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中庸之道,受用一生”,到底什么是“中庸之道”?

创业   2024-08-02 19:57   贵州  


关于中庸之道,在历史上有很多说法,在《论语》《礼记》《中庸》著作当中,有很多的解释,讲起来非常复杂。



那有没有简单的解释?有,简单来说,中庸之道可以解释为:“中,就是不走极端,庸,就是不唱高调。”,这样解释大家一下子就明白了。



所谓“不走极端”,还包括2个方面: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既不过头,也不掉队。



那么,复杂的“中庸之道”,广义的“中庸之道”,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中庸之道里的“中”,是什么意思?如何深层次的理解?



在古代,孟子讲,人当中有一种,叫作圣人。他们是“人伦之至”,也就是道德品质最优秀、最高尚的人。




在现代,河南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常讲“中”;大家知道,河南是中原的中心,是古代及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


比如,河南人说:咱们晚上一起吃个饭吧!对方就会说“中”。



还有,在广东,很多广东人在婚姻及恋爱关系当中,用广东话常常讲:“我中意你”,或者是“他中意你”。


以上这些生活当中的话语:“中”,或多或少都有中庸之道里面“中”的意思,这样说大家就明白了。





但其实,中庸之道的“中”,还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太狭隘了不好,太随便了也不好;做不到不好,做过头也不好;太质朴不好,太修饰也不好。



那么,怎样才好?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才是最好,这就叫作中庸之道里的“中”。



其次,在中庸之道当中,什么是“庸”呢?



简单讲就是“不唱高调”,为什么不要唱高调呢?因为庸这个字,有“常”的意思,平常的常。


所以,庸就是庸常,平平常常,也叫平庸,平庸是什么呢?普普通通。另外,庸,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用”。



一个庸常,一个用,这两个意思加起来,就是“常用”,也就是说,经常用得到的这个普普通通的“道”,就是中庸之道。





既然是“常用”的,那就不能唱高调,所以,孔子教道世人,不唱高调,不走极端。



孔子还强调,他的三件法宝:慈爱、节险、退让。这些都有不走极端的意思。



在《论语》当中,孔子提出了“中庸”这一概念。他说:“过犹不及。”这句话意味着,做事情要适度,既不过分,也不不足。



中庸之道强调在行为、情感、态度等方面保持平衡,避免走向极端。



孔子还提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这里的“君子”指的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能够遵循中庸之道,而“小人”则相反,容易走向极端。




在《礼记》当中,中庸之道得到了进一步阐述。《礼记》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道德规范,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礼制,做到言行举止合乎礼仪,既不傲慢,也不卑微。



中庸之道在《礼记》中体现为“和为贵”,即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追求和谐而非冲突,使各方都能得到适当的满足。



中庸之道在《中庸》中,包含四个要点:


一是情感适中,就是情感表达要适度,既不压抑,也不放纵。


二是行为适度,也就是说,为人处世要讲究分寸,做到恰到好处。


三是道德修养,是指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四是和而不同,就是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共识,实现大同。





总之,我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追求平衡、和谐、适度的哲学思想和人世法则。它强调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找到一种合理、可行的处世之道。



中庸之道并非一味地妥协、调和,而是在充分了解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做出明智的选择。



在现代社会,中庸之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教导我们在面对各种问题时,要冷静分析,保持理智,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陶天梦
主要分享【文化历史】,承蒙大家厚爱,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