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部解剖生理概要
手部感染是外科常见疾患,手部解剖结构特点,决定了感染的特殊性,而手术引流的方法及术后手功能恢复,又与手解剖有密切的联系,其解剖特点是:
1.手部的皮肤在掌侧和背侧有很大不同。掌侧皮肤较厚而坚韧,皮下与深层有纤维组织垂直相连,从而使掌侧皮肤活动性很少。手背皮肤则薄而松、软、滑动。手部感染大多发生在掌侧,但其临床表现,却往往是背侧症状重于掌侧,这是由于掌侧被坚韧皮肢所覆盖,红肿表现远不如在薄而松软的背侧皮肤处明显。因而极易造成感染定位上的错觉。另外,手指如掌部淋巴毛细血管网,除极少数引流前臂,大部分经指璞间隙引流到手背部,这也是背侧红肿比掌侧明显的原因。
2.手的掌面皮下有很致密的纤维组织索,与皮肤垂直,一端连接真皮层,另一端固定在骨膜、腱鞘或掌筋膜。这些纤维组织索,使感染很难向四周扩散,但可向深部组织蔓延。如手指末节掌面的皮肤感染,虽然肿胀不明显,但可形成压力很高的脓腔,除脓液直接浸及深部指骨引[起骨髓炎外,还可压迫末节指骨的滋养血管引起指骨缺血坏死。另外,掌侧皮肤脓肿穿入皮内层后,一般很难从表面溃破,而形成哑铃状脓肿。
3.手部结构精细,解剖复杂,组织相互交错,以手掌部为例,掌、背侧一共穿过17条肌腱,19块手内在肌,加上纵横分布的神经,血管、以及腱鞘、滑囊、间隙等结构,因此,一且发生感染,受罹组织之多是可以想象到的。这些组织的炎性反应,就将导致肌腱粘连,关节僵硬和感觉障碍。因此,对于手部感染和解剖应有充分认识,以免在施行脓肿切开手术时,损伤重要组织结构。
4.手部感染的扩散,除了经血管、淋巴管皮下、筋膜下等一般途径外,还可以沿手部的一些特殊解剖构造扩散,如鱼际间隙、掌中间隙的感染,常可沿蚓状肌管向背侧扩散,形成指蹼间感染。拇指化脓性腱鞘炎,可导致挠侧滑囊感染。而小指化脓性腱鞘炎,又可使感染向尺侧滑囊中扩散。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二个滑囊间常有小孔相通,因而又可形成拇指化脓性腱鞘炎的“V”形感染;又称“V”形蜂窝组织炎。食、中、无名指的化脓性腱鞘炎,可向近端破溃进入鱼际间隙和掌中间隙。手掌部的间隙和滑囊的感染。又可经腕管向近端扩散到前臂掌侧间隙,造成前臂深层的感染。所以,了解手部感染扩散的可能途径,对于严重的手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很大意义。
5.手指的浅、深层肌腱都包裹在腱鞘内,腱鞘外层为纤维鞘,内层为滑膜鞘,膜鞘内有少量滑液、起滑润作用。腱鞘感染因不易扩张,可因血流受阻而造成肌腱坏死。
>>>
适应症
某些手部感染如指头炎,虽感染处在浸润期,但由于局部肿胀较重,张力很大,也应施行切开,以达到缓解张力、减轻症状和防止感染扩散的目的。一般认为应在脓肿形成后才施行切开引流术,如何判断脓肿已经形成,对手部感染有其特殊性,不宜应用外科常用的测定脓肿波动感的方法。有以下几点可作参考:
从时间上作判断,按般规律,感染出现症状三四天才进入脓肿期;
从症状上作判断,症状逐步加重,形成持续性剧痛,以致影响夜间睡眠者;
感染部位跳痛,以致不敢下垂患手,必须抬高患肢以减轻疼痛者;
点压法测得有明显局限性剧痛点者。
>>>
术前准备
脓肿定位:脓肿定位不准确,就无法进行准确的切开,也会妨碍引流的通畅,如果做切口后再寻找脓肿,势必给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如果脓肿距切口较远,将影响脓液的引流。因此,脓肿准确的定位对手部脓肿切开引流就显得重要了。临床上常用点压法,即用大头针尾或火柴头在感染区作点压,剧痛区即为脓肿的部位。此外,局部颜色的变化,也可作为参考,红肿明显的地方,常常是炎症浸润的区域;脓肿部位皮肤颜色发白,这点在浅表脓肿更是如此。
>>>
操作要点
1.术者必须熟悉手部解剖,否则就会造成感染扩散或造成神经、血管以至肌腱损伤等。
