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基础丨髋臼骨折中常用的手术入路及操作技巧详解

学术   2024-11-14 17:04   北京  


骨盆、髋臼骨折类型复杂,多数为高能量损伤导致,常伴有严重合并伤,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其治疗历来是创伤骨科领域研究的热点,有效的术中显露及良好的复位固定是手术治疗的关键。今天,就来了解一下髋臼骨折中常用的几种手术入路及其操作技巧。



读前必看!


常用的手术入路

  • 前入路:髂腹股沟入路,改良的 Stoppa入路,髂股入路。

  • 后入路:Kocher- Langenbeck入路,经大转子入路。

  • 扩展入路:扩展的髂股入路,经转子的“Y”形入路。

  • 前后联合入路:髂腹股沟入路+ Kocher-Langenbeck入路。

  • Tile2003年提出的手术入路选择路线图:

髋臼骨折的手术入路选择(Tile2003)

骨折类型

入路选择

髂耻隆突上方的骨折

髂股入路

显露耻骨联合

和方形区的骨折


髂腹股沟入路、

改良的 Stoppa入路

后壁和后柱骨折

Kocher-Langenbeck

入路

横行伴后壁骨折

Kocher-Langenbeck

入路

或经转子入路

单纯的横行骨折

根据骨块的旋转情况决定

T形骨折

视具体情况决定,

可选择前入路、后入路,

或前后联合入路


双柱骨折

视具体情况决定,

可选择前入路、后入路、

前后联合入路

以及扩展入路等


手术入路选择方面应遵循的规律

  • 没有一个入路可以显露所有的骨折类型,术前正确的骨折分类对最佳入路的选择非常重要。

  • 骨折的类型决定手术入路。

  • 前柱、前壁骨折需行前入路。

  • 后柱、后壁骨折需行后入路。

  • 在相同情况下,如前、后入路均可采用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前入路。因为前入路安全,并发症少。

  • 尽量选择简单入路,避免扩展入路,必要时可选择前后联合入路。因为扩展入路手术并发症非常高。

  • 扩展入路可用在非常复杂的髋臼骨折,或陈旧性髋臼骨折。


1

髂腹股沟入路


适应证

  • 适用于髋臼前方骨折,如:前柱骨折、前壁骨折、横行骨折,以及前柱骨折伴后半横行表骨折。有经验的医生也可以通过该入路完成双柱和T形骨折。


显露范围

  • 该入路可以显露髂骨翼内面,即髂窝;骶髂关节的前方;方形区,即髋臼的盆腔面;

  • 耻骨上支和耻骨联合。


A:髂腹股沟入路显露范围,其中深褐色为直视下显露的范围;黄色为手指可触摸到的范围。


优缺点

  • 优点:显露范围广、可很好地显露骨盆和髋臼的前方和髋臼内壁的解剖结构,异位骨化率低。

  • 缺点:该术式是依靠三个窗的移动来触摸和观察骨折移位情况的,不能直视关节面,属于间接复位,不能显露后壁和后柱。


风险

  • 手术牵拉可导致股股外侧皮神经、血管、股神经等结构的损伤;

  • 死亡之冠处理不当可引起出血;

  • 深静脉血栓形成。


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技巧



体位与术前准备

  • 麻醉:全身麻醉。

  • 患者平卧于可透视的手术床上。

  • 整个下腹、骨盆,以及患侧下肢消毒并铺单。


切口体表投影

  • 切口起自髂嵴中点,弧形延伸至髂前上棘,继而与腹股沟韧带平行,止于耻骨联合上方2cm。



A:患者平卧于可透视的手术台;

B:切口起自髂嵴中点,弧形延伸至髂前上棘,继而与腹股沟韧带平行,止于耻骨联合上方2cm;

C:术前在体表标识出耻骨结节、髂前上棘、股动脉、股外侧皮神经、精索的走行方向


手术入路

  • 沿髂嵴切开骨膜,切断腹直肌和髂肌的附着点,骨膜下剥离,显露髂窝,向后可达骶髂关节,向下剥离至坐骨大切迹。采用骨蜡或纱布填塞止血。


▲ 示意图


  • 从髂前上棘直至腹股沟管的外环,将腹外斜肌腱膜在距离腹股沟韧带止点5mm处切断,打开腹股沟管显露精索或圆韧带。将精索或圆韧带用硅胶管围绕,便于保护,也可以用于术中牵拉协助显露。

