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杯”教师评委专访(三)
教师简介
孙慧,人文与艺术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副教授。专业与研究方向:中西比较诗学研究。
采访内容
Q:本次“青苗杯”的征文以“老”为中心的三个主题,分别是“老人”“老物件”“老建筑”。老师最为关注哪一个呢?请问能分享一下对于这三个主题的看法和见解吗?
A:此次“青苗杯”的征文以“老”为中心,生发出“老人”“老物件”“老建筑”三个主题,看到这个“老”字,总让人不自觉产生一种怀旧的情绪。现如今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人工智能迅猛发展,信息传播让人眼花缭乱,“怀旧”似乎慢慢成为一种潮流和风尚。也许,所怀念的生活才是我们想要的,抑或是在心理上,人们还是想要回到过去。这可能是文学写作的意义所在。文学作品作为文化记忆的重要媒介,承载着人类索引身份认同的功能。从这个意义而言,文学写作可以视为一种为记忆赋予文化意义和功能性价值的尝试。在中西文学作品中,“老人”“老物件”“老建筑”常常被视为地方记忆和苦难记忆的载体加以表现。“老人”是身份认同的象征;“老物件”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老建筑”则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记录者。这三者巧妙组合成了一道岁月的风景。那古朴而满溢着岁月气息的“老建筑”里,承载往昔记忆的“老物件”静静伫立,仿佛是睿智的“老人”在低诉往昔岁月。
“老人”这一主题更吸引已近“知天命”的我,贾平凹曾说:“当五十岁的时候,你会明白人的一生其实干不了几样事情,而且所干的事情都是在寻找自己的位置。”“老人”度过了人生的大半,经历了起起落落,有一种“历尽千帆,不染岁月风尘”的坦然,一种“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的从容,一种“与万事言和,与独处相安,自行、自省、自清欢”的睿智与通透。“老人”的顺其自然,活好当下,尽人事,听天命的生活态度,才是我们每一个人经历人生起伏后应有的态度。
Q:能不能分享一下评审过程中老师印象最深的一、两篇作品,以及自己的感悟?
A:此次征文作品体裁丰富,题材多样,让人惊艳又感动。惊艳于大家的无限想象力,也感动于大家对文学的热爱与写作的坚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是无限的”,我印象最深的是陈艺璇同学的科幻作品《人猴》,这篇征文较好地融合了科幻现实主义与科幻未来主义。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航天科技等科学技术的突破,科幻文学作品的创作力也不断被激发。年轻学子加入其中,不仅体现了当下科幻创作现状和趋势,同时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的现实反应。王斑老师在《作为文化与生态批评的科幻文学》中指出“科幻作品势必讲述人与自然的交流、对立和博弈的故事,因此也就无法回避探讨人与自然互动的生态根本问题”。《人猴》用隐喻的方式折射“人类世”如老龄化、生态等问题,不管神奇的世界是否可能成为现实,它以乌托邦诉求不断挑战、探索科技对人类经验、价值观的影响,构建人类社会中的尚未实现的、被遗忘的初心和愿景。
Q:看了这么多的稿件,老师有什么关于写作的指导意见吗?
A:对于写作,我纯属外行,但我觉得大家喜欢写作,肯定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也特别赞同评委老师们的建议。多写多练是最基础的训练,更重要是保持对日常生活的敏感,只有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习惯,才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对生活的敏锐洞察是写作的基础,也会给写作带来不同凡响的魔力。这种洞察力,往往来自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只有真正热爱生活,才愿意去记录去感受。这样的文字才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Q:老师可以推荐几本比较喜欢的书吗?
A:推荐三本和写作相关的书吧,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翻看。第一本书是清华大学刘军强老师(卷毛教授)的《写作是一门手艺》,该书讲的是如何进行学术写作,从分野、风格、阅读、视角、提问、文献、论证、结构、流动、故事等十个角度,详细阐述了学术写作的策略,更重要的是,还折射出当下基础教育语文学习的问题,让人深思。第二本书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刘祥老师的《改变,从写作开始——教育写作实用技巧30讲》。该书内容丰富多样,主要有教学叙事写作、教育案例分析写作、教学反思写作、教学论文写作及其教育随笔、读后感、教育书评、教育专著写作等诸多板块,都是作者长期写作实践的结晶,对有意从事教育岗位的同学们而言,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育写作指导用书。最后一本是美国珍妮特·伯罗薇的《小说写作》,该书是创意写作的经典读本。书中的创意写作的方法、案例、写作练习等等,富有理论性、实践性的同时,又非常有趣。
珍妮特·伯罗薇的《小说写作》
END
采访|张馨元
图文编辑|苟玉清
责任编辑|王涵
审核编辑|刘禹
特别鸣谢|孙慧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