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总主编:打通隔膜,原来鲁迅这么 “好玩”

文摘   2024-11-23 00:00   贵州  

转自:教研记 
(《朝花夕拾》十篇散文可以分开来读,但彼此也有些联系,合在一起,就呈现了鲁迅对自己童年到青年生活的有些连贯的回忆图景。“这组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这句话是“名著导读”上的,也可以看作我们学习《朝花夕拾》的一个目标吧。我们学习这本经典,就可以了解鲁迅的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经历,接触这位伟大的作家、思想家。我们容易有这样的印象:鲁迅是战斗的,批判的,总是那么严厉,文章也不好懂。学生中流传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好像都有点“怕”鲁迅。这也反映一些实际情况。那么“高级”的鲁迅就这样被颠覆了。不过不要紧,随着年龄与阅历增长,对鲁迅肯定会有更深的认识。就拿我们学过的《朝花夕拾》那些课文来说,现在重新阅读,肯定会有新的不同以往的体会。读了《朝花夕拾》,你就会发现,鲁迅原来这么富于情趣,这么“好玩”,不像我们原来印象中的那么威严、难懂、难于接近。

但是,鲁迅的文章确实和我们有些“隔”,不容易懂的。这也是我们阅读《朝花夕拾》之前,要有的思想准备。
一是语言上的“隔”。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鲁迅文章的语言和其他作家的语言很不一样,有时有点拗口,有些用词很特别,甚至不合常规,读起来不那么顺。鲁迅的语言带有上世纪二十年代书面语的特点,有点文白夹杂,又有点欧化,是那个从文言到白话的转型时期的特点。当然,又还有鲁迅自己的特点。他特别重视用一些连接词或者转折词,让语言多一些张力,不那么直白,反而可以更好地体现思维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有些“不合常规”的语言,细加琢磨,又别有味道。例如“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怎么会用“似乎确凿”这样“不合常规”的说法?其实这很适合回忆中的思维状态,前面一个“似乎”,那些回忆中的景象是遥远而模糊的,紧接着的“确凿”,与之并不矛盾,因为那景象那样鲜明地浮现在眼前了。

这让我又联想到鲁迅的散文诗《秋夜》开头一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有些人认为啰唆,其实是有意在表达那种寂寞的心境。这种重复和单调的语感,加深了此种心境的表达。如果把这句话改为规范通行的语言:“在我的后园,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棵树,都是枣树。”虽然不重复,诗意却跑了。

鲁迅语言某种程度上的“隔”,不仅跟他所处那个特定时代语言的特点相关,更是鲁迅自己语言创造的特色,理解了这一点,才不怕这种“隔”,不会让这种“隔”妨碍自己去阅读鲁迅。鲁迅的语言是有张力、有诗意、有韵味的,要细心去读,一遍一遍读,体会那种语感。读多了,可能会感觉自己平常使用语言虽然通顺,符合规范,可是无味,没有分量。如果有了这种自省和自觉,你的语言水平也可能得到某种程度的提高了。
阅读《朝花夕拾》可能有第二个“隔”,就是文化历史常识。鲁迅这些回忆写的是一百多年前中国的社会生活,牵涉到很多历史、文化常识,如果不懂,的确会处处都是障碍。很多同学不喜欢读鲁迅文章,除了语言上的“隔”,还有这时代和知识上的“隔”。文章往往涉及很多历史掌故,读起来也会感到有些“隔”,甚至不懂,读不进去。碰到这种阅读障碍怎么办?不要怕,也不要偷懒,查下字典词典或者相关的历史书,大致能懂,就读下去。这样,会有意外的收获,那就是通过读《朝花夕拾》、读鲁迅作品,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近代文化、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是感性的了解。这是历史书上也不一定学得到的。如果读历史书,可能比较概括,比较理论化、知识化,而结合着鲁迅作品来读,就可以获得鲜活的历史感受。认真读《朝花夕拾》,把那些相关的人物史事都大致弄清楚,哪怕是大致,就很不简单,人文学科基本的素养都在其中了。

