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1972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4年11月18日《经济日报》全部12篇评论文章
近日,全球大米出口价格下跌,亚洲国家尤为明显,其背后直接原因是印度调整多项政策以促进大米出口。短期看,亚洲国家大米出口价格的下跌趋势或将维持一段时间。印度是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其大米出口价格对亚洲大米市场影响很大。过去一年多,为了平抑印度国内日益高涨的粮食价格,印度一直在限制大米出口,甚至在2023年7月下旬直接停止了除印度香米(巴斯马蒂大米,又称印度长粒米)之外的所有大米出口,随后又决定对蒸谷米出口征收20%的关税,意在将印度大米总产量中的很大一部分“锁死”在国内。受印度一系列限制性政策的影响,亚洲大米价格一度涨至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9月底,印度财政部宣布,将蒸谷米的出口关税税率从20%大幅下调至10%,此外,印度政府还对未碾磨品种(即糙米)征收10%的出口关税,但半碾磨或全碾磨大米将不征收关税,同时也取消了非巴斯马蒂大米的出口禁令。印度下调关税后,该国大米出货量增加,泰国、越南和巴基斯坦等大米出口国也被迫降低价格。截至10月17日的一周,泰国大米从曼谷出口的价格为529美元/吨,相较今年1月下旬的669美元/吨下跌21%。越南碎米率5%的大米也于截至10月24日那一周报532美元/吨,低于之前一周的537美元/吨。印度放宽大米出口限制所带来的米价下跌趋势也影响到了自身。印度碎米率5%的蒸谷米报450美元/吨至484美元/吨,创2023年8月以来最低。10月23日,印度碎米率5%的白米报价为490美元/吨,比巴基斯坦同等规格的白米溢价13美元/吨,不过仍比缅甸、泰国和越南同等规格的白米每吨分别便宜10美元、15美元和33美元。业内人士分析称,印度此举意在薄利多销,急迫地想要获得更多亚洲市场份额。此前由于限制出口,印度大米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开始缩水。从贸易的角度看,印度此前比较保守的出口限制,已经开始影响该国正常的大米生意。出口限制导致印度大米出口量下降,国内农民们卖出的大米量减少,致使收入下降,农民们已普遍对政策表示不满。出口政策调整后,印度白米的亚洲订单正在增加,在非洲等亚洲以外的市场,印度也正在取代缅甸和越南供应,这表明出口放松后,印度的市场份额已经开始回暖。从供应的角度看,印度也无需太担心放松出口导致国内大米短缺。根据印度政府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9月1日,印度食品公司的大米库存为3230万吨,同比增长38.6%,印度政府也因此获得了一定的政策空间,有信心保证在放宽出口限制的同时稳住国内供应。以上这些因素,让印度最终决定对大米出口的关税和硬性限制进行调整,本轮米价下跌也由此开始。此外,今年早些时候,亚洲一些国家遭遇灾害导致本土产量下降,曾引起米价快速上升。例如,在孟加拉国,洪灾所带来的大米损失以百万吨计,孟加拉国只能以促进大米进口来缓解国内米荒。因此,此次米价大幅下跌,也可视作此前米价上涨过快的市场理性回调。短期内,全球尤其是亚洲地区的米价还有一定下跌空间,但由于地区总体供应量较为充足,下跌趋势估计难以扩大。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带来的影响,应采取有针对性、前瞻性的对策措施,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质量发展。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岁至24岁劳动力失业率仍处于高位。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存在着招工难、人才缺口大的情况。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现象受到各方关注。这类结构性问题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相关。当前,产业由低水平、低技术、低附加值向高层次、高技术、高附加值转型升级,一方面传统产业占比逐渐下降,难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技术进步、AI(人工智能)等的发展使一些低效率、低收入、工作环境恶劣的岗位逐渐被机器取代。另一方面未来产业发展刚刚起步,第三产业比重仍然相对偏低,生产性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不足,高层次、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尚未形成规模,难以完全吸纳劳动力供给。再加上劳动力技能培养滞后于产业需要,导致新增劳动力供需难以动态匹配。产业转型升级引发的结构性就业问题,需要依靠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更多高端岗位,给出解决方案。工业革命以来,产业的兴衰更替带来持续的劳动力需求,背后的机制在于技术、产业和就业的演进。产业转型升级依赖于技术和创新,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方能实现。技术进步有助于释放传统产业的劳动力,把人们从低端、低效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去进行高技术、高创新的工作,大量的劳动力供给反过来为产业转型升级储备了人力资源。利用好我国庞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产业转型升级有助于做大就业蛋糕。随着我国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加速培育,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继续壮大,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0%。高端装备出口增长43.4%,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获得国际市场认可。实实在在的增长正在为就业创造大量机会。产业转型升级还将促使新职业不断涌现。传统产业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让拥有跨学科知识背景的技能人员成为必须,数控机床操作员等技能人才紧缺,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缺口普遍存在。大量新兴产业催生了许多全新岗位,智能汽车蓬勃发展,让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必不可少,未来岗位需求将达10万个以上。生成式人工智能横空出世,使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应运而生。低空经济兴起,带来了无人机操控员这一新岗位需求,据测算,人才缺口将高达100万人等。