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周四,杭州富阳黄公望村、杭州西湖区。晴
上午9点起来。10点多,浙大文学院的硕士生“荷戟·彷徨”(苏昊辰)和司机来接我。正好此时孙烨也到了,便和我一起坐上翟业军教授派来的车。昨晚在酒吧孙烨说想跟我去听一下今天的会。
途中闲聊,得知业军的学生小苏是杭州人,家住复兴路一带。他的本科也是浙大中文系。
约摸一小时后到了浙大紫金港校区附近的一家宾馆,会议主办方在这里为来宾开了房间休息。
午饭就安排在这家宾馆,12点开饭。
在餐厅,见着了几位久违的大咖,韩少功、黄育海、许子东、王尧,还有同在杭州的洪治纲,这几位至少十几年乃至几十年没见了。黄子平夫妇几年前在西塘或是乌镇见过,陈思和去年在程德培的告别仪式上见过。另外还有几位我知其名而未曾谋其面的,如北大的陈晓明、《作家》杂志的宗仁发、《上海文学》的来颖燕,还有主办方之一的《扬子江文学评论》主编贾梦玮等等。
这其中,(以年龄为序)黄子平、李庆西、韩少功、陈思和、许子东、黄育海和我,都参加过四十年前即1984年12月的“杭州会议”,被今天的其他与会者戏称“七老”。
饭后孙烨和我回房间稍作休息。
下午两点,名称叫做“‘寻根’思潮与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的座谈会在浙大紫金港校区的纳米楼举行。
因为这个座谈会实际上是以纪念“杭州会议”四十周年为切入口的,主办方很聪明,给“七老”按年龄排序,依次发言,其间穿插了线上视频的莫言和李敬泽的致辞。“七老”之外,好像也是按年龄排序先后发言,依次是陈晓明、王尧、宗仁发等等。
前排左起:我、韩少功、许子东、黄子平、李庆西、黄育海、陈思和(以上“七老”)、陈晓明;后排左起:翟业军、谢尚发、张晓玥、张清华、王尧、贾梦玮、宗仁发、洪治纲、李铭霞、何同彬、来颖燕、陈力君。
在我听来印象较深的发言(大意),一是黄子平提到他最近看了我写的《我的1984年》(2013年10月至12月分三期发表在《上海文学》),说“寻根”必然地导向了后现代,这跟我眼下的小说实践和思考不谋而合;一是韩少功说“寻根”派作家大都有当知青的经历,我想想倒真是这样呢;一是许子东说80年代早中期的一批年轻作家在革命文学和现代派之间受到挤压,“寻根”成为他们的突破口,这和我接下来的发言意思很接近。
“七老”中我最后一个发言。
只不过,我是从个人创作的角度说,在当时,中国的文学若是不能摆脱无论“左”“右”的意识形态语境,我这样的远离政治中心的外省作家就不知道该写什么了,所以我要在那个语境之外“另起炉灶”(这也是我在《我的1984年》里说过的),这就是后来被叫做“寻根”的小说。其实我不太喜欢“寻根”这个字眼,因为它容易引起误解,所以1985年在给《作家》杂志写的讨论“寻根”的文章,我的那篇题目是《理一理我们的“根”》,其中说到我所欣赏的传统文化是在中原规范之外的。我一点也不想“寻根”寻到四书五经上去,甚至也不想寻到唐诗宋词。我孜孜以求的是民间话语,是生活和文学的本真。
韩少功、王英姿和我。
会议结束已经快6点了,我们又坐大巴去了浙大附近的一家酒店就餐。在一张可坐下二三十个人的巨型餐桌旁,我坐在黄育海和宗仁发之间,和他俩尤其是育海喝白酒喝了个痛快。
我、黄育海、翟业军。
黄育海是上海“九久读书人”公司的老总,做出版做得很大。他希望我再写出两三篇类似我今年已经发表的《二花》、《拍电影》和《多纳,缺了马拉》的小中篇,他给我出个小说集。
餐后散了,王英姿开车把我送回了黄公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