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厚积薄发的起点
1. 初入外交部
1982 年,29 岁的王毅进入外交部亚洲司日本处,虽起点不高,但他年轻有冲劲。作为地道的年轻人,在人才济济的外交部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那个年代,王毅以大学毕业生的身份迈入外交部,在亚洲司日本处成为一名普通科员。与众多经验丰富的同事相比,他或许稍显稚嫩,但却充满了活力与斗志。
在这个汇聚了各方精英的舞台上,王毅没有丝毫畏惧,而是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为自己的外交生涯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2. 为胡耀邦写讲稿
1983 年,胡耀邦确定访日,王毅承担起为总书记准备讲稿的任务。刚工作不久的他,凭借才华把讲稿起草得非常好,胡耀邦只修改了两处并给予高度评价。这件事传遍外交部,为王毅赢得了较高的工作起点。
1983 年较早的时候,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确定将于 11 月访问日本。按照惯例,外交部亚洲司日本处承担起为领导人准备讲稿的重任,而这个重要的任务落到了刚工作不久的王毅身上。
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起草的稿子要经过上级部门一级级修改,最后由部长定稿后交到中办。胡耀邦总书记以认真负责著称,外交部送到他手里的稿子通常会被修改得 “一片红”。然而,这一次大家都没有想到,初出茅庐的王毅却把讲稿起草得极为出色。
时任亚洲司司长杨振亚看到王毅的讲稿后,大为惊喜,立刻决定带着王毅和他写的讲稿去见胡耀邦。在胡耀邦面前,王毅不仅展现了扎实的文字功底,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好建议,胡耀邦总书记很是欣赏。当这个讲话稿返回来时,胡耀邦只修改了两处。
据知情人透露,胡耀邦在稿子上写下了 “此稿写得很好!” 的批语。这件事很快在外交部传开,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就能为党的总书记出访写讲稿,并且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可见王毅的功底深厚。
二、成长之路的磨砺
1. 北大荒的知青岁月
1953 年出生于北京的王毅,在 16 岁到 24 岁这 8 年黄金岁月里,投身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那里,他担任过战士、连通讯员、营报道员、代理宣传干事等职务。
刚到北大荒时,王毅年仅 16 岁,在六团一营八连干了四年。年纪虽小,但他工作朴实肯干,而且文采好,经常写东西。由于工作出色,他被调到营部当通讯员。通讯员的工作十分辛苦,每天要跑二三十里路到厂部,取回文件、报纸、信件等,再分发给下面的八个连队。那时候的冬天异常寒冷,气温常常零下 40 度左右,王毅没有专车,只能天天拦车,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下雪,从未间断。
在营部时,王毅的 “荒友” 钱子玉回忆说,王毅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只要有空就拿本书看。当得知他在学日语时,钱子玉一开始还觉得疑惑,没恢复高考时学这个有什么用呢?后来才明白其用处之大。
在北大荒战天斗地的岁月里,王毅身上有着明显的 “首都烙印”。与其他地方的年轻人相比,他对政治更敏感,也很有兴趣,对国家前途命运多有忧虑,对国际大事特别关心。
即便在兵团学习氛围不够理想的条件下,王毅在劳动之余也阅读了很多文史书和外语书。他不仅字写得漂亮,还会搞文学创作,写小说、写诗,并且在兵团和黑龙江的杂志上发表过。
在夜深人静的煤油灯下,王毅从来没有放下过书本。他和战友们曾多少次向往能有上大学的机会,也曾为此付出过诸多努力。但在当时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上大学对他们来说真的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1977 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为这一代一直做着大学梦的知识青年打开了希望之窗。
王毅参加高考,并于 1978 年初进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日语专业学习。入学后,王毅倍加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作为年龄相对较大的学生,他深知自己要弥补先天不足,不能拖班级后腿。
于是,他和班上有类似经历的同学一起,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放弃一切可以放弃的休息,全身心投入其中。
大学期间,王毅所在的班级组织了一个沙龙,不定期地就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如中国的封建社会为什么如此漫长?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成败比较等等。
他们除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讲座外,还广泛涉猎各种新的知识和信息。浓厚的学习氛围浸染着每一个莘莘学子,王毅在学习上十分勤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毕业时被评价为 “善于思考,笔头尤好”。
他在大学期间当了四年班长,每年都被评为 “三好学生标兵”,是 1977 级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入党的学生。“有才气、不傲气”,是很多师友对他的印象。
王毅从小科员到副外长,只用了短短 19 年时间,所经历的每个职位几乎都创下了 “外交部该职位最年轻的纪录”。2001 年,48 岁的王毅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副外长。
王毅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靠十几年几十年的积累。他的才华在这个关键时刻得以展现,为他赢得了一个较高的工作起点,也为他日后在外交领域的卓越表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