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1989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4年11月19日《光明日报》全部4篇评论文章
01 【光明论坛】加强长江沿线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系统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加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据统计,长江沿线省份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7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320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2座、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52项、世界遗产20多项。这些文化遗产作为长江文化的物质载体与活化样态,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精髓,是不可复制的珍稀资源,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加强长江沿线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传承,积极推动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我们筑牢文化根基、赓续中华文脉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之水滔滔不息,千年文脉绵延不绝。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习近平总书记的每一次考察、每一句嘱托,无不深刻体现对长江文化保护、传承与弘扬的深切关注与高度重视。 推动长江文化赓续不绝,在保护中实现传承发展。随着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启动建设和《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公布,各地以重大文化项目带动,开展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大运河文化等重大课题研究,积极推进长江沿岸重要遗址考古和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实现了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与文化资源发掘更新同步同行。当前,聚焦长江题材,讲好新时代“水灵灵”的长江故事是人民所盼、现实所需、时代所召。使长江文化融入生活、深入人心,离不开文艺作品、文创产品等表达载体的有效推介。开发更多彰显长江文化深厚内涵的文化产品,让群众共享文化盛宴,既要灵动再现长江沿线的文化历史场景,更要植根长江文化历史记忆,让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在实践中成为文化自觉。 数字技术赋能,让长江文化“火起来”、长江山水“活起来”。去年,“何以长江——长江文化数字大展”在江苏大剧院举行。在展览的综合数字媒体空间里,通过数字长卷、5G科技、4K交互等技术,18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江水图景浓缩在25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里,一场科技与文化的双向奔赴为人们认识长江、走近长江提供了崭新的数字化视角。不断创新长江文化的呈现和表达方式,才能让传统走进现代生活。可通过“思想+艺术+技术”的创新融合,采用“实地探访+实景戏剧+文化访谈”的表现手法,运用“5G+4K/8K+AI”的技术手段,打造一批新型IP文化服务场景,让长江文化连点成线、长江山水线动成面,营造长江文化与现代大众生活的共鸣感,推动长江文化“活起来”“潮起来”。 延续长江文脉,共同参与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长江流域是文化遗产的富集地,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00多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000多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长江沿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0.6万余处,约占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总量的39.8%。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的大量历史文化遗产,昭示着长江文化的丰厚底蕴。传承文化基因、守护历史文脉,提高长江流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需要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共同保护、共同参与的生动局面。要用好沿江城市天然资源,促进长江历史文化、山水景致与城乡发展的和谐共生,如借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传统节日等契机,举办长江流域文化遗产的展示、展演等活动,让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景区、社区。要建立健全长江流域文化保护机制,加强跨区域、跨部门合作,推动文化、旅游、生态等领域融合发展,逐渐形成全民共同参与保护传承长江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加强交流传播,长江文化“由江入海”奔向世界。长江自古以来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纽带,连接上下游、左右岸,今天更是联通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桥梁。当下,文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发凸显,因此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可加强“文化+”“旅游+”“数字+”交流合作平台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江文化中心城市。还应加强国际研究合作,促进长江文化研究中外成果的交流互鉴,增强长江文化国际传播的权威性与沟通力。同时,推动长江文化舞台艺术、文创产品、影视作品等走出去,以深远的历史感、鲜活的时代感、昂扬的未来感,阐释雄伟壮丽的山川美景与源远流长的长江文化,让新时代生机勃勃的“千里江山图”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作者:郭笑雨、杨頔嫄,分别系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02 【光明论坛】用艺术活水浇灌思政创新之花
