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二十六、【薛侃录】等

美食   2024-09-18 14:26   辽宁  

《传习录》二十六、薛侃录】

志切 目视耳听皆在此

薛侃问:“秉持志向就如心痛一般,一心全在疼痛之上,哪里有时间说闲话、管闲事?”

先生说:“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这样下功夫也是可以的,但要让人知道出入无时,莫知其乡,人心的神明,原本就是如此,知道这一点,功夫才有着落。如果只是死死守着志向,免会因为这样下功夫出现问题。”

薛侃问:“只是涵养而不讲求,那就有可能把人欲当成了天理,该怎么办?”

先生说:“人首先应该知学。讲求就是涵养。不讲求只能说明涵养的志向不够真切。”

又问:“那什么是知学呢?”

先生说:“你先说说为什么而学?学些什么?

薛侃说:“我曾听您说过,学就是学存天理。心的本体即是天理,要想体察认知天理只需要自己做到心底无私。”

先生说:“既然这样,那你只需要去克除私欲就够了,哪又愁什么理和私欲分辨不清呢?”

薛侃说:“就是担心认不清这些私欲啊。"

先生说:“这是因为志向不够真切的缘故。志向真切,耳听目视都在去人欲、存理的事情上,哪会有认不清的道理?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根本不需再到心外去寻求。所以,讲求也就是去体察自己心上所见,要不然,还要去心外找个别的不成?”

《传习录》二十七、薛侃录】

见善即迁 有过即改 方是真切功夫

先生问在座的朋友:“诸位近来的学问功夫如何?”

一位朋友说自己内心空明。先生说:“这是在说光景。”另外一位朋友讲述了境界的今昔差异。先生说:“这是说效验。”两位朋友听后茫然,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我辈做功夫,就是要让自为善的心变得真切。此心真切,见善就迁,有过就改,这才是真切的功夫。如此一来,人欲日渐消除,天理日渐昌明。如果只是求光景、说效验,反倒会助长心外求法的毛病,就不是真正的功夫了。”朋友们看书的时候,常有人挑晦庵先生的错误。

先生说:“如果是刻意去求不同,那就是不对的。我的观点与晦庵先生时常不同,是由于初学入门时,功夫下手之处有毫厘千里的差别,所以不得不去辨明。然而,我的心和晦庵先生的心却没有什么不同。比如,晦庵先生对经典的文义解释得明白精当之处,又如何能改动一个字呢?

《传习录》二十八、薛侃录】

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 金到足色方是精

蔡希渊问:“虽说通过学习可以成为圣人,但伯夷、伊尹和孔子相比,在能力上终究还是有差别的,可他们都被称作圣人,是何原因呢?”

先生说:“圣人之所以被称为,只因他们的心中纯粹都是天理,没有丝毫人欲夹杂其中。这就像纯金之所以称为,只因它成色十足而没有铜、铅掺杂其中。人心纯是理才是圣,金要足色才叫纯。然而,圣人的能力,也有大小的不同,就像金子的分量有轻有重一样。这就比如,尧、是万镒的分量,文王、孔子九千镒,大禹、商汤、武王七八千镒,伯夷、伊尹四五千镒。他们能力大小不同,但他们的内心纯是天理,这一点却是相同的,因此他们都可以称为圣人。这就像金子的分量虽然不同,但只要足色是相同的,就都可称为纯金。把五千镒的纯金放入万镒的纯金之中,它们的足色相同;让伯夷、伊尹置身于唐尧和孔子中间,他们的心同样纯是天理。纯金之所以是纯金,在于足色,而不在分量的轻重;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在于其心纯是天理,而不在于能力大小。因此,平常之人只要肯下功夫学习,让自己的心达到纯是天理的程度,同样也可以成为圣人。这就好比一两重的纯金与万镒重的纯金相比,其分量虽然悬殊,但就足色而言却毫不逊色,孟子说人人都可以做尧、舜,其道理就在于此。为学之人学习圣人,只不过是去人欲、存天理罢了,就像冶炼金子以求其足色一样,如果原料的成色比较好,那么就可以节省工夫,容易锻炼出纯金来,而原料的成色越差,锻炼起来就越难。人的气质天生就有清澈浑浊、纯粹驳杂之分,有中人以上、中人以下之别。对于道,既有生知安行的,也有学知利行的。而资质低下的人,就必须付出人一己百,人十己千的努力,最后成功,也是一样的。后世之人不懂得成为圣人的根本在于将心修到纯是天理,却专门在知识才能上用功,想以此成为圣人。他们认为圣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必须要把圣人的那些知识才能全部掌握了才可以成为圣人。因此,他们不在天理上用功,徒劳地精竭虑,在书本上钻研,从名物上考据,在外形上模仿。知识越渊博而人欲就越是旺盛,才能越大而天理就越被障蔽。就像看见别人有万镒的纯金,自己不去锻炼金子的成色,以不逊于别人的纯金,却只是妄想在分量上与别人比较,务求和别人一样万镒,于是一股脑把锡、铅、铜、铁全都掺杂进去,如此,分量越是增加,而成色却越是低下,炼到最后,都找不到金子在哪儿了。”

当时,徐爱在一旁说道:“先生这个比喻,足以破除世儒所导致的圣学支离的困惑,对以后求学的人大有好处。”

先生又说:“我辈用功但求日减,不求日增。能减得一分人欲,便多恢复一分天理,这多么洒脱,多么简易啊!”

《传习录》二十九、薛侃录】

无善无恶者理之静 有善有恶者气之动

薛侃在清除花间的杂草,以此为问:“为什么天地之间善难以培育,恶难以去除?”

先生说:“因为既没有培养,也没有去除。

过了片刻,先生又说:“你这样看善恶,都是从自身出发所做的判断,就会有错。”

薛侃没有理解先生的意思。

先生说:“天地化育万物,花与草都是一样的,哪里有善恶之分呢?你想赏花,便认为花是好的,草是不好的;如果草对你有用,你又会认为草是好的了。这些善恶的分别,都是由你心上的好恶所产生,所以就是错误的。”

薛侃问:“那就没有善恶之分了吗?”

先生说:“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只要不动于气,就是无善无恶,也就是至善。

薛侃问:“佛家也讲无善无恶,这与您所讲的有何区别?”

先生说:“佛家执着于无善无恶,对世间的事情都一概不管,这样就不能够去治理天下。而圣人所讲的无善无恶,只是要人不从私心出发去喜好或厌恶,不动自己的意气。然而遵王之道其有,就自然能完全遵循天理,就知道如何去裁。”

侃说:“既然草并非不好,那么,它也就不应该被拔掉了。”

先生说:“这样又成了佛家、道家的主张了。如果草碍事的话,你拔掉何妨?”薛侃说“那样做的话,不又是作好作恶'了吗?

先生说:“不作好恶,并不是完全没有好恶之心,如果那样的话,就成了一个没有知觉的人了。所谓不作,是说人的好恶完全遵循天理,不再掺杂一点自己的私意。这样的话,就像自己不曾好恶一样。”

薛侃问:“除草时,如何能够做到完全遵循天理而不掺杂自己的想法呢?”

先生说:“草有所妨碍,按理来说,也应该拔除,那就拔掉好了。偶尔没能及时拔除,也不会成为心上的负担。如果掺杂自己的想法在其中,心体之上就会有负累,就会有很多动气之处。”

薛侃说:“如此说来,善恶的定义完全与事物无关?”

先生说:“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

薛侃说:“看来事物本身终究跟善恶无关。”

先生说:“在心上如此,在事物上也是如此。世儒就因为不懂这个道理,不去涵养心中的天理,却去追逐外物,错误理解了格物之学。成天急于在外寻求,只做得个义袭而取,一辈子都是行不著,习不察。”

薛侃:“那《大学》中的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又该怎么理解呢?”

先生说:“这正是完全遵循天理。天理该如此,并没有个人私意好恶掺杂间。"

薛侃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这其中怎么会没有人的私意?”

先生说“这是诚意,而不是私意诚意就是遵循天理。虽要遵循天理,也不能有一点点的私意所以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必须做到廓然大公,那才是心的本体。明白这一点,也就知道什么是未发之中了。”

孟源说:“先生讲草有所妨碍,按理也应拔除,但为什么又说是从自身出发所做的判断呢?”

先生说:“这需要你在自己心中去体会。你想要除草,是出于什么心?周茂叔不除窗前的草,他又出于什么的心?”

《传习录》三十、薛侃录】

为学须得个头脑 功夫方有着落

先生对学生们说:“做学问必须有个宗旨,这样功夫才能有个着落。纵然功夫还会有间断,但就像船舵能随时纠正航向一样,一提起马上就能省觉。否则,虽然说是学习,但也只做个义袭而取,都是行不著,习不察,并非大本达道

先生又说:“如果明白了为学的宗旨,不管怎样讲都是对的。如果这里能讲得通,那里却讲不通,就证明还没有真正明白宗旨。”

有人问,做学问却因为要赡养父母的缘故,难免会有科举的牵累。先生说:“如果说,由于赡养父母的缘故去参加科举考试,所以为学有了牵累,那么,为了赡养父母去种田,这也会成为学习的牵累吗?先正(注:先正,指程颐)说惟患夺志,只是担心为学的志向不够真切啊。”

《传习录》三十一、【薛侃录】

为学大病在好名

欧阳崇一问:“平时心里总是很忙乱,有事时固然会忙乱,无事时也忙乱,为什么会这样?”

先生说:“天地气机原本就没有一刻的停息。但因为有一个主宰,运行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然天地之间千变万化,但是主宰却是定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能生存,如果人的主宰是定的,人就可以像天地运行一样没有停息,虽然待人接物、应对千变万化,也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如果没有这个主宰,就只是意气奔放,又怎么会不忙呢?”

先生说:“做学问最大的毛病就是好名。”

薛侃说:“自去年起,我自认为这个毛病已经减轻许多,但最近仔细觉察,才发现这个毛病完全没有除去。好名难道仅仅是去外边争个声名,在人前炫耀吗?只要听到赞扬就高兴,听到批评就烦闷,这就是好名的毛病在发作吧?”

先生说:“非常正确。名与实互相对立。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如果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之心。务实的心要是能够像饥饿之人向往食物,干渴之人渴望饮水一样真诚,怎么会有空去追求虚名呢?

先生又说:“疾没世而名不称字读去声,也就是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的意思。事实与名声不相称,活着的时候还可以弥补,死了就没有办法了。四十五十而无闻,这里的是指没有闻道,并非指声闻。孔子说:是闻也,非达也。他怎么会以此来期望弟子呢?”

《传习录》三十二、薛侃录】

悔悟是去病之药 然以改之为贵

薛侃经常后悔。

先生说:“悔悟是去病的良药,以能够改正错误为贵。如果悔恨在胸中滞留不去,那就又是因药而发病。”

德章说:“听说先生用纯金来比喻圣人,用分量的轻重比喻圣人能力的大小,用锻炼纯金来比喻为学的功夫,这些比喻都极为深切。只是您说尧、舜的分量是万镒,孔子是九千镒,这种说法似乎不很恰当。”

先生说:这又是从躯壳上起念了,要有意去替圣人争个分量。如果不是从躯来考虑,那么,把尧、舜比作万镒不为多,把孔子比作九千镒也不为少。因为,尧、舜的万镒也就是孔子的,孔子的九千镒也是尧、舜的,他们原本就没有彼此之别。圣人之所以称为,只论精一,而不在于分量的多少。只要此心纯是天理这一点是相同的,那么就同样可称之为。能力和气魄,又怎么可能完全相同呢?后世儒者只注重分量上比较,就渐渐沦为功利之心。如果能去掉比较分量的心,各自凭着自己的才能与精力,使自己的内心在纯乎天理上用功。就能人人自有良知,个个天理圆成,如此,就可以能力大的有大成就,能力小的有小成就,不必外求,无不圆满。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明善、诚身的事。

世儒生不明了圣人之学,不知道从自己内心的良知良能上去体认扩充,却去追求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去做自己所做不到的,一味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的心地,动不动就要做尧、舜的事业,如此怎么做得成?终年劳碌奔波,直至老死,也不知道能有个什么成就,实在是可悲啊!

《传习录》三十三、【薛侃录】

是学去人欲 存天理

仁问:“对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先儒认为是效法先觉者的行为,这么认为对吗?”

先生说:“‘,是学习如何去人欲、存天理。真的要去人欲,存天理,就自然会正诸先觉,考诸古训,就自然会在审问、慎思、明辨、省察、克治上下很多功夫。但所有这些也不过只是要除去自己的私欲,存养本心的天理罢了。至于说效法先觉者的行为,那只是说了学习中的一件事,也似专门向心外求理了。时习犹如坐如尸,不是专门练习端坐,而是在端坐时锻炼这颗心;立如斋,不是专门练习肃立,是在肃立时锻炼这颗心。不亦说乎就与理义之说我心是一个意思。人心本来就会因顺应理义而自然喜悦,这就像美丽的颜色能悦目,动听的声音能悦耳一样。只因为私欲的障蔽和牵制,人心之中才会少了喜悦。如果私欲日渐消除,天理就能日渐圆满,人心又怎么能不喜悦呢?

国英问:“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的功夫虽然很切实,但恐怕他还不知道一以贯之的功夫吧?”

先生说:“‘一贯’是孔子看到曾子没有掌握为学用功的要领,才告诉他的。为学之人若真能在忠恕上下功夫,不就是一以贯之吗?如同树的根,如同树的枝叶。没有种植树根,哪里会有枝叶?体用一源,本体还未立,发用从何而生?曾子于其用处,盖已随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体之一,这种说法恐怕也是没有真正明了。”

《传习录》三十四、【薛侃录】

种树者必培其根 种德者必养其心

黄诚甫就《论语》中“汝与回也,孰愈”一章,请教于先生。

先生说:“子贡博学多识,所以常常在知识见闻上用功,而颜子是在内心上用功,所以孔子就以这个问题来启发子贡。可是,子贡的回答还是停留在知识见解上,所以孔子是替子贡叹息,而不是在认可他。”

“颜子之所以能不迁怒,不贰过,这是因为他达到了未发之中的境界才能做到。”

“种树必须培养树根,养德必须养心性。要使树木生长,必须开始时就剪去多余的枝条;要想品德隆盛,必须在学习之始就放弃那些与修德无关的喜好。比如喜好诗文,精力就会逐渐倾注到诗文上,而其他诸如此类的爱好都是如此。

先生又说:“我所讲的学问,是无中生有的功夫。各位要相信,为学的根本只在立志。为学之人立下一心为善的志向,犹如种下树的根,只要不拔苗助长,不轻忽遗忘,就这么一直栽培灌溉,自然会日生夜长,逐渐生机蓬勃,枝茂叶盛。在树开始生长的阶段,会长出过多的枝条,必须将它们剪除,然后树干才能壮大。同样的,初学阶段也要如此。所以,立志贵在专一。”

《传习录》三十五、【薛侃录】

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

在谈论先生门下弟子的学习状况时,说到了某人是在涵养心性上用功,某人在知识见闻上用功。

先生说:“专注在涵养心性上用功的人,每日都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专注在知识见闻上用功的人,每日都会觉得自己绰绰有余。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日日都进步有余;觉得自己有余的人,反而会日渐不足。”

梁日孚问:“文公认为居敬穷理是两件事,而先生为什么认为是一件事呢?”

