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女谈交易的积极意义与过时

文摘   2025-01-05 11:50   上海  

好几年前,我也看过那些怎么让男人花钱的所谓“捞女”的论调(没有坑蒙骗在里面,只是顺应父权社会的两性分工、女性的青春和肉体有价,所以男性该多花钱),因为对那时的我来说太新奇了,太能解答我的疑惑了。


不管那时上海的风气是不是更保守,但我个人是的,我接触的人群也以常规婚恋的为主。我的20-27岁在巴黎,活得有点不接地气,不仅没约会过中国男生,也不了解中国男女是怎么谈恋爱的,还不看国产剧。所以回国后接触这边的男生,我的主要感受如下


1、和这些男人约会好难受啊,他们怎么这么干巴,别说爱意和热情了,他们连你来我往地有一个氛围及格的聊天都够呛。同时,他们总是有某种自视高女性一等的优越姿态,总是不够尊重你的说话,总是想要来管理你。


所以和他们的约会,我得努力引导聊天和搞气氛,才能不把我自己原地尬死,但还要照顾他们的爹味、显摆和自我感觉良好。刚回国的我习惯AA,还没有现在这一堆的概念、也不知道什么是物化女性,但在这样的约会中多几次后,脑子里自然就冒出觉得自己好亏啊的感觉,我明显感觉我是服务方,对方是大爷,那为什么我要付钱?


2、似乎没有男人欣赏我的AA,坦然接受都是小比例。更多情况是他们要么接受得有点尴尬,觉得没那么有面子了,要么就有点那种占了便宜的小市民嘴脸。

付钱没有让我获得尊重。我能感觉到让他们最舒服的方式是,配合他们的交易,接受他们在金钱上的付出,并因此对他们感恩夸赞进而产生好感。满足他们的男子气概,接受他们擅长的打动方式,这才是他们想要的。


对于以上这些,当年捞女谈钱的论调,解答我的疑惑。

于是我才知道,国内男女关系的基础模型是,男性以提供金钱物质为主,所以他们外貌上的不讲究、言谈和情绪价值上的不会都可以被包容。如果你不要求他们付出金钱,呃,其它的他们也不会啊,其它的他们也没有啊,那女性不是纯亏吗?


同时,大众嘴里女性就是在不断跌价的,他们对大龄女性越调侃、越制造剩女概念和焦虑,就越让年轻女生无师自通原来自己青春的肉体是最值钱的、是自己的核心价值,那我怎么能让男人不付出代价就得到呢?不让他们付出代价,他们反而看不起我呢。


这对当年的我来说是震惊的。但一结合我的真实感受,我又觉得合理了。

在一个无论如何都不懂得尊重女性的环境里,让男性花钱,他们出于尊重自己的金钱和付出,多少还更尊重你一点。

反正你肯定是个物品,那么贵的肯定比便宜的更值得珍惜咯。


现在我当然知道这是典型父权社会的交易逻辑,捞女就是顺应其中、与其反抗游戏规则不如琢磨怎么把自己卖个好价的。而不少女性像我一样,我们并不在男女不平等得那么表面的环境里长大,所以我们看不清,比如我曾以为无论男女我们都是一样的,没有谁是物品,没有谁的青春更值钱,所以没有谁就该买单

在当年女性主义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兴起的时候,反倒是捞女在讲这样子的社会环境中女性怎么不让自己吃亏。


所以,我觉得捞女论调的积极意义是,把这个社会对女性的物化摆上了台面,让更多傻白甜懂行了。

当年更多女性是有严重的谈钱羞耻的,她们羞于表现出谈条件、维护自身利益的一面,同时更大比例恋爱脑且必婚,那么看看捞女敢于谈钱和要求付出的论调确实有帮助,谈好交易,避免被吃干抹尽。


我不觉得教女生谈好交易这一套令人不齿。更多女性像我一样,看清之后我们并没有走向交易,只是变得不好骗了而已,只是更懂自己要什么了而已。

我还学会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带有灰度的角度会更好地打磨一个人的金钱观,不管是情感关系里还是在社会中,正视和学会把握金钱是有利成长的。

每个人都有工具人属性,没有人不被评判价值,男人背后的钱和投资人背后的钱都一样,在拿不拿得到、愿不愿意接受之外,自己能否把握得住、能否平衡得好各方利益、能否不让自我被吞噬掉才是关键。最终都是奔着共赢。

创业者和投资人也是互相选择的关系,社会经验都是通用的。


从羞于谈钱,到可以坦荡不回避地接受金钱的力量加入角力,这肯定是一种成长,这就是积极的。



可后来再发展发展,又过头了。

到曲曲大火的时期,我已经看不下去这类了,因为时代已经变了,交易好自己这套的红利期已经过了,局限反而更多了。


过时1:

