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说法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是,兼济容易,独善很难啊。
苏东坡讲,人要“达则做官,穷则参禅”。
“达则做官”,这里的“达”指的是通达、显达,就是在人生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苏东坡认为应该去做官,为民族和百姓作出贡献。
在古代,士人读书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求取功名,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苏东坡作为一代文豪,自然也希望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里的“做官”并非仅仅追求个人荣华富贵,而是承担起社会责任,为百姓谋福祉。
“穷则参禅”,这里的“穷”指的是不得志、困境,即在人生道路上遭遇挫折,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苏东坡提倡参禅,寻求心灵的宁静和解脱。参禅,也就是修习禅宗,追求心灵的清净和自在。
在佛教中,禅宗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苏东坡认为,在困境中,通过参禅可以让人放下世俗的烦恼,寻求内心的平和,从而更好地面对人生中的挫折。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独善”不但要有心理承受能力,也要有安顿之处和宣泄渠道,禅宗便恰好帮了他们的忙,怎样帮忙呢?就是“达则做官,穷则参禅”。
禅宗勃然兴起在唐朝,而且,知识分子还可以一边做官,一边参禅。切换频道,也是分分钟的事。这不就是进退自如吗?更何况,参禅非常好玩。
因此,就有了“机锋”。那么,什么叫机锋呢?机是机遇、机缘、机要,锋当然就是锋利。
也就是说,利用机缘巧合,借助含有机要秘诀的语言,或一言不发的动作,或超常规的手段,目的是让你开窍。所以,让人开窍太重要了。
“达则做官,穷则参禅”,体现了苏东坡的处世哲学,即在顺境时,积极进取,为社会作出贡献;在逆境时,调整心态,寻求内心的安宁。
这种人生观具有很高的智慧,既符合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理念,也融合了佛教“随缘自适”的思想。具体来说,包括以上四层意思:
一是顺应时势,在不同的境遇下,要有不同的应对策略。在顺境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在逆境时,调整心态,适应环境,寻求心灵的解脱。
二是坚定信念,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在顺境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逆境时,信念如磐,勇往直前。
三是智慧处世,在人生道路上,要学会灵活应对各种困境。既要积极进取,又要懂得适时退让,保持内心的平和。
四是修养身心,在困境中,通过参禅、读书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总之,我认为苏东坡的这句话:“达则做官,穷则参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应对人生困境的智慧。在现代社会,我们同样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学会在不同境遇下调整心态,实现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