先生说:“天地间只有这么一件事,怎么会有两件事?如果要讲具体事物的千差万别,则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又何止两件呢?你姑且先说一下什么是居敬、穷理?”

梁日孚说:“居敬是存养的功夫,穷理是穷尽事物之理。”

先生问:“存养什么?"

梁日孚说:“存养自己心中的理。”

先生说:“如此也就是穷理啊。”

先生又说:“你再谈一下如何去穷尽事物之理?”

梁日孚说:“例如,侍奉父母就要穷尽孝的理,侍奉君主就要穷尽忠的理。”

先生说:“忠和孝的理,是在君主和父母身上,还是在自己心上?如果是在自己心上,也就是去穷尽自己心中的理就可以了。你再说什么是?”

梁日孚说:“就是主一。”

先生问:“如何才叫主一?”

梁日孚说:“比如,读书就一心在读书上,做事就一心在做事上。”

先生说:“要按这么说,饮酒就一心在饮酒上,好色就一心在好色上了。这是在追逐外物,哪里是居敬的功夫?”

梁日孚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就是天理,主一就是一心在天理上。如果只知道去主一,不明白一就是天理,那么,有事的时候就去逐物,无事的时候就会着空。应该无论有事无事都一心在天理上用功,如此,居敬也就是穷理了。就穷理的专一而言,穷理就是居敬;就居敬的精密方面而言,居敬就是穷理。并非在居敬时,另起一颗心去穷理;穷理时,另起一颗心去居敬。居敬和穷理虽然名称不同,但所做的功夫只有一件。这也像《易经》中所讲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即无事时的’,‘即有事时的,两句话说的是一回事。又如孔子说修己以敬时提到了就不用说了;孟子说集义,提到了也就不必说了。领悟了这些道理,无论是横说竖讲,功夫都是一样。如果拘泥于文句,不懂得根本,就会支离零散,功夫也没有着落。”

梁日孚问:“穷理何以就是尽性呢?”

先生说:“心的本体就是性,性就是理。穷尽仁的道理,就是将仁行到极致;穷尽义的道理,就是将义行到极致。因为仁与义都是人的本性,因此,穷理就是尽性。孟子说充其侧隐之心,至仁不可胜用,这就是穷理的功夫。”

梁日孚说:“先儒说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这句话又怎么理解呢?

先生说:“‘夫我则不暇。你先去存养自己的心性,只有完全明白了自己的本性,才能明了事物的道理。”

梁日孚心中悚然,有所领悟。

《传习录》三十六、薛侃录】

心之本体原无一物

惟乾问:“为什么知是心的本体?”

先生说:“知是天理的灵明之处。从它作为主宰的角度说,便称为心;从它是一种禀赋的角度来说,便称为性。幼童没有不知道敬爱父母、恭敬兄长的,只要这个灵明不被私欲障蔽,得以彻底地扩充拓展,就能完完全全恢复他的心的本体,便能与天地合其德。然而,自圣人以下,众人的心不能没有障蔽,所以需要通过格物的功夫来达至良知。”

守衡问:“《大学》的功夫讲的就是诚意,而诚意的功夫就是格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只要有一个诚意的功夫就足够了。怎么又有正心的功夫,又说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这又如何理解呢?”

先生说:“这一点需要自己去思考体会,明白了这一点,就能明白什么是'未发之中'了。”

守衡再三请教这个问题。

先生说:“做学问的功夫有深有浅,初学的时候,如果不切实用心去好善恶恶,又怎么能为善去恶呢?这个切实用心就是诚意。然而,如果不懂得心的本体原无一物,一味地去好善恶恶,心中就又多了一份自己的想法,便不是廓然大公了。《尚书》中所谓的无有作好作恶,才是心的本体。所以说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正心就是在诚意的功夫中去体会自己的心的本体,使它经常像镜子一样干净,像秤一样平衡,这就是未发之中。”

《传习录》三十七、薛侃录

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 便是作伪

正之问:“戒惧是自己不知道时的功夫,慎独是自己独知时的功夫,这种说法正确吗?”

先生说:“这两个就是一个功夫。没事的时候固然是独知,有事时也是独知。人如果不懂得在独知上用功,只是在大家都看得见的地方用功,那就是在作伪,就是见君子而后厌然。这个独知之处正是诚的萌芽,这里不管善念恶念,没有丝毫虚假,一对全对,一错全错。这正是王道与霸道、道义与功利、真诚与虚伪、善行与恶行的最初分界点。能够在这里确立根本,那就是正本清源,就是立诚'。古人很多诚身的功夫,其精神命脉的全体就在于此。莫见莫显,无时无处,无终无始,都是一直贯穿这个功夫。如今如果把戒慎恐惧当成自己不知时的功夫,那功夫就会支离,也会有间断。戒慎恐惧就是知,如果自己不知,又是谁在戒慎恐惧呢?这种见解,就会沦入断灭禅定了。”

正之说:“无论善念恶念,只是毫无虚假,那么,这个独知之处就没有无念的时候吗?”

先生说:“戒慎恐惧也是念。这个戒惧之念任何时候都不能间断,如果戒惧之心稍有懈怠,人不是陷入昏,就是落入恶念。从早到晚,从少到老,如果没有这个念,那就是没有了知觉,除非是昏睡,或者是槁木死灰。”

《传习录》三十八、【薛侃录】

人须有为己之心 方能克己 你能克己 方能成己

萧惠问:“自己的私欲难以克除,该怎么办呢?”

先生说:“把你的私欲拿来,我替你克除私欲。”

先生又说“人需要有为己的心才能克除己私,能够克除己私,才能成就自己。

萧惠问:“我也很有为己的心啊,但不知为什么不能克除己私?”

先生说:“你且说说,你为己的心是什么样子的。

萧惠沉思良久,说:“我也一心要做个好人,便自认为很有为己的心。如今想来,也只是在为了这个躯壳的己,而并非是为真己。”

先生说:“真己又何曾离开了躯壳?恐怕你连这个躯壳的己都未曾为。你所说的躯売的己,不就是指耳、目、口、鼻、四肢吗?”

萧惠说:“正是。为此,我的眼就要去看美色,耳就要去听美声,口就要去尝美味,四肢就要享受安逸。因此便不能克除私欲。

先生说:“‘美色令人目盲,美声令人耳聋,美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发狂,所有这些,对你的耳、目、口、鼻、四肢是有害的,怎么会是在为它们好呢?如果真的是为了它们好,就要思考耳应该如何听,眼应该如何看,口应该如何说,四肢应该如何动。必须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实现了耳、目、口、鼻、四肢的功用,这才真正是在为它们好。你成天在心外寻求,贪图名利,而这些只是为了躯壳外的事情。若你真要为了自己的耳、目、口、鼻、四肢好,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时候,并非是它们能够自行做到不看、不听、不说、不动,这其中必须由你的心来指挥。视、听、言、动就是你的心在起作用,你心里想看,就通过眼来达成;心里想听,就通过耳来达成心里想说,就通过口来达成心里想动,就通过四肢来达成。如果你没有这颗心,就没有所谓的耳、目、口、鼻、四肢。这里所说的心,并非专指那一团血肉。如果把心理解成那团血肉的话,一个已经死去的人,他的那团血肉还在,却为什么不能视、听、言、动了呢?真正的心,是那个让你视、听、言、动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也就是天理。有了这个性才能生,这个性的生理就叫作仁。性的这个生理,作用在眼时便能看,作用在耳时便能听,作用在口时便能说,作用在四肢便能动,这些都是天理的发用,从主宰着人的身体角度而言又叫心。这个心的本体,原本就是理,原本就没有非礼。这个才是你的真己,这个真是你躯壳的主宰。如果没有这个真已,也就没有所谓的躯壳。真是有之即生,无之即死!你若真想为躯壳的己好,就必须依靠这个真己,就要恒常守护着这个真己本体,做到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唯恐它受到丝毫的损害。但凡有一丝非礼的念头萌动,就犹如刀割、针刺一般,疼痛忍,必须拿开刀、拔掉针,这样才是为己之心,如此才能克除私欲。你现在正是认贼作子,凭什么还说有为的心,却又不能克除己私呢?”

《传习录》三十九、薛侃录

真知 即是行矣

有一位学生患了眼疾,心中十分忧愁。

先生说:“你这是看重眼睛却轻视本心。”

萧惠热衷于佛、道的学说。

先生提醒他说:“我自幼笃志佛、道,自认为也颇有收获,因此认为儒学不值得学习。后来谪居贵州的三年,真正明白了圣人的所说是如此的简易广大,才开始感叹后悔自己三十年的功夫都用错了地方。大体来说,佛、道学问的精妙之处与圣人的学问的差别极为细微。如今,你所学的只是佛、道学问的糟粕,竟然自信喜好到这种程度,真是鸱鸮窃腐鼠啊。”

萧惠于是向先生请教佛、道学问的精妙之处。

先生说:“我刚跟你说圣人的学问简易广大,你却不问我所悟的,偏只问我所后悔的。”

萧惠惭愧地道歉,向先生请教什么是圣人之学。

先生说:“现在你只是为了敷衍我才有此问。等到什么时候你真有了求做圣人的心,我再跟你讲。”

萧惠再三请教。

先生说:“我已经一句话给你说完了,而你自己还是没有领会。

刘观时问:“未发之中是什么样的?

先生说:“只要你去做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的功夫,将自己的心中存养得纯是天理,你就自然明白了。”

刘观时请先生大致描述“未发之中”的景象。

先生说:“哑巴吃苦瓜,无法给你讲。想知苦瓜的味道,还须自己去品尝。”

当时,徐爱在一旁说:“这才是真知,也就是真行。”

一时之间,在座的诸位学友都有所省悟。

萧惠向先生请教死生之道。

先生说:“知道了昼夜,也就知道了死生。

萧惠又问昼夜之道。

先生说:“知昼就能知夜。”

萧惠说:“昼还有不知道的吗?”

先生说:“你能知昼?懵懵懂懂起床,傻傻乎乎吃饭,行不著,习不察,成天浑浑噩噩,这只是在做白日梦。唯有做到息有养,瞬有存,心中灵觉清明,天理没有一刻的间断,才是能知昼。这就是天德,这就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还有什么死生问题不明白的呢?”

《传习录》四十、【薛侃录】

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

蔡希渊问:“文公修订过的新本《大学》中,先是格物、致知,然后是诚意的功夫,这种调整似乎与《大学》第一章讲到的修学次第相符。如果像先生您那样,依从《大学》旧本中的顺序,那么,诚意就反而放到了格物致知的前面。对此,我还不太明白。”

先生说:“《大学》的功夫就是明明德明明德就是诚意诚意的功夫就是格物致知。如果以诚意作为主旨,再下格物致知的功夫,功夫才会有着落,也就是说,为善去恶都无非是诚意的事。如果像新本所说,先去穷格事物之理,就会漫无边际,没有可以落实的地方。又必须增添一个字,才能拉回到自己的身心上来,但终究是没有抓住根本。如果还需要加个字,为什么孔门会将这个最重要的字给遗漏了,一直等到千年之后,才需要人来补上呢?而以诚意作为主旨,就不需要再添这个了。因此,特别将诚意指出来,这正是做学问的最为紧要之处。对这一点没有理解清楚,就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了。大体上,《中庸》讲的功夫是诚身,诚身做到极致便是至诚;《大学》讲的功夫是诚意,诚意做到极致便是至善,这两个功夫其实完全一致。如今的学说这里添一个字,在那里补一个字,未免就画蛇添足了。”

《传习录》四十一、【陈九川录】

无心则无身 无身则无心

正德十年(注:1515年),九川在龙江第一次见到先生。当时,先生正与湛甘泉先生讨论格物的学问。甘泉先生坚持朱子的观点。先生说道:“这是在心外寻求。”甘泉先生说:“如果认为格物之理是外求的话,那就是自己把心看小了。”九川那时也很认同朱子的观点,当先生又讲了《孟子》“尽心”这一章后,九川一听,却没有任何疑问了。

后来归家闲居,九川就“格物”的问题去信再次向先生请教。先生回答道:“只要能实际用功,一段时间之后自会明白。”在山中居住期间,自己抄录了《大学》古本进行阅读,发觉朱子的格物学说确实不对。但也怀疑先生“意之所在为物”的“物”字解的不对。

正德十四年(注:1519年),九川自京城归来,在洪都(注:今江西南昌)再次见到先生。先生军务繁忙,只能趁军务间隙讲授。先生首先询问:“近年来用功如何?”

九川说:“近年来,我体会到了明明德的功夫就是诚意’。

明明德于天下,一步步地推向本源,不过到了诚意这一步就推不下去了。为什么在诚意之前还有格物致知的功夫?后来再加以体会,我认识到意的诚与伪,必须要先觉察才可以。而孔子评价颜子的话,颜子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正好做证,豁然开朗,再无疑惑。却不知为何在致知之前多了一个格物的功夫?我又想,我们的心体之灵明怎么会不知意念的善恶呢?只是因为我的心体被物欲障蔽了,需要格除物欲,才能像颜子一样未尝不知。这个时候,我又开始怀疑,是不是我的功夫做颠倒了,与诚意联系不到一起。后来我问希颜,希颜说:先生说,格物致知是诚意的功夫,极为正确。我说:为什么说它们是诚意的功夫呢?希颜让我再去思考体会。但我还是不能领悟,先生。”

先生说:“真是可惜啊!这一点只需一句话就能领悟。你所举的颜子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你只需要明白身、心、意、知、物都是一回事就可以。”

九川疑惑地问:“物在外,怎么能与身、心、意、知是一回事呢?”

