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二十六、【薛侃录】
志切 目视耳听皆在此
薛侃问:“秉持志向就如心痛一般,一心全在疼痛之上,哪里有时间说闲话、管闲事?”
先生说:“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这样下功夫也是可以的,但要让人知道‘出入无时,莫知其乡’,人心的神明,原本就是如此,知道这一点,功夫才有着落。如果只是死死守着志向,难免会因为这样下功夫出现问题。”
薛侃问:“只是涵养而不讲求,那就有可能把人欲当成了天理,该怎么办?”
先生说:“人首先应该知学。讲求就是涵养。不讲求只能说明涵养的志向不够真切。”
又问:“那什么是‘知学’呢?”
先生说:“你先说说为什么而学?学些什么?”
薛侃说:“我曾听您说过,学就是学存天理。心的本体即是天理,要想体察认知天理只需要自己做到心底无私。”
先生说:“既然这样,那你只需要去克除私欲就够了,哪又愁什么天理和私欲分辨不清呢?”
薛侃说:“就是担心认不清这些私欲啊。"
先生说:“这是因为志向不够真切的缘故。志向真切,耳听目视都在去人欲、存天理的事情上,哪会有认不清的道理?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根本不需再到心外去寻求。所以,讲求也就是去体察自己心上所见,要不然,还要去心外找个别的‘见’不成?”
《传习录》二十七、【薛侃录】
见善即迁 有过即改 方是真切功夫
先生问在座的朋友:“诸位近来的学问功夫如何?”
一位朋友说自己内心空明。先生说:“这是在说光景。”另外一位朋友讲述了境界的今昔差异。先生说:“这是说效验。”两位朋友听后茫然,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我辈做功夫,就是要让自己为善的心变得真切。此心真切,见善就迁,有过就改,这才是真切的功夫。如此一来,人欲日渐消除,天理日渐昌明。如果只是求光景、说效验,反倒会助长心外求法的毛病,就不是真正的功夫了。”朋友们看书的时候,常有人挑晦庵先生的错误。
先生说:“如果是刻意去求不同,那就是不对的。我的观点与晦庵先生时常不同,是由于初学入门时,功夫下手之处有毫厘千里的差别,所以不得不去辨明。然而,我的心和晦庵先生的心却没有什么不同。比如,晦庵先生对经典的文义解释得明白精当之处,又如何能改动一个字呢?”
《传习录》二十八、【薛侃录】
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 金到足色方是精
蔡希渊问:“虽说通过学习可以成为圣人,但伯夷、伊尹和孔子相比,在能力上终究还是有差别的,可他们都被称作‘圣人’,是何原因呢?”
先生说:“圣人之所以被称为‘圣’,只因他们的心中纯粹都是天理,没有丝毫人欲夹杂其中。这就像纯金之所以称为‘纯’,只因它成色十足而没有铜、铅掺杂其中。人心纯是天理才是圣,金要足色才叫纯。然而,圣人的能力,也有大小的不同,就像金子的分量有轻有重一样。这就比如,尧、舜是万镒的分量,文王、孔子九千镒,大禹、商汤、武王七八千镒,伯夷、伊尹四五千镒。他们能力大小不同,但他们的内心纯是天理,这一点却是相同的,因此他们都可以称为圣人。这就像金子的分量虽然不同,但只要足色是相同的,就都可称为纯金。把五千镒的纯金放入万镒的纯金之中,它们的足色相同;让伯夷、伊尹置身于唐尧和孔子中间,他们的心同样纯是天理。纯金之所以是纯金,在于足色,而不在分量的轻重;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在于其心纯是天理,而不在于能力大小。因此,平常之人只要肯下功夫学习,让自己的心达到纯是天理的程度,同样也可以成为圣人。这就好比一两重的纯金与万镒重的纯金相比,其分量虽然悬殊,但就足色而言却毫不逊色,孟子说‘人人都可以做尧、舜’,其道理就在于此。为学之人学习圣人,只不过是去人欲、存天理罢了,就像冶炼金子以求其足色一样,如果原料的成色比较好,那么就可以节省工夫,容易锻炼出纯金来,而原料的成色越差,锻炼起来就越难。人的气质天生就有清澈浑浊、纯粹驳杂之分,有中人以上、中人以下之别。对于道,既有生知安行的,也有学知利行的。而资质低下的人,就必须付出‘人一己百,人十己千’的努力,最后成功,也是一样的。后世之人不懂得成为圣人的根本在于将心修到纯是天理,却专门在知识才能上用功,想以此成为圣人。他们认为圣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必须要把圣人的那些知识才能全部掌握了才可以成为圣人。因此,他们不在天理上用功,徒劳地殚精竭虑,在书本上钻研,从名物上考据,在外形上模仿。知识越渊博而人欲就越是旺盛,才能越大而天理就越被障蔽。就像看见别人有万镒的纯金,自己不去锻炼金子的成色,以不逊于别人的纯金,却只是妄想在分量上与别人比较,务求和别人一样万镒,于是一股脑把锡、铅、铜、铁全都掺杂进去,如此,分量越是增加,而成色却越是低下,炼到最后,都找不到金子在哪儿了。”
当时,徐爱在一旁说道:“先生这个比喻,足以破除世儒所导致的圣学支离的困惑,对以后求学的人大有好处。”
先生又说:“我辈用功但求日减,不求日增。能减得一分人欲,便多恢复一分天理,这多么洒脱,多么简易啊!”
《传习录》二十九、【薛侃录】
无善无恶者理之静 有善有恶者气之动
薛侃在清除花间的杂草,以此为问:“为什么天地之间善难以培育,恶难以去除?”
先生说:“因为既没有培养,也没有去除。”
过了片刻,先生又说:“你这样看善恶,都是从自身出发所做的判断,就会有错。”
薛侃没有理解先生的意思。
先生说:“天地化育万物,花与草都是一样的,哪里有善恶之分呢?你想赏花,便认为花是好的,草是不好的;如果草对你有用,你又会认为草是好的了。这些善恶的分别,都是由你心上的好恶所产生,所以就是错误的。”
薛侃问:“那就没有善恶之分了吗?”
先生说:“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只要不动于气,就是无善无恶,也就是至善。”
薛侃问:“佛家也讲无善无恶,这与您所讲的有何区别?”
先生说:“佛家执着于无善无恶,对世间的事情都一概不管,这样就不能够去治理天下。而圣人所讲的无善无恶,只是要人不从私心出发去喜好或厌恶,不动自己的意气。然而‘遵王之道’,‘会其有极’,就自然能完全遵循天理,就知道如何去裁成辅相。”
薛侃说:“既然草并非不好,那么,它也就不应该被拔掉了。”
先生说:“这样又成了佛家、道家的主张了。如果草碍事的话,你拔掉何妨?”薛侃说:“那样做的话,不又是作好作恶'了吗?”
先生说:“不作好恶,并不是完全没有好恶之心,如果那样的话,就成了一个没有知觉的人了。所谓‘不作’,是说人的好恶完全遵循天理,不再掺杂一点自己的私意。这样的话,就像自己不曾好恶一样。”
薛侃问:“除草时,如何能够做到完全遵循天理而不掺杂自己的想法呢?”
先生说:“草有所妨碍,按理来说,也应该拔除,那就拔掉好了。偶尔没能及时拔除,也不会成为心上的负担。如果掺杂自己的想法在其中,心体之上就会有负累,就会有很多动气之处。”
薛侃说:“如此说来,善恶的定义完全与事物无关?”
先生说:“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
薛侃说:“看来事物本身终究跟善恶无关。”
先生说:“在心上如此,在事物上也是如此。世儒就因为不懂这个道理,不去涵养心中的天理,却去追逐外物,错误理解了格物之学。成天急于在外寻求,只做得个‘义袭而取’,一辈子都是‘行不著,习不察’。”
薛侃:“那《大学》中的‘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又该怎么理解呢?”
先生说:“这正是完全遵循天理。天理应该如此,并没有个人私意好恶掺杂其间。"
薛侃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这其中怎么会没有人的私意?”
先生说:“这是诚意,而不是私意,诚意就是遵循天理。虽要遵循天理,也不能有一点点的私意,所以‘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必须做到廓然大公,那才是心的本体。明白这一点,也就知道什么是‘未发之中’了。”
孟源说:“先生讲‘草有所妨碍,按理也应拔除’,但为什么又说是从自身出发所做的判断呢?”
先生说:“这需要你在自己心中去体会。你想要除草,是出于什么心?周茂叔不除窗前的草,他又出于什么的心?”
《传习录》三十、【薛侃录】
为学须得个头脑 功夫方有着落
先生对学生们说:“做学问必须有个宗旨,这样功夫才能有个着落。纵然功夫还会有间断,但就像船舵能随时纠正航向一样,一提起马上就能省觉。否则,虽然说是学习,但也只做个‘义袭而取’,都是‘行不著,习不察’,并非‘大本达道’。”
先生又说:“如果明白了为学的宗旨,不管怎样讲都是对的。如果这里能讲得通,那里却讲不通,就证明还没有真正明白宗旨。”
有人问,做学问却因为要赡养父母的缘故,难免会有科举的牵累。先生说:“如果说,由于赡养父母的缘故去参加科举考试,所以为学有了牵累,那么,为了赡养父母去种田,这也会成为学习的牵累吗?先正(注:先正,指程颐)说‘惟患夺志’,只是担心为学的志向不够真切啊。”
《传习录》三十一、【薛侃录】
为学大病在好名
欧阳崇一问:“平时心里总是很忙乱,有事时固然会忙乱,无事时也忙乱,为什么会这样?”
先生说:“天地气机原本就没有一刻的停息。但因为有一个主宰,运行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然天地之间千变万化,但是主宰却是定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能生存,如果人的主宰是定的,人就可以像天地运行一样没有停息,虽然待人接物、应对千变万化,也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如果没有这个主宰,就只是意气奔放,又怎么会不忙呢?”
先生说:“做学问最大的毛病就是好名。”
薛侃说:“自去年起,我自认为这个毛病已经减轻许多,但最近仔细觉察,才发现这个毛病完全没有除去。好名难道仅仅是去外边争个声名,在人前炫耀吗?只要听到赞扬就高兴,听到批评就烦闷,这就是好名的毛病在发作吧?”
先生说:“非常正确。名与实互相对立。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如果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之心。务实的心要是能够像饥饿之人向往食物,干渴之人渴望饮水一样真诚,怎么会有空去追求虚名呢?”
先生又说:“‘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读去声,也就是‘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的意思。事实与名声不相称,活着的时候还可以弥补,死了就没有办法了。‘四十、五十而无闻’,这里的‘闻’是指没有闻道,并非指声闻。孔子说:‘是闻也,非达也。’他怎么会以此来期望弟子呢?”
《传习录》三十二、【薛侃录】
悔悟是去病之药 然以改之为贵
薛侃经常后悔。
先生说:“悔悟是去病的良药,以能够改正错误为贵。如果悔恨在胸中滞留不去,那就又是因药而发病。”
德章说:“听说先生用纯金来比喻圣人,用分量的轻重比喻圣人能力的大小,用锻炼纯金来比喻为学的功夫,这些比喻都极为深切。只是您说尧、舜的分量是万镒,孔子是九千镒,这种说法似乎不很恰当。”
先生说:“你这又是从躯壳上起念了,要有意去替圣人争个分量。如果不是从躯壳来考虑,那么,把尧、舜比作万镒不为多,把孔子比作九千镒也不为少。因为,尧、舜的万镒也就是孔子的,孔子的九千镒也是尧、舜的,他们原本就没有彼此之别。圣人之所以称为‘圣’,只论‘精一’,而不在于分量的多少。只要此心纯是天理这一点是相同的,那么就同样可称之为‘圣’。能力和气魄,又怎么可能完全相同呢?后世儒者只注重分量上比较,就渐渐沦为功利之心。如果能去掉比较分量的心,各自凭着自己的才能与精力,使自己的内心在纯乎天理上用功。就能人人自有良知,个个天理圆成,如此,就可以能力大的有大成就,能力小的有小成就,不必外求,无不圆满。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明善、诚身的事。
后世儒生不明了圣人之学,不知道从自己内心的良知良能上去体认扩充,却去追求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去做自己所做不到的,一味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的心地,动不动就要做尧、舜的事业,如此怎么做得成?终年劳碌奔波,直至老死,也不知道能有个什么成就,实在是可悲啊!”
《传习录》三十三、【薛侃录】
‘学’是学去人欲 存天理
子仁问:“对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学’,先儒认为是效法先觉者的行为,这么认为对吗?”
先生说:“‘学’,是学习如何去人欲、存天理。真的要‘去人欲,存天理’,就自然会‘正诸先觉,考诸古训’,就自然会在审问、慎思、明辨、省察、克治上下很多功夫。但所有这些也不过只是要除去自己的私欲,存养本心的天理罢了。至于说‘效法先觉者的行为’,那只是说了学习中的一件事,也似乎专门向心外求理了。‘时习’犹如‘坐如尸’,不是专门练习端坐,而是在端坐时锻炼这颗心;‘立如斋’,不是专门练习肃立,是在肃立时锻炼这颗心。‘不亦说乎’的‘说’就与‘理义之说我心’的‘说’是一个意思。人心本来就会因顺应理义而自然喜悦,这就像美丽的颜色能悦目,动听的声音能悦耳一样。只因为私欲的障蔽和牵制,人心之中才会少了喜悦。如果私欲日渐消除,天理就能日渐圆满,人心又怎么能不喜悦呢?”
国英问:“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的功夫虽然很切实,但恐怕他还不知道‘一以贯之’的功夫吧?”
先生说:“‘一贯’是孔子看到曾子没有掌握为学用功的要领,才告诉他的。为学之人若真能在‘忠恕’上下功夫,不就是‘一以贯之’吗?‘一’如同树的根,‘贯’如同树的枝叶。没有种植树根,哪里会有枝叶?体用一源,本体还未立,发用从何而生?‘曾子于其用处,盖已随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体之一’,这种说法恐怕也是没有真正明了。”
《传习录》三十四、【薛侃录】
种树者必培其根 种德者必养其心
黄诚甫就《论语》中“汝与回也,孰愈”一章,请教于先生。
先生说:“子贡博学多识,所以常常在知识见闻上用功,而颜子是在内心上用功,所以孔子就以这个问题来启发子贡。可是,子贡的回答还是停留在知识见解上,所以孔子是替子贡叹息,而不是在认可他。”
“颜子之所以能‘不迁怒,不贰过’,这是因为他达到了‘未发之中’的境界才能做到。”
“种树必须培养树根,养德必须养心性。要使树木生长,必须开始时就剪去多余的枝条;要想品德隆盛,必须在学习之始就放弃那些与修德无关的喜好。比如喜好诗文,精力就会逐渐倾注到诗文上,而其他诸如此类的爱好都是如此。”
先生又说:“我所讲的学问,是无中生有的功夫。各位要相信,为学的根本只在立志。为学之人立下一心为善的志向,犹如种下树的根,只要不拔苗助长,不轻忽遗忘,就这么一直栽培灌溉,自然会日生夜长,逐渐生机蓬勃,枝茂叶盛。在树开始生长的阶段,会长出过多的枝条,必须将它们剪除,然后树干才能壮大。同样的,初学阶段也要如此。所以,立志贵在专一。”
《传习录》三十五、【薛侃录】
‘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
在谈论先生门下弟子的学习状况时,说到了某人是在涵养心性上用功,某人在知识见闻上用功。
先生说:“专注在涵养心性上用功的人,每日都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专注在知识见闻上用功的人,每日都会觉得自己绰绰有余。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日日都进步有余;觉得自己有余的人,反而会日渐不足。”
梁日孚问:“文公认为‘居敬’和‘穷理’是两件事,而先生为什么认为是一件事呢?”