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带来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应采取有针对性、前瞻性的对策措施,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质量发展,确保就业大局稳定。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优先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促进协调联动,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做好转型中的岗位挖潜、职业转换,增加绿色就业新机会,推动绿色发展和就业增长协同增效。助推新能源、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探索布局生物制造、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扩大服务业就业容量,持续锻造生产性服务业竞争优势,培育具有国际认可度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提高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匹配度。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学研判人力资源发展趋势,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推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根据社会需要、产业需求、职业开发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构建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覆盖职业生涯全程的技能培训制度。拓宽技能人才发展通道,完善职称评聘、培训升学等政策,引导企业逐步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健全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消减劳动供需信息差。此外,还要做好劳动者就业权益保障工作,破除影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健全就业歧视救济机制,促进劳动报酬合理增长。今年年底以及明年,专项债券在带动有效投资、保障改善民生上将会更加给力。存量政策叠加增量政策,政策效能和红利释放,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正在不断得到巩固增强。在一揽子增量财政政策中,除了债务置换,专项债券也是一项重要政策工具。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通知,明确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相关事项。这意味着,重启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的工作加速展开。地方政府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一个品种,由地方政府为土地储备发行,其资金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并以土地出让收入等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作为偿债来源。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端于2017年,对规范土地储备融资行为、促进土地储备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根据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需要,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暂停发行。作为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一项重要举措,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产生多方面积极效应。当前各地闲置未开发的土地相对较多,但地方政府收回收购土地缺乏资金。通过发行专项债券,可以有效支持地方政府回收存量闲置土地。对一些有现实需要的地区,还可以用于新增的土地储备项目。这项政策在调节土地市场供需关系上作用明显,可以减少闲置土地,增强对土地供给的调控能力,促进供需平衡,稳定市场预期。同时,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和债务压力,助力房企集中资金用于保交房。随着政策细则的明确,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有望加快发行使用。专项债券是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在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适当扩大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可以预见,今年年底以及明年,专项债券在带动有效投资、保障改善民生上将会更加给力。规模有望加大。专项债券是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开前门”的重要渠道。我国政府负债率显著低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还有较大举债空间。在中央政府加杠杆的同时,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补充地方财力。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我国将实施更加有力的财政政策,扩大专项债券规模无疑值得期待。投向领域拓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债务管理需要,专项债投向领域有必要进行动态调整,以更好地稳增长、扩投资、补短板。此次专项债拓宽投向领域,除了土地储备,还明确可用于支持地方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这项措施既有利于消化存量房源,也可筹集资金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直接惠及民生。同时,专项债券还可以合理支持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适时拓宽投向领域,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促进高质量发展。此外,适当扩大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提高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的比例,可以更好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当然,在发挥债务作用的同时,防范化解风险这根弦时刻不能放松。