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杭育日记

文摘   2024-12-29 00:00   浙江  


1228日,周六,杭州富阳黄公望村。晴

      阿莉这回来,给了我一种她从邵逸夫医院配的蓝灰色的药,专治腰疼,每天一粒,居然蛮有效,睡觉时的腰疼大为缓解。昨晚这一觉睡了七个多小时,只起夜了一次。

      在昨晚看电影,喝着威士忌的时候,吃了两个牧野给的黄芪卤蛋。从没觉得鸡蛋黄有这么好吃!因为卤得很透,入味入到了蛋黄,又鲜又香。

      到了下午1点多钟,有点饿了,又吃了两个。

      脑子很涣散,不想写作,一下午发愣,七七八八地想了一些问题。其中的一个是,为什么到了20世纪的下半叶,西方古典音乐的创作就基本结束了?是因为古典音乐的演出市场在萎缩,所以今天没有人再写“古典音乐”了?可是,在贝多芬和舒伯特的时代、舒曼和布拉姆斯的时代,音乐演出的市场比今天还小,他们是怎么过来的?他们怎么就能写出那么多经典的传世之作?伟大的贝多芬靠卖他的作品乐谱和带学生为生;李斯特靠他本人是大钢琴家,全欧洲到处巡回演出的收入支持他的创作;舒伯特很惨了,一生贫困潦倒,却写了数量恐怕仅次于莫扎特的作品;多愁善感的肖邦很讨女人喜欢,能得到当红的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资助……毫无疑问的是,他们都是个体户,没有工资拿。而当今中国的许多作曲家是体制内的,不仅有工资拿,还有高级职称,还能当各地音乐家协会的主席、副主席。他们写了什么?写了几首歌曲就已经大红大紫,被誉为这个“之王”那个“之父”了。只活了三十六岁的舒伯特写了六百多首歌曲,而这只是他的全部作品中很小的一部分。而今没人写“古典音乐”了,倒是20世纪之前的作曲家们留下的音乐遗产让后世的演出家们有钱赚了。据说卡拉扬甚至拥有自己的私人飞机……

      两三点钟的时候,房东的一群客人在院子里帮他往三楼吊送家具,正好紧挨我的卧室,很喧哗,我发愣发不下去了。

      晚饭做了猪油渣烧萝卜。另一个菜是蒸酱鸭,客人前天带来没吃完的,加热一下吃掉了。

      饭后小憩。    

      晚上看的电影是《大偷袭》(Great Raid),第二遍看,是真实故事,讲太平洋战争临近尾声,1945年初美军登陆菲律宾后,要先去营救进攻路线上的卡巴那图安战俘营中的五百名美军战俘。在普林斯上尉和他的上司穆希中校的策划和指挥下,美军派出一支两百人的小分队直插敌后,得到菲律宾游击队的配合,居然在一个有着一千三百多日军的区域内虎口拔牙似的救出了所有战俘。美军牺牲了两人,菲律宾游击队牺牲二十七人,战俘中有一人(吉布少校)因患严重的疟疾被救出后病故。影片中几位主要人物都获得了勋章。卡巴那图安战俘营偷袭战是迄今为止美军营救行动最成功的范例。



李杭育绘画:作品第16号
葛川江之三,西望(油画,90X60cm) 已售,杨绍斌收藏






李杭育工作室
一个人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