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合辑 · 弹指十五年,网新再出发

学术   科技   2025-01-26 19:01   北京  


导语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成立,至今恰逢15周年。


网络与新媒体系的成立探索,却不只是这15年。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广播学院广告系的教研团队就开始了数字化技术与媒体相关的研究。进入21世纪之后,伴随着数字技术在传媒领域应用的加深,我们的研究也随着行业发展变化而不断深入,并在十余年科研积累的基础上,2010年正式成立了网络与新媒体系。


网络与新媒体系成立之后,我们对新媒体领域的研究持续不断,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研究行业前沿课题,回应行业重点热点问题,同时将科研与教学有效结合,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经15年发展,今天广告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已经建成本硕博阶段全覆盖的人才培养体系,负责建设专业也从“网络与新媒体”一个专业扩展到“网络与新媒体”与“计算广告”两个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养本硕博毕业生约800人,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成为我国新媒体和计算广告专业建设方面的佼佼者。


与此同时,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也在全国各高校中获得了蓬勃发展,成为了新闻传播学中开设院校最多的专业。


回首网络与新媒体系的发展历史,虽然并不算漫长,但每一步都走得扎扎实实。既有对行业发展的呼应,也有师生共同的成长。过去的发展历程也让我们坚信,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媒体、新产业、新模式,只要保持不断探索、应时而变的能力,就能够不惧变化,一路向前。


十五年,弹指一挥间。网新专业再出发,一路向前。


视点

网新专业何以前程无量

如果说过去十多年中新闻传播学科哪个专业发展迅猛,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可谓首屈一指。

阅读原文


综述

网新专业十五年:前沿探索,步伐不停

为了应对数字信息时代发展所需、顺应移动互联网媒介融合趋势,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应运而设。截至 2024 年,全国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院校达到 385 所,发展态势强劲。

阅读原文


案例

创新创造并重,科研教学钻坚研微

——中传广告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

教研成果梳理

顺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对网络与新媒体人才的新需求,新媒体系通过不断的科学创新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社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阅读原文


案例

中传网络与新媒体系建系十五周年访谈录

面对媒体环境的数字化重塑,我们深知自身在专业建设中面临的挑战具有广泛的共鸣与启示意义。

阅读原文


案例

校友今貌 宏图远景

通过对 101 名校友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为新媒体专业发展问题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阅读原文


案例

百年树人:

中传广告学院新媒专业学生成长记

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系的学生们用他们的热情和才华,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开拓新的可能性。

阅读原文


专题

智能·融合·创新

——数智时代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

研讨会纪实

中国传媒大学 70 周年校庆与网络与新媒体系成立 15 周年之际,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海南国际学院联合主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研讨会,为产学协同、文理交叉的新文科建设搭建新平台。

阅读原文


专题

“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国家级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破与立

——暨南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思路

及实践探索

暨南大学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中,致力于在四个维度上实现突破。

阅读原文


专题

文工交叉,实践问道

——北交大网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北京交通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提出“跨学科”与“实践导向”两大关键词,探讨北京交通大学网络新媒体专业的跨学科建设与实践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阅读原文


专题

跨界协作、学科交汇:

四川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实践培养体系构建路径

四川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高校,开设网络与新媒体这样一个交叉的专业既又优势,也有挑战,迫使我们进行更多的思考。

阅读原文


专题

双轮驱动、产业依托、

毕设引领、实践创新

——深圳大学网新系建设经验与探索

深圳大学主张理论与实践的融通,依托当地资源去探索更具深大特色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阅读原文


专题

即插即用、超强续航:

应用型传媒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

“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自 2013 年浙江传媒学院广告与新媒体系开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建设以来,该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蜕变。

阅读原文


购买最新杂志


长按下方卡片识别二维码,购买最新杂志



关于我们


本文编辑:王佳梁

本微信号由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媒介》杂志独家运营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得最新深度资讯

媒介杂志
整合传播传统及新媒介资讯,分析行业热点事件,探索业界趋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