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boomers?
我翻了下去年看的电视电影,发现我最喜欢的两个角色:一个是《绝望写手》里的“老混蛋”黛博拉, 另外一个是《老练律师》里的“老狐狸” 玛德琳。 而这两个女性角色和她们的扮演者都已经年过70了。
“老混蛋” 和“老狐狸”
我顿时脑子里“啦拿哪啦。。。 ” 的吹了一下胜利的号角: 难道我们终于迎来了60-70岁女性也能挑大梁当主流大女主的年代了吗?!! 这是时代的进步!这是女性主义胜利!—— wait。。。 好像没那么简单。。。 会不会还有其他原因?
在看看黛博拉和玛德琳还有什么共同点?——年过70的她们,都是boomers(婴儿潮)一代。
一图看懂美国的各个代际---Gen Y 又叫“千禧一代”
由于战后的生活回归安全和繁荣,大家开始狂生孩子,在1946-1964年间,美国一共出生了764万的小baby,他们这一代就叫做“boomers” (婴儿潮一代)。 以后再也没有这么狂热的“造人运动”了。
时光流逝,虽然一部分的美国boomers由于各种原因去世,但是这个年代出生的移民们填补了这个缺口,所以到了2012年的时候,美国的boomers仍然有760万左右的人口,他们在当年的全国人口里的所占比例是1/4。美国人口普查局预测,到2029年,最年轻的boomers 65岁的时候,美国65岁以上的人口将会到达全国人口的20%, 而这个数字在2012年的时候是12% 。
也就是说,boomers凭着自己的人口优势,一举改变了美国的人口结构。
而这一代的boomers老人,可不是老弱病残的社会负担。他们简直是大写的“有钱有势”:
有钱——美国超过50% (7810亿)的财富掌握在他们手里。
有势——1946年出生的boomer川普刚刚重回权力巅峰。
silent一代是指boomers的上一代人
boomers成长在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经历了50年代和80年代两轮大繁荣,积累了大量财富。再加上boomers的价值观是非常伟光正:相信努力奋斗,富有专业精神,有信念,重视社区和家庭,他们的职业生涯一般都很长。说boomers是美国精神的代表和美国社会的中流砥柱一点也不为过。
谄媚年轻人? 不如哄哄boomers吧
我们再回到我开头说的两部剧。 这两个故事线都是我们熟悉的原型故事:一个故事的原型是落难主人公重新夺回自己失去的东西——《绝望写手》; 一个是一身绝技的主人公在敌营里埋伏卧底,为的是为亲人报仇雪恨——《老练律师》。 只不过以前这种具有人物弧光的强势主人公形象是绝对不会出现在70岁世代身上的。
但是,由于boomers人口基数庞大,并且还有钱有闲。在大数据指导下的娱乐业和其他行业,终于开始不那么谄媚年轻人了——毕竟谁有钱花,谁就是上帝。既然boomers老人家们是主流,那我们就拍点boomers爱看的东西。
《绝望写手》里的黛博拉和《老练律师》里的玛德琳都有非常强烈的boomers一代的性格特质:永远不服输,永远不放弃,绝对不躺平——还不那么“政治正确”。我相信boomers看起来,应该是很有代入感的。 这样的bommer角色跟既自恋(cultural narcissism)和又自艾(victimhood)的Gen Z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详情请参考绝望写手里黛博拉和艾娃的互动。
不知道年轻人怎么想,反正作为一个30几岁奔四的女性,我是对这种趋势挺喜闻乐见的。比起看一脸胶原蛋白,嘟着嘴谈恋爱的小姑娘们,我更愿意看看比我还要年长的女性是什么样的状态,她们怎么应对生活里的挑战。这样的故事更加inspire我要在接下来的人生里怎么前进。
除了70岁的女性boomers,70岁的男性boomers也在剧集里挑大梁《新手老卧底》
人口多,钱也多, 那世界还不围着你转
不仅仅是娱乐业在讨好boomers,其他行业也有这样的趋势。比如下图
美国购房者中各个世代的占比 2023年
美国买房子买的最起劲的不是有刚需的Gen X 和 千禧一代,而是boomers。这让人情何以堪。
美国中产阶级买房的轨迹一般是这样的:刚结婚或是生下一个宝宝的小夫妻买一个小户型(2-3个卧室)作为第一套房;然后随着孩子越生越多,自己职业收入提高,换成一个最标准的4-5个卧室的刚需学区房;接着随着孩子长大离开家去大学,大户型已经没有必要,于是又开始把房子卖掉,置换成更便宜更容易打理的只有1-2个卧室的小平房。
所以房地产业态里有一种社区叫 55+ community。 意思是住在这种社区的居民都得是55岁以上的。这种“老年社区” 一般房子都是比较小面积的平房,然后统一维护公共设施,不让居民操心,最重要的是,一般这种房子因为消费者群体有限制,流通性差,都会比一般的房子便宜。 相同地区里的普通社区和老年社区,房价差别能有30%-40%。
但是,随着有钱的boomers开始退休,55+ community的样态也发生了变化。 新开发的55+ 社区,不注重性价比了,而是主打一个奢华省心——虽然房子还是小,但是我们卖得贵!毕竟boomers可不差钱,为啥不给他们创造一点多花钱的机会呢?
圣地亚哥的一个新老年社区:Junipers 价格在80-120万美元之间
boomers并未大声喧哗,但是周围的世界却在自觉的朝着适应他们的方向在改变。 GEN Z们在网上喊破嗓子了,他们不满意的现实生活也难以改变。
在一个一切都被算法指导的年代,所有的好东西都会向着人多的地方和钱多的地方流去——which is where boomers 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