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杯”初审评委专访(二)
壹
评委介绍
刘振乾,矿大中文系2023届本科毕业生,现为兰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兰州大学)
贰
采访内容
Q:您觉得这三个主题是否涵盖了当代青年关注的热点?
A:属于当代青年关注的热点。这是合时代的话题:社会老龄化、成长着的大学生、城镇化和文化遗产保护,自然关涉老人、老物件、老建筑。
这是有温度的话题:需要作者有对生活的敏感,需要适度的多愁善感——当“老”与时间的跨度相关,文章主题就唤起了过往回忆,与上届青苗杯主题“童年”还有所交叉。
这是考验阅历与思考的话题:“老”与“青苗杯”的“青苗”是个反差,青苗眼里的老是怎样的?“老”与“新”的对撞中照见各种变迁,有亲身经历和切身感悟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相反,苍白贫瘠的生活面对“老”则难有话可说。
Q:能否分享一下让您印象深刻的作品的具体内容或亮点?
A:选择自家老宅以外的古建筑或景点,多与自身联系弱,从而缥缈,缺少着落,“情感力量”和“逻辑力量”不足就难以动人。但《不进步小城实录》做到了,读这一篇文章,我突然流泪了。有孩童的目光,有真实的情感,有结构的巧思,她找到了古建筑与自己的生命链接。
《生日》,读着我就会心一笑,这是懂老年人的生活的,因为与家里老人共同生活的时间太久了,我熟悉那种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小说语言简单克制,没有花哨,但芒焰于简淡中,也是有笔力的体现。
《院里院外》读起来享受,像慢慢听老故事,张弛有度,有童真童趣和淡淡忧伤。我认为,这种真,是性情的,是难以模仿和刻意营造的。自述的创作动机是“务虚”的:“秋天,院子里柿子和石榴该熟了。”
《老去的世界》是宏大的,充满主体性的充沛情感的,作者在文中“不由感慨冯正中遣词造句的能力”,我不由感慨作者遣词造句的能力,举重若轻。
《戏》是写老人失忆症的小说,聚焦在一个片段、一个镜头,很有设计感。《红白喜事》《福安》语言上驾轻就熟,由个人触及家庭、家族或乡村的历史,像一场年代剧。看到旧诗《戥子》很惊喜,老物件用“老”诗来写。
文章之外,也看到作者附带的老屋照片、动人故事、方言注释,让我增长了见识。
(兰州周边风景)
Q:作为评委,您在阅读这些稿件时,有没有发现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A:有一些常见的问题。一是文体。我们的征文体裁“限诗歌、散文、短篇小说”,文学性处在极重要的位置,带说教语气的、有“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去关爱”字样的,读到这里文气一下断掉,之后成了评论员时评文章,或者国旗下讲话、思想汇报。有时含蓄不显比直白口号更有力量。有的则更近于说明文和景区宣传广告。
二是主题。人多老算老,有这么一条年龄线,到了点就被称为“老人”吗?一定条件下真的有,是35岁。某些地方欢迎年富力强的新人,36岁被辞退的就是无用的老人,《一个叫宥川的老人的自白》这样做很有新意,在概念界定上“老人”不是“老年人”,不以绝对的数而以相对的程度定义“老”(即非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老”,而是与新人相对的为老人),而这正是残酷的社会现实,完全合适,而且出其不意,绝无仅有。有一篇科幻作品,在文末说明里阐述和“老”的关系。什么可称之为老物件?一首写月的词我觉得挺好,旁征博引,但创作动机里专门解释月亮是古今吟咏的“老物件”,我没有理解。
三是题材。“老人”“老物件”“老建筑”是很能写出真挚朴素情感进而引发共鸣的主题,选好题材帮助立意。回忆往事容易陷入絮絮叨叨,而不是娓娓道来。如何找到一条有价值的线索,需要精心考虑。
语言上文从字顺是基本的要求。还存在格式、错别字、标点的问题,这似乎是次要的,瑕不掩瑜,但过多了的确会影响观感。
(兰州周边风景)
Q:对于本次征文大赛的写作,您有哪些建议给参赛者?