在进行债务置换、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的同时,要强化对法定债务的管理。对专项债务而言,应加强“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管理,穿透式监测专项债券项目实施情况,强化制度约束,加强信息公开,保障专项债券偿还来源,持续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债务置换、专项债券、赤字空间……存量政策叠加增量政策,政策效能和红利释放,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正在不断得到巩固增强。“被老祖宗的审美震撼到”“直击心灵的东方美学”……最近,一款文创产品凤冠冰箱贴爆火出圈。这款冰箱贴以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原型,短短3个半月售出14.5万个,成为近20年来国博文创“销冠”。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融合现代创意与科技的小文创,正以其独特魅力撬动着文旅大经济。“木质凤冠冰箱贴”首批3000件产品在一天半内售空,“AR金属凤冠冰箱贴”开售当天2小时内售出2300件。围绕“凤冠”这一IP,国博陆续又开发了笔记本、徽章、雪糕等10余款系列产品,均受到消费者的喜爱。那么,引发网友连连赞叹的凤冠冰箱贴为何能够受到消费者青睐?精美的设计是其备受追捧的一个关键因素。设计师巧妙地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让日常用品兼顾古典美学。珍贵文物也得以通过更生动、更接地气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让传统文化触手可及。透过各类文创产品,消费者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感受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考古盲盒、“胖宝剑”到“绿马”表情包,这些案例向我们证明了,作为新的文化创意载体,文创产品已经成为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另一个关键因素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物质消费需求外,人们越来越注重消费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和精神享受。不少文创产品“出圈”正是契合了消费者的全新消费需求。2023年中国文创产品市场规模已达163.8亿美元,增速为13.09%。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不断激发着消费潜力,推动消费逐步升级。文创产品的持续热销,反过来也拉近了文物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吸引了越来越多人走进博物馆,一睹文物风采。数据显示,仅10月8日至28日期间,国博参观人数就达34.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0%,呈现“淡季不淡”的景象。不仅如此,国博工作人员透露,生产凤冠文创产品的代工厂员工人数增加了约50%。文创市场火热,在促进消费的同时,也带动了就业。要更好地满足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各地不妨持续深挖传统文化内涵,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以文化创意活力激发经济发展潜力。此外,各地在设计文创产品的过程中,还可以加强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如借助AR、VR、裸眼3D等,将文化与科技充分结合,实现文创产品创意升级。任何一个文创产品的爆火均非偶然,而是文化自信与消费“双向奔赴”的必然结果。目前来看,如何让文创产品拥有持久的吸引力,进而助推文化产业长远发展,是摆在从业者面前的一道新的课题。文旅产业正在成为我国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近年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5G等数字化手段的应用,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场景,有效促进了文旅消费。相较于传统文旅服务,数字文旅显示出更加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西安灯火璀璨的大唐不夜城内,大数据智能分析、VR体验不断优化景区的服务质量。陕西考古博物馆里,云观展、三维数字建模,拉近了历史与时代的距离。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和利好政策,大力实施文旅产业数字化战略。《“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等政策文件推动行业在产品开发、服务模式、营销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为推动数字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数字文旅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推广机制尚不健全等,还需要进一步推进数字与文旅有机融合,以激发文旅消费新潜能。全面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是重点。建设智能旅游服务中心,配备自助服务终端、虚拟导览系统和信息查询系统,为游客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开发互动体验设施,增强游客的沉浸感和参与感。建立旅游大数据平台和景区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实时监控和数据共享,收集和分析游客行为数据,帮助景区进行精准营销和资源配置。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优化游客流量管理和游客出行路线,减少交通拥堵,提升出行体验。促进文旅产品创新是关键。与时俱进开发新型文旅产品,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旅游景区吸引力,打造沉浸式文旅产品。推动数字创意产业与文化旅游、生产制造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数字文化消费新场景。此外,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数字内容服务。