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16岁男孩2年前查出骨肉瘤,今年恶化转移到肺。却为打游戏花光救命钱14万元。在疾病最严重的时候,腿部甚至肿大到无法走路,做了手术之后,情况才有好转,可以走路,但还是伴随着阵痛。本就是花季少年,自己的父亲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死去,为了治好孩子,他的父亲已经花费了30多万元。本来,该男孩的父亲已经打算带孩子去上海看病。但是就在出发前的几天,他一查余额,发现已经剩下了2000多元。本来就心急如焚的父亲,一下子瞬间变得苍老了许多,父亲的一句:都受不了了,可见他承受了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他们无奈求助媒体,最后经过协商,游戏公司退回来80%的钱。绝症男孩为了打游戏将救命钱充入游戏让人唏嘘不已,与此同时也让人难免反思:为什么游戏对有的孩子的吸引力如此之大?能不计后果的将钱全部充入其中呢?
其实,许多孩子的游戏成瘾,都可能和一种成瘾性精神心理疾病——游戏成障碍有关。
2019年5月25日,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ICD-11),“游戏障碍”被纳入“由成瘾行为而导致的障碍”分类中。
也就是说,游戏成瘾被正式定义为一种精神疾病。很多人会问:到底什么是游戏障碍?是否玩游戏时间长了就是成瘾?既然是疾病怎么治疗、又如何预防呢?
1. 游戏障碍的诊断及危险因素
游戏障碍在全球范围内的时点患病率波动在 0.7%~27.5% 之间。游戏障碍是指持续或反复的游戏行为(“数字游戏”或“电子游戏”),通常持续至少 12 个月,如果症状严重,所需的持续时间可以缩短到 6 个月。①对游戏的控制受到损害(失控);
②将玩游戏置于其他活动之上,使玩游戏优先于其他兴趣和日常活动;
③尽管发生了负面后果,仍继续游戏;
④这种行为模式的严重程度足以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的功能受损。
①生物因素,如成瘾易感性、应激易感性、精神障碍共病等;
②人格和心理易感性因素,如不成熟、情绪不稳定、低自尊和犹豫不决、自控能力差、应对能力差、社交技巧差等;
③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
④应激因素,如失去亲人、经历重大危机、发生剧烈的生活变化等;
⑤游戏可及性及吸引程度。本例患者具备前4条危险因素。
在游戏障碍的诊断中要注意与危害性游戏行为、赌博障碍、精神障碍(如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双相障碍、人格障碍等)及物质使用所致障碍进行鉴别,游戏行为经常与物质(特别是酒精)使用共存,如果同时满足两种障碍的诊断标准,可考虑共病诊断。在诊断中还要区分游戏障碍与正常游戏行为。此项鉴别非常重要,对于诊断游戏障碍的争议主要来源于此。如果反复游戏行为是以促进社交、调节情绪、缓解无聊等为目的,并未造成明确的社会功能损害,且缺乏游戏障碍的其他必要特征,则不应做出游戏障碍的诊断。游戏障碍可导致躯体问题、精神行为问题及社会功能损害,游戏障碍者也可表现出执行控制功能、风险决策能力下降。 游戏障碍者由于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缺乏必要的休息和锻炼,因此容易产生多种身体不适症状。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眼睛容易产生眼干、眼涩、视力下降等问题,甚至在黑暗中长时间使用会导致眼底黄斑病变。频繁使用手机玩游戏、发送信息、浏览抖音,以及敲击鼠标键盘,可能会导致几个特定的手指引发腱鞘炎,进而导致关节发育畸形,俗称“鼠标手”或“键盘手”。长时间的久坐,会导致颈、肩、腰、背等肌肉出现慢性劳损,尤其是腰椎和颈椎疾病的发生。此外,长期熬夜缺乏锻炼还会导致体质下降、免疫功能减弱、睡眠障碍、消化不良和便秘等问题,甚至引发猝死。以上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游戏障碍通常与抑郁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焦虑症、强迫症以及敌意或攻击性有关。大量研究表明,游戏障碍与抑郁障碍显著相关,9.2% 患游戏障碍的青少年有心理焦虑,15.1% 有抑郁症状,10.9%有冲动症状。人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社会属性,需要与人交往、协作,与周围环境共处。然而,游戏障碍者沉迷于游戏网络,导致游戏时间超过学习和社交时间,对虚拟快感着迷胜过现实快感,进而导致与家人、朋友、师长关系变差,社交能力下降,应对压力能力减弱,逐渐逃避现实,使得社会支持系统失衡。此外,网络游戏中的不良信息及行为也严重影响青少年的道德修养,导致人生观、价值观受损,甚至在现实社会中产生模仿行为,易诱发犯罪行为。在家庭方面,游戏障碍者疏于家庭沟通,导致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恶化,手机成为替代精神伴侣和成长玩伴,同时增加经济负担,充值游戏成为额外开支。游戏障碍的治疗及干预研究或临床实践提示,社会心理干预、药物治疗、处理共病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对改善游戏障碍患者预后有益。主要措施如下。 1)动机增强治疗 动机是行为改变的关键性因素,如果患者有较强的改变动机,表明已经做好了改变的准备;反之,如果患者对治疗的阻抗比较大,说明还没有做好准备,将影响行为改变的依从性。动机增强治疗主要是激发患者积极做出改变的内在潜能。