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双手的手指头里,大部分人除大拇指外,其余指头都是两个关节连接的三节指骨,唯独大拇指只有两节。![]()
不光是手指头,连脚趾头也是这样,只有拇趾是两节趾头,其余都是三节。虽然末趾很短且不灵活,可其也是三节。按理说三节指头更加灵活方便,可为何大拇指偏偏只有两节呢?当然,我们说的是大多数人,部分人会因为基因异常等原因,导致其余手指也出现只有两节,或大拇指多一节的情况,但这只是个别现象,就像有些人会出现六根手指。
至于我们为什么会拥有两节的大拇指,是长期进化而形成的。![]()
猿类不会直立行走,只能通过四肢爬行。它们生活在树上,拥有三节拇指或大足趾并与其余四指分开,可以灵活地抓住树干,适合在树上攀爬。但在几百万年前,猿类爬下树开始到地面上生活,并逐渐学会直立行走,这时候对手指与脚趾灵活性的需求就大大降低了。下肢负责负重和行走,脚掌需要承受身体的重量,因此大足趾进化成两节并变得粗壮,保证人体站立时不前倾后仰。![]()
同时上肢得到解放,手指在经常使用工具的情况下,大拇指的第三节指骨向掌心移动,露在外面的也变成了两节,并变得更加有力。它既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和其他四指配合,完成抓握等动作。大拇指还靠着手掌发达的肌肉,使得它可以灵活地控制方向。如果大拇指只有一节指头,虽然更加有劲,但不能灵活地与其他手指的配合。如果有三节指头,虽然更加灵活,但会变得和其他四根手指一样没劲。所以两节拇指是一个比较折中的方案,也是最为合理的进化结果。因此,不同手指间的分工不同,但又相互配合。大拇指最短最粗也最有劲,适合干重活,比如剥皮、扣东西。![]()
食指最灵活,如控制筷子、指方向、翻书等。中指的特点便是长,比如拿东西够不着时可以换中指试试。无名指与小指主要是增加了手掌的宽度,使得能抓取更多颗粒状的东西。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我们身体各个部位几乎都达到了最佳状态,可生活习惯的改变会不会让它们再次进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