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毒 远离艾滋

文摘   2023-11-29 21:01   浙江  

世界艾滋病日

2023年12月1日是第三十六个世界艾滋病日。11月28日上午,宁波市李惠利中学黄鹂校区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的讲座,鄞州区白鹤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余素君医生向全体高一中澳班的同学们普及了有关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本次讲座强调了艾滋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全社会要共同参与,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凝心聚力,目标一致,共同抗击艾滋病,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讲座以一段防“艾”视频作为开始,生动地向同学们展示了如何防“艾”以及其重要性,加深了同学们对艾滋病的认识。

艾滋病的发展起源于非洲,1981年首次发现艾滋记载,在第二年被正式命名为艾滋病并开始向各大洲蔓延。1985年在中国发现了首例病情,而宁波首例艾滋病则出现在1990年间。2006年制定了《艾滋病防治条例》。在2021年时全国艾滋病的感染者已到达了114万人次。



中国艾滋病的流行特征是:流行范围广、全国流行低、局部流行高。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占感染总人数的80%左右,且男性所占比例高。

The World AIDS Day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主要侵犯和破坏辅助T淋巴细胞而造成细胞免疫功能严重缺陷,最终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目前尚缺乏预防性疫苗和彻底的治疗方法。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把艾滋病列为乙类传染病。规定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


其实艾滋病病毒(HIV)自身不会引发任何疾病,但它会攻击并破坏人体免疫系统,让免疫系统最终崩溃。人体由于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难以治愈的疾病或肿瘤,最终导致死亡。余医生用有趣的小人向同学们展示了CD4细胞是如何抗击病毒,保护人体的。


传播系数每100名HIV感染者一年造成多少人感染HIV。一个未发现的感染者,经扩大检测变成发现的未治感染者,因告知、随访等引发行为改变,其传播系数由 9.7%变化 3.7%,减少 62%的传播风险;一名发现的未治感染者,给予治疗,则传播系数由 3.7%变化为 1%,减少 73%的传播风险。未发现9.7%到治疗成功1%,减少了90%的风险。由此可见,感染者传播系数的变化是十分重要的。


世界艾滋病日

介绍完艾滋病的基本信息后,余医生讲解了艾滋病的传播。艾滋病传播的三个条件分别是皮肤或粘膜有破损、带有足量病毒的体液交换以及特定的传播途径。所以日常生活的接触不会造成艾滋病的传播,例如泪水、汗液、唾液和汗液等。血液和伤口渗出液(脓血、血水)等液体内则有很高含量的病毒。普通的拥抱、握手、语言交流、蚊虫叮咬等也不会造成传播。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呢?分为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血液传播例如静脉注射毒品、接受血液或血液制品、医源性感染。而性传播是目前全球主要的HIV传播途径,全球70—80%的感染者是通过性接触感染上HIV的,其中异性间性接触传播占70%以上,而男同性恋性接触传播占5—10%。母婴传播则有妊娠、哺乳和分娩等。


其实艾滋病病毒(HIV)自身不会引发任何疾病,但它会攻击并破坏人体免疫系统,让免疫系统最终崩溃。人体由于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难以治愈的疾病或肿瘤,最终导致死亡。余医生用有趣的小人向同学们展示了CD4细胞是如何抗击病毒,保护人体的。

感染艾滋病毒后有平均2至6周“窗口期”,最长可达12周,在此期间,人体仍在产生艾滋病毒抗体,但这些抗体尚无法测出。因此,高危暴露后首次检测阴性的,3个月后可再复查一次。艾滋病人最常见的临床特征为顽固性甲廯和(腿部)带状疱疹病毒。

虽然目前尚缺乏预防性疫苗和彻底的治疗方法,但可以通过抗HIV治疗或加强免疫治疗,且一定要及时治疗才能避免后期的病情恶化。

对于预防艾滋病,主要措施在于控制传染源以及切断传播途径,有条件的最好进行定期检测。

平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消毒措施不到位的可能造成皮肤破损的非医疗操作等,不共用牙刷、避免在理发店刮胡子,修鬓角、不要纹身、不要修脚。


与此同时,余医生也为大家科普了冬春季节多发的流行性传染病,并呼吁大家做好防护谨防中招。这场讲座使同学们感受颇深,作为高中生,我们不应忽视那些看似离我们很远的疾病以及看似不起眼的小病,应该保护好自己和他人,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编辑:陶奕昕(2612班) 鲍晓兮(2613班)

          文本:   胡瀚之 (2612班)  

          出品:李惠利中学国际课程中心                                                    


李惠利中学国际中心
发布学校国际合作和交流相关信息,展示中澳班办学风貌,拓宽沟通渠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