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天逐月,钢铁蛟龙下海潜渊,伴随着科技发展,那些古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在如今全都化为了现实,科技扩大了我们获得知识的渠道,足不出户便知晓天下大事已成常态。但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强调“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广泛的信息来源伴随的是真假参半的风险,在获取知识时,要以谨慎的态度汲取知识。
经过实验,方辨真伪。伴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成为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但网络世界鱼龙混杂,倘若只是一味地听信他人所言,便会逐渐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与判断。古语有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怀疑,大胆猜测而不是盲目信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苏联撤回专家,带走所有数据空留一个结果的举动,中国原子弹研发陷入窘境。但科研人员以永不言弃的精神,使得中国原子弹从无到有,让世界瞩目,证明了苏联专家所留下的的结果是错误的。如果我们不敢质疑苏联专家所留下来的结果,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太平盛世。所以我们所学到的知识,需要自己亲身去实践。
善于思想,方得真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古人早就为我们揭示了思考的重要性,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类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面对黑暗与不公的社会,鲁迅先生没有与麻木的世人一样随波逐流,他用文字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毛主席面对博古和李德的错误指挥,敢于质疑,挽救中国革命于危亡之中。“从来如此,便对么?”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留下此句,警醒世人。面对不是我们“目见耳闻”可获得的知识与信息,我们要拥有自己的思想,努力明辨是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书本上景色描绘得如何明艳动人,都不如自己亲自去看一眼;无论别人如何讲述食物的色香味俱全,都不如自己亲身尝一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唯有实践才能让你真正掌握一件事,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
未来获取知识的途径会更加广阔,但实践与思考将会是人类开拓未知不可缺少的利器,唯有不断思考与实践,才能让我们在最美好的年纪,描绘出最美丽的画卷。
作者简介:张淇岳,男,河南省商丘市示范区昌华高级中学202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