开发定制化消费、互动式消费、体验式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着重开发可以“带回家”“随时看”的虚拟旅游产品,不断满足游客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加强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是保障。要用好数字营销策略,创造与文旅相关的高质量内容,如旅游攻略、旅游VLOG、短视频等,吸引目标受众注意力,生动展示旅游产品和体验。建立在线社区,鼓励游客分享旅行体验和建议,增强品牌黏性和消费者参与感,提升品牌忠诚度。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向2024年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世界知识产权大会致贺信时强调,中方愿同各方一道,继续加强合作,坚定维护国际知识产权多边体系,为打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国际环境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关键组成部分,知识产权贸易发展对于我们继续走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增强国际相关合作有着重要意义。知识产权贸易是指创新技术、文学作品等含有知识产权的产品,特别是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的国际贸易。其发展水平决定了一国在全球服务贸易市场和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的角色。伴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知识产权贸易的比重也在逐渐攀升。2013年至2023年,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贸易总额年均增速为9.4%,2023年知识产权贸易约占服务贸易总规模的6.1%。然而,由于高质量知识产权供给不足、缺乏核心专利和品牌,当前我国知识产权贸易总额占比仍然偏低,且以进口为主,与知识产权贸易强国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此外,仍然存在转移转化难等突出问题,导致规模庞大的知识产权资源并未转化为贸易优势、发展实效。进一步壮大我国知识产权贸易,应重视两方面的体制机制完善。不断健全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机制。要重点推进技术成果的交易和运用,打造创新资源对接平台,促进知识产权国际化运营。探索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科技保险等方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鼓励采用知识产权质押、预期收益质押等融资方式,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和交易。还应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点推进文化产品出海,通过科技创新和服务内容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服务品牌。加强对版权文化娱乐服务贸易的支持,推动数量增长转化为品牌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华文化名片。不断优化知识产权治理的国内国际环境。在国内层面,树立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价值导向。高水准的知识产权保护是高水准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应有之义,要严厉打击知识产权领域违法犯罪行为,通过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引导国内企业向打造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转型。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一视同仁地保护国内国外创新,树立我国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提振全球创新主体对我国市场技术转移转化的信心和动力。在国际层面,面对逆全球化趋势和知识产权向我国转移的限制围堵,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以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为基本原则,积极维护以WTO等为基础的现行知识产权全球治理多边框架体系,积极主导构建和参与区域性知识产权合作体系,向全球输出开放包容、平衡高效的机制理念。与世界各国在审查授权、跨境执法、争端解决等方面全方位加深合作,不断完善海外知识产权维护援助机制,为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国际化运营提供长效支持和服务。(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快递末端服务,比拼的应是快递业全流程、全链条的服务。要持续优化网点布局,加强末端能力建设,推动先进技术广泛应用。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自10月21日进入旺季以来,快递市场规模持续扩增,日均业务量超5.8亿件。其中,最高日处理量达7.29亿件,同比增长74%,刷新单日业务量纪录。对快递业来说,一年一度的业务旺季,也是“最后一公里”的大考时期。快递“最后一公里”是快递业务经营者直接服务消费者的重要一环,是行业的根基所在,也是决定行业供给质效的主战场。末端发展好了,行业发展的基础才能稳固。近年来,随着我国快递市场规模不断扩增,快递业始终顺应经济发展趋势,不断加快模式创新,强化科技赋能,为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改善用户体验感获得感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很多热衷于网购的消费者来说,便捷的快递服务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快递“最后一公里”已形成宅递、站递、箱递等一系列服务模式。在末端服务逐渐多元化的过程中,以无人车、无人机、无人驿站等为代表的新递送服务发展尤为迅猛,从城市到乡村、从高原到海岛,从服饰到生鲜、从文件到珠宝,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运载货物越来越多元,逐渐成为快递末端服务变革的重要抓手,深受广大用户欢迎。也要看到,在快递末端服务上,消费者对及时上门服务、驿站营运更好满足需求等方面仍有很大期待。例如,当前很多驿站面积较为固定,平常运营周转没问题,但遇到电商大促,驿站件量成倍增长,加上大件、重货较多,不仅给场地、人员带来巨大压力,也给消费者取件带来了诸多不便。再比如,在一些乡镇农村,凭短信取件仍是主流,上门派送、揽件的服务对很多用户来说还很陌生。