先生说:“耳、目、口、鼻、四肢,是人的身体,但是,如果没有心的作用,怎么能够视、听、言、动呢?而心想要视、听、言、动,如果没有耳、目、口、鼻、四肢也不行。所以,没有心就没有身,没有身也就没有心。从它的充塞之处来看,它就被称为;从它是身体的主宰来看,它就被称为;从心的发用来看,它就被称为;从意的灵明之处来看,它就被称为;从意所涉着处来看,它被称为,所以说它们都是一回事。意是不能凭空存在的,必须与事物相接。所以,要想诚意,就去意所在的某件事上去,以此来去除人欲而复归于天理,如此,良知在这件事上,就不会被障蔽而能够致得了。这便是诚意的功夫。”

九川于此释然,破除了心中数年的疑虑。

九川又问:“甘泉先生最近也开始相信和用《大学》古本了,他认为格物就相当于说造道,又认为穷理犹如穷其巢穴,是要亲自到巢穴中去,因此,格物也就是随处体认天理。这好像与您的观点渐渐趋同了。”

先生说:“甘泉能够切实用功,所以能转变得过来。从前我对他说《大学》古本中的亲民不需要改为新民,他也不相信。如今,他对格物的理解与我也相近,不过不需要把字换成,还用这个字就好。”

后来,有人问九川:“如今为何对字没有疑惑了?

九川说:“《中庸》上说不诚无物,明道先生也说物来顺应以及物各付物’‘胸中无物等等。字是古人常用到的字。”后来有一天,先生也是这么说。

《传习录》四十二、【陈九川录】

念如何可息 只是要正

九川问:“近几年,我因为厌倦了泛滥之学,常常要静坐,以此来屏息念虑。不过,不但没有做到,反而觉得心神更加纷乱,怎么办?”

先生说:“念头如何能够停止?只是要保持正念。

九川问:“应当有无念的时候吧?”

先生说:“确实没有无念的时候。”

九川又问:“如此,应该如何理解呢?”

先生说:“静中未尝没有动,动中也并非没有静。比如,戒慎恐惧就是念头,怎么能分动、静?”

九川说:“那周子为什么说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呢?”

先生说:“没有欲念自然能静。也就是静亦定,动亦定的定。这里的字,是指心的本体。戒慎恐惧的念头是活泼,而这正是天机运行生生不息的体现,这也就是所谓的之命,于穆不已,一旦有停息就是死。不是从心的本体生发出的念头,就是私念。”

九川又问:“当用功收摄心念的时候,如果有声、色出现在眼前,还如同平常那样能听见、能看见,恐怕是用心不专一吧?”

先生说:“怎么能做到听不见、看不见呢?除非是槁木死灰、耳聋眼瞎的人才能做到。虽然听见、看见了,只要心不跟着跑掉就可以了。”

九川说:“从前有人在静坐的时候,他儿子在隔壁读书,他不知道儿子读书勤还是懒。程子赞扬他很能持守恭敬之心。这里怎么回事?”

先生说:“伊川先生恐怕是在讽刺他。

九川又问:“静坐用功时,感觉自己的心收摄得很好,但一遇到事情,这个状态就无法保持。随即提起一个念头,在事上去审察。待到事情过去之后,再回头拾起收心的功夫,依然觉得功夫分了内外,始终不能打成一片。”

先生说:“这是因为你对格物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心怎会有内外之分呢?比如,你当下在这里讨论问题,难道还另外有一颗心在里边照管着?这个听讲时专一诚敬的心,就是你静坐时候的那颗心,功夫是一以贯之的,何须另起一个念头。人必须在事上磨炼,才真正有进步。如果只是贪爱宁静,自然遇事就会忙乱,功夫最终也不会有长进。你所说的静坐时候的功夫,表面看似乎是收摄了心念,但实际上心已经放逸沉溺了。”

后来在洪都的时候,九川又和于中、国裳探讨“功夫内外”的说法。他们都说:“事物本身就有内有外,但用功要内外并进,不能有间断!”就这个问题,九川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做功夫离不开心的本体,而心的本体原本就没有内外之分。只是后来做功夫的人将它分了内外,因此就失去心的本体。如今正需要讲明,功夫不要分个内外,如此才是本体的功夫。”

这一天,大家都有所省悟。

《传习录》四十三、【陈九川录】

尔那一点良知 是尔自家的准则

九川又问:“陆子(注:陆九渊,字象山)的学说怎么样?”

先生说:“自濂溪、明道二位先贤之后,也就只有象山先生了,只是稍稍粗疏了些。”

九川说:“看他讲论学问,每篇都能讲出精髓,句句都像针膏盲,看不出什么粗疏啊。”先生说:“因为他曾在心上下过功夫,这与那些揣摩依仿,在文义上求的人自然不同,但只要细看也会发现有粗疏之处,用功久了就能看到。”

十五年庚辰年(注:1520年),九川去虔州再次拜见先生。九川问:“最近用功的时候,虽然稍微知道些关键,但是很难找到稳当快乐之处。”

先生说“你要在心上去寻天理,这正是所谓的理障。这里面有一个诀窍。”

九川问“请问是什么诀窍?”

先生说“诀窍就是致知。”

九川问“知要如何去致?”

先生说“你的心中的那点良知,正是你自己的准则。你的意念所着之处,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丝毫都欺瞒不了它。只要你不去欺瞒良知,实实在在依着良知行事,善就存养,恶就去除,这是何等的稳当快乐!这就是格物的真正诀窍、致知的实在功夫。如果不依靠这些真机,怎么去格物呢?对于这点,我也是近年来才体会得如此明白的。开始的时候,我还有些怀疑,担心仅凭良知行事还不足够,经过仔细的体察,没有任何缺漏。"

《传习录》四十四、【陈九川录】

人若知这良知诀窍 随他多少邪思枉念 这里一觉 都自消融

在虔州的时候,一天,九川和于中、谦之一起陪着先生坐。

先生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圣人,只因自己不能真的相信,把这个圣人给埋没了。

他回头看了看于中说:“你的胸中原本就是一个圣人。”

于中站起来说:“不敢当。

先生说:“这是你自己本来就有的,为何要推辞?”

于中还是说:“不敢当。”

先生说:“人人都有,更何况于中你呢?你却为什么还要谦让?就是谦让也谦让不得。

于中于是笑着接受了。

先生又说:“良知在人心中,无论你如何做,也无法泯灭它。虽然身为盗贼,他自己也知道不应该去做盗贼,你要喊他是贼,他也会感到很羞耻。”

于中说:“只是被物欲给蒙蔽了。良知在人的心中,不会自己消失。这就像乌云遮住太阳,而太阳何尝消失了呢。

先生说:“于中是如此聪明,别人都还不能明白这一点。”

先生说:“把这些看明白以后,随他万语千言,任他是非真假,到了眼前便明了。与良知相符的就对,不相符的就错。这与佛家所说的心印'类似,真是个试金石、指南针。”

先生又说:“人如果明白良知这个诀窍,任他有多少邪思妄念,良知一觉照,它们自然就消失了。良知真如灵丹一粒,能点铁成金。”

《传习录》四十五、【陈九川录】

知来本无知 觉来本无觉 然不知则遂沦埋

崇一说:“先生致知的主旨,已经阐发得精深透彻,看来这里已经到头了。”

先生说:“为何说得这样轻易?你用功半年,看看会怎样?再用功一年,看看又会怎样?下功夫的时间越久,感觉越是不同,这是以用言语表达的。

先生问九川:“对于致知的学问,你有什么体会? ”

九川说:“自我感觉与以前不同。以前用功常常得不到个恰好之处,现在才是恰好之处。”

先生说:“由此可知,在自己身心上去体悟与仅仅听讲确实不同。当初我给你 讲致知的时候,知道你还有些轻忽慢易之心,还没有体会到其中的真味。只要将这个诀窍,再往深处体会,就会每天都有新的认识,这个功夫是没有止境的。”

先生又说:致知二字,真是千古以来圣圣相传的秘诀,能见得到此,真是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九川问:“当年伊川先生说到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时,弟子说他泄露了天机。先生的致知学说,莫非也将天机泄露得太多? ”

先生说:“圣人早已将致知的学说指明给人了,只是后人把它掩盖隐藏起来了,而我只是在重新阐发倡明而已,为什么说是泄露天机呢?良知是人人本有的,似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因而,如果跟那些不切实用功的人说,他们轻视忽略,十分可惜,对彼此没有什么益处。但是如果给那些能切实用功但不得要领的人讲明的话,他们就感到非常有用。”

先生接着说:“致知之后,才发现本无所谓知;觉悟之后,才发现本无所谓觉。 但是,如果不去致知,那么自己的良知就会埋没。”

《传习录》一、【徐爱录】

徐爱引言

对于《大学》中“格物”等说法,先生均以《大学》旧本为准,也就是先儒所谓的有错误的版本。我刚听说时极为吃惊,接下来便是怀疑,最后,殚精竭虑,将各种观点进行对照分析,并就此向先生请教。然后,我发现先生的学说犹如水之寒、火之热一样真实无比,绝对“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先生天生聪明睿智,同时又和蔼坦诚,不重视修饰边幅。人们知道先生年少时性格豪放不羁,又曾热衷于诗词文章,并深入研习过佛道,乍听他的学说,都认为他是标新立异,不屑深究。但是他们不知道,先生在谪居贵州龙场三年,身处困境,修静养心,惟精惟一的功夫已经到了超凡入圣的境界,粹然合于圣道的大中至正的主旨。

我每日接受先生的教诲,知道先生的学问,刚听到时,似乎很简单,但越了解越觉得高深;刚见到时,似乎很粗疏,但越钻研越觉精妙;刚接触时,仿佛很浅近,但越深入就越觉得无有穷尽,十余年下来,我竟然对先生的学问还远没有入门。当世的君子,有的与先生仅有一面之交,有的都没有亲耳听到过先生的讲论,有的先抱着轻忽慢易、愤愤不平的心态,急于在短时间之内,仅凭一些传闻,便臆断妄度,这样如何能真正了解先生的学说呢?就连跟随先生学习的人,对于先生教诲,往往也是得一遗二,如同相马时只看见马的雌雄和颜色,而忘了关注它是否是一匹千里马。所以我把平时所听到的教诲全都记录下来,岀示给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考订校正,希望能不辜先生的教诲。

《传习录》二、【徐爱录】

大学之亲民至善

徐爱问:“《大学》首章中的在亲民',朱子认为应该是新民',后边节中的作新民'的句子,似乎也可作为证据。而先生您认为,应按《礼记》中的旧本理解为亲民',您也有根据吗?”

先生说:“‘作新民'的',是自新之民的,与在新民不同,作新民怎可作为在新民的证据呢?可以相对应,但不是的意思。包括后文中说的治国平天下'。都没有在的方面有更多阐发。而其中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等等,这些句子却都含有的意思。亲民就像《孟子》中的亲亲仁民就是仁爱百姓的意思。百姓不能彼此亲爱,舜就任命契作司徒,诚敬地推行五教,使其能够互相亲爱。《尧典》中的克明峻德就是《大学》的明明德;从以亲九族平章’‘协和就是亲民,也就是明明德于天下。又如孔子说的修己以安百姓修己即是明明德安百姓就是亲民。提到亲民,就已经有教化养育的意思,说新民就有失偏颇了。”

徐爱问:“《大学》之中知止而后有定这一句,朱子认为是指事事物物皆有定理,这个看法好像与您的不一致。”

先生说:“到事事物物中去寻求至善,如此就是义外了。至善是心的本体,只要明明德能达到至精至一的程度就是至至善,然而也并未离开事物。《大学章句》的注释中所说的穷尽天理,无丝毫人欲私心这句话是正确的。”

《传习录》三、【徐爱录】

心即理

徐爱问:“至善只是从心上去寻求,恐怕不能穷尽天下的事理。”

先生说:“心即是理。天下又哪里会有心之外的事,心之外的理呢?”

徐爱说:“比如侍奉父母的孝,侍奉君主的忠,结交朋友的信,治理百姓的仁,这些事情当中有许多的道理在,恐怕也不能不去细察。”

先生感叹道:“这种说法蒙蔽人很久了,哪里是一句话就能使人明白的?现在姑且就你提的问题来说说。比如侍奉父亲,难道要从父亲那里求个孝的理不成?侍奉君主,难道要从君主那里求个忠的理不成?结交朋友、治理百姓,难道要从朋友和百姓那里求得信和仁的理不成?孝、忠、信、仁这些理就在心中,所以说心即理。这颗心没有被私欲障蔽,就是天理,不需要外面来添加一分。以这颗纯然天理的心,运用到侍奉父母上就是孝,运用到侍奉君主上就是忠,运用到结交朋友、治理百姓上就是信和仁。只需要用功在自己心中去人欲、存天理就行了。”

徐爱说:“听了先生这番话,我觉得有所领悟。但一些旧的看法仍然萦绕于心,尚不能完全去除。就比如侍奉父母,如何让他们冬温夏清、如何晨省昏定等诸多细节,不也需要讲求吗?”