我们要正确认识为何读鲁迅会有些“隔”,不怕这种“隔”,还要力求打通这种“隔”,进入鲁迅的精神世界。这样,我们就提升了自己的语文水平,提升了思想水平。
顺便提一下,教材中有关《朝花夕拾》的“名著导读”这一课,其标题就是《〈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其中讲到现在是媒体时代,许多年轻人没有耐性读经典作品,经典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要认识到,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经典可以加大文化积累,可以锻炼思考能力,可以丰富人生的感受,可以涵养性情,等等。要让自己更具智慧,最好的办法就是读经典。但是由于时代的隔膜,语言的隔膜,年轻人读经典,是有困难障碍的。而且一般来说,对经典的不喜欢,也属于正常反应。于是就要消除“隔”。怎么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前面已提到一些办法了,比如细读,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等等。但消除对于经典的“隔”,主要还是认识问题。年轻的时候,容易被流行的甚至低俗的文化所包围,所以还是要有定力,有毅力,适当远离低俗文化,多读一些经典,尽可能让自己口味变得比较纯净和高雅,因此也就要适当读一些深一点的书。《朝花夕拾》提示我们如何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在今后接触其他中外经典时,也是适用的。

整体把握:大气、幽默与简单味

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讲《朝花夕拾》阅读中应当主要关注什么,如何使我们的阅读效果最大化。我讲三点,是对《朝花夕拾》的整体感受和整体分析。在初中语文课上,我们学《朝花夕拾》中的三篇作品,是一篇一篇精学精讲的,而我们阅读《朝花夕拾》整本书,就要有个整体把握。

首先,阅读时要注意感受那种大气。鲁迅的文章毫不拘谨,放得开,收得拢,这是大气度。鲁迅在叙说已往生活经历时,时而沉湎回忆,时而感慨迸发,时而勾勒一幅景致,时而揣摩某种心理,时而考核故实,时而旁敲侧击……真正做到了作者所主张的“任意而说”“无所顾忌”。然而细细琢磨,一篇仍有一篇的中心,各篇还都不脱离全书的基本线索。我把这叫做雍容大气。这是第一点。
比如《藤野先生》开头讲中国留学生油光可鉴的辫子,会馆里乌烟瘴气的跳舞,随便说到的这些怪现象,却是自己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接着写仙台的经历仿佛就是闲聊,漫不经心,从容自然。这就是大气,是雍容。不像有些散文过分讲究结构篇章,反而显得拘谨、做作。鲁迅曾经和一位青年谈到怎样写文章:“要锻炼着撒开手,只要抓紧辔头,就不必怕放野马;过于拘谨,要防止走上小摆设的绝路。”(李霁野:《漫谈〈朝花夕拾〉》)

这提醒对于我们写文章应当是有帮助的。刚开始学写文章,可以有些模仿,有些章法结构的要求。但慢慢写得多了,就要注意文字背后的思维,让思维的变化去引领文章写法。只有思想放得开,不拘谨,文章才有大气度。这也是一种向往吧。

第二,幽默。同学们可能都喜欢幽默,我们乐于和幽默的人在一起。网上很多段子,也是有些幽默的。但这些幽默可能格调不一定高,就是“搞笑”而已。鲁迅的幽默是很“高级”的。阅读《朝花夕拾》,要欣赏鲁迅式的幽默。《朝花夕拾》中有很多顺手而来的讽刺,注意了,这种讽刺往往不是单刀直入,而是用多少有点开玩笑的方式去回敬论敌,这笑就像鞭子,给论敌以苦辣的抽打,叫论敌挨了打却有苦难言,这正显现了幽默的力量。《朝花夕拾》中也有许多议论,写得很幽默。比如《父亲的病》中揭露庸医行骗,开的方子用奇特的药引,“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鲁迅插入议论:“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这很可笑,会让人联想到封建礼教。讽刺的意味就在幽默之中加强了。

另外一种幽默比较平静和善,读来有很好的逗乐怡情的效果。如《阿长与〈山海经〉》里写善良可亲的长妈妈那些可笑的缺点,是用仿佛很“严重”的口气说的:“……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但自从听了她讲长毛的故事之后,“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这幽默的表达,让人感觉到怀念的真切,连缺点都可亲。站在更高的阶段回顾过往,审视处在荒唐情境中的童年或有趣的弱点,有一些戏剧性的兴奋。我们和同学、玩伴回想往事,常有类似的情况吧。