解决快递业的末端服务问题,还须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要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摒弃破坏市场秩序、有损经济发展的低价竞争。为此,相关管理部门鼓励行业企业积极开展差异化竞争,丰富服务产品,持续提高创新发展能力,促进市场竞争良性发展,共同把“蛋糕”做大做好,形成多赢局面。说的是末端问题,但解题思路并不全在末端。快递末端服务,比拼的应是快递业全流程、全链条的服务。要持续优化网点布局,加强城市末端能力建设,加快贯通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配送体系,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多样化寄递需求。继续推动先进技术在快递业的广泛应用,将北斗导航、5G技术、人工智能不断融入揽收、分拣、运输、派送等各环节,从而优化全流程服务,而不是把压力全推给末端。快递末端服务的好与坏,快递员队伍至关重要。快递企业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切实维护好快递员群体的合法权益,适当让利给网点,并督促网点将派单费落实到位。保持末端稳定,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末端服务。总量指标稳中有升成为10月份金融数据的一大亮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广义货币(M2)增速过去两个月累计升高1.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增速在10月份迎来今年的首次改善,与9月份相比,下降幅度减少了1.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M2与M1之间的增速差距也出现收窄。这些变化表明,在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实体经济的活跃度有所提升,企业和居民的投资与消费意愿也随之增强。近段时间,一揽子增量政策逐步落地生效,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人民银行进行较大力度的降准,实施有力度的降息,优化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两项工具,鼓励长期资金入市,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总的看,市场反应积极正面,社会预期明显好转。信贷结构也出现不少亮点。一方面,企业贷款特别是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较多,这为稳投资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资金支持。数据显示,10月末,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6%;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17万亿元,同比增长21%;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3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5%左右。这些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另一方面,个人住房贷款增长有所好转。10月份,我国个人住房贷款规模企稳,明显好于前9个月月均减少690亿元的水平,也好于前两年同期的水平。当前,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M2余额已分别突破400万亿元、300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也超过了250万亿元,金融总量增速一直保持在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且略高的水平上,金融支持力度稳固。也要看到,存量金融资源已处于高位,再保持增量高速增长难度越来越大,也并不现实,一味求量反而可能加剧资金空转等各种虚增问题,忽视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宏观调控思路已在逐步转变。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物价低位运行等是当前宏观调控需要关注的突出问题,这既是短期经济运行困难的表现,也是中长期结构转型深层次矛盾的反映。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今年的金融街论坛年会发言中表示,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增长,需要把握好增长速度与质量、内部与外部、投资与消费的动态平衡。从中可见,近期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不是简单的刺激,而是政策逻辑的重大调整,不仅有短期扩需求的方案,同时还有大量改革、结构调整的方案。当前,加强需求侧管理正在逐步达成共识,未来在出台支持政策的同时,也需加力推进改革,实质性扩大内需。下一步货币政策会更加注重量价结合,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利率影响消费和投资,对宏观经济有重要意义,是货币政策的核心。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在按照“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的思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存贷款利率已全面放开,未来要在“形得成”和“调得了”方面下功夫。“形得成”需要金融机构提升自主理性定价能力,“调得了”需要着眼于利率政策更好服务于宏观调控职能,尽可能缓解影响利率调控的约束。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既是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能源大省的使命和担当。多年来,内蒙古全方位推动能源产业发展,年发电量、新能源年发电量、外送电量等多项能源经济指标在全国领先,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同时,内蒙古在能源领域也面临同质化竞争明显、新能源消纳能力较弱、资源精深加工不足、产业配套不完善及科技创新不足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难题,应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继续优化发展模式,做大做强现代能源经济。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能源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应树立“一盘棋”思想,立足资源禀赋和能源结构特点,顺势而为,整体推进。