先生说:“天地间只有这么一件事,怎么会有两件事?如果要讲具体事物的千差万别,则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又何止两件呢?你姑且先说一下什么是‘居敬、穷理’?”
梁日孚说:“居敬是存养的功夫,穷理是穷尽事物之理。”
先生问:“存养什么?"
梁日孚说:“存养自己心中的天理。”
先生说:“如此也就是穷理啊。”
先生又说:“你再谈一下如何去穷尽事物之理?”
梁日孚说:“例如,侍奉父母就要穷尽孝的理,侍奉君主就要穷尽忠的理。”
先生说:“忠和孝的理,是在君主和父母身上,还是在自己心上?如果是在自己心上,也就是去穷尽自己心中的理就可以了。你再说什么是‘敬’?”
梁日孚说:“就是‘主一’。”
先生问:“如何才叫‘主一’?”
梁日孚说:“比如,读书就一心在读书上,做事就一心在做事上。”
先生说:“要按这么说,饮酒就一心在饮酒上,好色就一心在好色上了。这是在追逐外物,哪里是‘居敬’的功夫?”
梁日孚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一’就是天理,主一就是一心在天理上。如果只知道去主一,不明白一就是天理,那么,有事的时候就去逐物,无事的时候就会着空。应该无论有事无事都一心在天理上用功,如此,居敬也就是穷理了。就穷理的专一而言,穷理就是居敬;就居敬的精密方面而言,居敬就是穷理。并非在居敬时,另起一颗心去穷理;穷理时,另起一颗心去居敬。居敬和穷理虽然名称不同,但所做的功夫只有一件。这也像《易经》中所讲‘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即无事时的‘义’,‘义’即有事时的‘敬’,两句话说的是一回事。又如孔子说‘修己以敬’时提到了‘敬’,‘义’就不用说了;孟子说‘集义’,提到了‘义’,‘敬’也就不必说了。领悟了这些道理,无论是横说竖讲,功夫都是一样。如果拘泥于文句,不懂得根本,就会支离零散,功夫也没有着落。”
梁日孚问:“穷理何以就是尽性呢?”
先生说:“心的本体就是性,性就是理。穷尽仁的道理,就是将仁行到极致;穷尽义的道理,就是将义行到极致。因为仁与义都是人的本性,因此,穷理就是尽性。孟子说‘充其侧隐之心,至仁不可胜用’,这就是穷理的功夫。”
梁日孚说:“先儒说‘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这句话又怎么理解呢?”
先生说:“‘夫我则不暇’。你先去存养自己的心性,只有完全明白了自己的本性,才能明了事物的道理。”
梁日孚心中悚然,有所领悟。
《传习录》三十六、【薛侃录】
心之本体原无一物
惟乾问:“为什么知是心的本体?”
先生说:“知是天理的灵明之处。从它作为主宰的角度说,便称为心;从它是一种禀赋的角度来说,便称为性。幼童没有不知道敬爱父母、恭敬兄长的,只要这个灵明不被私欲障蔽,得以彻底地扩充拓展,就能完完全全恢复他的心的本体,便能与天地合其德。然而,自圣人以下,众人的心不能没有障蔽,所以需要通过格物的功夫来达至良知。”
守衡问:“《大学》的功夫讲的就是‘诚意’,而‘诚意’的功夫就是‘格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只要有一个‘诚意’的功夫就足够了。怎么又有‘正心’的功夫,又说‘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这又如何理解呢?”
先生说:“这一点需要自己去思考体会,明白了这一点,就能明白什么是'未发之中'了。”
守衡再三请教这个问题。
先生说:“做学问的功夫有深有浅,初学的时候,如果不切实用心去好善恶恶,又怎么能为善去恶呢?这个切实用心就是诚意。然而,如果不懂得心的本体原无一物,一味地去好善恶恶,心中就又多了一份自己的想法,便不是廓然大公了。《尚书》中所谓的‘无有作好作恶’,才是心的本体。所以说‘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正心’就是在诚意的功夫中去体会自己的心的本体,使它经常像镜子一样干净,像秤一样平衡,这就是‘未发之中’。”
《传习录》三十七、【薛侃录】
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 便是作伪
正之问:“‘戒惧’是自己不知道时的功夫,‘慎独’是自己独知时的功夫,这种说法正确吗?”
先生说:“这两个就是一个功夫。没事的时候固然是独知,有事时也是独知。人如果不懂得在独知上用功,只是在大家都看得见的地方用功,那就是在作伪,就是‘见君子而后厌然’。这个独知之处正是诚的萌芽,这里不管善念恶念,没有丝毫虚假,一对全对,一错全错。这正是王道与霸道、道义与功利、真诚与虚伪、善行与恶行的最初分界点。能够在这里确立根本,那就是正本清源,就是‘立诚'。古人很多诚身的功夫,其精神命脉的全体就在于此。莫见莫显,无时无处,无终无始,都是一直贯穿这个功夫。如今如果把戒慎恐惧当成自己不知时的功夫,那功夫就会支离,也会有间断。戒慎恐惧就是知,如果自己不知,又是谁在戒慎恐惧呢?这种见解,就会沦入断灭禅定了。”
正之说:“无论善念恶念,只是毫无虚假,那么,这个独知之处就没有无念的时候吗?”
先生说:“戒慎恐惧也是念。这个戒惧之念任何时候都不能间断,如果戒惧之心稍有懈怠,人不是陷入昏聩,就是落入恶念。从早到晚,从少到老,如果没有这个念,那就是没有了知觉,除非是昏睡,或者是槁木死灰。”
《传习录》三十八、【薛侃录】
人须有为己之心 方能克己 你能克己 方能成己
萧惠问:“自己的私欲难以克除,该怎么办呢?”
先生说:“把你的私欲拿来,我替你克除私欲。”
先生又说“人需要有为己的心才能克除己私,能够克除己私,才能成就自己。”
萧惠问:“我也很有为己的心啊,但不知为什么不能克除己私?”
先生说:“你且说说,你为己的心是什么样子的。”
萧惠沉思良久,说:“我也一心要做个好人,便自认为很有为己的心。如今想来,也只是在为了这个躯壳的己,而并非是为真己。”
先生说:“真己又何曾离开了躯壳?恐怕你连这个躯壳的己都未曾为。你所说的躯売的己,不就是指耳、目、口、鼻、四肢吗?”
萧惠说:“正是。为此,我的眼就要去看美色,耳就要去听美声,口就要去尝美味,四肢就要享受安逸。因此便不能克除私欲。”
先生说:“‘美色令人目盲,美声令人耳聋,美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发狂’,所有这些,对你的耳、目、口、鼻、四肢是有害的,怎么会是在为它们好呢?如果真的是为了它们好,就要思考耳应该如何听,眼应该如何看,口应该如何说,四肢应该如何动。必须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实现了耳、目、口、鼻、四肢的功用,这才真正是在为它们好。你成天在心外寻求,贪图名利,而这些只是为了躯壳以外的事情。若你真要为了自己的耳、目、口、鼻、四肢好,‘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时候,并非是它们能够自行做到不看、不听、不说、不动,这其中必须由你的心来指挥。视、听、言、动就是你的心在起作用,你心里想看,就通过眼来达成;心里想听,就通过耳来达成;心里想说,就通过口来达成;心里想动,就通过四肢来达成。如果你没有这颗心,就没有所谓的‘耳、目、口、鼻、四肢’。这里所说的心,并非专指那一团血肉。如果把心理解成那团血肉的话,一个已经死去的人,他的那团血肉还在,却为什么不能视、听、言、动了呢?真正的心,是那个让你视、听、言、动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性’,也就是天理。有了这个性才能生,这个性的生理就叫作仁。性的这个生理,作用在眼时便能看,作用在耳时便能听,作用在口时便能说,作用在四肢便能动,这些都是天理的发用,从主宰着人的身体角度而言又叫心。这个心的本体,原本就是天理,原本就没有‘非礼’。这个才是你的真己,这个真己是你躯壳的主宰。如果没有这个真已,也就没有所谓的躯壳。真是有之即生,无之即死!你若真想为躯壳的己好,就必须依靠这个真己,就要恒常守护着这个真己本体,做到‘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唯恐它受到丝毫的损害。但凡有一丝非礼的念头萌动,就犹如刀割、针刺一般,疼痛难忍,必须拿开刀、拔掉针,这样才是为己之心,如此才能克除私欲。你现在正是认贼作子,凭什么还说有为己的心,却又不能克除己私呢?”
《传习录》三十九、【薛侃录】
真知 即是行矣
有一位学生患了眼疾,心中十分忧愁。
先生说:“你这是看重眼睛却轻视本心。”
萧惠热衷于佛、道的学说。
先生提醒他说:“我自幼笃志佛、道,自认为也颇有收获,因此认为儒学不值得学习。后来谪居贵州的三年,真正明白了圣人的所说是如此的简易广大,才开始感叹后悔自己三十年的功夫都用错了地方。大体来说,佛、道学问的精妙之处与圣人的学问的差别极为细微。如今,你所学的只是佛、道学问的糟粕,竟然自信喜好到这种程度,真是‘鸱鸮窃腐鼠’啊。”
萧惠于是向先生请教佛、道学问的精妙之处。
先生说:“我刚跟你说圣人的学问简易广大,你却不问我所悟的,偏只问我所后悔的。”
萧惠惭愧地道歉,向先生请教什么是圣人之学。
先生说:“现在你只是为了敷衍我才有此问。等到什么时候你真有了求做圣人的心,我再跟你讲。”
萧惠再三请教。
先生说:“我已经一句话给你说完了,而你自己还是没有领会。”
刘观时问:“‘未发之中’是什么样的?”
先生说:“只要你去做‘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的功夫,将自己的心中存养得纯是天理,你就自然明白了。”
刘观时请先生大致描述“未发之中”的景象。
先生说:“哑巴吃苦瓜,无法给你讲。想知苦瓜的味道,还须自己去品尝。”
当时,徐爱在一旁说:“这才是真知,也就是真行。”
一时之间,在座的诸位学友都有所省悟。
萧惠向先生请教死生之道。
先生说:“知道了昼夜,也就知道了死生。”
萧惠又问昼夜之道。
先生说:“知昼就能知夜。”
萧惠说:“昼还有不知道的吗?”
先生说:“你能知昼?懵懵懂懂起床,傻傻乎乎吃饭,行不著,习不察,成天浑浑噩噩,这只是在做白日梦。唯有做到‘息有养,瞬有存’,心中灵觉清明,天理没有一刻的间断,才是能知昼。这就是天德,这就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还有什么死生问题不明白的呢?”
《传习录》四十、【薛侃录】
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
蔡希渊问:“文公修订过的新本《大学》中,先是格物、致知,然后是诚意的功夫,这种调整似乎与《大学》第一章讲到的修学次第相符。如果像先生您那样,依从《大学》旧本中的顺序,那么,诚意就反而放到了格物致知的前面。对此,我还不太明白。”
先生说:“《大学》的功夫就是‘明明德’;‘明明德’就是‘诚意’;‘诚意’的功夫就是‘格物致知’。如果以‘诚意’作为主旨,再下‘格物致知’的功夫,功夫才会有着落,也就是说,为善去恶都无非是‘诚意’的事。如果像新本所说,先去穷格事物之理,就会漫无边际,没有可以落实的地方。又必须增添一个‘敬’字,才能拉回到自己的身心上来,但终究是没有抓住根本。如果还需要加个‘敬’字,为什么孔门会将这个最重要的字给遗漏了,一直等到千年之后,才需要人来补上呢?而以‘诚意’作为主旨,就不需要再添这个‘敬’了。因此,特别将‘诚意’指出来,这正是做学问的最为紧要之处。对这一点没有理解清楚,就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了。大体上,《中庸》讲的功夫是‘诚身’,诚身做到极致便是至诚;《大学》讲的功夫是‘诚意’,诚意做到极致便是至善,这两个功夫其实完全一致。如今的学说这里添一个‘敬’字,在那里补一个‘诚’字,未免就画蛇添足了。”
《传习录》四十一、【陈九川录】
无心则无身 无身则无心
正德十年(注:1515年),九川在龙江第一次见到先生。当时,先生正与湛甘泉先生讨论格物的学问。甘泉先生坚持朱子的观点。先生说道:“这是在心外寻求。”甘泉先生说:“如果认为格物之理是外求的话,那就是自己把心看小了。”九川那时也很认同朱子的观点,当先生又讲了《孟子》“尽心”这一章后,九川一听,却没有任何疑问了。
后来归家闲居,九川就“格物”的问题去信再次向先生请教。先生回答道:“只要能实际用功,一段时间之后自会明白。”在山中居住期间,自己抄录了《大学》古本进行阅读,发觉朱子的格物学说确实不对。但也怀疑先生“意之所在为物”的“物”字解的不对。
正德十四年(注:1519年),九川自京城归来,在洪都(注:今江西南昌)再次见到先生。先生军务繁忙,只能趁军务间隙讲授。先生首先询问:“近年来用功如何?”
九川说:“近年来,我体会到了‘明明德’的功夫就是‘诚意’。
从‘明明德于天下’,一步步地推向本源,不过到了‘诚意’这一步就推不下去了。为什么在诚意之前还有格物致知的功夫?后来再加以体会,我认识到意的诚与伪,必须要先觉察才可以。而孔子评价颜子的话,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正好做证,豁然开朗,再无疑惑。却不知为何在‘致知’之前多了一个‘格物’的功夫?我又想,我们的心体之灵明怎么会不知意念的善恶呢?只是因为我的心体被物欲障蔽了,需要格除物欲,才能像颜子一样‘未尝不知’。这个时候,我又开始怀疑,是不是我的功夫做颠倒了,与诚意联系不到一起。后来我问希颜,希颜说:‘先生说,格物致知是诚意的功夫,极为正确。’我说:‘为什么说它们是诚意的功夫呢?’希颜让我再去思考体会。但我还是不能领悟,先生。”
先生说:“真是可惜啊!这一点只需一句话就能领悟。你所举的颜子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你只需要明白身、心、意、知、物都是一回事就可以。”
九川疑惑地问:“物在外,怎么能与身、心、意、知是一回事呢?”
