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能吃到的最大的苦,就是婚恋观落后​的苦

文摘   2024-11-14 11:42   上海  


1


我时常感叹,能独立养活自己、自己生活得也不错的女性,她们能吃到的最大的苦,就是婚恋观落后的苦。


女性自身条件再好,但择偶观上和传统基层女性没有两样,还是卖家思维、一定要把自己嫁出去,那就会遇到传统基层思维的男性——普信且自身条件再差都是买家大爷思维,各种挑挑拣拣你。


你在哪种婚恋观里、你自身呈现哪种姿态,你就会招哪种人。


就像暴发户,有钱了,但想法和生活方式还并没跟上。我看到很多中产女性都处于这个阶段,社会地位、赚钱能力都上去了,但婚恋观和择偶方式上落后,导致自己在吃不该是自己这个level吃的苦。


有些女性明显感觉到年龄越大越被择偶市场抛弃,有些女性30多岁才刚刚找到受欢迎的感觉。

传统的婚恋模式里女性年龄大了就是原罪,用那一套你就是大龄剩女。换一套,你就是魅力姐姐。

30+的中产女性,你是买家思维,看市场上哪个男人能让自己开心,你就是食物链顶端的姐姐。你是卖家思维,想着怎么把自己嫁掉,你就是大龄剩女。

一念之隔。


早想通,早享受。


我们早已经过了为了结婚本身而结婚的时代,00后已经大多都不认同恋爱是婚姻的前奏,李银河的调查数据显示主流已经转向了认为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就是耍流氓。而看看生育率,真的别人都生了吗?上海的生育率已经低于韩国了啊,全国的数据也没好到哪去啊。

再看看最近的刘晓庆事件,我们的社会风气真的那么保守吗?


何况,互联网的主流言论、电视剧、文艺作品通常比现实保守。如果主流电视剧里的正向剧情都是约会就上床了,如果主流综艺都在说恋爱对象是社交软件上刷的时候,那么现实早就是这样的了。


人只能懂他差不多已经懂了的道理,对于社会的变化,不理解的人容易看不到。


我觉得落后的婚恋观,是重,是把婚恋纳入对自我价值的核心考量。是要求严肃恋爱,是把婚姻看得太重,是人生的主要项目,是自己的门脸。

可当下时宜的婚恋观,是轻,婚恋状况完全不影响自我价值和认同。两性关系的往来是找感觉、找自我、找陪伴、找爱、找性、找快乐,太正儿八经没啥具体的好处啊。谈着感情好、又遇到点契机,结了就结了,多大点事啊。有稳定的伴侣但没觉得有必要领证,一直没有稳定的伴侣、抑或有多个伴侣,都没多大点事。


婚姻只是一种利益捆绑的合作,看得利和需要。如果有非常明确的利益和实用目的在背后做推动的话,这个合作合同可签,否则,没有意义。

而什么是明确的利益和实用目的,比如为了身份(户口、绿卡,有些岗位不考虑提拔单身人士等等),比如可以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和便利程度。


女性,观念越轻,越视婚姻为工具、越拿得起放得下,越只会选择对自己有助力的婚姻,结或不结都会是好选择。

太把婚姻当回事、太有传统道德的女性,很容易被婚姻绑架,无法竖立有效边界维护自我,容易被吃掉,结或不结自己都难受,反而需要看淡婚姻。


请冲着明确而具体的好处去考虑要不要结婚,具体考虑和这个人领证会给生活带来什么具体的好处。尤其是自己生活得好的女性,如果对方没有显著带来,那么组队后很可能会降低你原本的生活质量,因为你要多操一个人的心,所以他不带来就是拉垮。

不要冲着感情,感情不需要领证。


如果没有世俗好处,只是喜欢、只是开心,那处着就好了呀。结婚证既不能保证爱也不能保证忠诚。能保护的是财产,是平分双方的婚后收入,是经济上的强势方对弱势方的照顾,我看到那种女性作为经济上的强势方还着急要和弱势方领证,还不敢提签财产协议,封建、吃人。

一枚女性把自己嫁出去了而周围人为她高兴庆贺这种,已经过时了啊,我们已经不羡慕了啊。


传统的婚恋里,女性永远在等男性一个交代。

因为男性永远高女性一头、男性永远手握更多资源。

所以结婚就是男性最好的诚意体现、就是女性等到了。


而现在,不是了啊。很多女性谈的都不是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比自己更好的男朋友了。


一些自身条件很好但观念传统的女性,明明是自己在倒贴和帮扶男性伴侣,意识里却还是客体思维觉得得到男性的诚意自己才有价值。

一些人还是觉得,自己的男性伴侣有出息,比自己有出息更长脸。

随她们去吧,反正一代比一代不会这样,我们不要把自己活得像上一代人那样。



2


上面这样的情绪虽然我一直都有,但在前阵子和一位女生的聊天中达到了巅峰。那位保守内向的女生,在跟我说起她的相亲经历时忍不住哭了,对我触动很大。


她外貌、经济条件都好,自己有房,收入也很好且不是很卷的工作,本来是神仙日子的剧本,因为一定要结婚在吃相亲的苦。她圈子小,工作生活都简单、不需要和太多人往来,人又i,自然单到了30多,着急了于是用婚恋平台相亲。