先生说:“怎能不讲求呢?只是要知道根本处,只是去讲求如何去人欲、存天理。比如讲求如何在寒冬让父母温暖这件事情,所做的也只是尽自己的孝心,唯恐有丝毫的私欲夹杂其间;如何在炎夏让父母凉爽,所做的也只是尽自己的孝心,唯恐有丝毫的私欲夹杂其间。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自己心上去讲求。如果自己心上没有私欲,纯粹只是天理,是真诚孝敬父母的心,冬天的时候,自然会担心父母受寒,自然会想办法让他们得以温暖;夏天的时候,自然会担心父母受热,自然会想办法让他们得以凉爽。这些方法都是从诚孝之心上生发出来的。先要有这颗诚孝的心,才能生发这样的条目。比如一棵树,树根就是诚孝的心,那些条目就是枝叶。树必须先有根,然后才有枝叶,而不是先找到了枝叶,然后再去种根。《礼记》上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这一切都是必须有深爱作为根本,便自然而然有这样的结果。”

《传习录》四、【徐爱录】

知行合一之训

徐爱由于未领会先生“知行合一”的主张,与宗贤和惟贤再三辩论,也没有结论。于是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举例说说看。”

爱说:“当今之人都知道对父母应该孝,对兄长应该悌,但往往做不到孝和悌,可见知与行分明是两件事。

先生说:“这已被私欲所障蔽阻隔,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没有知而不行的。知而不行,说明还不是真知。圣人教导人们的知与行,就是要恢复知与行的本体,并非简单告诉你如何去做就了事。所以,在《大学》中以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作为例子,告诉人们怎样才是真知真行。看到美色是知,喜欢美色就是行,在见到的同时自己就喜欢上了,而不是在见到之后再另外产生一个喜好的想法;闻到难闻的气味是知,讨厌难闻的气味是行,闻到的同时就开始讨厌了,而不是在闻到之后再另外产生一个讨厌的想法。一个鼻子不通气的人,就是见到有气味闻的东西在跟前,鼻子闻不到,也就不会有特别讨厌的感受,这也是因为他未曾那难闻的气味。这就如我们讲某人知孝知悌,必定是他曾经行孝行悌,才能称他知孝知悌,难道他只是知道讲些孝悌方面的话,就可以称为知孝知悌不成?再比如知痛,必定是自己已经疼痛了才知痛;知寒,必定是自已已经寒冷了才知寒;知饥,必定是自己已经饥饿了才知饥。知与行如何能分得开?这就是知与行的本体,还没有被人的私欲所障蔽阻隔。只有如此去做,才算是圣人教导的知,要不然都还不是知,这是多么紧切着实的功夫啊!如今人们一定非得把知行说成是两件事,是什么意思?而我要把知行说成是一件事,又是什么意思?倘若不懂得我立论的宗旨,只是在那里讲知行是一件事或是两件事,又有何用呢?”

徐爱说:“古人把知行分开来讲,也是想让世人能够明白,一方做知的功夫,另一方面还要做行的功夫,如此功夫才能落实。”

先生说:“这样理解就失去古人的宗旨了。我曾经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如果真正领会了其中的道理,单说一个知,行已自在其中了;单说一个行,知也自在其中了古人之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只因世上有一种人,只是懵懵懂懂地任意去做,根本不懂得要思考觉察,所做的都是些盲目、无知的举动,因此必须讲一个知他的行才能得当。世上还有一种人,漫无边际地凭空思索,根本不愿意躬行实践,都是一些猜度揣摩,所以必须讲一个行,他的知才能真切。这正是古人为了补偏救弊,不得已的一种说法。假若明了这一用意,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了。如今的人把知行分为两件事去做,认为是必须先有知然后才能行,因此,自己就先讲习讨论,去做所谓知的功夫,等到能够知得真切之后,再去做所谓行的功夫,结果终身都没有真正去行,终身都不能做到真正的知。这不是个小问题,并且由来已久。现在我说的知行合一,正是对症的药。这也并非我凭空杜撰的,知行本体就是如此。要是明白了我立论的宗旨,即使把知行分开说也无妨,因为你知道他们本是一个;如果不明白我立论的旨,即使说知行合一,又有何用处?那只是讲些没用的话而已。”

《传习录》五、【徐爱录】

格物是止至善之功 既知至善 即知格物

徐爱问:“昨天听了先生止至善的教导,我已经觉得功夫有了用力之处。但是,与朱子的格物之说相比较,再三思考,最终难以统一起来。”

先生说:“‘格物止至善的功夫,既然明白了至善,即是明白了格物。”

徐爱问:“昨天我用先生关于止至善的教导来推究朱先生格物的观点,似乎也能了解个大概。但是朱熹先生的解读,从《尚书》的‘惟精惟一、《论语》的博文约礼、《孟子》的尽心知性等都可找到根据,所以我的疑虑未能完全消除。”

先生说:“子夏对圣人是笃信不疑,而曾子是反求诸己。能驾信圣人固然很好,但是不如反求于己更加切实。如今,既然你还不能完全从心上明白,又怎么能拘泥于前人的说法而自己不去寻求答案?就比如朱子,他十分尊崇信赖程子,但他遇到不能完全明白的地方,又何曾随意轻信过?其实,你提到的‘惟精惟一’‘博文约礼’‘尽心知性等,它们的内涵与我的学说本来就是一致的,只是你没有深入思考而已。朱子对格物的阐释,未免有些牵强附会,并非《大学》的本意。的功夫,博文约礼的功夫。曰仁既然你已经明白知行合一之说,在这一点上自然一句话就能明白。尽心、知性、知天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圣人的境界;存心、养性、事天学而知之,利而行之的贤人的境界;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而知之,勉而行之的普通人的境界。朱子之所以会错解了格物,就是由于他把这几个层级理解颠倒了,把尽心知性理解成物格知至,要求初学之人去做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圣人的事情,这如何能做到呢?”

徐爱问:“为什么说尽心知性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圣人境界呢?”

先生说:“性是人心的本体,天理是性的本源。因此尽心就是完全发挥天命之性。《中府》说: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所谓'存心',就是心还未能完全发挥命之性。而知天就相当于知州、知县,是自己的分内之事,人与天已经合一。事天,就像子女侍奉父母、臣子侍奉君主一样,必须恭恭敬敬地侍奉承事才不会有过失,这种状态,人与天还是相对为二的,这也就是圣人与贤人的区别之所在。至于夭寿不贰其心,这是教导为学之人一心为善,不能因为人生境遇的穷困或通达、人的寿命的长或短而动摇了为善之心,只管去一心一意修身,以求能得见天命。尽管知道了人的穷通寿夭乃是天命,我也不必因此动心。事天,虽然人与天还相对为二,但也已经能到天命面前了。俟命,就是人还没有见到天命,就像站在这里等待一样,这便是初学之人开始立志的时候,有困知勉行的意思在。如今把这个次第理解颠倒了,为学之人就没有着手的地方了。”

徐爱说:“昨天听了先生的教诲,我也隐隐约约觉得应该这样用功。今天又听了先生的教导,就更没有怀疑了。昨天晚上我在想,格物,指的就是,这都是从心上来说的。”

先生说:“是的。身的主宰就是心;心所生发的就是意;意的本体就是知;意的对象就是物。比如,意在侍奉亲人上,那么侍奉亲人这件事情就是一物;意在侍奉君主上,那么侍奉君主这件事情就是一物;意在仁爱百姓、爱护万物上,那么仁爱百姓、爱护万物的事情就是一物;意在视、听、言、动之上,那么视、听、言、动的行为就是一物。所以我才说没有心之外的理,没有心之外的物。《中庸》说的不诚无物,以及《大学》中的明明德的功夫,都在讲一个诚意,而诚意的功夫就是格物。”

先生又说:“‘格物,与孟子的大人格君心一样,是指去除人心中不正的念头,以保全心的本体的纯粹中正。只要意念所在,就要去除不正的念头以保全心的中正,这样就是无时无处不在存养天理,也就是在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先生又说:“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就能知。看见父母自然知道孝顺,看见兄长自然知道恭敬,看见小孩落井自然知道恻隐,这就是良知,不需要向心外求索。如果良知发用,没有私欲的障蔽,那就是《孟子》所言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而对于常人而言,还做不到没有私欲的障蔽,因此,必须用致知格物的功夫,战胜私欲恢复天理。如此,人心的良知就再无障蔽,充塞于内心之中、自然生发启用。这就是致得了他的良知。知致则意诚。

《传习录》六、【徐爱录】

心一也 未杂于人 谓之道心

杂以人伪谓之人心

徐爱问:“先生认为博文约礼的功夫,我深思之后也没有理解,请您再简单开示。”

先生说:“‘即是表现出来,可见的部分就是隐藏起来,不可见的部分就是,它们原本就是一个东西。所谓约礼,就是让自己的心纯粹就是一个天理。要让自己的心纯粹就是一个天理,必须在天理表现的地方下功夫。比如,表现在侍奉亲人上,心就在侍奉亲人上来存养天理;表现在侍奉君主上,心就在侍奉君主上来存养天理;表现在身处富贵、贫贱时,心就在身处富贵、贫贱上存养天理;表现在身处患难、夷狄时,心就身处患、夷狄存养天理。无论有事还是无事,说话还是沉默,处处都这样去做,任由天理表现在什么地方,就在那上面去学习存养天理。这就是博学之于文,就是约礼的功夫。博文即是惟精约礼即是。”

徐爱问:“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从先生对精一的定义来推断,此话似乎有问题。”

先生说:“是的。心只有一个。心没有掺杂私欲时称为道心,掺杂了人的私欲时称为人心。人心如果能恢复纯粹中正就是道心,道心失去了纯粹中正就是人心,并不是有两颗心。程子说:人心即私欲,道心即天理,听上去似乎把道心和人心分开了,其实是抓住了问题的本质。而现在说道心是主宰,人心听命于道心,这样就有了两颗心了。天理和私欲不能并存,怎么会有以天理为主宰,私欲又听从于天理的呢?”

《传习录》七、【徐爱录】

仲尼之门 无道桓 文之事者 是以后世无传焉 此便是孔门家法

徐爱说:“著述也是不能缺少的,比如《春秋》这部经典,如果没有《左传》的注解,恐怕很难读懂。”

先生说:“《春秋》必须有《左传》作为注解才能明白,那《春秋》就成了歇后谜语了。圣人何必要写如此艰深隐晦的文章呢?《左传》大多是鲁国史书的旧文,如果《春秋》要借助《左传》的注解才能明白,那孔子当初何必删削呢?”

徐爱说:“伊川先生也认为‘《传》是案件的内容,《春秋》是对案件的裁定。比如,《春秋》上记载有弑杀了某位君主、征伐了某个国家这样的事件,但如果不清楚这些事情的过程,恐怕也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先生说:“伊川先生这一句话,恐怕也只是沿袭了世儒的说法,而没有真正领会圣人作经的本意。比如写到了弑君,弑君本身就有罪,何必还要去了解弑君的详情呢?讨伐诸侯的命令本该由天子发出,书中写到了伐国,伐国本身就有罪,何必还要了解伐国的详情呢?孔子述六经,只是为了端正人心,只是要人存天理、去私欲。对于存天理、去私欲的事情,他曾经谈到过,有时根据人们的所问,他也会根据情况作出适当的回答,也不愿多讲,只怕人们专门到言语上去寻求,所以他才说予欲无言。至于那些纵人欲、灭天理的事,又怎么愿意详细告诉别人呢?那么是在长乱导奸啊。因此孟子讲:仲尼之门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这就是所谓的孔门家法。俗儒只是在探求霸者如何称霸的学问,所以他们要了解许多阴谋诡计,这完全是一片功利之心,与圣人作经的宗旨完全相悖,他们怎么能想明白呢?”因而先生感叹道:“不是达至天德的人,我都很难给他讲明白这些。”

先生又说:“孔子曾说:吾犹及史之阙文也。’孟子也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孔子删削《尚书》,唐尧、虞舜、夏朝这四五百年间的历史,也不过是数篇记载而已,难道再没有其他的历史事件了吗?孔子之所以只保留这几篇,他的用意也不言而喻了。圣人是要删除繁杂的内容,而后世的儒者却偏要添进去。”

《传习录》八、【徐爱录】

徐爱跋

因为我过去一直沉浸于前人的学,所以刚开始听到先生的教诲时,心中实在是惊骇不已,茫茫然没有头绪。听先生教诲的时间长了之后,渐渐懂得回到自己身心去躬行实践,然后才确信先生的学问是孔门的真传,除此之外,都是傍蹊小径、断港绝河!比如说“格物”是“诚意”的功夫,“明善”是“诚身”的功夫,“穷理”是“尽性”的功夫,“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功夫,“博文”是“约礼”的功夫,“惟精”是“惟一”的功夫,诸如此类的说法,刚开始的时候,我感到难以理解,后来经过长时间的深思,豁然开朗,高兴得手舞足蹈。

《传习录》九、【陆澄录】

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陆澄问:“何谓主一的功夫?比如,读书时就一心在读书上,待客时就一心在待客上,这是否就是主一呢?”

先生说:“贪恋美色时就一心在贪恋美色上,贪爱财物时就一心在贪爱财物上,这难道也可以称为主一吗?这只是在追逐外物,不能叫主一主一,就是专一在天理上。”

问立志。

先生说:“只要念念存养天理,就是立志。如果能做到时刻不忘于此,久而久之自然心中凝聚,这就类似于道家所说的结圣胎。天理之念常存于心,不断培养,就能慢慢达到孟子所讲的美、大、圣、神境界。这一切,也只是从一念天理上去存养扩充。”

《传习录》十、【陆澄录】

处朋友 务相下则得益 相上则损

先生说:“平日做功夫的时候,要是觉得心中烦乱,就静坐;要是懒得看书,就去看书。这也是对症下药。”

先生说:“与朋友相交,相互谦下,皆能受益,互不谦让,就会招损。”

孟源有自以为是、好慕虚名之病,先生曾多次批评过他。一日,先生刚刚批评完他,这时,有位朋友前来,向先生汇报他近来的用功情况,请先生指正。孟源在一旁听后,插话说:“你这是刚刚有了点我以前的本领。”

先生说:“你的毛病又犯了。”

孟源满脸惶愧,正准备进行辩解。

先生说:“你的毛病又犯了。”接着开导他:“这正是你一辈子最大的病根。这就好比,在一块一丈见方的地里种一棵大树,雨露的润泽、土地的养分,都只是在滋养这棵大树的根。如果在树的四周种植一些优良的稻谷,因为上边有浓密树叶的遮蔽,地下又有盘根错节,稻谷怎么能够生长?所以必须砍掉这棵树,连一点细根都不留,然后才能种植稻谷。否则,任你如何耕耘栽培,也只是在滋养大树的根。

《传习录》十一、【陆澄录】

惟患此心之未能明 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陆澄问:“后世的著述实在是太多了,恐怕会扰乱正学吧?”

先生说:“人心与天理浑然一体,圣人将其写在书上,就像给人画像一样,只是呈现一个大致的模样,人们可以根据这个模样去找到本人,而那个人的精神气质、言谈举止,画像是无法表达的。后世的诸多著述,只是相当于将圣人所描绘的画像再次进行模仿写,并且妄自分析增添,以炫耀自己的才能技艺,这样就越来越失真了。”

陆澄问:“圣人遇到事情,能够做到应变无穷,莫非是预先就探究过?”