先生说:“耳、目、口、鼻、四肢,是人的身体,但是,如果没有心的作用,怎么能够视、听、言、动呢?而心想要视、听、言、动,如果没有耳、目、口、鼻、四肢也不行。所以,没有心就没有身,没有身也就没有心。从它的充塞之处来看,它就被称为‘身’;从它是身体的主宰来看,它就被称为‘心’;从心的发用来看,它就被称为‘意’;从意的灵明之处来看,它就被称为‘知’;从意所涉着处来看,它被称为‘物’,所以说它们都是一回事。意是不能凭空存在的,必须与事物相接。所以,要想诚意,就去意所在的某件事上去‘格’,以此来去除人欲而复归于天理,如此,良知在这件事上,就不会被障蔽而能够致得了。这便是诚意的功夫。”
九川于此释然,破除了心中数年的疑虑。
九川又问:“甘泉先生最近也开始相信和采用《大学》古本了,他认为‘格物’就相当于说‘造道’,又认为‘穷理’的‘穷’犹如‘穷其巢穴’的‘穷’,是要亲自到巢穴中去,因此,‘格物’也就是‘随处体认天理’。这好像与您的观点渐渐趋同了。”
先生说:“甘泉能够切实用功,所以能转变得过来。从前我对他说《大学》古本中的‘亲民’不需要改为‘新民’,他也不相信。如今,他对‘格物’的理解与我也相近,不过不需要把‘物’字换成‘理’,还用这个‘物’字就好。”
后来,有人问九川:“如今为何对‘物’字没有疑惑了?”
九川说:“《中庸》上说‘不诚无物’,明道先生也说’物来顺应’以及‘物各付物’‘胸中无物’等等。‘物’字是古人常用到的字。”后来有一天,先生也是这么说。
《传习录》四十二、【陈九川录】
念如何可息 只是要正
九川问:“近几年,我因为厌倦了泛滥之学,常常要静坐,以此来屏息念虑。不过,不但没有做到,反而觉得心神更加纷乱,怎么办?”
先生说:“念头如何能够停止?只是要保持正念。”
九川问:“应当有无念的时候吧?”
先生说:“确实没有无念的时候。”
九川又问:“如此,‘静’应该如何理解呢?”
先生说:“静中未尝没有动,动中也并非没有静。比如,戒慎恐惧就是念头,怎么能分动、静?”
九川说:“那周子为什么说‘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呢?”
先生说:“没有欲念自然能静。也就是‘静亦定,动亦定’的定。这里的‘主’字,是指心的本体。戒慎恐惧的念头是活泼,而这正是天机运行生生不息的体现,这也就是所谓的‘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一旦有停息就是死。不是从心的本体生发出的念头,就是私念。”
九川又问:“当用功收摄心念的时候,如果有声、色出现在眼前,还如同平常那样能听见、能看见,恐怕是用心不专一吧?”
先生说:“怎么能做到听不见、看不见呢?除非是槁木死灰、耳聋眼瞎的人才能做到。虽然听见、看见了,只要心不跟着跑掉就可以了。”
九川说:“从前有人在静坐的时候,他儿子在隔壁读书,他不知道儿子读书勤还是懒。程子赞扬他很能持守恭敬之心。这里怎么回事?”
先生说:“伊川先生恐怕是在讽刺他。”
九川又问:“静坐用功时,感觉自己的心收摄得很好,但一遇到事情,这个状态就无法保持。随即提起一个念头,在事上去审察。待到事情过去之后,再回头拾起收心的功夫,依然觉得功夫分了内外,始终不能打成一片。”
先生说:“这是因为你对格物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心怎会有内外之分呢?比如,你当下在这里讨论问题,难道还另外有一颗心在里边照管着?这个听讲时专一诚敬的心,就是你静坐时候的那颗心,功夫是一以贯之的,何须另起一个念头。人必须在事上磨炼,才真正有进步。如果只是贪爱宁静,自然遇事就会忙乱,功夫最终也不会有长进。你所说的静坐时候的功夫,表面看似乎是收摄了心念,但实际上心已经放逸沉溺了。”
后来在洪都的时候,九川又和于中、国裳探讨“功夫内外”的说法。他们都说:“事物本身就有内有外,但用功要内外并进,不能有间断!”就这个问题,九川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做功夫离不开心的本体,而心的本体原本就没有内外之分。只是后来做功夫的人将它分了内外,因此就失去心的本体。如今正需要讲明,功夫不要分个内外,如此才是本体的功夫。”
这一天,大家都有所省悟。
《传习录》四十三、【陈九川录】
尔那一点良知 是尔自家的准则
九川又问:“陆子(注:陆九渊,字象山)的学说怎么样?”
先生说:“自濂溪、明道二位先贤之后,也就只有象山先生了,只是稍稍粗疏了些。”
九川说:“看他讲论学问,每篇都能讲出精髓,句句都像针砭膏盲,看不出什么粗疏啊。”先生说:“因为他曾在心上下过功夫,这与那些揣摩依仿,在文义上寻求的人自然不同,但只要细看也会发现有粗疏之处,用功久了就能看到。”
十五年庚辰年(注:1520年),九川去虔州再次拜见先生。九川问:“最近用功的时候,虽然稍微知道些关键,但是很难找到稳当快乐之处。”
先生说“你要在心上去寻天理,这正是所谓的‘理障’。这里面有一个诀窍。”
九川问“请问是什么诀窍?”
先生说“诀窍就是致知。”
九川问“知要如何去致?”
先生说“你的心中的那点良知,正是你自己的准则。你的意念所着之处,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丝毫都欺瞒不了它。只要你不去欺瞒良知,实实在在依着良知行事,善就存养,恶就去除,这是何等的稳当快乐!这就是格物的真正诀窍、致知的实在功夫。如果不依靠这些真机,怎么去格物呢?对于这点,我也是近年来才体会得如此明白的。开始的时候,我还有些怀疑,担心仅凭良知行事还不足够,经过仔细的体察,没有任何缺漏。"
《传习录》四十四、【陈九川录】
人若知这良知诀窍 随他多少邪思枉念 这里一觉 都自消融
在虔州的时候,一天,九川和于中、谦之一起陪着先生坐。
先生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圣人,只因自己不能真的相信,把这个圣人给埋没了。”
他回头看了看于中说:“你的胸中原本就是一个圣人。”
于中站起来说:“不敢当。”
先生说:“这是你自己本来就有的,为何要推辞?”
于中还是说:“不敢当。”
先生说:“人人都有,更何况于中你呢?你却为什么还要谦让?就是谦让也谦让不得。”
于中于是笑着接受了。
先生又说:“良知在人心中,无论你如何做,也无法泯灭它。虽然身为盗贼,他自己也知道不应该去做盗贼,你要喊他是贼,他也会感到很羞耻。”
于中说:“只是被物欲给蒙蔽了。良知在人的心中,不会自己消失。这就像乌云遮住太阳,而太阳何尝消失了呢。”
先生说:“于中是如此聪明,别人都还不能明白这一点。”
先生说:“把这些看明白以后,随他万语千言,任他是非真假,到了眼前便明了。与良知相符的就对,不相符的就错。这与佛家所说的‘心印'类似,真是个试金石、指南针。”
先生又说:“人如果明白良知这个诀窍,任他有多少邪思妄念,良知一觉照,它们自然就消失了。良知真如灵丹一粒,能点铁成金。”
《传习录》四十五、【陈九川录】
知来本无知 觉来本无觉 然不知则遂沦埋
崇一说:“先生致知的主旨,已经阐发得精深透彻,看来这里已经到头了。”
先生说:“为何说得这样轻易?你用功半年,看看会怎样?再用功一年,看看又会怎样?下功夫的时间越久,感觉越是不同,这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
先生问九川:“对于‘致知’的学问,你有什么体会? ”
九川说:“自我感觉与以前不同。以前用功常常得不到个恰好之处,现在才是恰好之处。”
先生说:“由此可知,在自己身心上去体悟与仅仅听讲确实不同。当初我给你 讲‘致知’的时候,知道你还有些轻忽慢易之心,还没有体会到其中的真味。只要将这个诀窍,再往深处体会,就会每天都有新的认识,这个功夫是没有止境的。”
先生又说:“‘致知’二字,真是千古以来圣圣相传的秘诀,能见得到此,真是‘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九川问:“当年伊川先生说到‘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时,弟子说他泄露了天机。先生的‘致知’学说,莫非也将天机泄露得太多? ”
先生说:“圣人早已将‘致知’的学说指明给人了,只是后人把它掩盖隐藏起来了,而我只是在重新阐发倡明而已,为什么说是泄露天机呢?良知是人人本有的,似乎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因而,如果跟那些不切实用功的人说,他们轻视忽略,十分可惜,对彼此没有什么益处。但是如果给那些能切实用功但不得要领的人讲明的话,他们就感到非常有用。”
先生接着说:“致知之后,才发现本无所谓知;觉悟之后,才发现本无所谓觉。 但是,如果不去致知,那么自己的良知就会埋没。”
《传习录》一、【徐爱录】
徐爱引言
对于《大学》中“格物”等说法,先生均以《大学》旧本为准,也就是先儒所谓的有错误的版本。我刚听说时极为吃惊,接下来便是怀疑,最后,殚精竭虑,将各种观点进行对照分析,并就此向先生请教。然后,我发现先生的学说犹如水之寒、火之热一样真实无比,绝对“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先生天生聪明睿智,同时又和蔼坦诚,不重视修饰边幅。人们知道先生年少时性格豪放不羁,又曾热衷于诗词文章,并深入研习过佛道,乍听他的学说,都认为他是标新立异,不屑深究。但是他们不知道,先生在谪居贵州龙场三年,身处困境,修静养心,惟精惟一的功夫已经到了超凡入圣的境界,粹然合于圣道的大中至正的主旨。
我每日接受先生的教诲,知道先生的学问,刚听到时,似乎很简单,但越了解越觉得高深;刚见到时,似乎很粗疏,但越钻研越觉精妙;刚接触时,仿佛很浅近,但越深入就越觉得无有穷尽,十余年下来,我竟然对先生的学问还远没有入门。当世的君子,有的与先生仅有一面之交,有的都没有亲耳听到过先生的讲论,有的先抱着轻忽慢易、愤愤不平的心态,急于在短时间之内,仅凭一些传闻,便臆断妄度,这样如何能真正了解先生的学说呢?就连跟随先生学习的人,对于先生教诲,往往也是得一遗二,如同相马时只看见马的雌雄和颜色,而忘了关注它是否是一匹千里马。所以我把平时所听到的教诲全都记录下来,岀示给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考订校正,希望能不辜负先生的教诲。
《传习录》二、【徐爱录】
大学之亲民至善
徐爱问:“《大学》首章中的‘在亲民',朱子认为应该是‘新民',后边章节中的‘作新民'的句子,似乎也可作为证据。而先生您认为,应按《礼记》中的旧本理解为‘亲民',您也有根据吗?”
先生说:“‘作新民'的‘新',是自新之民的‘新’,与‘在新民’的‘新’不同,‘作新民’怎可作为‘在新民’的证据呢?‘作’与‘亲’可以相对应,但不是‘亲’的意思。包括后文中说的‘治国平天下'。都没有在‘新’的方面有更多阐发。而其中‘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等等,这些句子却都含有‘亲’的意思。‘亲民’就像《孟子》中的‘亲亲仁民’,‘亲’就是仁爱百姓的意思。百姓不能彼此亲爱,舜就任命契作司徒,诚敬地推行‘五教’,使其能够互相亲爱。《尧典》中的‘克明峻德’就是《大学》的‘明明德’;从‘以亲九族’到‘平章’‘协和’就是‘亲民’,也就是‘明明德于天下’。又如孔子说的‘修己以安百姓’,‘修己’即是‘明明德’,‘安百姓’就是‘亲民’。提到‘亲民’,就已经有教化养育的意思,说‘新民’就有失偏颇了。”
徐爱问:“《大学》之中‘知止而后有定’这一句,朱子认为是指‘事事物物皆有定理’,这个看法好像与您的不一致。”
先生说:“到事事物物中去寻求至善,如此就是‘义外’了。至善是心的本体,只要‘明明德’能达到‘至精至一’的程度就是至至善,然而也并未离开事物。《大学章句》的注释中所说的‘穷尽天理,无丝毫人欲私心’这句话是正确的。”
《传习录》三、【徐爱录】
心即理
徐爱问:“至善只是从心上去寻求,恐怕不能穷尽天下的事理。”
先生说:“心即是理。天下又哪里会有心之外的事,心之外的理呢?”
徐爱说:“比如侍奉父母的孝,侍奉君主的忠,结交朋友的信,治理百姓的仁,这些事情当中有许多的道理在,恐怕也不能不去细察。”
先生感叹道:“这种说法蒙蔽人很久了,哪里是一句话就能使人明白的?现在姑且就你提的问题来说说。比如侍奉父亲,难道要从父亲那里求个孝的理不成?侍奉君主,难道要从君主那里求个忠的理不成?结交朋友、治理百姓,难道要从朋友和百姓那里求得信和仁的理不成?孝、忠、信、仁这些理就在心中,所以说心即理。这颗心没有被私欲障蔽,就是天理,不需要外面来添加一分。以这颗纯然天理的心,运用到侍奉父母上就是孝,运用到侍奉君主上就是忠,运用到结交朋友、治理百姓上就是信和仁。只需要用功在自己心中去人欲、存天理就行了。”
徐爱说:“听了先生这番话,我觉得有所领悟。但一些旧的看法仍然萦绕于心,尚不能完全去除。就比如侍奉父母,如何让他们冬温夏清、如何晨省昏定等诸多细节,不也需要讲求吗?”
