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作文引路|生命之花因适度而美丽

旅行   2025-01-19 13:05   河南  


英国诗人勃朗宁曾说过:“保持适度,生活才像一杯清茶。”

——题记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战国时期著名的辞赋家宋玉在其名作《登徒子好色赋》中,描绘了女子的适度适宜之美。人的长相如此,人的行为又何尝不是这样?凡事要有度,适度的才是最好的。


为学有度,均衡用力才能长久发展。


山东大学90后教授李海增埋头教学与科研,呕心沥血,成就卓越。离世前的几天,他还忙于参与学术活动,展现出了极高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然而长期的劳累与压力,让这位年轻的教授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李海增教授异常勤奋、治学不倦,其精神品质可歌可泣;然而,假如他能在教学、科研的道路上把握好度,避免用力过猛,注意劳逸结合,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相信他一定能为祖国教育、科研事业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当代青年也应在勤奋好学的前提下,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控制学习强度,避免超常压力,以免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为事有度,适可而止才能少走弯路。


春秋时期政治家范蠡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他辅佐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一雪前耻。但他功成名就之后,并没有在做官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而是急流勇退、投身商界,他曾三次成为巨富,又三次散尽家财,他的行为为后世津津乐道。范蠡在建立了重大功业之后选择退隐就体现了一种适度,他懂得适可而止,从而打消了君主可能因自己功高难驭而产生的杀意,从而保住了性命,在史册上留下了智慧的美名。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拥有智慧的头脑,遇事冷静,不温不火,平和适度,这样就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为人有度,把握分寸才能赢得尊敬。


现代作家杨绛先生在文学的世界里自由穿梭、著作等身,但她从不张扬。她与人为善,说话做事思虑周全,那份拿捏好的“分寸感”令人敬佩。为人是一门学问,过于显摆则没有朋友,过于谦卑则没有自尊,唯有不卑不亢,把握适度与分寸,才能赢得人们的尊敬,结交更多的朋友,让生命散发出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综上所述,要想长久发展,需要均衡用力;要想少走弯路,需要适可而止;要想赢得尊敬,需要把握分寸。古人云:“花看半开,酒饮微醉。”赏花与饮酒、学习与生活、为人与处世皆应讲究适度;“过”与“不及”,都应该避免。


作者为商丘市示范区昌华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零度中文
以纯粹文字雕琢思想温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