善于运用高校科研院所及专家智库的力量,紧盯行业前沿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科学规划,稳扎稳打,谨防出现产能过剩、发展滞后等情况。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能源产业发展始终,积极发挥绿电优势,提高绿电使用比例,让绿色成为能源产业发展的底色。适度差异化发展。内蒙古拥有丰富能源资源的地区不少,资源禀赋也比较相似,但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存在差别。应在做好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差别地引导各个地区发展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能源产业,科学合理地进行产业布局,避免出现盲目跟风、无序竞争的内耗行为。即便同一区域或同一领域,也要勇于走出舒适区,依托科技创新力量,推动相关产业向差异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探索深度融合。能源产业发展离不开相关产业支撑、科研攻关助力以及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应鼓励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传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高新能源生产与消纳能力,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产业升级。须依托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绿色能源与先进高载能产业耦合发展,推动绿色产业链和价值链向中下游延伸,助力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1月17日,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迎来10周年。2014年的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启动,首次通过两地金融基础设施的连接,让投资者可以委托本地券商并经由本地交易所和结算公司买卖对方市场股票,开创了全新的资本市场开放模式。之后,深港通、债券通、互换通等机制接续开通,互联互通的覆盖面、参与度、灵活性不断拓展,成为新时代“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生动体现。互联互通10年来,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2024年前三季度,北向和南向交易的日均成交额分别为1233亿元人民币和383亿港元,比10年前分别增长21倍和40倍。前三季度的北向交易额度占到内地市场成交总额的6.7%,南向交易额度占到香港市场成交总额的16.9%。10年间,互联互通机制下的跨境交易规模达到177万亿元人民币。正是如此充沛的源头活水支撑起两地资本市场的稳定繁荣。海量的成交额背后是互联互通机制的不断成熟和完善。10年间,能参与的投资者越来越多,能买卖的投资产品越来越多。截至2024年9月,共有260多家香港经纪商参与沪深股通业务,开展港股通业务的内地证券公司超过100家,北向互换通吸引了65家境外机构入市。自2015年起,内地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年金基金等机构陆续获准参与港股通业务。沪深港通下合资格的可交易股票超过3300只,覆盖了沪深港三地市场上市公司总市值的90%、成交规模的80%以上。港股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生物科技公司、外国公司、上交所科创板公司等先后被纳入交易范围,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互联互通机制持续推进的10年,也是内地资本市场国际吸引力不断提升的10年。互联互通机制推动A股和国债纳入MSCI(明晟)、摩根大通等全球主流指数,吸引境外投资者增持内地资产。截至2024年9月,境外投资者持有的内地证券资产总额近7.6万亿元人民币,与2018年6月MSCI首次纳入A股时相比,增长逾4.7万亿元人民币。短短6年多时间,债券通“北向通”的日均成交量已由开通首月的1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前9个月的439亿元人民币。互联互通带来的另一个效应是互利互济。10年间,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均经历了多次剧烈波动,正是由于南北向资金流入渠道的存在,双方资本市场各增加了一个注入稳定性的接口。从历史数据看,在开通以来的2200多个沪股通和深股通交易日中,北向资金在约45%的沪深300指数下跌交易日逆势净买入A股。在香港资本市场受多重因素影响、面临流动性挑战的年份,港股通始终保持稳健净流入。例如,在2021年、2022年、2023年,香港恒生指数分别下跌14%、15%、14%,南向资金分别保持着4544亿港元、3863亿港元、3188亿港元的净流入规模。10年辛苦不寻常。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这是两地监管机构锐意创新的成果。经过了法规更改、技术突破、模式改进等一系列努力,互联互通机制才有了更多的投资产品、更多的投资者、更便利的结算安排。这些努力离不开新时代的大背景,那就是香港依然是内地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中国依然是海外投资者长期关注、持久投放的高价值目的地。也正因如此,互联互通的下一个10年,必将有更精彩的表现!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两岸交流最活跃的力量,是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参与者、建设者。《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要求,加强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平台建设。福建在加快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背景下,发挥对台优势,从培育兼具“烟火气”与“时尚感”的闽台特色集市这个小切口入手,既为促进闽台青年深入交流提供新的载体和平台,也为福建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注入新活力。集市经济是指在城市或乡村特定空间区域内,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的商品交易、贸易活动,并由此产生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集散的经济形态。历经岁月的洗礼和时光的沉淀,通过创新创意赋能,西安的大唐不夜城、成都的宽窄巷子、浙江的乌镇等繁华集市成为网红打卡地。从历史进程来看,这是一种既古老又时尚的经济形态。