近日,由高校学子演绎的话剧《立秋》走进大学校园。该剧以跌宕起伏的剧情、深情动人的演绎,鲜活再现了山西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传统精神,在校园内外引起热烈反响。一台“舞台思政剧”叫座又叫好,充分说明用艺术活水浇灌思政创新,能够让思政课更具感染力,促进师生“双向奔赴”,在守正创新中更好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以艺载道,让思政课既接地气又聚人气。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性、渗透性、综合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均围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展开。艺术具备情感性、形象性、趣味性和愉悦性等特点,在育人目标、育人形式等方面与思政教育紧密联系、相互补益。艺术凭借情感性的特点,能够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内在情感,以情感影响为抓手使其形成稳定的内生动力,从而对其产生持久影响。思政教育的政治性能够为艺术育人提供重要支撑,确保艺术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促使学生在认知艺术和体会艺术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 思政课应深耕教学内容,充分挖掘艺术中的思政元素,以艺术培根铸魂,提升教育实效。一是善用艺术作品,建设可闻、可观、可感的思政课。以艺术为载体传递深刻内涵,有助于让学生在艺术观演中体悟引领伟大变革的思想力量。根据课程内容,科学选择音乐、舞蹈和文学作品等艺术形式,寓教于艺,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唤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升教育实效。二是借助艺术滋养,建设走实、走深、走心的思政课。随着时代发展、场域转换、教育进步,艺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日渐增多,需要与时俱进,灵活运用人文艺术资源,引导个体向美向善发展。运用艺术作品宣扬航天英雄的进取精神、奥运健儿的拼搏品质、普通人身上美的光芒,以艺术形式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艺促知,有助于提升课堂亲和力。三是激发艺术势能,建设入脑、入魂、入行的思政课。艺术作品是反映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搭建思想政治教育艺术资源库,持续以艺术之美浸润时代新人,可以增强学生对时代的感性认知,进而深化艺术思考,寻味艺术作品中的中国意蕴,以中国艺术力量激扬思政课育人能量。 以艺育德,让思政课行在路上、走入内心。艺术育人强调审美主体通过欣赏审美客体接受教育的过程,因此艺术教育通常以实践形式展开,注重在实践中直观感受。思政课鼓励学生以艺术形式深化知识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较为宽松自由的教育氛围,使教育内容更加立体生动地呈现在受教育者视野之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思政教育过程中,由被动接受向主动作为转变,进而以教学主体身份进行教学活动。 通过广泛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艺术美,能够以润物无声的实践过程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质。一是嫁接艺术情景,提升教育感染力。教育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教育环境影响,应注重建设校园文化环境,营造体现学校独特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如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邀请优秀艺术家走进校园进行艺术表演、开设专题讲座,切实为学生提供接触高雅艺术的机会和氛围。二是注重实践教育,增强教育获得感。丰富思政课实践形式,以艺术强信仰,夯实学生理想信念,构建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教育方法。如带领学生参观红色主题博物馆、展览馆,推动学生自主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刻意义,领悟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价值。三是促进全面发展,提升教育实效性。可利用艺术形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关注自我价值实现,唤醒对美的追求、对美好的向往,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人生观念。 借助艺术元素赋能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代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的重要路径。面对青年学生日益多元的教育需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与时俱进、贴合实际地改进和创新艺术育人的内容、方法和载体,将有助于优化育人格局,提升思政课吸引力、感染力。 (作者:盖逸馨、张力丹,分别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03 【光明时评】持续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
近期,发轫于浙江省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先用后转”有了新拓展。除了“点对点”转移转化外,由龙头企业“建群”、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高校院所组建成果池的转化新模式正在浙江试点推进。自2021年“先用后转”机制在浙江省7个山区县率先试点以来,截至今年9月,浙江省内已有6000多项科技成果可供企业“先用后转”,累计被免费试用近1400次,实施成果转化的交易双方60%以上展开了更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有效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过程的“最后一公里”,成果转化是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技创新的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先后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专利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法律法规,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深化高校、科研院所收入分配改革”等,并对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作出部署。 依托我国产业基础优势和规模市场优势,各地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北京不断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和工作体系,《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率先以地方性法规形式明确科技成果权属;上海深入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健全专利转化的尽职免责和容错机制;四川鼓励科研单位从科技成果转化净收入中提取10%的资金作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基金,用于支持原创科技成果的中试熟化、孵化和转化……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改革加快向走深、落细推进。