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杯 | “青苗杯”初审评委专访(三)

文摘   2024-11-25 17:30   江苏  




“青苗杯”初审评委专访(三)


(一)评委介绍

周万勤,矿大2024届中文系本科毕业生,现为厦门大学华文系研究生。

(二)采访内容





1




Q:从整体来说,对于本次“青苗杯”的征文稿有哪些感受呢?征稿有什么明显的特点或共性呢?


A:从整体上来说,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能感受到参赛者的投稿热情。文体比较多样,有散文、小说、诗歌,创作方法有有虚构的、非虚构的。

本次征文的主体中心为“老”,宣传时给的主题词是“老人”“老物件”“老建筑”,但是文章的主题分布七成为“老人”,二成是“老建筑”,少有“老物件”。所以文稿的中心思想都比较集中,以怀人为主,且主要怀念自己的祖辈,哪怕是老建筑、老物件的文章主题也是为了怀人。

从这一点来看同学们对主题的把握是比较精准的,没有偏题的现象。但是这也导致少了些创造力,比如“老物件”我觉得是特别开阔的切入口,通过老物件引出故事发展、揭开剧情谜团等安排是比较直接的突破口,但比较遗憾很少看到这样的文章。 




2




Q:学长,您个人在阅读这些稿件时,有哪些收获或启发?


A:有两篇稿件我印象比较深刻,一篇是陈佳怡同学的《逝水》,一篇是傅君同学的《老树与新坟》

从文章情感上来看,陈同学的《逝水》是情感表达比较到位的一篇。这篇文章谈了自己的操劳一生的外婆生病,“我”去陪伴外婆的故事。其实类似的主题在其他文章中也有出现,但文笔的舒展,如“身前的司机用方言骂人,我听不懂,疲惫自深处袭来”等句子很有真实感,并且其中段落安排让我觉得这位作者一定是经常写作的,并且经常写小说。在结尾部分写外婆身体好转,氛围也逐渐明朗,但一句“然后,一个月后,我外婆就死了”,情感上急转直下,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使我想起最近在读的《焦虑的人》里也有类似的手法。所以这位同学的情感和写作手法很成熟,很能理解读者的阅读习惯。

从结构内容上来看,傅同学的《老树与新坟》是文本结构较为完整的一篇。这篇文章讲了爷爷和三姑的故事,表达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倾向。先写的爷爷部分里用了“帮凶”“惊悚”等词,铺垫了气氛,也跳出了其他文章一提到爷爷就是和蔼慈祥的俗套。后面则“爷爷死后的第十年,三姑走了”,不冗余拖沓。结尾也是,“柔光之下,树影盖着树影,人影叠着人影”,意境独到。所以最后我专门关注了一下作者身份,是研一的同学,能明显看到研一的同学的写作熟练度要比低年级同学要更好,对写作本质的理解度也更高一些。

最后是我给了这两篇文章比较高的评价,但比较遗憾其他评委同学可能觉得还有更好的选择。所以文学审美是极私人的事,我觉得大家不用太在意这次是否获奖以及将来自己的文学成果是否被认可,因为文学的私人性、非功利性就使得创作者在完成作品的时候就应当抱有“文学的觉悟”,只要你写了自己想写的、说了自己想说的,无论他人如何评价这部作品本身就已经是完整的个体。




3




Q:您对参赛者在未来写作中有什么具体的建议或指导?


A:不能说指导,只能说和各位优秀的同学一同探讨。

写作最重要的是明确目的,不同的写作目的需要不同的写作方式。我们这次是“征文”,那么征文的评价标准是文学性、能否打动评委,而不是通俗性、可读性。假如我们要写一个微信推文,那我们就要把文本写得有趣、写得生动。有一些同学把文章写得像是某个建筑的介绍,或写成了很难懂的内容,可能在我看来就偏离了文学性的本质。

其次是要打开写作的视野。中学阶段对写作的训练给许多同学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点题、引用、总分总等等要求束缚了大家。不同的人对文章的评价标准不同,我特别厌恶在行文中刻意、刻板地引用一些名家名言的行为。如果你想增加这篇文章的文学气质,引用的方式是过于简单的捷径。作为读者,我是来看你的故事、来看你的思想的,不是来看好词好句文摘的。设想,今天上课劳累一天,晚上想放松身心打开一部小说,第一句写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提到”“哈贝马斯在《后民族结构》里指出”,只有在学术论文写作里我才会觉得这是好用法。

实际上,多去写吧。只要写的是自己的内心,为了故事本身而写,相信各位一定会有所收获。



End~

图文编辑 | 高佳慧

特别鸣谢 | 周万勤

采访|齐家宁 吴静怡

责任编辑 | 高佳慧

审核编辑 | 刘禹


矿大中文之家
在这里,遇到风华正茂的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