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史学遗产中最重要的史料,也是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主要历史著作,也被视为后人研究历史的“人间大智慧”。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24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分别包括: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今天,主要讲解《二十四史》中的六大金句,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读懂让你增长智慧,改变人生。
一,
不汲汲于富贵,
不戚戚于贫穷。
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要太急于追求荣华富贵,也不要因为贫穷而感到忧伤;即:富贵不羡慕,贫穷不忧伤。
比如,在现实社会中,一些人正是因为太急于追求财富和荣华富贵,导致挺而走险,徇私枉法,最后落得人财两空,甚至是家破人亡。
在现实生活中,不要因为贫穷而感到忧伤,富有富的过法,穷有穷的活法,要放开心态,积极生活,努力工作,这才是最应该做的。
二,
太刚易折,至察无徒。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太过于刚直,不善于变通和妥协,就很容易在遭到困难,或者会受到很多挫折,从而导致失败。
如果一个人在现实生活及工作中,太过于较真、斤斤计较、明察秋毫,或者对人对事过于挑剔、苛刻,他就很难有朋友,也很难成事。
还有一层意思是,如果事物太过刚硬,就容易折损或折断,如果一个人万事较真,就不会有人追随成为朋友。
三,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意思是说,聪明的人,在1000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会失误;而愚蠢的人,在1000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也就是说,一个人无论你如何聪明能干,在千次万次的事情当中,总有一次会失算,无法做到十全十美。
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也是同样的道理。更何况,人非圣贤,人也不是神。
四,
积善三年,知之者少;
为恶一日,闻于天下。
意思是,一个人做好事做了很多年,知道的人并不多;一旦这个人做了坏事,天下的人就都知道了。
俗话说得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就是这个意思。还有,这句话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好名声,却来之不易,坏名声,却能轻易传至千里。
比如,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张三常常做慈善,既捐款又捐物,却没有几个人知道。一旦他出轨,搞婚外情,立马就会传得满天飞,甚至,在网络传得沸沸扬扬,搞得天下人都知道了。
五,
明者见危于无形,
智者见祸于未萌。
意思是,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有形成的时候,他们往往就能预见到,危险要来临。而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没有发生的时候,他们往往就会有所觉察。
比如,在东汉三国时期,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决战”时,虽然袁绍拥有10万大军,曹操只有1万精兵,但是,诸葛亮早已经预料到,袁绍注定会失败。
为什么呢?因为袁绍战略失策、指挥失误、执法不严、组织失和、用人不当,所以,诸葛亮在官渡开战时,就趁机逃跑了,后来,果然如诸葛亮所料,袁绍打了败仗。
六,
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只知道前进,而不知道后退,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满足,那么,他注定会有困窘发生,甚至会有灾祸来临。
人们常常讲:“知足常乐,知足者富,知足免灾”,就是这个意思。
比如,在现实社会中,那些贪婪的人、走捷径的人、不知足的人、不控制欲望的人,90%都是没有好下场的,不是发生困境,就是发生灾祸。
总的来说,我认为《二十四史》中的这六大金句,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因为这些名言金句不仅具有先见之明,更是千百年来,古人和智者的智慧结晶,读懂它,悟透它,实践它,让你增长智慧,改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