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一缕初冬的微凉,感知十一月的多姿多彩,四季轮回忽而立冬。2024年11月30日,高一高二中澳班的同学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分别来到宁波教育博物馆和宁波博物馆,进行“家乡情、中国心、世界眼”思政实践课程学习。
高一:宁波教育博物馆
“沐河姆渡文明,弘浙东之文脉,宁波教泽绵长,堪称“文教之邦”。自唐至清,置州学,设书院,先儒王应麟、王阳明、黄宗羲等讲经论道,开风气之先。近代宁波开埠后,举女学,兴学堂,乡贤吴锦堂、蒋梦麟、杨贤江等倾心倾囊,探教育真谛。
新中国成立后,探索前行,改革创新。今建宁波教育博物馆于中国第一所女校—甬江女中之旧址,撷其精粹,由人传史,以物传神,激励后学。”
宁波教育博物馆坐落于和义路106号,不仅是宁波所存不多的质量上乘、形制美观的民国时期建筑物,更是宁波乃至全国教育史上难得的旧址。穿越风霜,我们站在历史的门槛上,凝望那些镌刻在时光深处辉煌印记,门廊上大大的“宁波教育博物馆”七个古铜色大字令许多人驻足。
同学们有幸聆听馆长黄兴力老师亲自讲解,他的讲解让同学们对博物馆的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了解,也能帮助更好地吸收和消化学习的知识。
听着馆长舒缓而亲切的声音,同学们来到了最里面的一个房间,清晰的大屏幕上介绍了宁波各个中学的古老的历史与文化,感受到的教育源远流长。教育路上艰辛与不易,也为自己能获得到今天的教育感到非常的荣幸和感激。随着馆长点开一处屏幕,便见到了学长学姐们的毕业照。还有老师们年轻时的一张张照片,一张张照片的滑动,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老师们青春年华之时到现在成熟稳重的变化。老师们也纷纷感慨万干。
里间的屋子里浓重的木头与油墨在空中融合,透露着古朴的气息,像是走进了古时的学堂,陈旧却又充满书香。馆长带同学们看到了一张桌子,这张桌子是一件年代久远的古物,走近看,桌面粗糙的许多,清晰可见的木质纤维,与现在多功能又光滑的书桌大相径庭,听着介绍,同学们纷纷感慨时代变迁,庆幸自己生活的新时代,同时自省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
迈上楼梯,二楼的展品更多地向来访者展示了从古至今不同时代的教育方式、教学工具以及教材,当然还有很多教育人物的故事和真实经历。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塑造,人格培养和梦想启迪的重要途径,通过了解王阳明、黄宗羲等众多宁波籍教育名人的思想和贡献,感受到教育精神的发扬与传递,从此记录着后人在事业方面不断的前进……
我们的体会
滑动查看更多
高二:宁波博物馆
流谲浪漫,问鼎中原,錢刻干秋,魏风夏韵。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同学们踏进宁波市博物馆的大门,仿佛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了古老文明的怀抱。阳光透过玻璃屋顶洒落,每一件陈列品都沐浴在柔和的光芒下,静静地诉说着那段悠远的历史。这次参观不仅让同学们对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意识到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宁波市博物馆位于首南中路1000号,这座国家一级博物馆从外观上看就像是一座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乡土与都市的奇妙建筑,每一处都充满了设计感和艺术感,将宁波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工艺完美地融为了一体。博物馆以展示浙江宁波地区的历史文物为主,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到明清时代的瓷器,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精美的陶瓷艺术品,它们不仅仅是祖先用于生活的工具,更是他们智慧和审美情趣的体现。
同学们进馆后收敛了兴奋,开始细细品味馆内丰富的藏品。从史前河姆渡文化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青铜器、瓷器、竹刻、玉器、书画、金银器等等,每一件文物都像一块拼图,拼接出更加真实的历史图景,也让我们对古代中国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有了更加鲜活直观的认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古人用诗歌记录生活、表达情感,而这些诗歌被瓷器匠人写在生坯上,用釉涂、拿火烤,留传到今天。必凝聚着古人对生活的情思、对生命的感受,更描绘出当时的民俗风情、生活日常,让后人得以思接千载,感受古今情感与思想的同频共振。
本次实践学习的重点是“东方的起点——宁波与西安:海陆丝绸之路跨时空对话”展览。踏入长廊,昏暗的暖色调让人身临其境,“东方的起点”五个大字给人十足的吸引力。海陆丝绸之路跨时空对话,展览以宁波与西安为双轴,穿越时空的隧道,精心构建“丝路溯源”“丝路拓兴”“陆海交响”“港通天下”“一带一路”五大板块。其中难得一见的河姆渡文化典型文物双鸟朝阳蝶形器、在公众面前罕露真容的北周鎏金银壶,以及姿态生动活泼的多件陶俑,规模宏大,展品精美。仿佛展品开了口,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业贸易路线,更是一种文化交流的纽带。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创新和发展的动力。在现代社会,我们仍然需要学习和借鉴古代的智慧,同时也要坚持创新。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的交融使得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应该珍惜这种多样性,尊重每一种文化的独特性,并通过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我们的体会
2611胡锦川
当我们走进博物馆,迎面而来的便是琳琅满目的展品和深厚的历史氛围。展览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文物,展示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和文化交流。每一件展品都在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古老文明的魅力和人类智慧的结晶。