▲ 示意图


  • 从切口的外侧辨认联合腱,沿腹股沟韧带切断,注意保留2mm的腱袖以备腹股沟管的缝合重建,注意保护下方的股外侧皮神经。

▲ 术中保护股外侧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常位于联合腱深层,髂前上棘内侧1~2cm,注意予以保留


  • 切口向内下方,可触及髂耻筋膜的返折部,该筋膜的内侧为股动、静脉,外侧为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

  • 在显露、抬起和游离股血管时必须高度警惕,并加以保护,避免损伤。

  • 保留股动、静脉及淋巴系统上方联合腱的完整性,术中尽量减少牵拉,减少这些结构的损伤。


▲ 向内牵拉股动、静脉,向外牵拉股神经和髂腰肌,显露髂耻筋膜,直视下剪断筋膜至耻骨根部


  • 在血管的内侧切开联合腱,如需进一步显露,可以保留止点1cm切断腹直肌,显露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到达耻骨后方的 Retzius间隙。

  • 导尿可以减少膀胱的张力,减少术中损伤。

  • 需要跨过耻骨联合固定钢板时,尚需切断部分对侧的腹直肌。


  • 辨认并小心分离髂耻筋膜,沿骨盆缘切开,显露方形区。

  • 在髂耻筋膜的外侧,用骨膜剥离子轻推髂耻筋膜,掀起髂腰肌和股神经,采用一个粗橡胶管围绕髂腰肌、股神经。

  • 在髂耻筋膜的内侧,沿耻骨表面推离耻骨上方的结构,这些结构包括股动、静脉及淋巴管,注意保持该结构的完整性。

  • 用硅胶管围绕股血管、神经及其周围的淋巴组织。

  • 在血管神经束的下方,继续游离可进一步显露方形区,直至骶髂关节。注意髂外动脉和闭孔动脉之间的交通支,即死亡之冠,必须直视下仔细分离、结扎,避免大出血。

▲ 闭孔血管束可与腹壁下血管束或髂外血管束相交通,又称“死亡之冠”,松解髂血管之前需要先结扎或剥离此血管


  • 牵引硅胶管可以辅助显露术野:

  • 将髂腰肌和股血管同时向内侧牵拉,可以显露髂窝和骶髂关节前方,即髂腹股沟入路的外侧窗口;


▲ 通过外侧窗可显露髂耻隆突后的整个髂窝至骶髂关节,显露该窗时应向内轻柔地牵拉股神经、髂腰肌和股血管


  • 向外侧牵拉髂腰肌和股神经,向内侧牵拉股血管,可显露方形区和骨盆缘,即中间窗口;

▲ 通过中间窗可以显露骶髂关节至耻骨支外1/3的骨盆缘和四边体,显露该窗时应向内轻柔牵拉股血管,向外轻柔牵拉股神经、髂腰肌


  • 向外侧牵拉股血管,向内侧牵拉精索,可显露耻骨支,即内侧窗口;

▲ 通过内侧窗口,可观察闭孔神经和血管,显露该窗口时根据需要切开腹直肌止点,显露耻骨结节到达 Retzius间隙,将精索或软韧带及股血管轻柔地牵向外侧


  • 将精索和股血管同时牵向外侧,可显露耻骨联合后方,即正中窗口。

  • 在中间窗口或内侧窗口,可观察闭孔神经和血管,骨折复位时需加以保护。


▲ 闭合切口时将联合腱缝合到腹股沟韧带上,重建腹股沟管的底部;然后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和股直肌鞘,注意缝合确实,不要形成切口疝。


▲ 图中从上至下依次用吊带保护的分别为髂肌和股神经、股血管、精索


切口的关闭与重建

  • 完成骨折复位固定后,需在 Retzius间隙、方形区表面放置引流管。

  • 原位缝合腹直肌、联合腱、腹外斜肌腱膜,重建腹股沟管的解剖结构和腹壁的稳定性。



2

改良的Stoppa前入路


适应证

  • 改良的Stoppa入路主要用于涉及髋臼内壁的骨折。


显露范围

  • 该入路可以很好地显露方形区,进一步剥离可以显露骶髂关节前方和髂窝。


优缺点

  • 优点:在不显露股外侧皮神经和股血管、淋巴的同时、能很好地显露骨盆和髋臼的前方和髋臼内壁的解剖结构。异位骨化率低。

  • 缺点:不能直视关节面,属于间接复位。不能显露后壁和后柱。因此不能用于后方结构的骨折,超过3周的骨折,该入路的显露范围略显不足。伴随腹胀、肠梗阻时,可造成腹壁紧张,为该入路的相对禁忌证。