每一次约会对她来说都是受罪,不仅是爹味、普信、条件比她差还想打压她等对话上的难受,还有很多的毛手毛脚比如想搂一下牵一下手让她非常不舒服。矮子里拔高子,有一位稍微过得去的,在往来几个月后那确定关系试试看吧,结果一确定关系对方就要上床,她很不能接受,后来过程感觉也不好,对方完全不懂照顾她的感受。


这一切都太苦了,但她还是一再勉强自己要去相亲,哪怕知道结婚很可能也是遭罪,但觉得总归是要挨这一刀的,哪怕之后离呢。

自己本身优秀、生活简单、环境单纯,苦都是相亲带来的,看着这样的她眼红红的样子,我脑子里非常直观地冒出:封建,吃人。


我喜欢约会、恋爱,这是一种选择。

如果我不喜欢、不擅长,只是难受,那单身一定是一个好选择。

搞爱搞性都很好,不搞也很好。


一定要把自己嫁出去,是一层婚恋观落后的苦。

另一层是严肃恋爱、节奏传统下的苦。


她的委屈我理解,但几乎无解。

她理想的那种严肃恋爱的节奏,两个人互相接触了解几个月后确定关系,确定关系后再亲亲抱抱牵手,酝酿几个月发展到很熟悉后再制造浪漫推进上床。这个节奏有问题吗?理论上没有,主流明面上说的恋爱还就该是这样。

但实际上,已经没有魅力人群还在按这一套了。


保守没有错,但出了校园后,保守作风吸引来的更多是保守的人群,也就是更父权更物化女性的一群人,或者是自身魅力值很低的一群人。他们当然带来不了什么恋爱体验。

在性上更是,他们能懂什么体恤和氛围,一半的人还不行呢。如果不能接受男方性能力不行,而自己又觉得谈半年才是理想的上床时间,耽误的是自己的事啊(见《不行的概率和数据vs女性的不同偏好》这篇里的投票数据)。对方在这个半年里还不见得专心,很可能还在多线看有没有更好搞定的。


“现代爱情,一垒啪啪啪,二垒逛菜场做饭吃饭,三垒聊个人经历,四垒聊政治和价值观”,这样不是没有原因的。从啪开始的好处是先把不行的人筛了,把睡完就消失的人也筛了,跟行的、不消失的人再谈之后,大家都省时省力。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又不能劝人开放,入市需谨慎,还是得一步步来。至少,在无法坚持要求和有把握地监督男性全程带套前,不要太开放;如果不好意思对男生提看体检报告等要求,不要太开放。


各个层面上我都看见了婚恋观落后的女性的难,所以才有此感叹,女性能吃到的最大的苦,就是婚恋观落后的苦。落后保守的教育,让她们上或不上床都内耗,都患得患失;她们不结婚不能自洽,结婚了被吃掉,都不好过。


不敢自己开口谈钱谈利益、不敢维护自我和竖立边界也是一种落后。

追求个人利益不是落后。落后的保守是让女性被动、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3


还想到另一位也是来咨询的女生,30出头的她,身边人已经想把二婚秃头男撮合给她了。而她本人非常优秀,各方面都比我好,她还比我小好几岁。


37岁的我,如果按传统婚恋观,不知道别人要给我介绍什么歪瓜裂枣,不知道别人要用什么样的说辞来各种劝我差不多得了。但我不在那个路线里很久了。


近年我就是在非传统的婚恋里一路狂奔。


我并不是有计划地刻意就要如此,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和具体接触下来的感受把我一步步地推到了这里。在从20岁到40岁人群的无差别接触中,在和从传统婚恋到开放人群的无差别接触中,真实的感受把我推向了年轻且开放的人群,也就是大年龄差的姐弟恋,我们互相更喜欢、更合拍。


我不会自己找罪受,于是我一去不复返。


我不喜欢从这个角度叙事,但是拿出来给姐妹们鼓气的话,就是37岁的我在谈180+、颜值我很爱的男大,他家里条件比我好,且现在感情和信任更好了、我们由大致AA变成他有钱就给我了。近期的小目标是等他自己赚钱上交~

他不是很会用言语表达感情,但我仍然感受到了满满的爱,仍然是任何事情都只用我说一遍。

这一切都很自然,爱、合适、信任,那么维护对方的利益就是维护自己的。



所以,你在哪种婚恋观里、你自身呈现哪种姿态,你就会招哪种人。


比如我相信感情这件事,是无关年轻无关美貌、无关生育价值、也不是靠花钱的,我认同无关年龄、无关性别的个体平等,才有可能构建这样相应的恋爱。

如果小白给自己太多世俗条框限制,他也会错过我。如果他因为世俗眼光有所不自洽,也无法拥有现在这么好的感情。


每个人适合的不一样,要先允许自己,放任自己去感受,然后朝着自己感觉好的方向走,才可能找到合适的。我找到了姐弟恋的甜,也许有人找到大叔的好,有人找到谈女生的好,有人发现单身更适合自己。总之,在婚恋上吃苦,是吃不来好结果的,不要给自己设限,哪甜咱往哪去。

我们不用再主动给自己更多枷锁了啊,尤其是上帝已经把门关了的情况,我们多给自己留几扇窗吧。




推荐阅读

父权与资本下-会挣钱的女性们

可是弟弟求婚了

优秀的人更喜欢我、差点的人反而看不上我这件事其实很好理解

Alpha101x的人类观察
活成一个人类样本,观察其它人类样本。爱,自由,快乐。关于自我主体意识、如何自在地活的探索记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