先生说:“怎能不讲求呢?只是要知道根本处,只是去讲求如何去人欲、存天理。比如讲求如何在寒冬让父母温暖这件事情,所做的也只是尽自己的孝心,唯恐有丝毫的私欲夹杂其间;如何在炎夏让父母凉爽,所做的也只是尽自己的孝心,唯恐有丝毫的私欲夹杂其间。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自己心上去讲求。如果自己心上没有私欲,纯粹只是天理,是真诚孝敬父母的心,冬天的时候,自然会担心父母受寒,自然会想办法让他们得以温暖;夏天的时候,自然会担心父母受热,自然会想办法让他们得以凉爽。这些方法都是从诚孝之心上生发出来的。先要有这颗诚孝的心,才能生发这样的条目。比如一棵树,树根就是诚孝的心,那些条目就是枝叶。树必须先有根,然后才有枝叶,而不是先找到了枝叶,然后再去种根。《礼记》上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这一切都是必须有深爱作为根本,便自然而然有这样的结果。”
《传习录》四、【徐爱录】
知行合一之训
徐爱由于未领会先生“知行合一”的主张,与宗贤和惟贤再三辩论,也没有结论。于是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举例说说看。”
徐爱说:“当今之人都知道对父母应该孝,对兄长应该悌,但往往做不到孝和悌,可见知与行分明是两件事。”
先生说:“这已被私欲所障蔽阻隔,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没有知而不行的。知而不行,说明还不是真知。圣人教导人们的知与行,就是要恢复知与行的本体,并非简单告诉你如何去做就了事。所以,在《大学》中以‘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作为例子,告诉人们怎样才是真知真行。看到美色是知,喜欢美色就是行,在见到的同时自己就喜欢上了,而不是在见到之后再另外产生一个喜好的想法;闻到难闻的气味是知,讨厌难闻的气味是行,闻到的同时就开始讨厌了,而不是在闻到之后再另外产生一个讨厌的想法。一个鼻子不通气的人,就是见到有气味难闻的东西在跟前,鼻子闻不到,也就不会有特别讨厌的感受,这也是因为他未曾‘知’那难闻的气味。这就如我们讲某人知孝知悌,必定是他曾经行孝行悌,才能称他知孝知悌,难道他只是知道讲些孝悌方面的话,就可以称为知孝知悌不成?再比如知痛,必定是自己已经疼痛了才知痛;知寒,必定是自已已经寒冷了才知寒;知饥,必定是自己已经饥饿了才知饥。知与行如何能分得开?这就是知与行的本体,还没有被人的私欲所障蔽阻隔。只有如此去做,才算是圣人教导的知,要不然都还不是知,这是多么紧切着实的功夫啊!如今人们一定非得把知行说成是两件事,是什么意思?而我要把知行说成是一件事,又是什么意思?倘若不懂得我立论的宗旨,只是在那里讲知行是一件事或是两件事,又有何用呢?”
徐爱说:“古人把知行分开来讲,也是想让世人能够明白,一方做知的功夫,另一方面还要做行的功夫,如此功夫才能落实。”
先生说:“这样理解就失去古人的宗旨了。我曾经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如果真正领会了其中的道理,单说一个知,行已自在其中了;单说一个行,知也自在其中了,古人之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只因世上有一种人,只是懵懵懂懂地任意去做,根本不懂得要思考觉察,所做的都是些盲目、无知的举动,因此必须讲一个知,他的行才能得当。世上还有一种人,漫无边际地凭空思索,根本不愿意躬行实践,都是一些猜度揣摩,所以必须讲一个行,他的知才能真切。这正是古人为了补偏救弊,不得已的一种说法。假若明了这一用意,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了。如今的人把知行分为两件事去做,认为是必须先有知然后才能行,因此,自己就先讲习讨论,去做所谓知的功夫,等到能够知得真切之后,再去做所谓行的功夫,结果终身都没有真正去行,终身都不能做到真正的知。这不是个小问题,并且由来已久。现在我说的知行合一,正是对症的药。这也并非我凭空杜撰的,知行本体就是如此。要是明白了我立论的宗旨,即使把知行分开说也无妨,因为你知道他们本是一个;如果不明白我立论的宗旨,即使说知行合一,又有何用处?那只是讲些没用的话而已。”
《传习录》五、【徐爱录】
格物是止至善之功 既知至善 即知格物
徐爱问:“昨天听了先生‘止至善’的教导,我已经觉得功夫有了用力之处。但是,与朱子的‘格物’之说相比较,再三思考,最终难以统一起来。”
先生说:“‘格物’是‘止至善’的功夫,既然明白了‘至善’,即是明白了‘格物’。”
徐爱问:“昨天我用先生关于‘止至善’的教导来推究朱熹先生‘格物’的观点,似乎也能了解个大概。但是朱熹先生的解读,从《尚书》的‘惟精惟一’、《论语》的‘博文约礼’、《孟子》的‘尽心知性’等都可找到根据,所以我的疑虑未能完全消除。”
先生说:“子夏对圣人是笃信不疑,而曾子是反求诸己。能驾信圣人固然很好,但是不如反求于己更加切实。如今,既然你还不能完全从心上明白,又怎么能拘泥于前人的说法而自己不去寻求答案?就比如朱子,他十分尊崇信赖程子,但他遇到不能完全明白的地方,又何曾随意轻信过?其实,你提到的‘惟精惟一’‘博文约礼’‘尽心知性’等,它们的内涵与我的学说本来就是一致的,只是你没有深入思考而已。朱子对‘格物’的阐释,未免有些牵强附会,并非《大学》的本意。‘精’是‘一’的功夫,‘博文’是‘约礼’的功夫。曰仁既然你已经明白知行合一之说,在这一点上自然一句话就能明白。‘尽心、知性、知天’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圣人的境界;‘存心、养性、事天’是‘学而知之,利而行之’的贤人的境界;‘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而知之,勉而行之’的普通人的境界。朱子之所以会错解了‘格物’,就是由于他把这几个层级理解颠倒了,把‘尽心知性’理解成‘物格知至’,要求初学之人去做‘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圣人的事情,这如何能做到呢?”
徐爱问:“为什么说‘尽心知性’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圣人境界呢?”
先生说:“性是人心的本体,天理是性的本源。因此尽心就是完全发挥天命之性。《中府》说:‘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所谓'存心',就是心还未能完全发挥天命之性。而‘知天’的‘知’就相当于‘知州、知县’的‘知’,是自己的分内之事,人与天已经合一。‘事天’,就像子女侍奉父母、臣子侍奉君主一样,必须恭恭敬敬地侍奉承事才不会有过失,这种状态,人与天还是相对为二的,这也就是圣人与贤人的区别之所在。至于‘夭寿不贰其心’,这是教导为学之人一心为善,不能因为人生境遇的穷困或通达、人的寿命的长或短而动摇了为善之心,只管去一心一意修身,以求能得见天命。尽管知道了人的穷通寿夭乃是天命,我也不必因此动心。‘事天’,虽然人与天还相对为二,但也已经能到天命面前了。‘俟命’,就是人还没有见到天命,就像站在这里等待一样,这便是初学之人开始立志的时候,有‘困知勉行’的意思在。如今把这个次第理解颠倒了,为学之人就没有着手的地方了。”
徐爱说:“昨天听了先生的教诲,我也隐隐约约觉得应该这样用功。今天又听了先生的教导,就更没有怀疑了。昨天晚上我在想,‘格物’的‘物’,指的就是‘事’,这都是从心上来说的。”
先生说:“是的。身的主宰就是心;心所生发的就是意;意的本体就是知;意的对象就是物。比如,意在侍奉亲人上,那么侍奉亲人这件事情就是一物;意在侍奉君主上,那么侍奉君主这件事情就是一物;意在仁爱百姓、爱护万物上,那么仁爱百姓、爱护万物的事情就是一物;意在视、听、言、动之上,那么视、听、言、动的行为就是一物。所以我才说没有心之外的理,没有心之外的物。《中庸》说的‘不诚无物’,以及《大学》中的‘明明德’的功夫,都在讲一个诚意,而诚意的功夫就是格物。”
先生又说:“‘格物’的‘格’,与孟子的‘大人格君心’的‘格’一样,是指去除人心中不正的念头,以保全心的本体的纯粹中正。只要意念所在,就要去除不正的念头以保全心的中正,这样就是无时无处不在存养天理,也就是在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先生又说:“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就能知。看见父母自然知道孝顺,看见兄长自然知道恭敬,看见小孩落井自然知道恻隐,这就是良知,不需要向心外求索。如果良知发用,没有私欲的障蔽,那就是《孟子》所言‘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而对于常人而言,还做不到没有私欲的障蔽,因此,必须用‘致知格物’的功夫,战胜私欲恢复天理。如此,人心的良知就再无障蔽,充塞于内心之中、自然生发启用。这就是致得了他的良知。知致则意诚。”
《传习录》六、【徐爱录】
心一也 未杂于人 谓之‘道心’
杂以人伪谓之‘人心’
徐爱问:“先生认为‘博文’是‘约礼’的功夫,我深思之后也没有理解,请您再简单开示。”
先生说:“‘礼’即是‘理’。‘理’表现出来,可见的部分就是‘文’,‘文’隐藏起来,不可见的部分就是‘理’,它们原本就是一个东西。所谓‘约礼’,就是让自己的心纯粹就是一个天理。要让自己的心纯粹就是一个天理,必须在天理表现的地方下功夫。比如,表现在侍奉亲人上,心就在侍奉亲人上来存养天理;表现在侍奉君主上,心就在侍奉君主上来存养天理;表现在身处富贵、贫贱时,心就在身处富贵、贫贱上存养天理;表现在身处患难、夷狄时,心就在身处患难、夷狄上存养天理。无论有事还是无事,说话还是沉默,处处都这样去做,任由天理表现在什么地方,就在那上面去学习存养天理。这就是‘博学之于文’,就是‘约礼’的功夫。‘博文’即是‘惟精’,‘约礼’即是‘惟一’。”
徐爱问:“‘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从先生对‘精一’的定义来推断,此话似乎有问题。”
先生说:“是的。心只有一个。心没有掺杂私欲时称为道心,掺杂了人的私欲时称为人心。人心如果能恢复纯粹中正就是道心,道心失去了纯粹中正就是人心,并不是有两颗心。程子说:‘人心即私欲,道心即天理’,听上去似乎把道心和人心分开了,其实是抓住了问题的本质。而现在说道心是主宰,人心听命于道心,这样就有了两颗心了。天理和私欲不能并存,怎么会有以天理为主宰,私欲又听从于天理的呢?”
《传习录》七、【徐爱录】
仲尼之门 无道桓 文之事者 是以后世无传焉 此便是孔门家法
徐爱说:“著述也是不能缺少的,比如《春秋》这部经典,如果没有《左传》的注解,恐怕很难读懂。”
先生说:“《春秋》必须有《左传》作为注解才能明白,那《春秋》就成了歇后谜语了。圣人何必要写如此艰深隐晦的文章呢?《左传》大多是鲁国史书的旧文,如果《春秋》要借助《左传》的注解才能明白,那孔子当初何必删削呢?”
徐爱说:“伊川先生也认为‘《左传》是案件的内容,《春秋》是对案件的裁定’。比如,《春秋》上记载有弑杀了某位君主、征伐了某个国家这样的事件,但如果不清楚这些事情的过程,恐怕也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先生说:“伊川先生这一句话,恐怕也只是沿袭了世儒的说法,而没有真正领会圣人作经的本意。比如写到了‘弑君’,弑君本身就有罪,何必还要去了解弑君的详情呢?讨伐诸侯的命令本该由天子发出,书中写到了‘伐国’,伐国本身就有罪,何必还要了解伐国的详情呢?孔子述六经,只是为了端正人心,只是要人存天理、去私欲。对于存天理、去私欲的事情,他曾经谈到过,有时根据人们的所问,他也会根据情况作出适当的回答,也不愿多讲,只怕人们专门到言语上去寻求,所以他才说‘予欲无言’。至于那些纵人欲、灭天理的事,又怎么愿意详细告诉别人呢?那么就是在长乱导奸啊。因此孟子讲:‘仲尼之门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这就是所谓的‘孔门家法’。俗儒只是在探求霸者如何称霸的学问,所以他们要了解许多阴谋诡计,这完全是一片功利之心,与圣人作经的宗旨完全相悖,他们怎么能想明白呢?”因而先生感叹道:“不是达至天德的人,我都很难给他讲明白这些。”
先生又说:“孔子曾说:‘吾犹及史之阙文也。’孟子也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孔子删削《尚书》,唐尧、虞舜、夏朝这四五百年间的历史,也不过是数篇记载而已,难道再没有其他的历史事件了吗?孔子之所以只保留这几篇,他的用意也不言而喻了。圣人是要删除繁杂的内容,而后世的儒者却偏要添进去。”
《传习录》八、【徐爱录】
徐爱跋
因为我过去一直沉浸于前人的学问,所以刚开始听到先生的教诲时,心中实在是惊骇不已,茫茫然没有头绪。听先生教诲的时间长了之后,渐渐懂得回到自己身心去躬行实践,然后才确信先生的学问是孔门的真传,除此之外,都是傍蹊小径、断港绝河!比如说“格物”是“诚意”的功夫,“明善”是“诚身”的功夫,“穷理”是“尽性”的功夫,“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功夫,“博文”是“约礼”的功夫,“惟精”是“惟一”的功夫,诸如此类的说法,刚开始的时候,我感到难以理解,后来经过长时间的深思,豁然开朗,高兴得手舞足蹈。
《传习录》九、【陆澄录】
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陆澄问:“何谓‘主一’的功夫?比如,读书时就一心在读书上,待客时就一心在待客上,这是否就是‘主一’呢?”
先生说:“贪恋美色时就一心在贪恋美色上,贪爱财物时就一心在贪爱财物上,这难道也可以称为‘主一’吗?这只是在追逐外物,不能叫‘主一’。‘主一’,就是专一在天理上。”
问立志。
先生说:“只要念念存养天理,就是立志。如果能做到时刻不忘于此,久而久之自然心中凝聚,这就类似于道家所说的‘结圣胎’。天理之念常存于心,不断培养,就能慢慢达到孟子所讲的‘美、大、圣、神’境界。这一切,也只是从一念天理上去存养扩充。”
《传习录》十、【陆澄录】
处朋友 务相下则得益 相上则损
先生说:“平日做功夫的时候,要是觉得心中烦乱,就静坐;要是懒得看书,就去看书。这也是对症下药。”
先生说:“与朋友相交,相互谦下,皆能受益,互不谦让,就会招损。”
孟源有自以为是、好慕虚名之病,先生曾多次批评过他。一日,先生刚刚批评完他,这时,有位朋友前来,向先生汇报他近来的用功情况,请先生指正。孟源在一旁听后,插话说:“你这是刚刚有了点我以前的本领。”
先生说:“你的毛病又犯了。”
孟源满脸惶愧,正准备进行辩解。
先生说:“你的毛病又犯了。”接着开导他:“这正是你一辈子最大的病根。这就好比,在一块一丈见方的地里种一棵大树,雨露的润泽、土地的养分,都只是在滋养这棵大树的根。如果在树的四周种植一些优良的稻谷,因为上边有浓密树叶的遮蔽,地下又有盘根错节,稻谷怎么能够生长?所以必须砍掉这棵树,连一点细根都不留,然后才能种植稻谷。否则,任你如何耕耘栽培,也只是在滋养大树的根。”
《传习录》十一、【陆澄录】
惟患此心之未能明 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陆澄问:“后世的著述实在是太多了,恐怕会扰乱正学吧?”
先生说:“人心与天理浑然一体,圣人将其写在书上,就像给人画像一样,只是呈现一个大致的模样,人们可以根据这个模样去找到本人,而那个人的精神气质、言谈举止,画像是无法表达的。后世的诸多著述,只是相当于将圣人所描绘的画像再次进行模仿誊写,并且妄自分析增添,以炫耀自己的才能技艺,这样就越来越失真了。”
陆澄问:“圣人遇到事情,能够做到应变无穷,莫非是预先就探究过?”