2.适宜的麻醉选择,良好的麻醉技术,不但可使病人在手术过程中没有痛苦,从而可以很好的配合手术,术者也可以仔细地进行切开、探查、清除脓液和坏死组织及填放纱条等操作。而且还可以使病人耐受较长时间采用止血带的缺血性疼痛,保证有一个无血手术野,以便能够顺利地进行手术。一般来说,手指端的感染切开引流,宜用手指根部神经阻滞麻醉;手掌部感染严重而广泛的患者,应用臂丛麻醉较为理想。
3.一个无血手术野,对于术者精细解剖,辩认组织,探查脓腔,清除坏死组织等有很大的好处,非常必要。所以无论感染轻重,脓腔大小,手术时均应使用止血带。指端感染手术时可在指根部上止血管;较广泛的感染,应在上臂用开血带。使用止血带前,切忌用手挤压或弹性胶带自感染处往肢体近端驱血,以防感染扩散。
4.切口要尽量与皮肤纹方向一致,以避免晚期瘢痕挛缩,尽量避开神经、血管、肌腱等组织,以免误伤。切口要足够大,以便引流通畅。
5.切开引流手术,不应仅以放出脓液为结束,而应仔细探查脓腔,了解其大小、形状、有无间隔或是否哑铃状多发脓肿,以便根据情况做到彻底引流。
6.切开引流手术中要尽量切除坏死组织。因为脓腔内及脓肿壁上有一些坏死组织,脓液引流后坏死组织开始脱落,逐渐生长肉芽组织。而这一过程须一定的时间。如果在切开排脓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搔刮,即人为地帮助完成坏死组织脱落这个过程,术后肉芽组织可以很快长出。能使疼痛明显地缩短。清除坏死组织应用较钝刮匙轻轻搔刮,或以干纱布在脓腔内抓擦,以使坏死组织脱落。如果搔刮假得彻底,往往在初次换药时即可见到整个脓腔已被新鲜肉芽所覆盖。搔刮时应注避免穿破脓腔壁进入正常组织,以防感染扩散。脓肿四周有明显浸润性炎症者,不宜搔刮。
7.切开引流的伤口,常常在以后换药过程中感到狭窄,在换药过程中不但给病人增加痛苦,而且影响更换敷料,妨碍引流,尤其在指腹部位,由于张力较大,致使脂肪球从切口膨出,更会堵塞引流口,妨碍引流。因此在手术时,将切口边缘的皮肤可作少量梭形切除,使伤口形成棱形,给以后处理及脓肿愈合创造有利条件。
8.引流敷料的填充在术后处理上也很重要,脓腔内填充敷料时,原则是内松外紧,以利于肉芽组织生长和保持创口开敞。如果是对口引流,切忌用引流条贯穿置于二个切口之间,这样会妨碍伤口愈合,增加病人痛苦。
>>>
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切开引流术后,第一次换药可在术后三、四天进行,每次换药时应将伤口外的脓血痂、脱落的皮肤、伤口内的脓苔等清理干净,残留的坏死组织应逐步清除,局部应用抗菌药物一般不是必需的。术后早期换药时,脓腔内每次必须填充引流敷料,但其填入不能在换药的全过程使用。一旦伤口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分泌物减少,即可逐步减少引流敷料,使肉芽组织迅速生长,促使伤口及缘与创面基底接触,利于伤口愈合。
来源:《实用外科引流》、百度文库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为转载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配合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双方利益。
为什么要投稿?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医学之路!是为了与更多的骨科同道交流分享!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而受益!让传播知识成为一种习惯,是“玖玖骨科”让你投稿的理由!
投稿邮箱:reporter@jiujiuguke.com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享受更多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