2)认知行为治疗 人的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而心理活动的产生是以内环境的生理冲突和外环境的信息为动力的。行为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其所具有的独特的认知过程参与了行为模式的形成。认知行为治疗是通过改变对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不良认知,从而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治疗方法,强调通过认知的改变产生行为和情绪的改变。3)团体心理治疗 是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治疗方式。一般是由 1 ~ 2 名治疗师主持,治疗对象可由 8 ~ 15 名具有相似问题的成员组成。成员通过共同商讨、训练,解决其共同的发展或共有的心理问题。参加成员通过自省、谈论等方式帮助其找出成瘾的具体原因,了解其网络行为,并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成瘾者体会到现实中人际交往的乐趣与重要性,以改善其人际关系,增加社会适应性,促进人格成长,并可获得有效的控制上网行为的方法,帮助求助者摆脱对网络的成瘾状态。 2、药物治疗 目前没有针对游戏障碍的临床药物,但游戏障碍患者可能存在精神、躯体等健康问题以及共病的情况,需要药物对症治疗。 3、物理治疗 游戏障碍者在冲动控制方面较健康对照组差,包括 Go/No Go 任务、停止反应信号任务、Stroop 字色干扰任务,可能与其无法控制想要游戏的冲动有关。目前部分研究对游戏障碍患者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等干预,以增强大脑控制功能或降低玩游戏的冲动,但仍缺乏大样本的研究。建立包括普遍性预防、针对性预防、早期发现及治疗等措施的三级预防体系,提高青少年等高危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减少游戏障碍的发生和复发、促进患者及时获得诊疗至关重要。
1、普遍性预防 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工作,尤其在儿童青少年人群中广泛宣传游戏障碍的相关知识,减少引发游戏障碍的诱因。 2、针对性预防 对于易患游戏障碍的高危人群,在个体层面上,从情绪调节、认知控制、人际交往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对于儿童青少年所处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应对技能的科普宣传,改善家庭关系及亲子沟通能力,关爱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需求。 3、早期发现与治疗 提高家长与学校早期识别游戏障碍的能力,对可疑的游戏障碍患者,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及时就诊,明确诊断,接受合理系统的治疗。在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和精神专科医院开展针对性培训,使医护人员有能力正确识别、诊断、治疗游戏障碍;做好联络会诊和专科咨询工作,帮助非精神科医生早期发现并及时转介游戏障碍患者。参考来源:
[1]乔颖.有一种病叫游戏障碍[J].大众健康, 2019(8):2.DOI:10.3969/j.issn.1002-574X.2019.08.035.
[2] 马辰怡,陆静等, 游戏障碍的筛查和诊断进展, 心理学通讯 [J],2021 年第 4 卷第 3 期,139-141.
[3]杨洁贤,郝伟.网络成瘾(游戏障碍)的诊疗与思考[J].四川精神卫生, 2023, 36(1):1-5.
[4]牛雅娟,杨可冰,刘艳,等.游戏障碍的诊断治疗进展与展望[J].中国医刊, 2021, 56(11):1173-1177.
[5] GONZÁLEZ-BUESO V, SANTAMARÍA J J, FERNÁNDEZ D,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or pathological video-game use and comorbid psychopathology: a comprehensive review[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8, 15(4): 668.
[6] WANG C Y, WU Y C, SU C H,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and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J]. J Behav Addict, 2017, 6(4): 564-571.
[7] 黄燕, 程淑英, 林亨. 青少年游戏障碍共病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21(5): 407-413.
[8]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 等. 游戏障碍防治的专家共识(2019版)[EB/OL]. [2021-05-02].
[9]丁香园精神时间
如有侵权请联络梅斯医学管理员(微信号:wxid_vaci8ymoetvp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