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使用电脑的朋友们,不知道是否注意过键盘上的一个小细节,字母键盘上F和J表面有一个横杠的凸起,摸起来非常明显。![]()
为什么其他按键上面光滑无比,唯独这两个字母要设计一个凸起的横杠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提高人们的打字速度。
目前电脑上使用的QWERTY键盘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左右的打字机上,其将字母顺序打乱的布局,目的就是为了降低人们的打字速度,来避免打字机“卡壳”。![]()
到了上世纪末,电脑这一不会“卡壳”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之后,人们又想尽量提高文字的输入速度,于是摸索出了“盲打”这一打字技能。所谓“盲打”,顾名思义就是在打字时不看键盘。
在电脑刚刚兴起之初,专业的打字员每分钟的打字速度需要保持在120字左右,如果在打字的同时频繁地低头看键盘,不仅影响打字速度,还容易产生颈椎病等职业病。而电脑键盘大多数按键在大小、手感方面都几乎一样,为了避免在盲打时出错,IBM公司的一位设计师在上世纪90年代发明了这两个小凸起,并应用在了当时IBM公司所生产的键盘中。![]()
这个设计大大提高了人们在盲打时的打字效率,于是后来便成为QWERTY键盘的标准布局之一。这两个凸起使人们在打字时不需要频繁地低头寻找按键,通过触觉差异就能将双手各手指在键盘上精准定位。按照大部分人的打字习惯,双手除大拇指外的八根手指,放在三行字母按键的中间一行打字效率是最佳的,这样双手分别控制左右两个区域。
左手负责A、S、D、F,右手为J、K、L以及分号。F和J就分别为左右手食指所在的位置,因为食指是手指中最为灵活的,方便找到各手指的准确位置。.![]()
两个大拇指则刚好位于空格键的位置,所以空格键被设计得很长,方便左右交替使用。如果是全键盘,右侧数字键盘中数字5也有一个突起,5位于九宫格正中间,也是为了方便寻找和定位。当然,也有一些键盘没有采用凸起的横杠设计,而是通过改变按键表面的弧度来区别不同的字母,比如一些机械键盘。
虽然形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帮助人们快速定位,提高打字速度。![]()
就像有一些游戏键盘,还会用不同的颜色标出字母按键中的WASD,这几个按键在游戏中经常用于控制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也是为了方便用户快速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