先生说:“有那么多的事情,怎么可能预先探究得过来?圣人的心犹如明镜,其根本在于明,它能够随事物的出现立即出现映像,没有照不见的东西。不可能镜子里以前所照之物的影像还在,未照事物的影像就已提前出现。后世之人认为圣人预先探求研究,这种看法就跟刚才的比喻相似,已经与圣人的学说背道而驰了。周公制定礼乐制度以教化百姓,这是圣人都能做到的,为什么之前尧、舜没有完备制定,非要等到周公去做呢?孔子删述六经以昭示万代,这也是圣人所能做到的,为什么周公不做而非要等到孔子才做呢?因此可知,圣人是身处特定的时期,才会做特定的事情。只怕镜子不够明,而不怕事物出现不能照。去探究事物的千变万化,也是镜子照物之时的事情,但是学者必须先下功夫把镜子擦亮。求学之人,唯一需要担心的是自己的心不能明澈,而无须担心不能穷尽事物的变化。”

陆澄说:“既然如此,那么冲漠无朕而万象森然已具者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

先生说:“这句话本来讲得很对,只是人们没有真正明白,所以理解就有了偏差。

《传习录》十二、陆澄录】

人须在事上磨 方能立得住

先生说:“义理,没有固定的方式,也没有穷尽。我跟你讲,不要稍有收获就认为天理也就如此而已。即使再讲上十年、二十年,乃至五十年,也没有止境。”

一天,先生又说:“尧、舜已经很圣明了,然而在尧、舜的圣明之上,善也没有穷尽;桀、纣已经恶毒了,然而在桀、纣的恶毒之下,恶也没有穷尽。假如桀、纣没死,恶难道就到此为止了吗?”假如善能够穷尽,那周文王为什么还要说望道而未之见呢?”

陆澄问:“没事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功夫还不错,可是一遇到事情,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是为何?”

先生说:“这是因为你只知道在静中修养,却没有去做克除己私的功夫。如此的话,真遇到事情,自己就要倾倒。人必须在事上磨炼自己,如此才能站得稳,才能做到静亦定、动亦定。”

《传习录》十三、【陆澄录】

立志用功 如种树然

陆澄问:“知识没有什么长进,怎么办?

先生说:“治学必须找到根本,必须从根本上去用功,如此循序渐进。道家婴儿的说法,是个很好的譬喻。婴儿在母腹之中的时候,体内只是气在运行,哪有什么知识?出生之后才会啼哭,既而会笑,然后又能认识父母兄弟,再后来逐渐能站立、行走、持拿、背负,最后,天下的事无所不能。这些都是由于他的精气日渐充足,筋力日渐强大,智慧日渐开启的原因,并非刚生下来就能将这一切推求探寻得来。所以治学要找到根本。圣人到达位天地,育万物的高度,也只是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存养而来。后世儒者不明了格物的学问,看到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于是想在初学的时候就把所有的都讲求明白,天下岂有这样的道理?”

先生又说:“立志用功,就像种树。刚刚生根发芽,没有长树干;等有了树干,没有树枝;等有了树枝,就开始长树叶;有了树叶,然后才能开花结果。刚开始下种的时候,只管去栽培浇灌,不要去想生枝、长叶、开花、结果的事情。空想有什么意义!只要不忘记栽培灌溉的功夫,何愁将来没有枝叶花果?”

陆澄问:“读书不能明了文意,怎么办?”

先生说:“这是因为只在字面意思上去钻研探求,所以不能明了。这么做,倒不如按照旧时的方式做学问,那倒是看得多、解得明白。不过,即便他们治学的时候,能把书本解释得极为明白,但终生都没有身心上的收获。必须在心上用功,凡是不明了、照着去做行不通的情况,就必须回到自己心上去体会书中的道理,这样就可以通,四书五经也不过是说这心的本体,这个本体就是道。本体明就是道明,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的学问。这是做学问的根本。”

《传习录》十四、【陆澄录】

故有迷之者 非鬼迷也 心自迷耳

陆澄问:“仁、义、礼、智的名称,是不是已发之后才有的?”

先生说:“是的。”

一天,陆澄又问:“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者都是的别称吗?”

先生说:“仁、义、礼、智也同样是性的别称。性只有一个,从形体而言称为,从它主宰万事万物而言称为,从它的迁流变化而言称为,就天理赋予人而言称为,就主宰人的身体而言称为。这颗心的发用,遇到父母就称为孝,遇到君主就称为忠。以此类推,名称可以无数。这仅仅是一个性而已。就像一个人,对父亲而言他是儿子,对儿子而言他是父亲,以此类推,名称也可以无数,也只是他这一个人而已。人只要在上做功夫,一透彻,天下万理都灿然明了。”

—天,大家在讨论为学的功夫。

先生说:“教人做学问,不能偏执某一方式。人在初学之时,心猿意马,难以控制,所想的也大多跟私欲有关,所以,要教他通过静坐来平息念头。等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心念能稍稍安定下来,如果还是悬空守静,就如同槁木死灰一般,也没有什么用处,此时就必须教他去做省察克的功夫。这种功夫不能有间断的时候,就像剪除盗贼,必须要有彻底消灭的决心。自己没事的时候,将内心中的好色、贪财、慕名等等私欲逐一追究、搜寻出来,一定要将病根连根拔除,令它永不复发,如此心中才算痛快。要常常像猫捉老鼠一样,眼睛盯着,耳朵听着,刚有一丝恶念萌动,就要斩钉截铁般立即克除,不可姑息纵容,给它喘息的机会。不能覆藏隐匿这些恶念,不能给它岀路,这样做才是真正的功夫,如此才能真正地彻底扫除心中的私欲。真到了无私可克的地步,自然能做到垂拱而治。

虽然说何思何虑,但这又并非是初学者能做到的。初学的时候,必须要省察克治,也就是要做到至诚,所思所想只是一个天理。等到心中的天理纯粹圆满之时,就达到何思何虑的境界了。”

陆澄问:“有的人夜里怕鬼,怎么办?”

先生说:“这种人,平时不能集义,内心有所不安,所以会害怕。如果平时的行为正当,合乎神明,又有什么可怕的?”

马子莘说:“正直的鬼不必害怕,但恐怕邪恶之鬼会不管什么善恶直接加害于人,所以难免会害怕。”

先生说:“哪有邪恶的鬼能迷惑正直的人?就是这一怕,心就邪了。有被迷惑的情况,那也不是鬼迷惑了人,是自己的心迷惑了。

比如,一个人好色,就叫被色鬼迷惑了;贪财,就叫被财鬼迷惑了;不该发怒时发怒,就叫被怒鬼迷惑了;不该害怕而害怕,就叫被惧鬼迷惑了。”

《传习录》十五、【陆澄录】

此时正宜用功

陆澄跟随先生暂居鸿胪寺,忽然收到家信,信中说儿子病危,陆澄极为忧愁烦闷,难以承受。

先生说:“现在正是该用功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不去用功,平时讲学又有什么用处?人就是要在这种时候磨炼心性。父亲疼爱孩子,自然是至情,但天理本身也有个中和之处,过了这个度就是有私心。这种时候,人们往往认为,从天理的角度来讲,人也应该忧愁,结果就一味沉浸在了忧苦之中,却不知道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大体上说,人的七情的反应,一般都是过头的多,不及的少。只要稍稍过了那个度,就已经不是心的本体,必须要进行调整才能回到中和的状态。比如父母去世,做儿女的恨不能一哭便死,方能舒缓心中之痛。然而,《孝经》却说:毁不灭性这并非是圣人要强制世人这么做,而是因为天理本身就有个限度存在,人的七情不能过度。人只要认识了心的本体,自然就会明白这个本体分毫都无法增减。”

先生说:“不能说未发之中的那个常人都能具备。因为体用一源,有这样的体,就有这样的用。有未发之中的体,就有发而皆中节之和的用。如今的人如果没有发而皆中节之和,就说明他没有完全达到未发之中。”

《传习录》十六、【陆澄录】

从心所欲 不逾矩 只是志到熟处

唐诩问:“立志就是要在心中常存一个善念,这时还需要为善而去恶吗?”

先生说:“心中存养善念时,就是天理。这个念头本身就是善,哪还需要去思什么善呢?这个念头本身就不是恶,哪还需要去什么恶呢?这个善念就像是树的根芽,立志的人恒常保持这个念头就好。孔子之所以能够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也是因为他的志向已经深入内心了。”

先生说:“精神、道德、语言、行动,大多要以收敛为主,向外发散是不得已而为之。天、地、人、物无不是如此。”

《传习录》十七、【陆澄录】

道无精粗 人之所见有精粗

徐爱说:“人心就像镜子。圣人的心像明亮的镜子,常人的心像昏暗的镜子。近代有关格物的学说,就像是用镜子照物的时候,只是在照上用功,却不明白镜子本身都是昏暗的,又怎么能把物照得清楚?而先生的格物学说,就像打磨镜子令它能够变得明亮。在磨镜上下功夫,镜于明亮之后,自然不会失去照物功能。”

陆澄问“道之精粗”。

先生说:“道本身并没有精粗之分,而是人们对道的认知有精粗不同。好比这间房子,人刚进来,只看见个大概的样子。久了之后,房柱、墙壁等等,一一都能看得清楚。时间再久一点,就如房柱上的花纹也都能细细分辨。然而房子仍旧还是这一间房子。”

先生说:“最近见面的时候,位少有疑问,这是为什么?人如果不肯用功,莫不是自以为已经明白如何为学,只需照着去做就可以了?却不知私欲每天都会产生,就像地上的灰尘,一天不打扫就会又多一层。踏实用功,就能知晓道是永无止境的,越探究越深广,一定要让自己的内心精纯无杂,没有丝毫不彻底才行。”

《传习录》十八、【陆澄录】

道无方体 不可执着 却拘滞于文义上求道远矣

陆澄问:“知至之后才可以谈意诚。如今天理和人欲都还没有彻底认清,如何才能做克去己私的功夫呢?”

先生说:“一个人如果能真实切己用功不止,那么,在他的心中,天理的精微就能一日比一日看得清楚,同样,私欲的细微,也能一日比一日看得明白。如果不下功夫克除私欲,整天只是在嘴上说说,天理是不会自行显现岀来的,人欲也是不会自行显现出来的。这就像人走路一样,走了一段路,才能认得一段路。到岔路口时,不清楚就问,问明白了又走,这样才能渐渐接近想去的地方。如今的人,对已知的天理不肯存养,对已知的私欲不肯去除,却只是忧虑自己不能无所不知。像这个样子,只是在讲一些空话,有什么用处呢?倒不如去做克除私欲的功夫,等到自己真的没有什么私欲可以克除的时候,再发愁不能完全认清天理、人欲也不迟。”

有人问:“道只有一个。可是古人论道的时候,见解常常不同,求道也有什么要点吗?”

先生说:“道没有所、形体,不可执着。要是拘泥在文词的意思上去求道,那离道就远了。就像今天的人们都在谈论其实又何曾真见过天?如果认为日、月、风、雷才是天,不对;如果说人、物、草、木不是天,也不对。道,就是天,如果明白这一点,那天下还有什么不是道?人只是凭据各自的一孔之见,认定了道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人们所讲的道才不一样。如果明白要向内寻求,能够见到自己的本心,那么,天下无时无处不是这个道。道贯通古今,无始无终,哪里会有什么不同?心即是道,道即是天。了知了本心就能认识道,就能认识天。”

先生又说:“你们诸位要是想真正地认识这个道,就必须在自己心上去体察认知,而不是到心外去寻求,如此才能真的见道。”

《传习录》十九、【陆澄录】

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 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 生意不穷

陆澄问:“名物度数,是不是也需要预先去讲求呢?”

先生说:“人只要能成就自己心的本体,那么用就在其中了。如果能存养自己的心体,达到未发之中的境界,自然就有发而中节之和,自然是怎么做都是对的。如果没有未发之中的心,即使事先研究了许多的名物度数,与自己的身心毫不相关,顶多是装点门面而已,一旦遇到事情,自然还是行不通。当然,并不是说对名物度数全然不顾,而是要知道何为先,何为后,那么就接近于道了。”

先生又说:“人要根据自己所具备的来成就自己。所谓的才,是指他可以做成某事的能力。例如,夔精通音乐,稷擅长种植,这是他们有这样的天资,他们自然就做了这样的事情。所说的成就自己,也是说要让他的心体纯粹就是天理。而所有的运用,都是从天理上生发而来,然后可以称之为'才'。一旦内心能够纯粹都是天理,也能不器。假使让夔和稷交换工作,夔管种植,稷管音乐,他们应当也能做到。”

先生又说:“《中庸》所说,素富贵行乎富贵,素患行乎患难,这就是不器,而只有把心体存养纯粹中正的人才可做到这一点。”

先生说:“与其成为数顷之无源的塘水,倒不如成为数尺有源的井水,如此才能生机无限。”当时,先生坐在池塘边,身旁正好有一口井,所以就用它们来比喻学问功夫。

《传习录》二十、【陆澄录】

善念发而知之 而充之

恶念发而知之 而遏之

陆澄问:“心要追逐外物,怎么办?”

先生说:“君主端身拱手,清肃穆地坐在朝堂之上,六卿各司其职,天下就能太平。人心统率五官,也应该这样做。如今眼晴看的时候,心就去追逐好看的颜色;耳朵听的时候,心就去追逐动听的声音。这就像君主要选拔官员,亲自坐镇吏部;要调遣军队,就亲自去镇兵部。这么做,不但失去了君王的本分,六卿也都不能各尽其职。”

先生说:“善念生起的时候,要能觉知它并加以扩充;恶念生起的时候,也要能够觉知它并加以遏制。觉知、扩充、遏制,这就是志,是上天赋人的聪明智慧。圣人只是拥有它,为学之人应当存养它。”

《传习录》二十一、【陆澄录】

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

陆澄问:“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定然就是私欲,不过,为什么那些闲思杂虑,也被认为是私欲呢?”

先生说:“闲思杂虑,说到底还是从好色、好利、好名这些病根上产生的,自己去找到病根就会明白。比如,你心中绝对知道自己没有抢劫、偷盗的思虑,为什么呢?因为你原本就没有这个心。你如果能将贪求财色名利的心都消灭干净,就像绝不抢劫、偷盗做贼的心一样纯粹,干净净只剩下心的本体,你再看,哪里还有什么闲思杂虑?这便是寂然不动’‘未发之中’‘廓然大公!自然能感而遂通,自然能发而中节',自然能物来顺应

陆澄请教《孟子》中“志至气次”的含义。

先生说:“这是志之所至,气亦至焉的意思,而不是说,志是最高,气是第二的意思。守持志向,养气就在其中了;不暴其气,也就是在守持志向。孟子为了治告于说法的偏颇之处,才会如此将放到一起来相辅相成讲的。”

《传习录》二十二、陆澄录】

古人不得己诱人之言

陆澄问:“先儒说: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贤人之言,则引而自高。这么说对吗?”