风险

  • 可能导致股外侧皮神经、股血管、股神经等结构的损伤,扩大显露范围还可能造成闭孔神经和血管损伤。


改良的Stoppa前入路手术技巧



体位与术前准备

  • 患者仰卧于可透视的手术台上。

  • 麻醉:全麻。

  • 腹部、会阴、骨盆周围消毒、铺巾。

▲ 改良Stoppa入路,患者取平卧位,从主刀医师角度观察

A:切口位于耻骨联合上方2cm处;

B:游离和结扎腹壁下动脉或股动脉与闭孔动脉之间的吻合支(图中黑色箭头所示),Hohmann拉钩置于耻骨结节;Deaver拉钩放置在髂腰肌下方,向外牵拉保护髂腰肌和股血管;另一枚拉钩置于坐骨切迹处,保护闭孔动静脉


切口体表投影

  • 于耻骨联合上方2cm取横切口,范围在两侧腹股沟管外环之间。

  • 切开皮下组织,向上下方向适当游离。


手术入路

  • 纵行沿腹直肌白线劈开,于腹膜外进人Retzius间隙,将膀胱推向腹腔侧,加以保护。

  • 剥离腹直肌于耻骨联合和耻骨上支的止点,显露耻骨联合和耻骨上支。

  • 向外侧奉开腹直肌和股血管,神经束并加以保护,于股血管神经和髂腰肌下方显露耻骨支和髋臼内壁。

  • 注意结扎腹壁下动脉和闭孔动脉之间的交通支。膀胱和髂内动脉之间也存在着许多交通支,逐步结扎。

  • 腹壁下动脉或股动脉与闭孔动脉之间的吻合支,又称“死亡之冠”,必须小心游离结扎,防止误伤出血。

  • 在剥离髂肌时,注意结扎髂腰动脉的滋养血管,否则也会导致不必要的出血。

  • 扩大剥离范围,包括向上剥离髂耻筋膜,向下剥离闭孔筋膜,向后剥离显露骶髂关节等。进一步剥离髂腰可更好地显露骨盆缘和坐骨支持带。


切口的关闭与重建

  • 手术Retzius间隙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关闭手术切口。



3

Kocher-Langenbeck入路


手术适应证

  • 后壁或后柱骨折的复位固定。有经验的医生可以利用该入路完成横行骨折和T形骨折的复位与固定。


显露范围

  • 可以从坐骨大切迹到坐骨结节显露整个后柱,直视髋曰后壁。

  • 还可以用手指通过大切迹触摸方形区的骨折和复位情况。


▲ Kocher-Langenbeck入路主要用于显露髋臼后柱及后壁,图中深红色区域为可直视下的区域,浅红色为手指可以触摸到的区域 


优缺点

  • 优点:对髋臼后壁和后柱显露充分,并可通过触摸判断前柱和方形区的复位情况。

  • 缺点和风险:术中必须细心操作,避免血管神经损伤。


臀上血管神经的损伤

  • 臀上血管神经束由盆腔经坐骨大切迹向后穿出,紧邻髂骨面。

  • 在显露后柱或骨折复位固定过程中均有损伤该血管神经束的危险。Letuornel等报道损伤的概率为3.5%。术中一定注意保护该结构,臀上神经损伤可造成永久性的外展肌无力。

  • 臀上血管损伤可回缩至盆腔内,导致大的出血。

  • 结扎臀上血管时注意保护臀上神经,切勿一并结扎,造成臀上神经瘫痪。


坐骨神经损伤

  • 坐骨神经紧邻后柱和坐骨结节穿行坐骨大切迹进入盆腔,在显露后柱时容易造成损伤。

  • 术中始终保持伸髋、屈膝,可松弛坐骨神经,减少损伤。

  • 应用术中神经检测仪,可实时提醒医生坐骨神经损伤的风险。


异位骨化

  • 发生率很高,18%-90%不等。

  • 主要沿臀小肌分布。

  • 术中软组织损伤、出血以及坏死组织等易导致异位骨化。


手术步骤

  • Kocher-Langenbeck入路手术技巧点击下图即可查看


▲ 点击查看手术技巧



4

前后联合入路


适应证

  • 横行骨折,T形骨折,以及双柱骨折。


显露范围

  • 后入路可以显露整个后柱、髋臼后壁;前入路可以显露整个前柱、骶髂关节、耻骨联合。


优缺点

  • 优点:显露充分,对于复杂的骨折也能获得较好的复位。

  • 缺点:不能通过一个切口看见骨折的全貌。手术损伤大,出血多,感染的概率增加。


第一切口选择

  • 前后联合入路,不完全是前后两个入路的简单叠加,其最重要的是选择第一切口。

  • 一般原则是选择骨折移位大、粉碎程度严重的一侧作为第一切口,因为往往通过第一切口就能将对侧的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


