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CES归来,今年的科技风向标指向何方?

学术   2025-01-15 19:00   北京  

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作为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科技风向标”,始于 1967 年,已有超过 50 年的历史。最初,它只是芝加哥音乐展的附属活动,在纽约希尔顿酒店展出与音乐和影像相关的产品。但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CES 逐步独立并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消费科技展会之一。自 1999 年起,展会固定在拉斯维加斯举办,每年吸引大量顶尖科技企业参展。

CES 的历史上,曾有许多改变世界的科技产品曾在这里首次亮相。例如,1970 年,飞利浦推出第一款家用磁带录像机;1981 年,索尼和飞利浦展示了首台 CD 播放机;1996 年,DVD 技术首次登台亮相;2001 年,微软发布了第一代 Xbox 游戏主机。这些产品不仅成为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作为手机行业从业者,笔者和前方同事也密切关注今年 CES展出的诸多新品。随着 CES 落幕,某些指向今后一年甚至多年的行业新风向已展露姿态。

2025CES盛况空前,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届
图源:CES官方图集

1


2025 CES 与往届有何不同?

2025 年的 CES 以“Dive In”(沉浸其中)为主题,吸引了来自 166 个国家的 4500 多家企业参展,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届。中国企业以超过 1400 家的参展数量占据了主力地位。

主展馆(LVCC 中厅)依然是科技巨头们的主战场。英伟达、高通、AMD 等传统芯片企业在这里发布了多款专为 AI 优化的硬件新品;三星、索尼等消费电子巨头则带来了最新的显示技术和家居设备。此外,威尼斯会展中心的展厅成为创业公司大放异彩的舞台。从智能硬件到 AI 应用,众多小型科技企业展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产品。

与以往聚焦手机、PC 等核心终端不同,今年 CES 的产品形态更加多元,涵盖了智能眼镜、机器人、AI 硬件等领域。并且,2025 年CES 更加关注实际应用场景,从以往的概念展示逐步迈向产品化落地。尤其是在 AI 领域,展会呈现了“AI+一切”的趋势,不仅是硬件设备的升级,还包括对 AI 在医疗、教育、家居等场景中的深度融合。

芯片领域,英伟达推出了集成 920 亿晶体管的新一代显卡 RTX 5090,显著提升了 AI 运算能力,以及全球最小的个人AI超级计算机,上面可以直接运行2000亿参数的大模型。高通发布了新的骁龙 X 芯片,专门优化笔记本和迷你台式机上的 AI 任务。AMD 则推出了专为 AI 应用设计的显卡系列,这些芯片正在加速推动 AI 在消费级产品中的应用。

CES的开幕演讲,英伟达CEO黄仁勋发布新一代显卡RTX 50系列
图源:CES 开幕演讲直播截图

2


AI 硬件扎堆爆发,机器人发展迅速

今年 CES 的热门方向无疑是 AI 技术的全面渗透。从芯片到终端硬件,从智能家居到情感机器人,AI 的应用正从单一领域扩展到各行各业。展会的新兴产品主要集中在智能眼镜、戒指和机器人这三个方向。万物+AI,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

智能眼镜更多聚焦于 AI 问答、记录和第一人称视觉功能,而去年火热的 AR 显示眼镜已经逐渐淡出主流。虽然这些眼镜产品在功能上有一定亮点,但具体能否找到明确的应用场景还有待验证。

例如,雷鸟推出了搭载定制 AI 模型的拍摄眼镜,Rokid的新品则主打语音交互与信息查询。此外,Meta 去年售出100 万副智能眼镜的成绩也为今年这一领域注入了更多信心。观感上和前几年的扎堆做 VR 一样,像极了资本的热潮刚刚袭来,产品和场景依旧在早期阶段。

深圳Halliday 的眼镜,通过光机直投画面至瞳孔
图源:笔者自供

机器人无疑是本届 CES 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展会上,从基础陪伴型仿生宠物到多功能人形机器人,呈现了广泛的产品形态。比如,大象机器人推出了AI仿生宠物,就像智能版的毛绒玩具,它能和你对话,还能根据你的触摸作出反应。以色列公司展出的桌面 AI 机器人则成为老人陪伴的理想选择。还有来自以色列的公司展出了一款AI桌面机器人,主打的是和老年人聊天。这些产品展示了机器人从概念到实际应用的快速进步。

日本公司推出的Mi-Mo 机器人套件,用于教育和陪伴

图源:笔者自供

从 CES 的展出的机器人完成度看,笔者认为,最快到2025年底,人形机器人将实现商品化,类似于电脑,手机等所有的电子产品。大多数人形机器人将会更加的相像,且包含或多或少相同的技术,结构和标准化组件,这些组件的技术壁垒会极大的减少。规模经济将推动现有的行业领导者更快的更新产品,并且走向垄断和行业前端。并且到 2026 年年中,美国售出的人形机器人中极有可能超过一半将面向个人。

3


CES前方观察与感悟

从参会现场传来的反馈看,科技巨头似乎已经进入了创新瓶颈期。大厂主展馆今年的展出内容令人乏善可陈,几乎没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创新产品。相比之下,创业公司集中的威尼斯展厅却成为展会的亮点。这种“巨头无力,创业百花齐放”的局面,或许是AI 时代初期的一个典型写照。

CES2025 威尼斯展厅中国展台
图源:Jexpos 展会公司

展会上,深圳供应链的表现令人瞩目。AI 眼镜和智能戒指的公版方案已经非常成熟,这让众多创业公司能够快速推出自己的产品。然而,机器人领域的公版化尚未成熟,目前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完成部分模块的量产。供应链的完善需要更多时间,但深圳的快速响应能力和制造优势无疑为未来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产业分布来看,科技巨头的创新更多集中在芯片和基础技术,而创业公司则将重点放在细分场景和用户需求上。这种分化可能预示着未来科技创新的两条路径:巨头主导技术平台,创业公司在应用层面找到突破点。

最后,总结一下,2025 CES 充分展示了 AI 技术的全面渗透和科技产品的多元化趋势。从 AI 智能体到情感机器人,从智能硬件到芯片平台,科技正在逐步融入人类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对于智能终端领域,值得关注的是 AI 的场景化应用和人机交互的深度进化。无论是智能眼镜、机器人,还是健康监测设备,这些产品都指向一个未来:技术将不再孤立存在,而是服务于人类的需求与发展。

诚然,大会现场还有很多新奇特的产品,例如三星展示的可凸屏幕技术、日本麒麟公司的电子盐勺、NAQI 的意念控制耳塞等前沿产品,也让人看到了未来人机交互的更多可能性,本文不一一赘述。但纵观 CES 历史和最终成功的产品,技术的最终价值在于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而非用“新奇特”的概念炫技,让我们静候改变行业的产品从这里走向世界。


更多深度好文


点击下方文章标题,立即阅读最新行业热点、业界趋势

视点 | 网新专业何以前程无量

综述 | 网新专业十五年:前沿探索,步伐不停

案例 | 创新创造并重,科研教学钻坚研微——中传广告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教研成果梳理

访谈 | 中传网络与新媒体系建系十五周年访谈录

案例 | 校友今貌 宏图远景

案例 | 百年树人:中传广告学院新媒专业学生成长记

专题 | 智能·融合·创新——数智时代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研讨会纪实

专题 | “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破与立——暨南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思路及实践探索



关于我们


本文编辑:王佳梁

本微信号由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媒介》杂志独家运营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得最新深度资讯

媒介杂志
整合传播传统及新媒介资讯,分析行业热点事件,探索业界趋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