先生说:“不是这样。要是这样,就作伪了。圣人如同天,无处不是天,日月星辰之上是天,九地之下也是天。天何尝有自降处于卑下地位的时候呢?这就是所谓的大而化之。而贤人呢,如同高山,持守着它的高度而已。然而,百仞的高度不能拔高到千仞,千仞的高度也无法拔高到万仞。所以,贤人论道也从未去提升自己的高度,因为那样做就是作伪了。”

陆澄问:“伊川先生曾说过,不应该在喜怒哀乐还没有生起之前就去追求,而延平先生则教导为学之人,要观照喜怒哀乐未发之前的景象,他们的话如何理解呢?”

先生说:“他们讲都对。伊川先生担心有人在喜怒哀乐未发之前去讨求一个那样就会把当作一个东西来看待,就像我曾经说的,有人会把气的安定当成了一样。因此,他让人只在涵养天理、反省觉察上用功。而延平先生则担心为学之人用功没有下手之处,因此,他让人时时刻刻关注未发之前的景象,让人目视只看这些,耳听只听这些,这就是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功夫。这些说法都是古人为引导人为学时不得已说的话。”

《传习录》二十三、陆澄录

只是天理

陆澄问:“喜怒哀乐的,对于常人来说,固然不能完全地具备。如果碰到一件小事,按理来说当喜或当怒,由于此人平常没有喜怒之心,所以,遇到这件小事,情感的表达也能合于节度,这样也能称作中、和吗?”

先生说:“在这样的一时一事之上,固然也可以说是做到了中和,但还不能算是大本、达道。人性都是善良的,中、和是人人与生俱有的,怎么能说没有呢?然而,常人的心已经有所障蔽,他的本体虽然也能时常显现发用,但终究是时明时暗,不是整体的彻底发用。而时时刻刻都能保持中’的状态,然后才能称之为大本时时处处做到合乎节度,然后才能称之为达道。唯有一颗至诚之心,才能树立天下的大本。”

陆澄说:“我对的含义尚未明了。”

先生说:“这必须从自己的心上去体察认知,不是靠语言能说明白的。就是天理。”

陆澄问:“天理是什么?”

先生说:“去除人欲,便可认识天理。

陆澄问:“那天理为什么称为呢?

先生说:“因为不偏不倚。

陆澄问:“不偏不倚,到底是什么样的景象?”

先生说:“犹如明镜一般,全体晶莹透亮,丝毫没有尘沾染。”

陆澄问:“偏倚是有所沾染,假如要在好色、好利、好名等方面有所沾染,才能看出他是有了偏倚。但是,如果喜怒哀乐这些情感没有生发,人心还没有被美色、名利这些外物沾染,又怎么能看得出他是否有所偏倚呢?”

先生说:“虽然眼下没有沾染,但平素好色、好利、好名之心并不是没有。既然不是无,那就应该有。既然有这些私欲,也就不能说没有偏倚。比如,一个患了疟疾的人,虽然有的时候不会犯病,但由于病根没有去除,那也不能说他不是病人。所以,必须将平时的好色、好利、好名的私心彻底清除干净,不再有丝毫的遗留,这颗心完全达到廓然大公,其中纯粹都是天理,才可以说是达到了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才是天下之大本。”

《传习录》二十四、【陆澄录】

只存得此心常见在 便是学

先生说:“只是存养本心,让它时时都不放失,这便是学习。过去的事和将来的事,现在想它们有什么用?徒然丧失本心罢了。”

先生说:“一个人说话语无伦次,足以看出他没有存养本心。”

薛侃向先生请教,孟子的“不动心”和告子的“不动心”区别何在。

先生说:“告子是强行捉着这颗心不让它动;孟子则是想通过集义做到心自然不动。”

先生又说:“心的本体,原本就是不动的。心的本体即为性,性就是天理。性原本是不动的,天理也原本是不动的。集义就是在恢复心的本体。”

《传习录》二十五、陆澄录

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

有人问:“明道先生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墨子兼爱的主张为什么不能称为呢?

先生说:“这很难解释清楚,必须诸位在自己身心上去体悟觉察才能真正明白。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然它充塞遍布在天地之间,处处都有它的存在,但是它的生发和运行也只是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它才能生生不息。例如,冬至时一阳开始萌生,一定要从一阳开始,然后渐渐变化到六阳,如果没有一阳的萌生,又哪来六阳呢?阴的萌生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也正因为它是新进发展的,所以就会有一个发端之处;因为有发端之处,所以才能不断生长;正因为不断生长,所以才会生生不息。比如一棵树,开始先发芽,这就是树的生机发端之处。发芽之后,开始长树干,树干长成之后生岀枝叶,然后是生生不息。如果没有发芽,又哪来树干和枝叶呢?能够发芽,必定是下面有树根存在,有根就能活,无根便会死。要是没有树根,树芽从何而生呢?而父子、兄弟之间的亲情,便是人心生机的发端之处,就如同树的发芽。由此而发,就能仁爱百姓,爱护万物,这就如同长出树干和枝叶。而墨子讲的兼爱,是没有亲疏远近的区别的,这样就等于把自己的父子、兄弟与生人同等看待,这样一来,仁爱就没有了发端之处。不能发芽,便知道它没有根,便做不到生生不息,又怎么能称之为呢?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仁的根本,仁就是从这个根本中生发出来的。

《传习录》二十六、薛侃录】

志切 目视耳听皆在此

薛侃问:“秉持志向就如心痛一般,一心全在疼痛之上,哪里有时间说闲话、管闲事?”

先生说:“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这样下功夫也是可以的,但要让人知道出入无时,莫知其乡,人心的神明,原本就是如此,知道这一点,功夫才有着落。如果只是死死守着志向,免会因为这样下功夫出现问题。”

薛侃问:“只是涵养而不讲求,那就有可能把人欲当成了天理,该怎么办?”

先生说:“人首先应该知学。讲求就是涵养。不讲求只能说明涵养的志向不够真切。”

又问:“那什么是知学呢?”

先生说:“你先说说为什么而学?学些什么?

薛侃说:“我曾听您说过,学就是学存天理。心的本体即是天理,要想体察认知天理只需要自己做到心底无私。”

先生说:“既然这样,那你只需要去克除私欲就够了,哪又愁什么理和私欲分辨不清呢?”

薛侃说:“就是担心认不清这些私欲啊。"

先生说:“这是因为志向不够真切的缘故。志向真切,耳听目视都在去人欲、存理的事情上,哪会有认不清的道理?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根本不需再到心外去寻求。所以,讲求也就是去体察自己心上所见,要不然,还要去心外找个别的不成?”

《传习录》二十七、薛侃录】

见善即迁 有过即改 方是真切功夫

先生问在座的朋友:“诸位近来的学问功夫如何?”

一位朋友说自己内心空明。先生说:“这是在说光景。”另外一位朋友讲述了境界的今昔差异。先生说:“这是说效验。”两位朋友听后茫然,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我辈做功夫,就是要让自为善的心变得真切。此心真切,见善就迁,有过就改,这才是真切的功夫。如此一来,人欲日渐消除,天理日渐昌明。如果只是求光景、说效验,反倒会助长心外求法的毛病,就不是真正的功夫了。”朋友们看书的时候,常有人挑晦庵先生的错误。

先生说:“如果是刻意去求不同,那就是不对的。我的观点与晦庵先生时常不同,是由于初学入门时,功夫下手之处有毫厘千里的差别,所以不得不去辨明。然而,我的心和晦庵先生的心却没有什么不同。比如,晦庵先生对经典的文义解释得明白精当之处,又如何能改动一个字呢?

《传习录》二十八、薛侃录】

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 金到足色方是精

蔡希渊问:“虽说通过学习可以成为圣人,但伯夷、伊尹和孔子相比,在能力上终究还是有差别的,可他们都被称作圣人,是何原因呢?”

先生说:“圣人之所以被称为,只因他们的心中纯粹都是天理,没有丝毫人欲夹杂其中。这就像纯金之所以称为,只因它成色十足而没有铜、铅掺杂其中。人心纯是理才是圣,金要足色才叫纯。然而,圣人的能力,也有大小的不同,就像金子的分量有轻有重一样。这就比如,尧、是万镒的分量,文王、孔子九千镒,大禹、商汤、武王七八千镒,伯夷、伊尹四五千镒。他们能力大小不同,但他们的内心纯是天理,这一点却是相同的,因此他们都可以称为圣人。这就像金子的分量虽然不同,但只要足色是相同的,就都可称为纯金。把五千镒的纯金放入万镒的纯金之中,它们的足色相同;让伯夷、伊尹置身于唐尧和孔子中间,他们的心同样纯是天理。纯金之所以是纯金,在于足色,而不在分量的轻重;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在于其心纯是天理,而不在于能力大小。因此,平常之人只要肯下功夫学习,让自己的心达到纯是天理的程度,同样也可以成为圣人。这就好比一两重的纯金与万镒重的纯金相比,其分量虽然悬殊,但就足色而言却毫不逊色,孟子说人人都可以做尧、舜,其道理就在于此。为学之人学习圣人,只不过是去人欲、存天理罢了,就像冶炼金子以求其足色一样,如果原料的成色比较好,那么就可以节省工夫,容易锻炼出纯金来,而原料的成色越差,锻炼起来就越难。人的气质天生就有清澈浑浊、纯粹驳杂之分,有中人以上、中人以下之别。对于道,既有生知安行的,也有学知利行的。而资质低下的人,就必须付出人一己百,人十己千的努力,最后成功,也是一样的。后世之人不懂得成为圣人的根本在于将心修到纯是天理,却专门在知识才能上用功,想以此成为圣人。他们认为圣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必须要把圣人的那些知识才能全部掌握了才可以成为圣人。因此,他们不在天理上用功,徒劳地精竭虑,在书本上钻研,从名物上考据,在外形上模仿。知识越渊博而人欲就越是旺盛,才能越大而天理就越被障蔽。就像看见别人有万镒的纯金,自己不去锻炼金子的成色,以不逊于别人的纯金,却只是妄想在分量上与别人比较,务求和别人一样万镒,于是一股脑把锡、铅、铜、铁全都掺杂进去,如此,分量越是增加,而成色却越是低下,炼到最后,都找不到金子在哪儿了。”

当时,徐爱在一旁说道:“先生这个比喻,足以破除世儒所导致的圣学支离的困惑,对以后求学的人大有好处。”

先生又说:“我辈用功但求日减,不求日增。能减得一分人欲,便多恢复一分天理,这多么洒脱,多么简易啊!”

《传习录》二十九、薛侃录】

无善无恶者理之静 有善有恶者气之动

薛侃在清除花间的杂草,以此为问:“为什么天地之间善难以培育,恶难以去除?”

先生说:“因为既没有培养,也没有去除。

过了片刻,先生又说:“你这样看善恶,都是从自身出发所做的判断,就会有错。”

薛侃没有理解先生的意思。

先生说:“天地化育万物,花与草都是一样的,哪里有善恶之分呢?你想赏花,便认为花是好的,草是不好的;如果草对你有用,你又会认为草是好的了。这些善恶的分别,都是由你心上的好恶所产生,所以就是错误的。”

薛侃问:“那就没有善恶之分了吗?”

先生说:“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只要不动于气,就是无善无恶,也就是至善。

薛侃问:“佛家也讲无善无恶,这与您所讲的有何区别?”

先生说:“佛家执着于无善无恶,对世间的事情都一概不管,这样就不能够去治理天下。而圣人所讲的无善无恶,只是要人不从私心出发去喜好或厌恶,不动自己的意气。然而遵王之道其有,就自然能完全遵循天理,就知道如何去裁。”

侃说:“既然草并非不好,那么,它也就不应该被拔掉了。”

先生说:“这样又成了佛家、道家的主张了。如果草碍事的话,你拔掉何妨?”薛侃说“那样做的话,不又是作好作恶'了吗?

先生说:“不作好恶,并不是完全没有好恶之心,如果那样的话,就成了一个没有知觉的人了。所谓不作,是说人的好恶完全遵循天理,不再掺杂一点自己的私意。这样的话,就像自己不曾好恶一样。”

薛侃问:“除草时,如何能够做到完全遵循天理而不掺杂自己的想法呢?”

先生说:“草有所妨碍,按理来说,也应该拔除,那就拔掉好了。偶尔没能及时拔除,也不会成为心上的负担。如果掺杂自己的想法在其中,心体之上就会有负累,就会有很多动气之处。”

薛侃说:“如此说来,善恶的定义完全与事物无关?”

先生说:“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

薛侃说:“看来事物本身终究跟善恶无关。”

先生说:“在心上如此,在事物上也是如此。世儒就因为不懂这个道理,不去涵养心中的天理,却去追逐外物,错误理解了格物之学。成天急于在外寻求,只做得个义袭而取,一辈子都是行不著,习不察。”

薛侃:“那《大学》中的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又该怎么理解呢?”

先生说:“这正是完全遵循天理。天理该如此,并没有个人私意好恶掺杂间。"

薛侃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这其中怎么会没有人的私意?”

先生说“这是诚意,而不是私意诚意就是遵循天理。虽要遵循天理,也不能有一点点的私意所以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必须做到廓然大公,那才是心的本体。明白这一点,也就知道什么是未发之中了。”

孟源说:“先生讲草有所妨碍,按理也应拔除,但为什么又说是从自身出发所做的判断呢?”

先生说:“这需要你在自己心中去体会。你想要除草,是出于什么心?周茂叔不除窗前的草,他又出于什么的心?”