先生说:“有那么多的事情,怎么可能预先探究得过来?圣人的心犹如明镜,其根本在于明,它能够随事物的出现立即出现映像,没有照不见的东西。不可能镜子里以前所照之物的影像还在,未照事物的影像就已提前出现。后世之人认为圣人预先探求研究,这种看法就跟刚才的比喻相似,已经与圣人的学说背道而驰了。周公制定礼乐制度以教化百姓,这是圣人都能做到的,为什么之前尧、舜没有完备制定,非要等到周公去做呢?孔子删述六经以昭示万代,这也是圣人所能做到的,为什么周公不做而非要等到孔子才做呢?因此可知,圣人是身处特定的时期,才会做特定的事情。只怕镜子不够明,而不怕事物出现不能照。去探究事物的千变万化,也是镜子照物之时的事情,但是学者必须先下功夫把镜子擦亮。求学之人,唯一需要担心的是自己的心不能明澈,而无须担心不能穷尽事物的变化。”
陆澄说:“既然如此,那么‘冲漠无朕而万象森然已具者’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
先生说:“这句话本来讲得很对,只是人们没有真正明白,所以理解就有了偏差。”
《传习录》十二、【陆澄录】
人须在事上磨 方能立得住
先生说:“义理,没有固定的方式,也没有穷尽。我跟你讲,不要稍有收获就认为天理也就如此而已。即使再讲上十年、二十年,乃至五十年,也没有止境。”
一天,先生又说:“尧、舜已经很圣明了,然而在尧、舜的圣明之上,善也没有穷尽;桀、纣已经很恶毒了,然而在桀、纣的恶毒之下,恶也没有穷尽。假如桀、纣没死,恶难道就到此为止了吗?”假如善能够穷尽,那周文王为什么还要说‘望道而未之见’呢?”
陆澄问:“没事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功夫还不错,可是一遇到事情,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是为何?”
先生说:“这是因为你只知道在静中修养,却没有去做克除己私的功夫。如此的话,真遇到事情,自己就要倾倒。人必须在事上磨炼自己,如此才能站得稳,才能做到‘静亦定、动亦定’。”
《传习录》十三、【陆澄录】
立志用功 如种树然
陆澄问:“知识没有什么长进,怎么办?”
先生说:“治学必须找到根本,必须从根本上去用功,如此循序渐进。道家‘婴儿’的说法,是个很好的譬喻。婴儿在母腹之中的时候,体内只是气在运行,哪有什么知识?出生之后才会啼哭,既而会笑,然后又能认识父母兄弟,再后来逐渐能站立、行走、持拿、背负,最后,天下的事无所不能。这些都是由于他的精气日渐充足,筋力日渐强大,智慧日渐开启的原因,并非刚生下来就能将这一切推求探寻得来。所以治学要找到根本。圣人到达‘位天地,育万物’的高度,‘也只是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存养而来。后世儒者不明了格物的学问,看到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于是想在初学的时候就把所有的都讲求明白,天下岂有这样的道理?”
先生又说:“立志用功,就像种树。刚刚生根发芽,没有长树干;等有了树干,没有树枝;等有了树枝,就开始长树叶;有了树叶,然后才能开花结果。刚开始下种的时候,只管去栽培浇灌,不要去想生枝、长叶、开花、结果的事情。空想有什么意义!只要不忘记栽培灌溉的功夫,何愁将来没有枝叶花果?”
陆澄问:“读书不能明了文意,怎么办?”
先生说:“这是因为只在字面意思上去钻研探求,所以不能明了。这么做,倒不如按照旧时的方式做学问,那倒是看得多、解得明白。不过,即便他们治学的时候,能把书本解释得极为明白,但终生都没有身心上的收获。必须在心上用功,凡是不明了、照着去做行不通的情况,就必须回到自己心上去体会书中的道理,这样就可以通,四书五经也不过是说这心的本体,这个本体就是道。本体明就是道明,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的学问。这是做学问的根本。”
《传习录》十四、【陆澄录】
故有迷之者 非鬼迷也 心自迷耳
陆澄问:“仁、义、礼、智的名称,是不是‘已发’之后才有的?”
先生说:“是的。”
一天,陆澄又问:“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者都是‘性’的别称吗?”
先生说:“仁、义、礼、智也同样是性的别称。性只有一个,从形体而言称为‘天’,从它主宰万事万物而言称为‘帝’,从它的迁流变化而言称为‘命’,就天理赋予人而言称为‘性’,就主宰人的身体而言称为‘心’。这颗心的发用,遇到父母就称为孝,遇到君主就称为忠。以此类推,名称可以无数。这仅仅是一个性而已。就像一个人,对父亲而言他是儿子,对儿子而言他是父亲,以此类推,名称也可以无数,也只是他这一个人而已。人只要在‘性’上做功夫,一切透彻,天下万理都灿然明了。”
—天,大家在讨论为学的功夫。
先生说:“教人做学问,不能偏执某一方式。人在初学之时,心猿意马,难以控制,所想的也大多跟私欲有关,所以,要教他通过静坐来平息念头。等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心念能稍稍安定下来,如果还是悬空守静,就如同槁木死灰一般,也没有什么用处,此时就必须教他去做省察克治的功夫。这种功夫不能有间断的时候,就像剪除盗贼,必须要有彻底消灭的决心。自己没事的时候,将内心中的好色、贪财、慕名等等私欲逐一追究、搜寻出来,一定要将病根连根拔除,令它永不复发,如此心中才算痛快。要常常像猫捉老鼠一样,眼睛盯着,耳朵听着,刚有一丝恶念萌动,就要斩钉截铁般立即克除,不可姑息纵容,给它喘息的机会。不能覆藏隐匿这些恶念,不能给它岀路,这样做才是真正的功夫,如此才能真正地彻底扫除心中的私欲。真到了无私可克的地步,自然能做到垂拱而治。
虽然说‘何思何虑’,但这又并非是初学者能做到的。初学的时候,必须要省察克治,也就是要做到至诚,所思所想只是一个天理。等到心中的天理纯粹圆满之时,就达到‘何思何虑’的境界了。”
陆澄问:“有的人夜里怕鬼,怎么办?”
先生说:“这种人,平时不能‘集义’,内心有所不安,所以会害怕。如果平时的行为正当,合乎神明,又有什么可怕的?”
马子莘说:“正直的鬼不必害怕,但恐怕邪恶之鬼会不管什么善恶直接加害于人,所以难免会害怕。”
先生说:“哪有邪恶的鬼能迷惑正直的人?就是这一怕,心就邪了。有被迷惑的情况,那也不是鬼迷惑了人,是自己的心迷惑了。
比如,一个人好色,就叫被色鬼迷惑了;贪财,就叫被财鬼迷惑了;不该发怒时发怒,就叫被怒鬼迷惑了;不该害怕而害怕,就叫被惧鬼迷惑了。”
《传习录》十五、【陆澄录】
此时正宜用功
陆澄跟随先生暂居鸿胪寺,忽然收到家信,信中说儿子病危,陆澄极为忧愁烦闷,难以承受。
先生说:“现在正是该用功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不去用功,平时讲学又有什么用处?人就是要在这种时候磨炼心性。父亲疼爱孩子,自然是至情,但天理本身也有个中和之处,过了这个度就是有私心。这种时候,人们往往认为,从天理的角度来讲,人也应该忧愁,结果就一味沉浸在了忧苦之中,却不知道‘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大体上说,人的七情的反应,一般都是过头的多,不及的少。只要稍稍过了那个度,就已经不是心的本体,必须要进行调整才能回到中和的状态。比如父母去世,做儿女的恨不能一哭便死,方能舒缓心中之痛。然而,《孝经》却说:‘毁不灭性’这并非是圣人要强制世人这么做,而是因为天理本身就有个限度存在,人的七情不能过度。人只要认识了心的本体,自然就会明白这个本体分毫都无法增减。”
先生说:“不能说‘未发之中’的那个‘中’常人都能具备。因为体用一源,有这样的体,就有这样的用。有‘未发之中’的体,就有‘发而皆中节之和’的用。如今的人如果没有‘发而皆中节之和’,就说明他没有完全达到‘未发之中’。”
《传习录》十六、【陆澄录】
从心所欲 不逾矩 只是志到熟处
唐诩问:“立志就是要在心中常存一个善念,这时还需要为善而去恶吗?”
先生说:“心中存养善念时,就是天理。这个念头本身就是善,哪还需要去思什么善呢?这个念头本身就不是恶,哪还需要去什么恶呢?这个善念就像是树的根芽,立志的人恒常保持这个念头就好。孔子之所以能够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也是因为他的志向已经深入内心了。”
先生说:“精神、道德、语言、行动,大多要以收敛为主,向外发散是不得已而为之。天、地、人、物无不是如此。”
《传习录》十七、【陆澄录】
道无精粗 人之所见有精粗
徐爱说:“人心就像镜子。圣人的心像明亮的镜子,常人的心像昏暗的镜子。近代有关格物的学说,就像是用镜子照物的时候,只是在照上用功,却不明白镜子本身都是昏暗的,又怎么能把物照得清楚?而先生的格物学说,就像打磨镜子令它能够变得明亮。在磨镜上下功夫,镜于明亮之后,自然不会失去照物功能。”
陆澄问“道之精粗”。
先生说:“道本身并没有精粗之分,而是人们对道的认知有精粗不同。好比这间房子,人刚进来,只看见个大概的样子。久了之后,房柱、墙壁等等,一一都能看得清楚。时间再久一点,就如房柱上的花纹也都能细细分辨。然而房子仍旧还是这一间房子。”
先生说:“最近见面的时候,诸位少有疑问,这是为什么?人如果不肯用功,莫不是自以为已经明白如何为学,只需照着去做就可以了?却不知私欲每天都会产生,就像地上的灰尘,一天不打扫就会又多一层。踏实用功,就能知晓道是永无止境的,越探究越深广,一定要让自己的内心精纯无杂,没有丝毫不彻底才行。”
《传习录》十八、【陆澄录】
道无方体 不可执着 却拘滞于文义上求道远矣
陆澄问:“‘知至’之后才可以谈‘意诚’。如今天理和人欲都还没有彻底认清,如何才能做克去己私的功夫呢?”
先生说:“一个人如果能真实切己用功不止,那么,在他的心中,天理的精微就能一日比一日看得清楚,同样,私欲的细微,也能一日比一日看得明白。如果不下功夫克除私欲,整天只是在嘴上说说,天理是不会自行显现岀来的,人欲也是不会自行显现出来的。这就像人走路一样,走了一段路,才能认得一段路。到岔路口时,不清楚就问,问明白了又走,这样才能渐渐接近想去的地方。如今的人,对已知的天理不肯存养,对已知的私欲不肯去除,却只是忧虑自己不能无所不知。像这个样子,只是在讲一些空话,有什么用处呢?倒不如去做克除私欲的功夫,等到自己真的没有什么私欲可以克除的时候,再发愁不能完全认清天理、人欲也不迟。”
有人问:“道只有一个。可是古人论道的时候,见解常常不同,求道也有什么要点吗?”
先生说:“道没有处所、形体,不可执着。要是拘泥在文词的意思上去求道,那离道就远了。就像今天的人们都在谈论‘天’其实又何曾真见过天?如果认为日、月、风、雷才是天,不对;如果说人、物、草、木不是天,也不对。道,就是天,如果明白这一点,那天下还有什么不是道?人只是凭据各自的一孔之见,认定了道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人们所讲的道才不一样。如果明白要向内寻求,能够见到自己的本心,那么,天下无时无处不是这个道。道贯通古今,无始无终,哪里会有什么不同?心即是道,道即是天。了知了本心就能认识道,就能认识天。”
先生又说:“你们诸位要是想真正地认识这个道,就必须在自己心上去体察认知,而不是到心外去寻求,如此才能真的见道。”
《传习录》十九、【陆澄录】
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 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 生意不穷
陆澄问:“名物度数,是不是也需要预先去讲求呢?”
先生说:“人只要能成就自己心的本体,那么用就在其中了。如果能存养自己的心体,达到‘未发之中’的境界,自然就有‘发而中节之和’,自然是怎么做都是对的。如果没有‘未发之中’的心,即使事先研究了许多的名物度数,与自己的身心毫不相关,顶多是装点门面而已,一旦遇到事情,自然还是行不通。当然,并不是说对名物度数全然不顾,而是要知道何为先,何为后,那么就接近于道了。”
先生又说:“人要根据自己所具备的‘才’来成就自己。所谓的才,是指他可以做成某事的能力。例如,夔精通音乐,稷擅长种植,这是他们有这样的天资,他们自然就做了这样的事情。所说的成就自己,也是说要让他的心体纯粹就是天理。而所有的运用,都是从天理上生发而来,然后可以称之为'才'。一旦内心能够纯粹都是天理,也能‘不器’。假使让夔和稷交换工作,夔管种植,稷管音乐,他们应当也能做到。”
先生又说:“《中庸》所说,‘素富贵行乎富贵,素患难行乎患难’,这就是‘不器’,而只有把心体存养纯粹中正的人才可做到这一点。”
先生说:“与其成为数顷之无源的塘水,倒不如成为数尺有源的井水,如此才能生机无限。”当时,先生坐在池塘边,身旁正好有一口井,所以就用它们来比喻学问功夫。
《传习录》二十、【陆澄录】
善念发而知之 而充之
恶念发而知之 而遏之
陆澄问:“心要追逐外物,怎么办?”
先生说:“君主端身拱手,清净肃穆地坐在朝堂之上,六卿各司其职,天下就能太平。人心统率五官,也应该这样做。如今眼晴看的时候,心就去追逐好看的颜色;耳朵听的时候,心就去追逐动听的声音。这就像君主要选拔官员,就亲自去坐镇吏部;要调遣军队,就亲自去坐镇兵部。这么做,不但失去了君王的本分,六卿也都不能各尽其职。”
先生说:“善念生起的时候,要能觉知它并加以扩充;恶念生起的时候,也要能够觉知它并加以遏制。觉知、扩充、遏制,这就是志,是上天赋予人的聪明智慧。圣人只是拥有它,为学之人应当存养它。”
《传习录》二十一、【陆澄录】
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
陆澄问:“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定然就是私欲,不过,为什么那些闲思杂虑,也被认为是私欲呢?”
先生说:“闲思杂虑,说到底还是从好色、好利、好名这些病根上产生的,自己去找到病根就会明白。比如,你心中绝对知道自己没有抢劫、偷盗的思虑,为什么呢?因为你原本就没有这个心。你如果能将贪求财色名利的心都消灭干净,就像绝不抢劫、偷盗做贼的心一样纯粹,干干净净只剩下心的本体,你再看,哪里还有什么闲思杂虑?这便是‘寂然不动’‘未发之中’‘廓然大公’!自然能‘感而遂通’,自然能‘发而中节',自然能‘物来顺应’。
陆澄请教《孟子》中“志至气次”的含义。
先生说:“这是‘志之所至,气亦至焉’的意思,而不是说,志是最高,气是第二的意思。守持志向,养气就在其中了;不暴其气,也就是在守持志向。孟子为了对治告于说法的偏颇之处,才会如此将‘志’与‘气’放到一起来相辅相成讲的。”
《传习录》二十二、【陆澄录】
古人不得己诱人之言
陆澄问:“先儒说:‘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贤人之言,则引而自高。’这么说对吗?”