其中,有一件展品让我尤其难忘,那便是特洛伊的鎏金水壶。这件水壶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细腻的装饰,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在水壶前驻足良久,仔细端详它的每一个细节。鎏金的壶身在灯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复杂的花纹和精巧的图案,让人不禁赞叹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这件特洛伊的鎏金水壶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跨越时空的历史见证。它让我联想到千百年前,丝绸之路上那些忙碌的商队和络绎不绝的贸易往来。丝绸之路不仅是物质交流的通道,更是文化和思想交流的重要纽带。通过这些展品,我仿佛看到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熙熙攘攘的景象和多元文化的交融。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以及它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贸易,也推动了科技、文化和艺术的交流。通过丝绸之路,纸张、火药、指南针等中国的发明传到了西方,同时,西方的宗教、艺术和科学知识也传入了中国。这些展品生动地展示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让我感受到人类文明的伟大。
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刻体会到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作为一名中澳合作班的学生,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我相信,只有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才能更好地推动世界的和谐与发展。未来,我希望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去参观更多的历史文化遗址,深入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为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611廖婧妍
“东方的起点”展览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它用丰富的文物古迹,生动的3D场景还原与巧妙的布展设计,讲述着宁波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辉煌历史,吸引着我们去深入了解。
展览的主题聚焦于宁波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独特地位与卓越贡献,通过展示从古至今的各类文物,如精美的瓷器、金银器皿等,生动再现了宁波作为“东方的起点”的繁荣景象。展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莫过于那些跨越时空的文物交流。一艘艘商船模型与文字描述向我们描绘了从宁波出发的船只,满载着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穿越茫茫大海,抵达遥远的欧洲、非洲与东南亚,同时也带回了异域的香料、珠宝和各种文化,促进了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交流。
在展览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古代宁波人的智慧和勇气。他们凭借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开放的贸易政策,使得宁波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璀璨明珠。同时,我也被那些文物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所震撼。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一段故事,它们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的高超工艺水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与经济情况。
对于展览所表达的意义与价值,我想它不仅仅展示了宁波的光辉历史和悠久文化,更在于启示21世纪的我们担当起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开放与交流的使命。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珍惜和发扬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坚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原则,推动不同地区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除此之外,我们也应当更加自信地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让世界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在参观过程中,我不禁思考宁波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未来。宁波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文底蕴。而今天的宁波,正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游玩。我坚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宁波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作出卓越的贡献。
作为中澳班的学生,我们应当更加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积极开拓国际视野,在未来的留学生活中向世界讲好宁波故事,发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魅力,为推动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
2611金佰祥
展览现场运用了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对历史场景进行还原,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丝路的魅力。互动电子屏和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示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生活场景,吸引我积极参与其中。此外,展览还安排了“1+6”系列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包括学术对话、文化讲座、文创产品开发等,让我对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促进自己的成长也有深刻的体会。