女性主义已经兴起了,有更多更好的方式去清醒独立地看待两性和婚育、去建立主体性和找到自我,没有必要总是着手在和男性谈交易,没有必要老谈自身性和生育的价值。


过时2:

时代变了,顺应父权社会的规则女性也谈不到好交易了、卖不出好价了。

现在的大城市里,传统婚恋对女性来说上限就是门当户对,比女生经济条件好的男生就不多,再把外貌言谈达不到及格线筛去就更少了。


过时3:

我们追求的是幸福快乐,而不是向上择偶本身。

偶很多时候都已经不通向让女性活得更自主快乐了。尤其是有一定底气、自身也优秀的女性,她要看的是更多可能性和活出自我,而不是把自己交易个好价,她根本不需要卖自己啊。


早前雌竞更多在说那些没有其它竞争力的女性,没有一技之长、没有资本、没有背景,性和生育就是她们最大的价值,她们没有办法,在两性关系上做好交易是识时务的生存之道。

但现在变味了,现在雌竞也在强调女性本身要优秀了。我们盛产秀又听话的女性,明明个人能力和教育背景都很好,但她要符合标准,她的优秀要落地在择偶上。现在很多雌竞都在说这种女性,给她们制造焦虑,也就制造了女性优秀也是得服务于家庭和育儿才有价值的氛围,属实倒退了。


过时4:

男性已经不像曾经那样愿意花钱来打动人了,两性都在寻求摆脱工具人属性。如果还听信需要男性付出在先、看男性的诚意,容易因小失大,因为愿意这么做的,更多会是你看不上的,也更无法遇到跳出交易逻辑的新男性

现在主流就是双向奔赴,你来我往各自都表示些什么,关系每进行到一步,都需要双方更多的付出和关注,不要卡在第一步,不要把第一步的门槛放得太高,而后面又完全不考核、一味被动。


过时5:

如果无论如何都想有不错的择偶,跟主流卷没有意义,要学会看市场和走在主流前面。现在很多女生都不恋爱脑、都能自己坦荡谈钱看条件了,那么谈好交易就是主流操作了,主流操作肯定没有红利:


- 在主流看婚恋、婚恋市场上的人群又那么差劲的时候,我就去找小众,我去找不在主流市场上的人群。所以后来我遇到的人才会质量越来越好,不再陷入本篇开始时说的那种难受了。

- 主流都精致利己了,我就来谈纯爱了提供更稀缺的,才能加杠杆。比如上海现在卷麻了,美丽和优秀都不稀缺,而现在市场上什么是相对供不应求的,首当其冲是真正的爱的能力,其次是心理健康、能在生活日常里相处愉快。


过时6:

女性的主体性上来了后,越来越把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当回事了。有些女性她自己就有性需求,她不会压抑自己去换取被珍视;更多女性是要自己喜欢,喜欢帅的也好风趣的也好,她自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为了钱和利益牺牲自我感受,她做不到了。



综上。

谈好交易是有积极意义的,在对女性物化严重又难以逃脱的环境里,女性急需谈判力和维护自身的方式,那么通过谈金钱物质等条件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是可取的。同时,人和人之间也是黏黏糊糊边界不清晰的,女性尤其容易被牺牲,所以人间清醒那套,是帮助大脑排水的,更能看清楚关系和人性的。


而现在,大部分人都已经清醒搞钱不恋爱脑了,人群已经普遍精致利己了,大部分人都能很好地维护自身权益的时候,反而适合搞爱了。

只有爱最动人。人群普遍不懂爱,你懂,你就珍贵,你就有了突破门当户对这个天花板的机会。而真正的爱只诞生于自由意志,有主体有内核的人,才有真正的爱

突破门当户对,不是为了拿大结果,而是为了拥有更多可能性,从更多的可能中找到让自己舒适快乐的生活。


回过头来发现,当我的小环境友好,我只跟不物化女性的人往来,男性不来想着管理我,我不被评判年龄、也不对我的作风和生活指手画脚时,那种男女之间的平等感就又回来了,我不难受了,也就不需要男性多花钱来平衡了。这又进入了良性循环。


知世故而不世故,或者看情况选择世故还是不世故,先知世故总是好的。

所以我会写基于刻板印象的技巧,比如《女生的开放vs男生的大方》,我也会写自己怎么开心怎么来的,比如《如何撩那一小撮是性资源的男生》。

拥有不同的能力,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



Alpha101x的人类观察
活成一个人类样本,观察其它人类样本。爱,自由,快乐。关于自我主体意识、如何自在地活的探索记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