先生说:“不是这样。要是这样,就作伪了。圣人如同天,无处不是天,日月星辰之上是天,九地之下也是天。天何尝有自降处于卑下地位的时候呢?这就是所谓的‘大而化之’。而贤人呢,如同高山,持守着它的高度而已。然而,百仞的高度不能拔高到千仞,千仞的高度也无法拔高到万仞。所以,贤人论道也从未去提升自己的高度,因为那样做就是作伪了。”
陆澄问:“伊川先生曾说过,不应该在喜怒哀乐还没有生起之前就去追求‘中’,而延平先生则教导为学之人,要观照喜怒哀乐未发之前的景象,他们的话如何理解呢?”
先生说:“他们讲都对。伊川先生担心有人在喜怒哀乐未发之前去讨求一个‘中’,那样就会把‘中’当作一个东西来看待,就像我曾经说的,有人会把气的安定当成了‘中’一样。因此,他让人只在涵养天理、反省觉察上用功。而延平先生则担心为学之人用功没有下手之处,因此,他让人时时刻刻关注未发之前的景象,让人目视只看这些,耳听只听这些,这就是‘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功夫。这些说法都是古人为引导人为学时不得已说的话。”
《传习录》二十三、【陆澄录】
‘中’只是天理
陆澄问:“喜怒哀乐的‘中’与‘和’,对于常人来说,固然不能完全地具备。如果碰到一件小事,按理来说当喜或当怒,由于此人平常没有喜怒之心,所以,遇到这件小事,情感的表达也能合于节度,这样也能称作‘中、和’吗?”
先生说:“在这样的一时一事之上,固然也可以说是做到了‘中和’,但还不能算是‘大本、达道’。人性都是善良的,‘中、和’是人人与生俱有的,怎么能说没有呢?然而,常人的心已经有所障蔽,他的本体虽然也能时常显现发用,但终究是时明时暗,不是整体的彻底发用。而时时刻刻都能保持‘中’的状态,然后才能称之为‘大本’;时时处处做到合乎节度,然后才能称之为‘达道’。唯有一颗至诚之心,才能树立天下的大本。”
陆澄说:“我对‘中’的含义尚未明了。”
先生说:“这必须从自己的心上去体察认知,不是靠语言能说明白的。‘中’就是天理。”
陆澄问:“天理是什么?”
先生说:“去除人欲,便可认识天理。”
陆澄问:“那天理为什么称为‘中’呢?”
先生说:“因为不偏不倚。”
陆澄问:“不偏不倚,到底是什么样的景象?”
先生说:“犹如明镜一般,全体晶莹透亮,丝毫没有尘埃沾染。”
陆澄问:“偏倚是有所沾染,假如要在好色、好利、好名等方面有所沾染,才能看出他是有了偏倚。但是,如果喜怒哀乐这些情感没有生发,人心还没有被美色、名利这些外物沾染,又怎么能看得出他是否有所偏倚呢?”
先生说:“虽然眼下没有沾染,但平素好色、好利、好名之心并不是没有。既然不是无,那就应该有。既然有这些私欲,也就不能说没有偏倚。比如,一个患了疟疾的人,虽然有的时候不会犯病,但由于病根没有去除,那也不能说他不是病人。所以,必须将平时的好色、好利、好名的私心彻底清除干净,不再有丝毫的遗留,这颗心完全达到廓然大公,其中纯粹都是天理,才可以说是达到了‘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才是天下之大本。”
《传习录》二十四、【陆澄录】
只存得此心常见在 便是学
先生说:“只是存养本心,让它时时都不放失,这便是学习。过去的事和将来的事,现在想它们有什么用?徒然丧失本心罢了。”
先生说:“一个人说话语无伦次,足以看出他没有存养本心。”
薛侃向先生请教,孟子的“不动心”和告子的“不动心”区别何在。
先生说:“告子是强行捉着这颗心不让它动;孟子则是想通过‘集义’做到心自然不动。”
先生又说:“心的本体,原本就是不动的。心的本体即为性,性就是天理。性原本是不动的,天理也原本是不动的。‘集义’就是在恢复心的本体。”
《传习录》二十五、【陆澄录】
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
有人问:“明道先生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墨子‘兼爱’的主张为什么不能称为‘仁’呢?”
先生说:“这很难解释清楚,必须诸位在自己身心上去体悟觉察才能真正明白。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然它充塞遍布在天地之间,处处都有它的存在,但是它的生发和运行也只是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它才能生生不息。例如,冬至时一阳开始萌生,一定要从一阳开始,然后渐渐变化到六阳,如果没有一阳的萌生,又哪来六阳呢?阴的萌生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也正因为它是新进发展的,所以就会有一个发端之处;因为有发端之处,所以才能不断生长;正因为不断生长,所以才会生生不息。比如一棵树,开始先发芽,这就是树的生机发端之处。发芽之后,开始长树干,树干长成之后生岀枝叶,然后是生生不息。如果没有发芽,又哪来树干和枝叶呢?能够发芽,必定是下面有树根存在,有根就能活,无根便会死。要是没有树根,树芽从何而生呢?而父子、兄弟之间的亲情,便是人心生机的发端之处,就如同树的发芽。由此而发,就能仁爱百姓,爱护万物,这就如同长出树干和枝叶。而墨子讲的‘兼爱’,是没有亲疏远近的区别的,这样就等于把自己的父子、兄弟与陌生人同等看待,这样一来,仁爱就没有了发端之处。不能发芽,便知道它没有根,便做不到生生不息,又怎么能称之为‘仁’呢?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仁的根本,仁就是从这个根本中生发出来的。”
《传习录》二十六、【薛侃录】
志切 目视耳听皆在此
薛侃问:“秉持志向就如心痛一般,一心全在疼痛之上,哪里有时间说闲话、管闲事?”
先生说:“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这样下功夫也是可以的,但要让人知道‘出入无时,莫知其乡’,人心的神明,原本就是如此,知道这一点,功夫才有着落。如果只是死死守着志向,难免会因为这样下功夫出现问题。”
薛侃问:“只是涵养而不讲求,那就有可能把人欲当成了天理,该怎么办?”
先生说:“人首先应该知学。讲求就是涵养。不讲求只能说明涵养的志向不够真切。”
又问:“那什么是‘知学’呢?”
先生说:“你先说说为什么而学?学些什么?”
薛侃说:“我曾听您说过,学就是学存天理。心的本体即是天理,要想体察认知天理只需要自己做到心底无私。”
先生说:“既然这样,那你只需要去克除私欲就够了,哪又愁什么天理和私欲分辨不清呢?”
薛侃说:“就是担心认不清这些私欲啊。"
先生说:“这是因为志向不够真切的缘故。志向真切,耳听目视都在去人欲、存天理的事情上,哪会有认不清的道理?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根本不需再到心外去寻求。所以,讲求也就是去体察自己心上所见,要不然,还要去心外找个别的‘见’不成?”
《传习录》二十七、【薛侃录】
见善即迁 有过即改 方是真切功夫
先生问在座的朋友:“诸位近来的学问功夫如何?”
一位朋友说自己内心空明。先生说:“这是在说光景。”另外一位朋友讲述了境界的今昔差异。先生说:“这是说效验。”两位朋友听后茫然,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我辈做功夫,就是要让自己为善的心变得真切。此心真切,见善就迁,有过就改,这才是真切的功夫。如此一来,人欲日渐消除,天理日渐昌明。如果只是求光景、说效验,反倒会助长心外求法的毛病,就不是真正的功夫了。”朋友们看书的时候,常有人挑晦庵先生的错误。
先生说:“如果是刻意去求不同,那就是不对的。我的观点与晦庵先生时常不同,是由于初学入门时,功夫下手之处有毫厘千里的差别,所以不得不去辨明。然而,我的心和晦庵先生的心却没有什么不同。比如,晦庵先生对经典的文义解释得明白精当之处,又如何能改动一个字呢?”
《传习录》二十八、【薛侃录】
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 金到足色方是精
蔡希渊问:“虽说通过学习可以成为圣人,但伯夷、伊尹和孔子相比,在能力上终究还是有差别的,可他们都被称作‘圣人’,是何原因呢?”
先生说:“圣人之所以被称为‘圣’,只因他们的心中纯粹都是天理,没有丝毫人欲夹杂其中。这就像纯金之所以称为‘纯’,只因它成色十足而没有铜、铅掺杂其中。人心纯是天理才是圣,金要足色才叫纯。然而,圣人的能力,也有大小的不同,就像金子的分量有轻有重一样。这就比如,尧、舜是万镒的分量,文王、孔子九千镒,大禹、商汤、武王七八千镒,伯夷、伊尹四五千镒。他们能力大小不同,但他们的内心纯是天理,这一点却是相同的,因此他们都可以称为圣人。这就像金子的分量虽然不同,但只要足色是相同的,就都可称为纯金。把五千镒的纯金放入万镒的纯金之中,它们的足色相同;让伯夷、伊尹置身于唐尧和孔子中间,他们的心同样纯是天理。纯金之所以是纯金,在于足色,而不在分量的轻重;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在于其心纯是天理,而不在于能力大小。因此,平常之人只要肯下功夫学习,让自己的心达到纯是天理的程度,同样也可以成为圣人。这就好比一两重的纯金与万镒重的纯金相比,其分量虽然悬殊,但就足色而言却毫不逊色,孟子说‘人人都可以做尧、舜’,其道理就在于此。为学之人学习圣人,只不过是去人欲、存天理罢了,就像冶炼金子以求其足色一样,如果原料的成色比较好,那么就可以节省工夫,容易锻炼出纯金来,而原料的成色越差,锻炼起来就越难。人的气质天生就有清澈浑浊、纯粹驳杂之分,有中人以上、中人以下之别。对于道,既有生知安行的,也有学知利行的。而资质低下的人,就必须付出‘人一己百,人十己千’的努力,最后成功,也是一样的。后世之人不懂得成为圣人的根本在于将心修到纯是天理,却专门在知识才能上用功,想以此成为圣人。他们认为圣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必须要把圣人的那些知识才能全部掌握了才可以成为圣人。因此,他们不在天理上用功,徒劳地殚精竭虑,在书本上钻研,从名物上考据,在外形上模仿。知识越渊博而人欲就越是旺盛,才能越大而天理就越被障蔽。就像看见别人有万镒的纯金,自己不去锻炼金子的成色,以不逊于别人的纯金,却只是妄想在分量上与别人比较,务求和别人一样万镒,于是一股脑把锡、铅、铜、铁全都掺杂进去,如此,分量越是增加,而成色却越是低下,炼到最后,都找不到金子在哪儿了。”
当时,徐爱在一旁说道:“先生这个比喻,足以破除世儒所导致的圣学支离的困惑,对以后求学的人大有好处。”
先生又说:“我辈用功但求日减,不求日增。能减得一分人欲,便多恢复一分天理,这多么洒脱,多么简易啊!”
《传习录》二十九、【薛侃录】
无善无恶者理之静 有善有恶者气之动
薛侃在清除花间的杂草,以此为问:“为什么天地之间善难以培育,恶难以去除?”
先生说:“因为既没有培养,也没有去除。”
过了片刻,先生又说:“你这样看善恶,都是从自身出发所做的判断,就会有错。”
薛侃没有理解先生的意思。
先生说:“天地化育万物,花与草都是一样的,哪里有善恶之分呢?你想赏花,便认为花是好的,草是不好的;如果草对你有用,你又会认为草是好的了。这些善恶的分别,都是由你心上的好恶所产生,所以就是错误的。”
薛侃问:“那就没有善恶之分了吗?”
先生说:“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只要不动于气,就是无善无恶,也就是至善。”
薛侃问:“佛家也讲无善无恶,这与您所讲的有何区别?”
先生说:“佛家执着于无善无恶,对世间的事情都一概不管,这样就不能够去治理天下。而圣人所讲的无善无恶,只是要人不从私心出发去喜好或厌恶,不动自己的意气。然而‘遵王之道’,‘会其有极’,就自然能完全遵循天理,就知道如何去裁成辅相。”
薛侃说:“既然草并非不好,那么,它也就不应该被拔掉了。”
先生说:“这样又成了佛家、道家的主张了。如果草碍事的话,你拔掉何妨?”薛侃说:“那样做的话,不又是作好作恶'了吗?”
先生说:“不作好恶,并不是完全没有好恶之心,如果那样的话,就成了一个没有知觉的人了。所谓‘不作’,是说人的好恶完全遵循天理,不再掺杂一点自己的私意。这样的话,就像自己不曾好恶一样。”
薛侃问:“除草时,如何能够做到完全遵循天理而不掺杂自己的想法呢?”
先生说:“草有所妨碍,按理来说,也应该拔除,那就拔掉好了。偶尔没能及时拔除,也不会成为心上的负担。如果掺杂自己的想法在其中,心体之上就会有负累,就会有很多动气之处。”
薛侃说:“如此说来,善恶的定义完全与事物无关?”
先生说:“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
薛侃说:“看来事物本身终究跟善恶无关。”
先生说:“在心上如此,在事物上也是如此。世儒就因为不懂这个道理,不去涵养心中的天理,却去追逐外物,错误理解了格物之学。成天急于在外寻求,只做得个‘义袭而取’,一辈子都是‘行不著,习不察’。”
薛侃:“那《大学》中的‘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又该怎么理解呢?”
先生说:“这正是完全遵循天理。天理应该如此,并没有个人私意好恶掺杂其间。"
薛侃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这其中怎么会没有人的私意?”
先生说:“这是诚意,而不是私意,诚意就是遵循天理。虽要遵循天理,也不能有一点点的私意,所以‘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必须做到廓然大公,那才是心的本体。明白这一点,也就知道什么是‘未发之中’了。”
孟源说:“先生讲‘草有所妨碍,按理也应拔除’,但为什么又说是从自身出发所做的判断呢?”
先生说:“这需要你在自己心中去体会。你想要除草,是出于什么心?周茂叔不除窗前的草,他又出于什么的心?”
《传习录》三十、【薛侃录】
为学须得个头脑 功夫方有着落
先生对学生们说:“做学问必须有个宗旨,这样功夫才能有个着落。纵然功夫还会有间断,但就像船舵能随时纠正航向一样,一提起马上就能省觉。否则,虽然说是学习,但也只做个‘义袭而取’,都是‘行不著,习不察’,并非‘大本达道’。”
先生又说:“如果明白了为学的宗旨,不管怎样讲都是对的。如果这里能讲得通,那里却讲不通,就证明还没有真正明白宗旨。”
有人问,做学问却因为要赡养父母的缘故,难免会有科举的牵累。先生说:“如果说,由于赡养父母的缘故去参加科举考试,所以为学有了牵累,那么,为了赡养父母去种田,这也会成为学习的牵累吗?先正(注:先正,指程颐)说‘惟患夺志’,只是担心为学的志向不够真切啊。”
《传习录》三十一、【薛侃录】
为学大病在好名
欧阳崇一问:“平时心里总是很忙乱,有事时固然会忙乱,无事时也忙乱,为什么会这样?”