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9.6%,连续5年稳步提高。不过客观来看,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相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求我们进一步健全体系化配套机制,更大力度破解“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等难题。 着力破解“不愿转”。瞄准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发挥企业在供需两端的主体作用,完善成果转移转化的需求导向机制和分配政策,解开对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科研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的束缚,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总结推广浙江“先用后转”、北京“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广东“三个‘不低于70%’”等成功经验,持续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适配度,让科研人员拥有更多成果转化自主权。完善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技、产业、财税、金融、人才协同机制,多维度激发科研人员转化成果的内生动力。 着力破解“不敢转”。针对科研人员担心的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尽职免责认定不明等问题,允许实施单位对职务科技成果建立有别于一般国有资产的管理模式,施行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依托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对转化过程的实时无感监管、触发式监管,解除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后顾之忧。完善股权转让退出等流程设计,探索建立成果转化司法保护机制,筑牢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和产学研合作安全屏障。鼓励保险机构开发成果转化相关险种,支持各地使用创新券给予保费兑付补偿,坚定企业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信心。 着力破解“不会转”。加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和服务平台,建立“成果对接—技术服务—合同登记—纠纷调解”一体化人才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成果转移转化的专业化、职业化、规模化水平。探索建立积分管理机制和佣金分成机制,激发技术转移机构和人员帮助企业“挖掘真需求、真解决需求”的积极性,强化技术转移服务的市场化激励。构建区域和全国性的科技成果数据库和网上技术市场,破除知识产权信息壁垒,促进成果供需的智能化衔接和精准匹配。建立涵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转化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推动形成原创成果不断涌现、成果顺畅转化的优良生态。切实以改革促转化,持续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推动科研与市场相向而行,让更多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作者:魏永莲、袁汝兵,均系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04 【文化评析】科技让老经典绽放新光彩
经典电影得到高清修复、古建筑实现“云端”展览、蚕丝与生物医学跨界携手……依托新技术、新手段,老经典正绽放新光彩。 文化经典是各个时期主流文化的代表,浸润着不同时代的文化特点,寄托着人们的情感记忆。时过境迁,一些文化经典逐渐被湮没在岁月的烟云里,有的因为以往的技术条件所限变得斑驳残缺,甚者走向消亡,令人惋惜。“胶转数”技术,让80多年前的老电影《铁扇公主》“旧貌换新颜”,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里,人们争相欣赏4K修复的我国首部动画长片。这是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复工程把经典留住的一个缩影,也戳中了很多人心底的柔软记忆。这样的创新之举,为文化经典“老树发新芽,枯木又逢春”提供了新路径,在经典保护、文化传承上颇有启示意义。 以往,一提到经典,很多人就将其等同于“老古董”,认为它们不能引起年轻人的兴趣。在一些人眼里,“往前冲”的现代科技与“向后看”的传统经典之间背道而驰,不会有什么交集。然而当下,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经典的融合碰撞,正带给人们越来越多耳目一新的文化审美体验。比如,文博会上,以数字技术展出的浯溪碑林、敦煌壁画、三星堆青铜器引发广泛关注,越来越多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借助科技的力量“活起来”。许许多多“美妙的反应”让我们看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之间互相成就的巨大潜力。 现代科技以其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助力老经典焕发新魅力,这是科技对经典的积极赋能,也是经典拥抱新时代的重要途径。如果说科技本身是没有感情的,当它与饱含深情、厚重怀旧的文化经典、文化遗产结合起来,就不再是一副冷峻的面孔,相反,它有了浓郁悠长的感情、有了与时俱进的思想、有了百转千回的韵味、有了撩拨人心的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科技与传统经典不仅可以各美其美,更可以美美与共。 科技留住经典的背后是前沿技术与怀旧感情的有机融合,是创新精神和匠心精神的相得益彰。进而言之,科技激活的是经典,但又不单单是经典本身,而是一种保护与传承的态度,一种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一种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由此而论,不论是大语言模型的问世,还是其他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突破,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主动适应这样的机遇,拥抱和把握这样的机遇,更多蕴含着中华文明发展脉络和一代代人智慧结晶的经典必将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作者:李思辉,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