《传习录》三十、薛侃录】

为学须得个头脑 功夫方有着落

先生对学生们说:“做学问必须有个宗旨,这样功夫才能有个着落。纵然功夫还会有间断,但就像船舵能随时纠正航向一样,一提起马上就能省觉。否则,虽然说是学习,但也只做个义袭而取,都是行不著,习不察,并非大本达道

先生又说:“如果明白了为学的宗旨,不管怎样讲都是对的。如果这里能讲得通,那里却讲不通,就证明还没有真正明白宗旨。”

有人问,做学问却因为要赡养父母的缘故,难免会有科举的牵累。先生说:“如果说,由于赡养父母的缘故去参加科举考试,所以为学有了牵累,那么,为了赡养父母去种田,这也会成为学习的牵累吗?先正(注:先正,指程颐)说惟患夺志,只是担心为学的志向不够真切啊。”

《传习录》三十一、【薛侃录】

为学大病在好名

欧阳崇一问:“平时心里总是很忙乱,有事时固然会忙乱,无事时也忙乱,为什么会这样?”

先生说:“天地气机原本就没有一刻的停息。但因为有一个主宰,运行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然天地之间千变万化,但是主宰却是定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能生存,如果人的主宰是定的,人就可以像天地运行一样没有停息,虽然待人接物、应对千变万化,也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如果没有这个主宰,就只是意气奔放,又怎么会不忙呢?”

先生说:“做学问最大的毛病就是好名。”

薛侃说:“自去年起,我自认为这个毛病已经减轻许多,但最近仔细觉察,才发现这个毛病完全没有除去。好名难道仅仅是去外边争个声名,在人前炫耀吗?只要听到赞扬就高兴,听到批评就烦闷,这就是好名的毛病在发作吧?”

先生说:“非常正确。名与实互相对立。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如果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之心。务实的心要是能够像饥饿之人向往食物,干渴之人渴望饮水一样真诚,怎么会有空去追求虚名呢?

先生又说:“疾没世而名不称字读去声,也就是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的意思。事实与名声不相称,活着的时候还可以弥补,死了就没有办法了。四十五十而无闻,这里的是指没有闻道,并非指声闻。孔子说:是闻也,非达也。他怎么会以此来期望弟子呢?”

《传习录》三十二、薛侃录】

悔悟是去病之药 然以改之为贵

薛侃经常后悔。

先生说:“悔悟是去病的良药,以能够改正错误为贵。如果悔恨在胸中滞留不去,那就又是因药而发病。”

德章说:“听说先生用纯金来比喻圣人,用分量的轻重比喻圣人能力的大小,用锻炼纯金来比喻为学的功夫,这些比喻都极为深切。只是您说尧、舜的分量是万镒,孔子是九千镒,这种说法似乎不很恰当。”

先生说:这又是从躯壳上起念了,要有意去替圣人争个分量。如果不是从躯来考虑,那么,把尧、舜比作万镒不为多,把孔子比作九千镒也不为少。因为,尧、舜的万镒也就是孔子的,孔子的九千镒也是尧、舜的,他们原本就没有彼此之别。圣人之所以称为,只论精一,而不在于分量的多少。只要此心纯是天理这一点是相同的,那么就同样可称之为。能力和气魄,又怎么可能完全相同呢?后世儒者只注重分量上比较,就渐渐沦为功利之心。如果能去掉比较分量的心,各自凭着自己的才能与精力,使自己的内心在纯乎天理上用功。就能人人自有良知,个个天理圆成,如此,就可以能力大的有大成就,能力小的有小成就,不必外求,无不圆满。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明善、诚身的事。

世儒生不明了圣人之学,不知道从自己内心的良知良能上去体认扩充,却去追求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去做自己所做不到的,一味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的心地,动不动就要做尧、舜的事业,如此怎么做得成?终年劳碌奔波,直至老死,也不知道能有个什么成就,实在是可悲啊!

《传习录》三十三、【薛侃录】

是学去人欲 存天理

仁问:“对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先儒认为是效法先觉者的行为,这么认为对吗?”

先生说:“‘,是学习如何去人欲、存天理。真的要去人欲,存天理,就自然会正诸先觉,考诸古训,就自然会在审问、慎思、明辨、省察、克治上下很多功夫。但所有这些也不过只是要除去自己的私欲,存养本心的天理罢了。至于说效法先觉者的行为,那只是说了学习中的一件事,也似专门向心外求理了。时习犹如坐如尸,不是专门练习端坐,而是在端坐时锻炼这颗心;立如斋,不是专门练习肃立,是在肃立时锻炼这颗心。不亦说乎就与理义之说我心是一个意思。人心本来就会因顺应理义而自然喜悦,这就像美丽的颜色能悦目,动听的声音能悦耳一样。只因为私欲的障蔽和牵制,人心之中才会少了喜悦。如果私欲日渐消除,天理就能日渐圆满,人心又怎么能不喜悦呢?

国英问:“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的功夫虽然很切实,但恐怕他还不知道一以贯之的功夫吧?”

先生说:“‘一贯’是孔子看到曾子没有掌握为学用功的要领,才告诉他的。为学之人若真能在忠恕上下功夫,不就是一以贯之吗?如同树的根,如同树的枝叶。没有种植树根,哪里会有枝叶?体用一源,本体还未立,发用从何而生?曾子于其用处,盖已随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体之一,这种说法恐怕也是没有真正明了。”

《传习录》三十四、【薛侃录】

种树者必培其根 种德者必养其心

黄诚甫就《论语》中“汝与回也,孰愈”一章,请教于先生。

先生说:“子贡博学多识,所以常常在知识见闻上用功,而颜子是在内心上用功,所以孔子就以这个问题来启发子贡。可是,子贡的回答还是停留在知识见解上,所以孔子是替子贡叹息,而不是在认可他。”

“颜子之所以能不迁怒,不贰过,这是因为他达到了未发之中的境界才能做到。”

“种树必须培养树根,养德必须养心性。要使树木生长,必须开始时就剪去多余的枝条;要想品德隆盛,必须在学习之始就放弃那些与修德无关的喜好。比如喜好诗文,精力就会逐渐倾注到诗文上,而其他诸如此类的爱好都是如此。

先生又说:“我所讲的学问,是无中生有的功夫。各位要相信,为学的根本只在立志。为学之人立下一心为善的志向,犹如种下树的根,只要不拔苗助长,不轻忽遗忘,就这么一直栽培灌溉,自然会日生夜长,逐渐生机蓬勃,枝茂叶盛。在树开始生长的阶段,会长出过多的枝条,必须将它们剪除,然后树干才能壮大。同样的,初学阶段也要如此。所以,立志贵在专一。”

《传习录》三十五、【薛侃录】

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

在谈论先生门下弟子的学习状况时,说到了某人是在涵养心性上用功,某人在知识见闻上用功。

先生说:“专注在涵养心性上用功的人,每日都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专注在知识见闻上用功的人,每日都会觉得自己绰绰有余。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日日都进步有余;觉得自己有余的人,反而会日渐不足。”

梁日孚问:“文公认为居敬穷理是两件事,而先生为什么认为是一件事呢?”

先生说:“天地间只有这么一件事,怎么会有两件事?如果要讲具体事物的千差万别,则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又何止两件呢?你姑且先说一下什么是居敬、穷理?”

梁日孚说:“居敬是存养的功夫,穷理是穷尽事物之理。”

先生问:“存养什么?"

梁日孚说:“存养自己心中的理。”

先生说:“如此也就是穷理啊。”

先生又说:“你再谈一下如何去穷尽事物之理?”

梁日孚说:“例如,侍奉父母就要穷尽孝的理,侍奉君主就要穷尽忠的理。”

先生说:“忠和孝的理,是在君主和父母身上,还是在自己心上?如果是在自己心上,也就是去穷尽自己心中的理就可以了。你再说什么是?”

梁日孚说:“就是主一。”

先生问:“如何才叫主一?”

梁日孚说:“比如,读书就一心在读书上,做事就一心在做事上。”

先生说:“要按这么说,饮酒就一心在饮酒上,好色就一心在好色上了。这是在追逐外物,哪里是居敬的功夫?”

梁日孚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就是天理,主一就是一心在天理上。如果只知道去主一,不明白一就是天理,那么,有事的时候就去逐物,无事的时候就会着空。应该无论有事无事都一心在天理上用功,如此,居敬也就是穷理了。就穷理的专一而言,穷理就是居敬;就居敬的精密方面而言,居敬就是穷理。并非在居敬时,另起一颗心去穷理;穷理时,另起一颗心去居敬。居敬和穷理虽然名称不同,但所做的功夫只有一件。这也像《易经》中所讲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即无事时的’,‘即有事时的,两句话说的是一回事。又如孔子说修己以敬时提到了就不用说了;孟子说集义,提到了也就不必说了。领悟了这些道理,无论是横说竖讲,功夫都是一样。如果拘泥于文句,不懂得根本,就会支离零散,功夫也没有着落。”

梁日孚问:“穷理何以就是尽性呢?”

先生说:“心的本体就是性,性就是理。穷尽仁的道理,就是将仁行到极致;穷尽义的道理,就是将义行到极致。因为仁与义都是人的本性,因此,穷理就是尽性。孟子说充其侧隐之心,至仁不可胜用,这就是穷理的功夫。”

梁日孚说:“先儒说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这句话又怎么理解呢?

先生说:“‘夫我则不暇。你先去存养自己的心性,只有完全明白了自己的本性,才能明了事物的道理。”

梁日孚心中悚然,有所领悟。

《传习录》三十六、薛侃录】

心之本体原无一物

惟乾问:“为什么知是心的本体?”

先生说:“知是天理的灵明之处。从它作为主宰的角度说,便称为心;从它是一种禀赋的角度来说,便称为性。幼童没有不知道敬爱父母、恭敬兄长的,只要这个灵明不被私欲障蔽,得以彻底地扩充拓展,就能完完全全恢复他的心的本体,便能与天地合其德。然而,自圣人以下,众人的心不能没有障蔽,所以需要通过格物的功夫来达至良知。”

守衡问:“《大学》的功夫讲的就是诚意,而诚意的功夫就是格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只要有一个诚意的功夫就足够了。怎么又有正心的功夫,又说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这又如何理解呢?”

先生说:“这一点需要自己去思考体会,明白了这一点,就能明白什么是'未发之中'了。”

守衡再三请教这个问题。

先生说:“做学问的功夫有深有浅,初学的时候,如果不切实用心去好善恶恶,又怎么能为善去恶呢?这个切实用心就是诚意。然而,如果不懂得心的本体原无一物,一味地去好善恶恶,心中就又多了一份自己的想法,便不是廓然大公了。《尚书》中所谓的无有作好作恶,才是心的本体。所以说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正心就是在诚意的功夫中去体会自己的心的本体,使它经常像镜子一样干净,像秤一样平衡,这就是未发之中。”

《传习录》三十七、薛侃录

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 便是作伪

正之问:“戒惧是自己不知道时的功夫,慎独是自己独知时的功夫,这种说法正确吗?”

先生说:“这两个就是一个功夫。没事的时候固然是独知,有事时也是独知。人如果不懂得在独知上用功,只是在大家都看得见的地方用功,那就是在作伪,就是见君子而后厌然。这个独知之处正是诚的萌芽,这里不管善念恶念,没有丝毫虚假,一对全对,一错全错。这正是王道与霸道、道义与功利、真诚与虚伪、善行与恶行的最初分界点。能够在这里确立根本,那就是正本清源,就是立诚'。古人很多诚身的功夫,其精神命脉的全体就在于此。莫见莫显,无时无处,无终无始,都是一直贯穿这个功夫。如今如果把戒慎恐惧当成自己不知时的功夫,那功夫就会支离,也会有间断。戒慎恐惧就是知,如果自己不知,又是谁在戒慎恐惧呢?这种见解,就会沦入断灭禅定了。”

正之说:“无论善念恶念,只是毫无虚假,那么,这个独知之处就没有无念的时候吗?”

先生说:“戒慎恐惧也是念。这个戒惧之念任何时候都不能间断,如果戒惧之心稍有懈怠,人不是陷入昏,就是落入恶念。从早到晚,从少到老,如果没有这个念,那就是没有了知觉,除非是昏睡,或者是槁木死灰。”

《传习录》三十八、【薛侃录】

人须有为己之心 方能克己 你能克己 方能成己

萧惠问:“自己的私欲难以克除,该怎么办呢?”

先生说:“把你的私欲拿来,我替你克除私欲。”

先生又说“人需要有为己的心才能克除己私,能够克除己私,才能成就自己。

萧惠问:“我也很有为己的心啊,但不知为什么不能克除己私?”

先生说:“你且说说,你为己的心是什么样子的。

萧惠沉思良久,说:“我也一心要做个好人,便自认为很有为己的心。如今想来,也只是在为了这个躯壳的己,而并非是为真己。”

先生说:“真己又何曾离开了躯壳?恐怕你连这个躯壳的己都未曾为。你所说的躯売的己,不就是指耳、目、口、鼻、四肢吗?”

萧惠说:“正是。为此,我的眼就要去看美色,耳就要去听美声,口就要去尝美味,四肢就要享受安逸。因此便不能克除私欲。

先生说:“‘美色令人目盲,美声令人耳聋,美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发狂,所有这些,对你的耳、目、口、鼻、四肢是有害的,怎么会是在为它们好呢?如果真的是为了它们好,就要思考耳应该如何听,眼应该如何看,口应该如何说,四肢应该如何动。必须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实现了耳、目、口、鼻、四肢的功用,这才真正是在为它们好。你成天在心外寻求,贪图名利,而这些只是为了躯壳外的事情。若你真要为了自己的耳、目、口、鼻、四肢好,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时候,并非是它们能够自行做到不看、不听、不说、不动,这其中必须由你的心来指挥。视、听、言、动就是你的心在起作用,你心里想看,就通过眼来达成;心里想听,就通过耳来达成心里想说,就通过口来达成心里想动,就通过四肢来达成。如果你没有这颗心,就没有所谓的耳、目、口、鼻、四肢。这里所说的心,并非专指那一团血肉。如果把心理解成那团血肉的话,一个已经死去的人,他的那团血肉还在,却为什么不能视、听、言、动了呢?真正的心,是那个让你视、听、言、动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也就是天理。有了这个性才能生,这个性的生理就叫作仁。性的这个生理,作用在眼时便能看,作用在耳时便能听,作用在口时便能说,作用在四肢便能动,这些都是天理的发用,从主宰着人的身体角度而言又叫心。这个心的本体,原本就是理,原本就没有非礼。这个才是你的真己,这个真是你躯壳的主宰。如果没有这个真已,也就没有所谓的躯壳。真是有之即生,无之即死!你若真想为躯壳的己好,就必须依靠这个真己,就要恒常守护着这个真己本体,做到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唯恐它受到丝毫的损害。但凡有一丝非礼的念头萌动,就犹如刀割、针刺一般,疼痛忍,必须拿开刀、拔掉针,这样才是为己之心,如此才能克除私欲。你现在正是认贼作子,凭什么还说有为的心,却又不能克除己私呢?”

