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啊我有忠诚过敏症、好男人不耐受、亲密关系ptsd,听到「稳定」两个字就会倒地不起浑身抽搐。”
上面是一条让我拍案叫绝的朋友圈。在转发后看到如下留言:
- 我是非常害怕(非夸张修辞)对方和我提到“我们的家”“我们的未来”等等类似概念,一想到我之后的后半辈子都必须和他绑一起我就会开始害怕,包括之前看个短视频,女的和男的一起打车坐后排,车开上了一个桥,桥上可以看见远方的居民楼,男的指着其中一栋楼说“我们以后也会有个这样的家”,我不夸张的说,我听见这话的第一反应就是害怕。
- 终于有机会说了!好多年前校园恋爱的时候,有天晚上和当时的男朋友在学校散步,他妈妈打电话过来,问儿子在干啥,是不是“和你媳妇在一块儿?”我当时就知道我一辈子受不了这种指代,完完全全无法接受。
- 喜欢稳定的关系,但是我也不喜欢男生说我们的家,或者以后我们结婚怎么怎么地。总感觉他们说这话的时候是用自己被这个社会培训出来的偏见说话。女性隐忍付出,男性金钱付出来塑造一个绝大部分女性都不会有好果子吃的婚姻,他却觉得是对于我的恩赐。
回避传统稳定已经不那么小众,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传统角色不再符合自身的利益。
女性在经济独立的同时,在情感和生活板块她们出现了下面三种分化:
1、偏传统女性,仍然觉得男人才是主心骨,期待男人负责,同时将婚姻和母亲身份视为自己主要的人生目标和最重要的价值。
2、在各方各面独立,通过回避和男性的深度往来、甚至不沾男人来避免陷入传统女性困境,保持自己对人生的自主掌控。
3、偏自由女性,根据自身喜好自主定义关系和生活方式,不再需要通过表面的边界来维护自我。
那种稳定的好男人为什么让人害怕,因为他们的背后是不再让2、3类独立女性向往的窒息生活。
我们不再向往围绕家庭或伴侣展开生活了,我得先是我自己了。而环境里需要对抗的已经太多,独立决策自己的生活已经需要花光气力,这时再来一个忠诚稳定的好男人,以及他背后家庭的期待,真的扛不住。
这些年我就是从2到3的过程。
曾经那段传统婚恋让我ptsd后,很多年我都只在短期轻关系或situationship里。这些轻盈的形式不仅是更适合都市牛马的生活节奏,也更适合初尝独立自主甜头的人完全围绕自己展开生活。
我不想为任何感情关系、任何男人负责,直到我确信男人和关系都不会妨碍我的自主,我可以完全地维护好自我。
这里面最大的实操转变就是:我自主定义关系和相处的形式。
我不接受约定俗成,我不内化他人的期待,我专注看自己怎样才舒服。
什么算是谈恋爱,两个人要怎么处,我不看环境里的别人怎么做,我不要求自己正确、公平、合理,我只看我自己怎样才OK,对方是否也OK,两个人达成一致就可以。
基于之前都是我逃避关系和深度往来,那么我干脆放肆大胆地展开想象,怎样的关系我才想要?我围绕着自己去做调整。
当我多观察自己,清楚地提要求、定边界,自主定义关系和相处方式后,我发现一切顺心了起来,关系处得长了起来。
同时还发现,无论男女,有主意的人就是稀缺,你越有主意且敢清晰表达,就越能发现有共鸣的对象。合适的人会发现,你这套好像也蛮好的嘛,好像也很适合我哦。
让他人以你的意志为转移。
两性关系没有标准合同条款,你得自己去制定。
或者说老合同模版我们不愿意签了,那我们愿意签什么,得自己改自己定。
先敢想。
稳定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啊。
追求新鲜和变化才是人性,稳定是人没有基础安全感之下的追求。
在对方能让我感觉到生活的更多可能性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起追求变化、互相提供灵感的时候,他不妨碍我的自主、还给我赋权的时候,我就发现,我对这种好男人的忠诚不过敏了,我可耐受了。
如果我们对恋爱观感不好,那我们自己去定义。
最后多说一种情况。
每个人的能量来源方式不同,一些人是需要正能量,一些人则需要暗能量。有些人是真实地需要虐心的感情,也就是暗能量,她们也好男人不耐受,不痛不带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