先生说:“天地气机原本就没有一刻的停息。但因为有一个主宰,运行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然天地之间千变万化,但是主宰却是定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能生存,如果人的主宰是定的,人就可以像天地运行一样没有停息,虽然待人接物、应对千变万化,也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如果没有这个主宰,就只是意气奔放,又怎么会不忙呢?”
先生说:“做学问最大的毛病就是好名。”
薛侃说:“自去年起,我自认为这个毛病已经减轻许多,但最近仔细觉察,才发现这个毛病完全没有除去。好名难道仅仅是去外边争个声名,在人前炫耀吗?只要听到赞扬就高兴,听到批评就烦闷,这就是好名的毛病在发作吧?”
先生说:“非常正确。名与实互相对立。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如果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之心。务实的心要是能够像饥饿之人向往食物,干渴之人渴望饮水一样真诚,怎么会有空去追求虚名呢?”
先生又说:“‘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读去声,也就是‘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的意思。事实与名声不相称,活着的时候还可以弥补,死了就没有办法了。‘四十、五十而无闻’,这里的‘闻’是指没有闻道,并非指声闻。孔子说:‘是闻也,非达也。’他怎么会以此来期望弟子呢?”
《传习录》三十二、【薛侃录】
悔悟是去病之药 然以改之为贵
薛侃经常后悔。
先生说:“悔悟是去病的良药,以能够改正错误为贵。如果悔恨在胸中滞留不去,那就又是因药而发病。”
德章说:“听说先生用纯金来比喻圣人,用分量的轻重比喻圣人能力的大小,用锻炼纯金来比喻为学的功夫,这些比喻都极为深切。只是您说尧、舜的分量是万镒,孔子是九千镒,这种说法似乎不很恰当。”
先生说:“你这又是从躯壳上起念了,要有意去替圣人争个分量。如果不是从躯壳来考虑,那么,把尧、舜比作万镒不为多,把孔子比作九千镒也不为少。因为,尧、舜的万镒也就是孔子的,孔子的九千镒也是尧、舜的,他们原本就没有彼此之别。圣人之所以称为‘圣’,只论‘精一’,而不在于分量的多少。只要此心纯是天理这一点是相同的,那么就同样可称之为‘圣’。能力和气魄,又怎么可能完全相同呢?后世儒者只注重分量上比较,就渐渐沦为功利之心。如果能去掉比较分量的心,各自凭着自己的才能与精力,使自己的内心在纯乎天理上用功。就能人人自有良知,个个天理圆成,如此,就可以能力大的有大成就,能力小的有小成就,不必外求,无不圆满。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明善、诚身的事。
后世儒生不明了圣人之学,不知道从自己内心的良知良能上去体认扩充,却去追求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去做自己所做不到的,一味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的心地,动不动就要做尧、舜的事业,如此怎么做得成?终年劳碌奔波,直至老死,也不知道能有个什么成就,实在是可悲啊!”
《传习录》三十三、【薛侃录】
‘学’是学去人欲 存天理
子仁问:“对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学’,先儒认为是效法先觉者的行为,这么认为对吗?”
先生说:“‘学’,是学习如何去人欲、存天理。真的要‘去人欲,存天理’,就自然会‘正诸先觉,考诸古训’,就自然会在审问、慎思、明辨、省察、克治上下很多功夫。但所有这些也不过只是要除去自己的私欲,存养本心的天理罢了。至于说‘效法先觉者的行为’,那只是说了学习中的一件事,也似乎专门向心外求理了。‘时习’犹如‘坐如尸’,不是专门练习端坐,而是在端坐时锻炼这颗心;‘立如斋’,不是专门练习肃立,是在肃立时锻炼这颗心。‘不亦说乎’的‘说’就与‘理义之说我心’的‘说’是一个意思。人心本来就会因顺应理义而自然喜悦,这就像美丽的颜色能悦目,动听的声音能悦耳一样。只因为私欲的障蔽和牵制,人心之中才会少了喜悦。如果私欲日渐消除,天理就能日渐圆满,人心又怎么能不喜悦呢?”
国英问:“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的功夫虽然很切实,但恐怕他还不知道‘一以贯之’的功夫吧?”
先生说:“‘一贯’是孔子看到曾子没有掌握为学用功的要领,才告诉他的。为学之人若真能在‘忠恕’上下功夫,不就是‘一以贯之’吗?‘一’如同树的根,‘贯’如同树的枝叶。没有种植树根,哪里会有枝叶?体用一源,本体还未立,发用从何而生?‘曾子于其用处,盖已随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体之一’,这种说法恐怕也是没有真正明了。”
《传习录》三十四、【薛侃录】
种树者必培其根 种德者必养其心
黄诚甫就《论语》中“汝与回也,孰愈”一章,请教于先生。
先生说:“子贡博学多识,所以常常在知识见闻上用功,而颜子是在内心上用功,所以孔子就以这个问题来启发子贡。可是,子贡的回答还是停留在知识见解上,所以孔子是替子贡叹息,而不是在认可他。”
“颜子之所以能‘不迁怒,不贰过’,这是因为他达到了‘未发之中’的境界才能做到。”
“种树必须培养树根,养德必须养心性。要使树木生长,必须开始时就剪去多余的枝条;要想品德隆盛,必须在学习之始就放弃那些与修德无关的喜好。比如喜好诗文,精力就会逐渐倾注到诗文上,而其他诸如此类的爱好都是如此。”
先生又说:“我所讲的学问,是无中生有的功夫。各位要相信,为学的根本只在立志。为学之人立下一心为善的志向,犹如种下树的根,只要不拔苗助长,不轻忽遗忘,就这么一直栽培灌溉,自然会日生夜长,逐渐生机蓬勃,枝茂叶盛。在树开始生长的阶段,会长出过多的枝条,必须将它们剪除,然后树干才能壮大。同样的,初学阶段也要如此。所以,立志贵在专一。”
《传习录》三十五、【薛侃录】
‘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
在谈论先生门下弟子的学习状况时,说到了某人是在涵养心性上用功,某人在知识见闻上用功。
先生说:“专注在涵养心性上用功的人,每日都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专注在知识见闻上用功的人,每日都会觉得自己绰绰有余。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日日都进步有余;觉得自己有余的人,反而会日渐不足。”
梁日孚问:“文公认为‘居敬’和‘穷理’是两件事,而先生为什么认为是一件事呢?”
先生说:“天地间只有这么一件事,怎么会有两件事?如果要讲具体事物的千差万别,则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又何止两件呢?你姑且先说一下什么是‘居敬、穷理’?”
梁日孚说:“居敬是存养的功夫,穷理是穷尽事物之理。”
先生问:“存养什么?"
梁日孚说:“存养自己心中的天理。”
先生说:“如此也就是穷理啊。”
先生又说:“你再谈一下如何去穷尽事物之理?”
梁日孚说:“例如,侍奉父母就要穷尽孝的理,侍奉君主就要穷尽忠的理。”
先生说:“忠和孝的理,是在君主和父母身上,还是在自己心上?如果是在自己心上,也就是去穷尽自己心中的理就可以了。你再说什么是‘敬’?”
梁日孚说:“就是‘主一’。”
先生问:“如何才叫‘主一’?”
梁日孚说:“比如,读书就一心在读书上,做事就一心在做事上。”
先生说:“要按这么说,饮酒就一心在饮酒上,好色就一心在好色上了。这是在追逐外物,哪里是‘居敬’的功夫?”
梁日孚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一’就是天理,主一就是一心在天理上。如果只知道去主一,不明白一就是天理,那么,有事的时候就去逐物,无事的时候就会着空。应该无论有事无事都一心在天理上用功,如此,居敬也就是穷理了。就穷理的专一而言,穷理就是居敬;就居敬的精密方面而言,居敬就是穷理。并非在居敬时,另起一颗心去穷理;穷理时,另起一颗心去居敬。居敬和穷理虽然名称不同,但所做的功夫只有一件。这也像《易经》中所讲‘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即无事时的‘义’,‘义’即有事时的‘敬’,两句话说的是一回事。又如孔子说‘修己以敬’时提到了‘敬’,‘义’就不用说了;孟子说‘集义’,提到了‘义’,‘敬’也就不必说了。领悟了这些道理,无论是横说竖讲,功夫都是一样。如果拘泥于文句,不懂得根本,就会支离零散,功夫也没有着落。”
梁日孚问:“穷理何以就是尽性呢?”
先生说:“心的本体就是性,性就是理。穷尽仁的道理,就是将仁行到极致;穷尽义的道理,就是将义行到极致。因为仁与义都是人的本性,因此,穷理就是尽性。孟子说‘充其侧隐之心,至仁不可胜用’,这就是穷理的功夫。”
梁日孚说:“先儒说‘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这句话又怎么理解呢?”
先生说:“‘夫我则不暇’。你先去存养自己的心性,只有完全明白了自己的本性,才能明了事物的道理。”
梁日孚心中悚然,有所领悟。
《传习录》三十六、【薛侃录】
心之本体原无一物
惟乾问:“为什么知是心的本体?”
先生说:“知是天理的灵明之处。从它作为主宰的角度说,便称为心;从它是一种禀赋的角度来说,便称为性。幼童没有不知道敬爱父母、恭敬兄长的,只要这个灵明不被私欲障蔽,得以彻底地扩充拓展,就能完完全全恢复他的心的本体,便能与天地合其德。然而,自圣人以下,众人的心不能没有障蔽,所以需要通过格物的功夫来达至良知。”
守衡问:“《大学》的功夫讲的就是‘诚意’,而‘诚意’的功夫就是‘格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只要有一个‘诚意’的功夫就足够了。怎么又有‘正心’的功夫,又说‘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这又如何理解呢?”
先生说:“这一点需要自己去思考体会,明白了这一点,就能明白什么是'未发之中'了。”
守衡再三请教这个问题。
先生说:“做学问的功夫有深有浅,初学的时候,如果不切实用心去好善恶恶,又怎么能为善去恶呢?这个切实用心就是诚意。然而,如果不懂得心的本体原无一物,一味地去好善恶恶,心中就又多了一份自己的想法,便不是廓然大公了。《尚书》中所谓的‘无有作好作恶’,才是心的本体。所以说‘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正心’就是在诚意的功夫中去体会自己的心的本体,使它经常像镜子一样干净,像秤一样平衡,这就是‘未发之中’。”
《传习录》三十七、【薛侃录】
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 便是作伪
正之问:“‘戒惧’是自己不知道时的功夫,‘慎独’是自己独知时的功夫,这种说法正确吗?”
先生说:“这两个就是一个功夫。没事的时候固然是独知,有事时也是独知。人如果不懂得在独知上用功,只是在大家都看得见的地方用功,那就是在作伪,就是‘见君子而后厌然’。这个独知之处正是诚的萌芽,这里不管善念恶念,没有丝毫虚假,一对全对,一错全错。这正是王道与霸道、道义与功利、真诚与虚伪、善行与恶行的最初分界点。能够在这里确立根本,那就是正本清源,就是‘立诚'。古人很多诚身的功夫,其精神命脉的全体就在于此。莫见莫显,无时无处,无终无始,都是一直贯穿这个功夫。如今如果把戒慎恐惧当成自己不知时的功夫,那功夫就会支离,也会有间断。戒慎恐惧就是知,如果自己不知,又是谁在戒慎恐惧呢?这种见解,就会沦入断灭禅定了。”
正之说:“无论善念恶念,只是毫无虚假,那么,这个独知之处就没有无念的时候吗?”
先生说:“戒慎恐惧也是念。这个戒惧之念任何时候都不能间断,如果戒惧之心稍有懈怠,人不是陷入昏聩,就是落入恶念。从早到晚,从少到老,如果没有这个念,那就是没有了知觉,除非是昏睡,或者是槁木死灰。”
《传习录》三十八、【薛侃录】
人须有为己之心 方能克己 你能克己 方能成己
萧惠问:“自己的私欲难以克除,该怎么办呢?”
先生说:“把你的私欲拿来,我替你克除私欲。”
先生又说“人需要有为己的心才能克除己私,能够克除己私,才能成就自己。”
萧惠问:“我也很有为己的心啊,但不知为什么不能克除己私?”
先生说:“你且说说,你为己的心是什么样子的。”
萧惠沉思良久,说:“我也一心要做个好人,便自认为很有为己的心。如今想来,也只是在为了这个躯壳的己,而并非是为真己。”
先生说:“真己又何曾离开了躯壳?恐怕你连这个躯壳的己都未曾为。你所说的躯売的己,不就是指耳、目、口、鼻、四肢吗?”
萧惠说:“正是。为此,我的眼就要去看美色,耳就要去听美声,口就要去尝美味,四肢就要享受安逸。因此便不能克除私欲。”
先生说:“‘美色令人目盲,美声令人耳聋,美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发狂’,所有这些,对你的耳、目、口、鼻、四肢是有害的,怎么会是在为它们好呢?如果真的是为了它们好,就要思考耳应该如何听,眼应该如何看,口应该如何说,四肢应该如何动。必须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实现了耳、目、口、鼻、四肢的功用,这才真正是在为它们好。你成天在心外寻求,贪图名利,而这些只是为了躯壳以外的事情。若你真要为了自己的耳、目、口、鼻、四肢好,‘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时候,并非是它们能够自行做到不看、不听、不说、不动,这其中必须由你的心来指挥。视、听、言、动就是你的心在起作用,你心里想看,就通过眼来达成;心里想听,就通过耳来达成;心里想说,就通过口来达成;心里想动,就通过四肢来达成。如果你没有这颗心,就没有所谓的‘耳、目、口、鼻、四肢’。这里所说的心,并非专指那一团血肉。如果把心理解成那团血肉的话,一个已经死去的人,他的那团血肉还在,却为什么不能视、听、言、动了呢?真正的心,是那个让你视、听、言、动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性’,也就是天理。有了这个性才能生,这个性的生理就叫作仁。性的这个生理,作用在眼时便能看,作用在耳时便能听,作用在口时便能说,作用在四肢便能动,这些都是天理的发用,从主宰着人的身体角度而言又叫心。这个心的本体,原本就是天理,原本就没有‘非礼’。这个才是你的真己,这个真己是你躯壳的主宰。如果没有这个真已,也就没有所谓的躯壳。真是有之即生,无之即死!你若真想为躯壳的己好,就必须依靠这个真己,就要恒常守护着这个真己本体,做到‘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唯恐它受到丝毫的损害。但凡有一丝非礼的念头萌动,就犹如刀割、针刺一般,疼痛难忍,必须拿开刀、拔掉针,这样才是为己之心,如此才能克除私欲。你现在正是认贼作子,凭什么还说有为己的心,却又不能克除己私呢?”