一是增长知识,拓宽视野。通过参观此次展览,我深入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拓宽了我的视野。我深刻感受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中国与世界深度交汇的平台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是感受文化交融,增强文化自信。展览中的文物不仅展示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让我感受到了文化交流与互鉴的重要性。丝绸之路不仅是物质的交流,更是文化的融合。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也激发了我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欣赏。
三是科技赋能,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展览中运用的多种现代科技手段让我印象深刻。这些科技手段不仅提高了展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更让我感受到了科技在文化传播中的巨大潜力。我认为,未来应该更多地运用科技手段来创新文化传播方式,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热爱中华文化。
四是传承与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此次展览不仅是一次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我深刻感受到了丝绸之路精神的博大精深与开放包容。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积极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为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为重要的是,此次学习赋予了我强烈的传承与弘扬丝绸之路精神的使命感。未来,我将继续关注丝绸之路的研究和传承工作,为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613郑子祺
有幸参观了宁波博物馆的海路丝绸之路展览,这场展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展览中,丰富的文物和详实的史料生动地展现了宁波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从精美的瓷器到古老的航海器具,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辉煌的历史。
宁波作为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展览,我了解到宁波的商人勇敢地走出国门,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特产运往世界各地,同时也带回了异国的文化和商品。这种交流不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更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
看着那些历经岁月沧桑的文物,我不禁感慨古人的智慧和勇气。他们在没有现代科技的条件下,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技艺,开辟了一条连接东西方的贸易通道。
这次参观让我对宁波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友谊之路。我为宁波曾经的辉煌感到自豪,也希望在新时代,宁波能够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为推动中外交流与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2611胡晨
宁波,一座海丝古港城,一颗“活化石”,穿越千年,桨声不断,镌刻着这座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历史记忆,点亮了海上丝路港城的航标灯,换发出宁波的海定波宁。难忘,我们于宁波博物馆,寻找东方的起点,感叹宁波的起源,兴起,启航,以给11月画上艺术的句号。
在这里,我们看建筑,看古董,看文化,看历史。站在这灰色的建筑的正前方,第一眼看到的是它的恢弘大气,但又不失曲折起伏。随后便注意到了它看似不规整的一砖一瓦,据说它们都是来自于汉晋,明清,民国,演绎文化传承,让博物馆本身就成为了一件无声的文物。走入馆中,在第三层的竹刻纪念馆,我们被秦康祥先生收藏的竹刻珍品所震撼,杨木之中小小的竹刻人儿,密密麻麻,让我们看到了清式家具,明式家具的小巧精巧,古朴雅致。在甲骨碎片上,看到了若隐若现的文字,体会到了文字探索的艰难。同时,漫步于长廊上,记载了许许多多的传统,有非遗传统文化,如宁波曲艺,姚剧,四明南词,甬剧等,有传统节日,如春节等。第二层,是东方神州宁波史迹。第一层,则是本行的重中之重,海上丝绸之路特别展区,它分为五大板块,丝绸溯源,丝路拓兴,陆海交响,港通天下,一带一路。从课本中脱离出来,用看到与学到的知识,将宁波的发展历程线性地刻在心中,不忘历史,正经历着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在这里,我们筑家乡情,筑中国心,筑世界眼。“古镜照人心,文物触心弦”在几千年的历史沉浮中,包含着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与责任。尤其是作为留学生,我们的身上背负着一种责任,是中国历史的传承,向世界诉说独属于我们宁波人自己的故事,独属于中华儿女的记忆,同时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及坚持不懈的品格。但这更是一种自信与骄傲。
置身于“活化”的历史之中,人们总能在思接于载、视通万里中得到“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启迪,从不忘本来中获得开辟未来的力量。在这段经历中,我找到了自己的终极目标,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像海上丝绸之路一样,沟通中西,传播文化使命。
结束语
博物馆是时间的礼赞,是文化的传承。经过博物馆的参观,我们深刻感知了“家乡情、中国心、世界眼”是我们中澳班学生培养的核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去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世界文明交流。我们要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用自己的知识和行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我们的文化。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带着这份收获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编辑:2711柳雨辰 2612陶奕昕
撰稿:2612胡瀚之
部分文字来源:2711黄芷璇 2713沈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