了中医治未病科创产业发展平台,将本地化中医药治未病干预方案与大健康产品研发相结合,加大中医药成果转化,已实现38项健康产品研发、2项科研立项和4项科技成果转化,中医健康产品产值超300万元(仅2023年)。
二是社会效益方面。基于人工智能构建了中医治未病风险预测模型,初步筛查出全市高血压风险人群约54.13万人,糖尿病风险人群17.71万人,血脂异常风险人群37.83万人,中医药治未病服务干预7000多位居民,中医药治未病综合干预有效率在95%以上,中医治未病与家医签约、慢病管理相结合,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专家点评
项目旨在解决基层中医药健康服务实效性难题,利用先进数字技术与中医药传统文化、理念及方法相融合,提出“两个精准”的方法论,充分挖掘“数据要素×中医药”价值,将“人找医”转变为“医找人”的中医药传承创新新模式,为广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事业发展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