《传习录》三十九、【薛侃录】
真知 即是行矣
有一位学生患了眼疾,心中十分忧愁。
先生说:“你这是看重眼睛却轻视本心。”
萧惠热衷于佛、道的学说。
先生提醒他说:“我自幼笃志佛、道,自认为也颇有收获,因此认为儒学不值得学习。后来谪居贵州的三年,真正明白了圣人的所说是如此的简易广大,才开始感叹后悔自己三十年的功夫都用错了地方。大体来说,佛、道学问的精妙之处与圣人的学问的差别极为细微。如今,你所学的只是佛、道学问的糟粕,竟然自信喜好到这种程度,真是‘鸱鸮窃腐鼠’啊。”
萧惠于是向先生请教佛、道学问的精妙之处。
先生说:“我刚跟你说圣人的学问简易广大,你却不问我所悟的,偏只问我所后悔的。”
萧惠惭愧地道歉,向先生请教什么是圣人之学。
先生说:“现在你只是为了敷衍我才有此问。等到什么时候你真有了求做圣人的心,我再跟你讲。”
萧惠再三请教。
先生说:“我已经一句话给你说完了,而你自己还是没有领会。”
刘观时问:“‘未发之中’是什么样的?”
先生说:“只要你去做‘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的功夫,将自己的心中存养得纯是天理,你就自然明白了。”
刘观时请先生大致描述“未发之中”的景象。
先生说:“哑巴吃苦瓜,无法给你讲。想知苦瓜的味道,还须自己去品尝。”
当时,徐爱在一旁说:“这才是真知,也就是真行。”
一时之间,在座的诸位学友都有所省悟。
萧惠向先生请教死生之道。
先生说:“知道了昼夜,也就知道了死生。”
萧惠又问昼夜之道。
先生说:“知昼就能知夜。”
萧惠说:“昼还有不知道的吗?”
先生说:“你能知昼?懵懵懂懂起床,傻傻乎乎吃饭,行不著,习不察,成天浑浑噩噩,这只是在做白日梦。唯有做到‘息有养,瞬有存’,心中灵觉清明,天理没有一刻的间断,才是能知昼。这就是天德,这就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还有什么死生问题不明白的呢?”
《传习录》四十、【薛侃录】
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
蔡希渊问:“文公修订过的新本《大学》中,先是格物、致知,然后是诚意的功夫,这种调整似乎与《大学》第一章讲到的修学次第相符。如果像先生您那样,依从《大学》旧本中的顺序,那么,诚意就反而放到了格物致知的前面。对此,我还不太明白。”
先生说:“《大学》的功夫就是‘明明德’;‘明明德’就是‘诚意’;‘诚意’的功夫就是‘格物致知’。如果以‘诚意’作为主旨,再下‘格物致知’的功夫,功夫才会有着落,也就是说,为善去恶都无非是‘诚意’的事。如果像新本所说,先去穷格事物之理,就会漫无边际,没有可以落实的地方。又必须增添一个‘敬’字,才能拉回到自己的身心上来,但终究是没有抓住根本。如果还需要加个‘敬’字,为什么孔门会将这个最重要的字给遗漏了,一直等到千年之后,才需要人来补上呢?而以‘诚意’作为主旨,就不需要再添这个‘敬’了。因此,特别将‘诚意’指出来,这正是做学问的最为紧要之处。对这一点没有理解清楚,就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了。大体上,《中庸》讲的功夫是‘诚身’,诚身做到极致便是至诚;《大学》讲的功夫是‘诚意’,诚意做到极致便是至善,这两个功夫其实完全一致。如今的学说这里添一个‘敬’字,在那里补一个‘诚’字,未免就画蛇添足了。”
《传习录》四十一、【陈九川录】
无心则无身 无身则无心
正德十年(注:1515年),九川在龙江第一次见到先生。当时,先生正与湛甘泉先生讨论格物的学问。甘泉先生坚持朱子的观点。先生说道:“这是在心外寻求。”甘泉先生说:“如果认为格物之理是外求的话,那就是自己把心看小了。”九川那时也很认同朱子的观点,当先生又讲了《孟子》“尽心”这一章后,九川一听,却没有任何疑问了。
后来归家闲居,九川就“格物”的问题去信再次向先生请教。先生回答道:“只要能实际用功,一段时间之后自会明白。”在山中居住期间,自己抄录了《大学》古本进行阅读,发觉朱子的格物学说确实不对。但也怀疑先生“意之所在为物”的“物”字解的不对。
正德十四年(注:1519年),九川自京城归来,在洪都(注:今江西南昌)再次见到先生。先生军务繁忙,只能趁军务间隙讲授。先生首先询问:“近年来用功如何?”
九川说:“近年来,我体会到了‘明明德’的功夫就是‘诚意’。
从‘明明德于天下’,一步步地推向本源,不过到了‘诚意’这一步就推不下去了。为什么在诚意之前还有格物致知的功夫?后来再加以体会,我认识到意的诚与伪,必须要先觉察才可以。而孔子评价颜子的话,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正好做证,豁然开朗,再无疑惑。却不知为何在‘致知’之前多了一个‘格物’的功夫?我又想,我们的心体之灵明怎么会不知意念的善恶呢?只是因为我的心体被物欲障蔽了,需要格除物欲,才能像颜子一样‘未尝不知’。这个时候,我又开始怀疑,是不是我的功夫做颠倒了,与诚意联系不到一起。后来我问希颜,希颜说:‘先生说,格物致知是诚意的功夫,极为正确。’我说:‘为什么说它们是诚意的功夫呢?’希颜让我再去思考体会。但我还是不能领悟,先生。”
先生说:“真是可惜啊!这一点只需一句话就能领悟。你所举的颜子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你只需要明白身、心、意、知、物都是一回事就可以。”
九川疑惑地问:“物在外,怎么能与身、心、意、知是一回事呢?”
先生说:“耳、目、口、鼻、四肢,是人的身体,但是,如果没有心的作用,怎么能够视、听、言、动呢?而心想要视、听、言、动,如果没有耳、目、口、鼻、四肢也不行。所以,没有心就没有身,没有身也就没有心。从它的充塞之处来看,它就被称为‘身’;从它是身体的主宰来看,它就被称为‘心’;从心的发用来看,它就被称为‘意’;从意的灵明之处来看,它就被称为‘知’;从意所涉着处来看,它被称为‘物’,所以说它们都是一回事。意是不能凭空存在的,必须与事物相接。所以,要想诚意,就去意所在的某件事上去‘格’,以此来去除人欲而复归于天理,如此,良知在这件事上,就不会被障蔽而能够致得了。这便是诚意的功夫。”
九川于此释然,破除了心中数年的疑虑。
九川又问:“甘泉先生最近也开始相信和采用《大学》古本了,他认为‘格物’就相当于说‘造道’,又认为‘穷理’的‘穷’犹如‘穷其巢穴’的‘穷’,是要亲自到巢穴中去,因此,‘格物’也就是‘随处体认天理’。这好像与您的观点渐渐趋同了。”
先生说:“甘泉能够切实用功,所以能转变得过来。从前我对他说《大学》古本中的‘亲民’不需要改为‘新民’,他也不相信。如今,他对‘格物’的理解与我也相近,不过不需要把‘物’字换成‘理’,还用这个‘物’字就好。”
后来,有人问九川:“如今为何对‘物’字没有疑惑了?”
九川说:“《中庸》上说‘不诚无物’,明道先生也说’物来顺应’以及‘物各付物’‘胸中无物’等等。‘物’字是古人常用到的字。”后来有一天,先生也是这么说。
《传习录》四十二、【陈九川录】
念如何可息 只是要正
九川问:“近几年,我因为厌倦了泛滥之学,常常要静坐,以此来屏息念虑。不过,不但没有做到,反而觉得心神更加纷乱,怎么办?”
先生说:“念头如何能够停止?只是要保持正念。”
九川问:“应当有无念的时候吧?”
先生说:“确实没有无念的时候。”
九川又问:“如此,‘静’应该如何理解呢?”
先生说:“静中未尝没有动,动中也并非没有静。比如,戒慎恐惧就是念头,怎么能分动、静?”
九川说:“那周子为什么说‘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呢?”
先生说:“没有欲念自然能静。也就是‘静亦定,动亦定’的定。这里的‘主’字,是指心的本体。戒慎恐惧的念头是活泼,而这正是天机运行生生不息的体现,这也就是所谓的‘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一旦有停息就是死。不是从心的本体生发出的念头,就是私念。”
九川又问:“当用功收摄心念的时候,如果有声、色出现在眼前,还如同平常那样能听见、能看见,恐怕是用心不专一吧?”
先生说:“怎么能做到听不见、看不见呢?除非是槁木死灰、耳聋眼瞎的人才能做到。虽然听见、看见了,只要心不跟着跑掉就可以了。”
九川说:“从前有人在静坐的时候,他儿子在隔壁读书,他不知道儿子读书勤还是懒。程子赞扬他很能持守恭敬之心。这里怎么回事?”
先生说:“伊川先生恐怕是在讽刺他。”
九川又问:“静坐用功时,感觉自己的心收摄得很好,但一遇到事情,这个状态就无法保持。随即提起一个念头,在事上去审察。待到事情过去之后,再回头拾起收心的功夫,依然觉得功夫分了内外,始终不能打成一片。”
先生说:“这是因为你对格物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心怎会有内外之分呢?比如,你当下在这里讨论问题,难道还另外有一颗心在里边照管着?这个听讲时专一诚敬的心,就是你静坐时候的那颗心,功夫是一以贯之的,何须另起一个念头。人必须在事上磨炼,才真正有进步。如果只是贪爱宁静,自然遇事就会忙乱,功夫最终也不会有长进。你所说的静坐时候的功夫,表面看似乎是收摄了心念,但实际上心已经放逸沉溺了。”
后来在洪都的时候,九川又和于中、国裳探讨“功夫内外”的说法。他们都说:“事物本身就有内有外,但用功要内外并进,不能有间断!”就这个问题,九川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做功夫离不开心的本体,而心的本体原本就没有内外之分。只是后来做功夫的人将它分了内外,因此就失去心的本体。如今正需要讲明,功夫不要分个内外,如此才是本体的功夫。”
这一天,大家都有所省悟。
《传习录》四十三、【陈九川录】
尔那一点良知 是尔自家的准则
九川又问:“陆子(注:陆九渊,字象山)的学说怎么样?”
先生说:“自濂溪、明道二位先贤之后,也就只有象山先生了,只是稍稍粗疏了些。”
九川说:“看他讲论学问,每篇都能讲出精髓,句句都像针砭膏盲,看不出什么粗疏啊。”先生说:“因为他曾在心上下过功夫,这与那些揣摩依仿,在文义上寻求的人自然不同,但只要细看也会发现有粗疏之处,用功久了就能看到。”
十五年庚辰年(注:1520年),九川去虔州再次拜见先生。九川问:“最近用功的时候,虽然稍微知道些关键,但是很难找到稳当快乐之处。”
先生说“你要在心上去寻天理,这正是所谓的‘理障’。这里面有一个诀窍。”
九川问“请问是什么诀窍?”
先生说“诀窍就是致知。”
九川问“知要如何去致?”
先生说“你的心中的那点良知,正是你自己的准则。你的意念所着之处,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丝毫都欺瞒不了它。只要你不去欺瞒良知,实实在在依着良知行事,善就存养,恶就去除,这是何等的稳当快乐!这就是格物的真正诀窍、致知的实在功夫。如果不依靠这些真机,怎么去格物呢?对于这点,我也是近年来才体会得如此明白的。开始的时候,我还有些怀疑,担心仅凭良知行事还不足够,经过仔细的体察,没有任何缺漏。"
《传习录》四十四、【陈九川录】
人若知这良知诀窍 随他多少邪思枉念 这里一觉 都自消融
在虔州的时候,一天,九川和于中、谦之一起陪着先生坐。
先生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圣人,只因自己不能真的相信,把这个圣人给埋没了。”
他回头看了看于中说:“你的胸中原本就是一个圣人。”
于中站起来说:“不敢当。”
先生说:“这是你自己本来就有的,为何要推辞?”
于中还是说:“不敢当。”
先生说:“人人都有,更何况于中你呢?你却为什么还要谦让?就是谦让也谦让不得。”
于中于是笑着接受了。
先生又说:“良知在人心中,无论你如何做,也无法泯灭它。虽然身为盗贼,他自己也知道不应该去做盗贼,你要喊他是贼,他也会感到很羞耻。”
于中说:“只是被物欲给蒙蔽了。良知在人的心中,不会自己消失。这就像乌云遮住太阳,而太阳何尝消失了呢。”
先生说:“于中是如此聪明,别人都还不能明白这一点。”
先生说:“把这些看明白以后,随他万语千言,任他是非真假,到了眼前便明了。与良知相符的就对,不相符的就错。这与佛家所说的‘心印'类似,真是个试金石、指南针。”
先生又说:“人如果明白良知这个诀窍,任他有多少邪思妄念,良知一觉照,它们自然就消失了。良知真如灵丹一粒,能点铁成金。”
《传习录》四十五、【陈九川录】
知来本无知 觉来本无觉 然不知则遂沦埋
崇一说:“先生致知的主旨,已经阐发得精深透彻,看来这里已经到头了。”
先生说:“为何说得这样轻易?你用功半年,看看会怎样?再用功一年,看看又会怎样?下功夫的时间越久,感觉越是不同,这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
先生问九川:“对于‘致知’的学问,你有什么体会? ”
九川说:“自我感觉与以前不同。以前用功常常得不到个恰好之处,现在才是恰好之处。”
先生说:“由此可知,在自己身心上去体悟与仅仅听讲确实不同。当初我给你 讲‘致知’的时候,知道你还有些轻忽慢易之心,还没有体会到其中的真味。只要将这个诀窍,再往深处体会,就会每天都有新的认识,这个功夫是没有止境的。”
先生又说:“‘致知’二字,真是千古以来圣圣相传的秘诀,能见得到此,真是‘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九川问:“当年伊川先生说到‘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时,弟子说他泄露了天机。先生的‘致知’学说,莫非也将天机泄露得太多? ”
先生说:“圣人早已将‘致知’的学说指明给人了,只是后人把它掩盖隐藏起来了,而我只是在重新阐发倡明而已,为什么说是泄露天机呢?良知是人人本有的,似乎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因而,如果跟那些不切实用功的人说,他们轻视忽略,十分可惜,对彼此没有什么益处。但是如果给那些能切实用功但不得要领的人讲明的话,他们就感到非常有用。”
先生接着说:“致知之后,才发现本无所谓知;觉悟之后,才发现本无所谓觉。 但是,如果不去致知,那么自己的良知就会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