体位及术前准备

  • 健侧卧位,自由体位或称“漂浮体位”,便于术中向前、后倾斜骨盆,方便显露。

  • 前后术区同时消毒,最后铺完无菌单后,患者像活页一样可在仰卧位和俯卧位之间自由变换,注意变换体位时的无菌操作。


手术步骤

  • 前方采用 Stoppa入路或髂腹股沟切口,后方采用 Kocher- Langenbeck入路,是二者联合使用。具体手术技巧点击下图即可查看。


▲ 点击查看手术技巧



5

扩大的髂股入路


适应证

  • 高位的横行骨折,累及臼顶。

  • T形骨折累及臼顶。前柱并后半横行骨折。

  • 双柱骨折伴后壁骨折,或伴随臼顶骨折,或者骨折线延伸至骶髂关节。


显露范围

  • 可以直接显露整个髂骨的外侧面、后柱和后壁,以及髋关节。

  • 进一步剥离,向内牵开髂腰肌和腹肌,可显露髂骨的内侧面。

A:扩大髂骨入路显露范围:深红色为直视下显露范围,粉色为手指可以触摸到的区域;

B:手术切口起自髂后上棘,绕髂嵴至髂前上棘,向下延伸指向髌骨外缘方向


优缺点

  • 优点:显露范围较广,能很好地显露整个半骨盆。

  • 缺点和风险:受髂腰肌和髂耻筋膜阻挡,不易显露前柱的下部,易损伤内侧的血管和神经。因手术损伤很大,臀部肌皮瓣可能因缺血而坏死。


扩大的髂股入路手术技巧



体位与术前准备

  • 麻醉:全麻。

  • 体位:取健侧卧位,下方用一软垫支撑。要求手术床可透视。

  • 整个下腹、骨盆,以及患侧下肢消毒并铺单。


切口体表投影

  • 手术切口起自髂后上棘,绕髂嵴至髂前上棘,向下延伸指向髌骨外缘方向。


手术入路

  • 沿髂嵴切开皮肤、皮下及骨膜,将臀肌从髂嵴上游离,保留维持腹肌在髂嵴的附着。

▲ 示意图


  • 在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之间切开,在骨膜下剥离髂前上棘的阔筋膜张肌附着点,向后拉开肌肉。


▲ 示意图


  • 显露髂骨翼

  • 按照从前向后,由近至远的方向,骨膜下剥离髂骨翼外侧附着的臀肌,直至向后剥离至髂后上棘,远端至坐骨大切迹。

  • 在此步骤应该小心自坐骨大切迹出骨盆的臀上血管神经。


  • 在切口远端,切开阔筋膜张肌和缝匠肌间的筋膜后,结扎旋股前血管的前支,显露股直肌的直头和折返头。


▲ 示意图


  • 松解臀中小肌在大转子的附着

  • 距离大转子0.5cm左右松解臀小肌的附着点,用粗线标记以利于术毕修复;拉开臀小肌后,可显露臀中肌在大转子的附着点。

  • 同样保留0.5cm的肌腱以利术毕修复,横断臀中肌止点。


▲ 示意图


  • 显露并离断外旋肌群

  • 注意保护臀上血管神经束,向外牵开臀中小肌,显露外旋肌群,在距离股骨大转子内侧约1cm处切断外旋肌群,粗线标记以利术毕修复。


▲ 示意图


  • 如需显露关节,可以在关节盂唇远端切开关节囊。


 在关节盂唇远端弧形切开关节囊


  • 髂窝的显露

  • 使用同髂腹股沟入路相同的方法,可以沿髂嵴行骨膜下剥离,将腹肌从髂窝的附着处剥离,显露整个髂窝。


▲ 在髂窝内侧骨膜下剥离腹肌的附着点,显露髂窝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为转载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配合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双方利益。

为什么要投稿?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医学之路!是为了与更多的骨科同道交流分享!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而受益!让传播知识成为一种习惯,是“玖玖骨科”让你投稿的理由!

投稿邮箱:reporter@jiujiuguke.com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享受更多专业服务。

玖玖骨科
【玖玖骨科】骨科医疗精准对接平台,秉承“专业推动医疗资源优化、大爱倡导生命健康平等”的使命,致力于推动骨科医疗事业发展,打造标准化骨科合作诊疗中心。同时,拥有骨科专家线上工作室、骨科新媒体、骨科专业继教等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