对福建而言,培育闽台特色集市优势独特、前景广阔。一是有“闽台亲上亲”的浓厚文化氛围。福建是80%台湾同胞的祖籍地,两地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同声同音,妈祖文化、闽南文化、海丝文化等八闽文化是两岸共同的“根”“脉”,具有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独特优势。二是有成功的示范样板。福建在全国先行先试,连续举办了八届“匠心意蕴”闽台文创周,出台台胞申请保障房、子女就学等一系列政策,引入140支台湾建筑师和文创团队来闽开展乡建乡创,打造了福州梦山路夜市、厦门沙坡尾艺术西区等闽台特色集市,成为台湾青年在闽创业高地。三是有浓郁的“烟火气息”。福建共有84个县(市、区)、超过1100多个乡镇(街道),这些县、乡镇构成了福建的经济细胞和星辰大海。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福建发展闽台特色集市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分布在福州、厦门、泉州等地区,总体规模相对较小,还需在顶层设计、借智借力、彰显文化、打造标杆上下功夫。第一,要加强特色集市经济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引领,可以探索制定闽台特色集市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策划一批集市经济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在集市场地供给等方面给予支持,增强集市经济在创新创业中的集聚效应。第二,借智借力发展特色集市经济。组建专家智库,汇集国内外特别是海峡两岸从事集市研究的专家,为打造闽台特色集市提供智力支持,精心创意、选准主题,打造长盛不衰的精品集市。推动闽台集市“1+1”结对子,学习借鉴各地建设夜市、特色小镇等成功经验,将其融入闽台特色集市,打造两岸青年交流的荟萃地。助力特色集市上云用数,实施数字赋能,运用直播赶集、VR逛街等形式,打造全媒体矩阵,提升闽台特色集市的影响力和集聚力。第三,画好特色集市文化脉络。培育“集市+文化”品牌,文化是特色集市的“根”与“魂”,可以把福建的世界遗产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和八闽文化等元素植入闽台特色集市,让集市成为承载两岸同胞共同记忆的文化载体。举办“集市+民俗”活动,例如闽台宫庙对接、族谱接续、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等,续写乡愁、系牢乡情、印证血缘。此外,福建各地还可以开发“集市+研学”文旅产品,保护好、利用好福州上下杭、漳州古城等特色古迹集市,围绕林则徐、郑成功等历史名人推出特色研学产品。第四,打造特色集市示范标杆。选树一批特色样板,及时复制推广、精心评选全省十大乡建乡创示范、十大闽台特色步行街等典型标杆,展示两岸青年创意迸发的重要成果,带动集市经济做大做强。丰富一批集市业态,以青年喜爱的内容为主要载体,打造富有闽台特色的国潮集市、小吃集市、手工集市。创新一批“国潮”作品,激发台青创业群体的创意和灵感,加强与非遗传承人合作,推出更多“国潮”作品。(作者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副教授)眼下,随着秋收结束、稻谷归仓,田间剩余的秸秆处理问题引发社会关注。一些地区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划区限焚烧”的探索也备受瞩目。秸秆究竟是烧还是禁,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农作物秸秆富含氮磷钾及有机硫等元素,不完全燃烧会释放一系列污染物,对环境和空气质量构成威胁。加之潜在的火灾风险,自2008年起,我国推行秸秆禁烧政策,力促秸秆还田或综合再利用。截至目前,该政策取得显著成效,空气质量改善明显,秸秆的综合利用也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同时,农户们的实际困扰不容忽视。秸秆还田技术尚存短板,病菌、虫卵及杂草种子的残留等问题给农作物产量带来了隐患。由于秸秆分解缓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事活动的正常进行。秸秆离田也面临市场波动大、成本高昂等难题,给农民增添了额外负担。面对这一问题,应秉持科学态度,兼顾粮食安全与农民利益,在大气环境治理与农业生产之间寻求平衡。既要保护土壤健康,又要防治病虫害,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与市场机制的协同作用,努力实现农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秸秆还田作为培肥土壤、提升地力的有效途径,其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亟待提升。应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攻克秸秆还田的关键技术难题,形成适应不同区域的还田技术模式与规范,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示范推广,把秸秆科学、高质量地还到田里,将“生态包袱”转化为“绿色财富”。积极拓展秸秆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发展循环农业,实现秸秆价值的最大化。各地应制定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的引导和扶持政策,运用市场化手段,鼓励企业发展牛羊养殖、蘑菇种植、秸秆能源等产业,探索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食用菌基料化、工业原料化等综合利用新模式,打造秸秆收集、储存、运输、加工、利用等全产业链,推动秸秆商品化和资源化,促进秸秆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当然,秸秆并非绝对不可烧,而是应在科学管理与技术支持下,因地制宜在限定区域与时间进行焚烧,以实现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平衡。比如,在病虫害严重、轮作衔接紧张或焚烧危害性较小的地区,可考虑设置合理的限烧许可。一些区域可以探索逐步放开,允许在特定时间段内、气象条件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情况下,指导农民科学焚烧秸秆,既减轻农民处理秸秆的压力,又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适当提高土壤肥力。秸秆处置不是一时一地的农事,更是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妥善化解秸秆处置问题,需要坚持“低茬收割是基础、综合利用是关键、禁止焚烧是常态、少量焚烧是例外”的原则,确保在享受丰收喜悦的同时,守护好蓝天白云,全力推动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携手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