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九江市认真贯彻落实团中央指导意见精神,锚定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重点任务,坚持“三个注重”,着力提升基层团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在工作项目化、资源社会化、机制扁平化、团干多元化、组织多样化、动员网络化六大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持续推动县域共青团改革工作走深走实。
聚焦“政治教育”,举办“红色百年·青春向党”专题巡展,培养青少年示范讲解队,根据九江英烈革命足迹,设计涵盖35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实践体验路线。广泛开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等主题活动,扎实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着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聚焦“政治辅导”,依托“三会两制一课”、主题团日等组织生活,各级团组织广泛举办情境宣讲、流动团校、线上学习等多形式活动,常态化为团干部和团员青年开展政治辅导,把广大团员青年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聚焦“政治引领”,加强团属新媒体阵地管理,抓好网络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九江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连续4年获得江西省共青团十佳微信公众号,多次进入全国共青团前50强榜单。各级团组织依托“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巡讲团等载体,抓线上活动,促线下交流,不断塑造青少年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品格。
围绕“建组织”,按照“应建尽建”原则,全覆盖完成中学团委建设、校内校外少工委建设,党团队一体化育人机制成效初显。比如瑞昌市形成了以团瑞昌市委和青联为主体,青志协、青企协、大学生联合会为成员的“三会联动”的新型组织动员模式。修水县新建“两新”组织团组织47个,新建社区少工委14个,打造“青年之家”41个、“童心港湾”42个、“温馨小屋”7个,“青”字号项目在36个乡镇全覆盖。围绕“选骨干”,严把政治素质、事业心、具备青年榜样潜质等核心条件,打通社会化选人路径,不拘一格从各行各业中从严选拔优秀青年人才。比如武宁县打造“6+3+N”专兼挂相结合的多元化团干部队伍,社会化畅通基层团干部来源渠道。都昌县创新选拔在外都昌籍优秀大学生担任兼职基层工作协理员,解决基层工作力量薄弱问题。围绕“强机制”,各县(市、区)组织召开县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及基层团组织书记述职评议会,推动形成“党建带团建”工作合力。比如庐山市建立教育团工委,市教育团工委书记兼任团市委副书记,团建、队建工作均纳入教育督导考核体系,争取青年工作经费9万余元,预青工作经费5万元,将团建工作经费纳入党建经费整体计划,改革后团的工作经费增长15万元以上。
紧盯“社会化”,树立“组织青年服务青年”的理念,广泛筹措社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形成自我革新、自我发展的社会化动员模式,持续为基层团组织社会化赋能。比如柴桑区社会化筹措资金65万元,推进“健康午休”公益项目,实现全区乡镇全覆盖。共青城市动员江西国际公司、华夏银行、青创会等为“童心港湾”留守儿童捐赠图书、学习体育用品,累计社会化筹集资金25.6万余元。紧盯“新模式”,成立市时代青年发展服务中心,总结提炼“党支部+中心+社团+青年”的新兴青年工作模式,扩大对新兴青年群体的有效覆盖,将青年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收集并点对点逐个化解,采取市县联动的工作机制,推动青年社团在市县两级多点突破、全面开花,实现青年覆盖“全域化”,释放青年“新”能量。紧盯“满意度”,抢抓时间窗口,列出任务清单,优化政策环境,把青年有为、社会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黄金标准。团市委深入推动社区青春行动,不断探索社区文明实践和社会治理的新形式,形成“社区-小区-网格-楼栋-单元-住户”的多层级志愿服务动员组织体系,广泛引导社区青春力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活动等社会治理工作,社会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
(来源:团市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