A:上半年《我的阿勒泰》火了,李文秀在本子上记下“去爱,去生活,去受伤”。真是这样,对本届主题尤为合适。
写苦难病痛的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幸福温情的。写老人的文章有太多带着暮气沉沉的消极和面对死亡的阴郁,同学们愿意追忆和纪念,脱轨、苦难、疾病、死亡、坟墓占了几乎全部,我会被感染,读完心情也跟着不好。记得女指挥家郑小瑛在采访中极其洒脱地讲,“老人要忘掉生日,现在孩子们老给我惦记,我烦得不行”,“忽略年龄”,“担子就卸掉了”。看完所有的稿子,我又多看了两遍这个视频,才能缓解。
我想,写好一个身边的人,要先足够了解,如《红白喜事》《福安》《生日》。来稿对老人的书写为什么趋于单一,没有出现更多的话题?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的生活状态、精神世界、人生阅历,老人宽厚柔和的力量和岁月积淀的智慧,老人可能是家庭的精神支柱或者“领导核心”……不止于病痛。不是说写这个话题不好,年老与病痛常常联系起来是事实,而在征文活动里同质化,就不容易出彩了。而且,文学形象单一化、脸谱化,反映了而且凝固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观念:老人是病人,老人是弱者,老人需要同情。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何况未识乾坤大?对于“老”,愿我们不丢掉,甚至是学会朴素的情感、爱的意愿和能力,这也是我在大家的文章里看到了的。祝母校中文系、祝爱写作的“青苗”们越来越好。
(兰州黄河)
Q:研究生生活可以分享下吗?
A:网上流传个笑话:读研读到最后成了体育生、酒蒙子、药罐子。这三个都指向身心健康问题(当然,还有人成为音乐生、美术生、徐霞客),这比一切都重要。我也听闻一些,读三年研究生把身体搞垮了,近视加重了,颈椎病犯了,焦虑症抑郁症出现了,住进医院了。我就坚定了,幸福生活才是目的,其他各种只是不起眼的手段。最自然的养生应该是:作息、饮食、运动。所以我特别注意,电脑放到上层书架,始终保持仰视估计30°,有一段时间到点就按着“不做了,睡大觉”,早睡早起,饮食清淡,简直容光焕发。我现在的导师也说,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读书滋养自己,而不要成为负担。
去年刚入学时,听几位前辈说,读研宿舍以外都是陌生人,班里人都认不全。这显然因人而异。但我的确感受到变化,就是孤独的加剧,一开始甚至觉得生活里最精彩的部分是做梦,每天做很多梦,藏着很多话无处说,好在后面调整过来,就可以把“最”字去了。孤独,这不是消极情绪,是生活状态,而且应该不是研究生特有的状态,是成人的状态,毕业后再加剧,这是可以预想到的。这和价值观、志趣、性格各方面有关,和朋友数量无关。不考虑这些,大家都是人,都是同类,四海之内皆兄弟姐妹,当然可以来的都是客,一旦要求放高,就自然孤独了。我相信很多人是一样的感受。这很正常,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但很遗憾,我的期待就是很高。目光更多地移向自己,内求可能是更好的方式。
因为距离隔断或交集稀少,人与人交往的时间少了,第一印象又格外重要,现实带来一种无形的要求——迫切需要有辨别力,从蛛丝马迹判断。戏谑地说,就努力朝梁实秋的国文老师学习,“我一眼把你望到底”,以免消耗不必要的心力,以免用上错误的方式。联系主题来讲,老人更有这方面的能力,我就特别佩服我的奶奶。有契合之处,我就惊喜然后珍惜,有很多方面的契合之处,那简直稀有,就可以知道“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和“一句顶一万句”的含金量。
N
E
D
采访 | 齐家宁
图文编辑 | 赵梦欣
责任编辑 | 王涵
审核编辑 | 刘禹
特别鸣谢丨刘振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