《传习录》三十九、薛侃录

真知 即是行矣

有一位学生患了眼疾,心中十分忧愁。

先生说:“你这是看重眼睛却轻视本心。”

萧惠热衷于佛、道的学说。

先生提醒他说:“我自幼笃志佛、道,自认为也颇有收获,因此认为儒学不值得学习。后来谪居贵州的三年,真正明白了圣人的所说是如此的简易广大,才开始感叹后悔自己三十年的功夫都用错了地方。大体来说,佛、道学问的精妙之处与圣人的学问的差别极为细微。如今,你所学的只是佛、道学问的糟粕,竟然自信喜好到这种程度,真是鸱鸮窃腐鼠啊。”

萧惠于是向先生请教佛、道学问的精妙之处。

先生说:“我刚跟你说圣人的学问简易广大,你却不问我所悟的,偏只问我所后悔的。”

萧惠惭愧地道歉,向先生请教什么是圣人之学。

先生说:“现在你只是为了敷衍我才有此问。等到什么时候你真有了求做圣人的心,我再跟你讲。”

萧惠再三请教。

先生说:“我已经一句话给你说完了,而你自己还是没有领会。

刘观时问:“未发之中是什么样的?

先生说:“只要你去做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的功夫,将自己的心中存养得纯是天理,你就自然明白了。”

刘观时请先生大致描述“未发之中”的景象。

先生说:“哑巴吃苦瓜,无法给你讲。想知苦瓜的味道,还须自己去品尝。”

当时,徐爱在一旁说:“这才是真知,也就是真行。”

一时之间,在座的诸位学友都有所省悟。

萧惠向先生请教死生之道。

先生说:“知道了昼夜,也就知道了死生。

萧惠又问昼夜之道。

先生说:“知昼就能知夜。”

萧惠说:“昼还有不知道的吗?”

先生说:“你能知昼?懵懵懂懂起床,傻傻乎乎吃饭,行不著,习不察,成天浑浑噩噩,这只是在做白日梦。唯有做到息有养,瞬有存,心中灵觉清明,天理没有一刻的间断,才是能知昼。这就是天德,这就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还有什么死生问题不明白的呢?”

《传习录》四十、【薛侃录】

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

蔡希渊问:“文公修订过的新本《大学》中,先是格物、致知,然后是诚意的功夫,这种调整似乎与《大学》第一章讲到的修学次第相符。如果像先生您那样,依从《大学》旧本中的顺序,那么,诚意就反而放到了格物致知的前面。对此,我还不太明白。”

先生说:“《大学》的功夫就是明明德明明德就是诚意诚意的功夫就是格物致知。如果以诚意作为主旨,再下格物致知的功夫,功夫才会有着落,也就是说,为善去恶都无非是诚意的事。如果像新本所说,先去穷格事物之理,就会漫无边际,没有可以落实的地方。又必须增添一个字,才能拉回到自己的身心上来,但终究是没有抓住根本。如果还需要加个字,为什么孔门会将这个最重要的字给遗漏了,一直等到千年之后,才需要人来补上呢?而以诚意作为主旨,就不需要再添这个了。因此,特别将诚意指出来,这正是做学问的最为紧要之处。对这一点没有理解清楚,就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了。大体上,《中庸》讲的功夫是诚身,诚身做到极致便是至诚;《大学》讲的功夫是诚意,诚意做到极致便是至善,这两个功夫其实完全一致。如今的学说这里添一个字,在那里补一个字,未免就画蛇添足了。”

《传习录》四十一、【陈九川录】

无心则无身 无身则无心

正德十年(注:1515年),九川在龙江第一次见到先生。当时,先生正与湛甘泉先生讨论格物的学问。甘泉先生坚持朱子的观点。先生说道:“这是在心外寻求。”甘泉先生说:“如果认为格物之理是外求的话,那就是自己把心看小了。”九川那时也很认同朱子的观点,当先生又讲了《孟子》“尽心”这一章后,九川一听,却没有任何疑问了。

后来归家闲居,九川就“格物”的问题去信再次向先生请教。先生回答道:“只要能实际用功,一段时间之后自会明白。”在山中居住期间,自己抄录了《大学》古本进行阅读,发觉朱子的格物学说确实不对。但也怀疑先生“意之所在为物”的“物”字解的不对。

正德十四年(注:1519年),九川自京城归来,在洪都(注:今江西南昌)再次见到先生。先生军务繁忙,只能趁军务间隙讲授。先生首先询问:“近年来用功如何?”

九川说:“近年来,我体会到了明明德的功夫就是诚意’。

明明德于天下,一步步地推向本源,不过到了诚意这一步就推不下去了。为什么在诚意之前还有格物致知的功夫?后来再加以体会,我认识到意的诚与伪,必须要先觉察才可以。而孔子评价颜子的话,颜子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正好做证,豁然开朗,再无疑惑。却不知为何在致知之前多了一个格物的功夫?我又想,我们的心体之灵明怎么会不知意念的善恶呢?只是因为我的心体被物欲障蔽了,需要格除物欲,才能像颜子一样未尝不知。这个时候,我又开始怀疑,是不是我的功夫做颠倒了,与诚意联系不到一起。后来我问希颜,希颜说:先生说,格物致知是诚意的功夫,极为正确。我说:为什么说它们是诚意的功夫呢?希颜让我再去思考体会。但我还是不能领悟,先生。”

先生说:“真是可惜啊!这一点只需一句话就能领悟。你所举的颜子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你只需要明白身、心、意、知、物都是一回事就可以。”

九川疑惑地问:“物在外,怎么能与身、心、意、知是一回事呢?”

先生说:“耳、目、口、鼻、四肢,是人的身体,但是,如果没有心的作用,怎么能够视、听、言、动呢?而心想要视、听、言、动,如果没有耳、目、口、鼻、四肢也不行。所以,没有心就没有身,没有身也就没有心。从它的充塞之处来看,它就被称为;从它是身体的主宰来看,它就被称为;从心的发用来看,它就被称为;从意的灵明之处来看,它就被称为;从意所涉着处来看,它被称为,所以说它们都是一回事。意是不能凭空存在的,必须与事物相接。所以,要想诚意,就去意所在的某件事上去,以此来去除人欲而复归于天理,如此,良知在这件事上,就不会被障蔽而能够致得了。这便是诚意的功夫。”

九川于此释然,破除了心中数年的疑虑。

九川又问:“甘泉先生最近也开始相信和用《大学》古本了,他认为格物就相当于说造道,又认为穷理犹如穷其巢穴,是要亲自到巢穴中去,因此,格物也就是随处体认天理。这好像与您的观点渐渐趋同了。”

先生说:“甘泉能够切实用功,所以能转变得过来。从前我对他说《大学》古本中的亲民不需要改为新民,他也不相信。如今,他对格物的理解与我也相近,不过不需要把字换成,还用这个字就好。”

后来,有人问九川:“如今为何对字没有疑惑了?

九川说:“《中庸》上说不诚无物,明道先生也说物来顺应以及物各付物’‘胸中无物等等。字是古人常用到的字。”后来有一天,先生也是这么说。

《传习录》四十二、【陈九川录】

念如何可息 只是要正

九川问:“近几年,我因为厌倦了泛滥之学,常常要静坐,以此来屏息念虑。不过,不但没有做到,反而觉得心神更加纷乱,怎么办?”

先生说:“念头如何能够停止?只是要保持正念。

九川问:“应当有无念的时候吧?”

先生说:“确实没有无念的时候。”

九川又问:“如此,应该如何理解呢?”

先生说:“静中未尝没有动,动中也并非没有静。比如,戒慎恐惧就是念头,怎么能分动、静?”

九川说:“那周子为什么说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呢?”

先生说:“没有欲念自然能静。也就是静亦定,动亦定的定。这里的字,是指心的本体。戒慎恐惧的念头是活泼,而这正是天机运行生生不息的体现,这也就是所谓的之命,于穆不已,一旦有停息就是死。不是从心的本体生发出的念头,就是私念。”

九川又问:“当用功收摄心念的时候,如果有声、色出现在眼前,还如同平常那样能听见、能看见,恐怕是用心不专一吧?”

先生说:“怎么能做到听不见、看不见呢?除非是槁木死灰、耳聋眼瞎的人才能做到。虽然听见、看见了,只要心不跟着跑掉就可以了。”

九川说:“从前有人在静坐的时候,他儿子在隔壁读书,他不知道儿子读书勤还是懒。程子赞扬他很能持守恭敬之心。这里怎么回事?”

先生说:“伊川先生恐怕是在讽刺他。

九川又问:“静坐用功时,感觉自己的心收摄得很好,但一遇到事情,这个状态就无法保持。随即提起一个念头,在事上去审察。待到事情过去之后,再回头拾起收心的功夫,依然觉得功夫分了内外,始终不能打成一片。”

先生说:“这是因为你对格物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心怎会有内外之分呢?比如,你当下在这里讨论问题,难道还另外有一颗心在里边照管着?这个听讲时专一诚敬的心,就是你静坐时候的那颗心,功夫是一以贯之的,何须另起一个念头。人必须在事上磨炼,才真正有进步。如果只是贪爱宁静,自然遇事就会忙乱,功夫最终也不会有长进。你所说的静坐时候的功夫,表面看似乎是收摄了心念,但实际上心已经放逸沉溺了。”

后来在洪都的时候,九川又和于中、国裳探讨“功夫内外”的说法。他们都说:“事物本身就有内有外,但用功要内外并进,不能有间断!”就这个问题,九川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做功夫离不开心的本体,而心的本体原本就没有内外之分。只是后来做功夫的人将它分了内外,因此就失去心的本体。如今正需要讲明,功夫不要分个内外,如此才是本体的功夫。”

这一天,大家都有所省悟。

《传习录》四十三、【陈九川录】

尔那一点良知 是尔自家的准则

九川又问:“陆子(注:陆九渊,字象山)的学说怎么样?”

先生说:“自濂溪、明道二位先贤之后,也就只有象山先生了,只是稍稍粗疏了些。”

九川说:“看他讲论学问,每篇都能讲出精髓,句句都像针膏盲,看不出什么粗疏啊。”先生说:“因为他曾在心上下过功夫,这与那些揣摩依仿,在文义上求的人自然不同,但只要细看也会发现有粗疏之处,用功久了就能看到。”

十五年庚辰年(注:1520年),九川去虔州再次拜见先生。九川问:“最近用功的时候,虽然稍微知道些关键,但是很难找到稳当快乐之处。”

先生说“你要在心上去寻天理,这正是所谓的理障。这里面有一个诀窍。”

九川问“请问是什么诀窍?”

先生说“诀窍就是致知。”

九川问“知要如何去致?”

先生说“你的心中的那点良知,正是你自己的准则。你的意念所着之处,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丝毫都欺瞒不了它。只要你不去欺瞒良知,实实在在依着良知行事,善就存养,恶就去除,这是何等的稳当快乐!这就是格物的真正诀窍、致知的实在功夫。如果不依靠这些真机,怎么去格物呢?对于这点,我也是近年来才体会得如此明白的。开始的时候,我还有些怀疑,担心仅凭良知行事还不足够,经过仔细的体察,没有任何缺漏。"

《传习录》四十四、【陈九川录】

人若知这良知诀窍 随他多少邪思枉念 这里一觉 都自消融

在虔州的时候,一天,九川和于中、谦之一起陪着先生坐。

先生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圣人,只因自己不能真的相信,把这个圣人给埋没了。

他回头看了看于中说:“你的胸中原本就是一个圣人。”

于中站起来说:“不敢当。

先生说:“这是你自己本来就有的,为何要推辞?”

于中还是说:“不敢当。”

先生说:“人人都有,更何况于中你呢?你却为什么还要谦让?就是谦让也谦让不得。

于中于是笑着接受了。

先生又说:“良知在人心中,无论你如何做,也无法泯灭它。虽然身为盗贼,他自己也知道不应该去做盗贼,你要喊他是贼,他也会感到很羞耻。”

于中说:“只是被物欲给蒙蔽了。良知在人的心中,不会自己消失。这就像乌云遮住太阳,而太阳何尝消失了呢。

先生说:“于中是如此聪明,别人都还不能明白这一点。”

先生说:“把这些看明白以后,随他万语千言,任他是非真假,到了眼前便明了。与良知相符的就对,不相符的就错。这与佛家所说的心印'类似,真是个试金石、指南针。”

先生又说:“人如果明白良知这个诀窍,任他有多少邪思妄念,良知一觉照,它们自然就消失了。良知真如灵丹一粒,能点铁成金。”

《传习录》四十五、【陈九川录】

知来本无知 觉来本无觉 然不知则遂沦埋

崇一说:“先生致知的主旨,已经阐发得精深透彻,看来这里已经到头了。”

先生说:“为何说得这样轻易?你用功半年,看看会怎样?再用功一年,看看又会怎样?下功夫的时间越久,感觉越是不同,这是以用言语表达的。

先生问九川:“对于致知的学问,你有什么体会? ”

九川说:“自我感觉与以前不同。以前用功常常得不到个恰好之处,现在才是恰好之处。”

先生说:“由此可知,在自己身心上去体悟与仅仅听讲确实不同。当初我给你 讲致知的时候,知道你还有些轻忽慢易之心,还没有体会到其中的真味。只要将这个诀窍,再往深处体会,就会每天都有新的认识,这个功夫是没有止境的。”

先生又说:致知二字,真是千古以来圣圣相传的秘诀,能见得到此,真是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九川问:“当年伊川先生说到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时,弟子说他泄露了天机。先生的致知学说,莫非也将天机泄露得太多? ”

先生说:“圣人早已将致知的学说指明给人了,只是后人把它掩盖隐藏起来了,而我只是在重新阐发倡明而已,为什么说是泄露天机呢?良知是人人本有的,似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因而,如果跟那些不切实用功的人说,他们轻视忽略,十分可惜,对彼此没有什么益处。但是如果给那些能切实用功但不得要领的人讲明的话,他们就感到非常有用。”

先生接着说:“致知之后,才发现本无所谓知;觉悟之后,才发现本无所谓觉。 但是,如果不去致知,那么自己的良知就会埋没。”



紫色沙漠
葡萄园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传递着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