再举个例子。《琐记》中记叙在南京的留学生活,有这么一大段:

初进去当然只能做三班生,卧室里是一桌一凳一床,床板只有两块。头二班学生就不同了,二桌二凳或三凳一床,床板多至三块。不但上讲堂时挟着一堆厚而且大的洋书,气昂昂地走着,决非只有一本“泼赖妈”和四本《左传》的三班生所敢正视;便是空着手,也一定将肘弯撑开,像一只螃蟹,低一班的在后面总不能走出他之前。这一种螃蟹式的名公巨卿,现在都阔别得很久了,前四五年,竟在教育部的破脚躺椅上,发见了这姿势,然而这位老爷却并非雷电学堂出身的,可见螃蟹态度,在中国也颇普遍。

是不是特别可笑?这就是幽默的力量。

鲁迅的幽默是有力的,自信的,是一种智慧,一种语言的风格,更是一种气质的表现。欣赏《朝花夕拾》,要格外注意这种由幽默产生的美感。读完《朝花夕拾》,鲁迅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可能有所改变:他不单是黑暗时代最勇敢的战士,不单是寂寞、忧虑、愤怒的,同时也是有温情的,淘气的,可爱的,幽默构成了鲁迅形象的一个重要侧面。在现代中国,极少有比鲁迅更有趣、更幽默的“老头”了!
第三,简单味。这个词有点生吧?是说《朝花夕拾》的风格,非常洗练、明晰,文字不多,给人的印象却很深。和文字表达也有关。鲁迅的这些文章似乎在说“闲话”,也称“漫笔”,是一种比较随意的写法,要细细品味,才更能体会到那种特别的情趣。每一篇集中勾勒一二个人或一二件事,就生动地概括了这一历史过程中的几个社会侧面,展现了作者几十年生活的踪迹。如《范爱农》写到清末浙江发生的反清的革命家徐锡麟被杀事件,心肝都被清兵炒了当菜吃了。消息传到日本,留学生开会讨论如何应对,要不要发电报:

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几句话,把范爱农愤世嫉俗、耿介直爽的个性写出来了。提炼典型的细节,多采用“白描”的勾勒,是形成《朝花夕拾》“简单味”风格的常用手法。这样的文章,耐读,就像线条清晰简练而富于表现力的素描,着墨不多,余韵无穷,我们不能不佩服这种冼练的功力。
这对我们的写作也有启示:写某个人物,某件事情,如何在有限的篇幅中写出其特点?一个人,很有特点,你能用三两句话把他(她)写出来吗?首先要观察,看这个人哪些点给人印象最深,最能显示其个性特征。写的时候就抓住这些特征,加以突出,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平铺直叙。当然,要达到鲁迅那样的“简单味”,可不容易。观察是一种思维能力,能抓特点,抓重点,这也是需要训练的。我们学习《朝花夕拾》时,多注意一点鲁迅行文的“简单味”,让自己的作文更加简练,不啰唆,不繁杂,不“记流水账”,这也是一个收获吧。

现代散文的翘楚

像《朝花夕拾》这样通过写个人的生活,折射时代变迁,带有浓烈的抒情叙事意味的美文,是“五四”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体式。几乎所有新文学作家都写过这类作品,我们教材中也收进了一些。鲁迅是其中的翘楚。这类文章,现在也很流行,是常见文体,大家很习惯享用了。在古代,虽然还没有“散文”这个文体概念,但散文创作是很发达的。诸如《史记》那样的史传文,贾谊《过秦论》、诸葛亮《出师表》这样的政论策论,陶渊明《桃花源记》、王勃《滕王阁序》之类记叙文,韩愈《师说》、柳宗元《捕蛇者说》一类议论文,还有杜牧《阿房宫赋》、苏轼《前赤壁赋》一类赋体文,等等,范围很广,佳作很多。大家读过这些古代名篇,都会感叹汉语之美,文章之美,但再来读鲁迅《朝花夕拾》,仍然会觉得非常新鲜,甚至是前所未有。不只是《朝花夕拾》用白话写作,也因为它好像更加贴近生活,更适合表达个人的感情。

邓木辉语文视界
语文教学与研究。目前主要方向:语用规范、教材规范、课改理论、高考攻略、高考测评、高考语文题型改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