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绿标可收听主播慕慕朗读音频
自古创立家训者,多为常人(古代亦称“匹夫”),但他们所立家训却往往能流芳百世。
宋代苏轼说:“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用这句话来形容家训的作用,实不为过。
家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之一,历史相当悠久。学界公认最早的家训,是《史记》所载周公旦给长子的《诫伯禽书》。
家训的核心价值不仅是被作为蒙学教育的基石,更是先辈们留给后人安身立命、修齐治平、持家治业的智慧结晶。其中所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精气神。
古代家训多与经典有关,例如唐代狄仁杰《家范》开篇便以《周易·家人》《诗经·思齐》《大学》《孝经》中的内容为序言。《周易·家人》曰:“正家而天下定矣!”只有先确立家内秩序,才能建立外在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
这个秩序包含:天文、地理、人文之则,治家之要,处世之道,治学为官之径,养心修身之神,品节风度之韵,为文制艺之技等。
家训在传承中,逐渐由针对人、事之教诫,扩展至整个家族和社会,乃至人类文明共同的精神公约——家训作为生命的砥砺之言、精神的聚焦之点,成为了生命重要的投影源。
数千年来,无数人在其中得窥历代精神之芬芳——温情、感恩、包容、铭心、震悟——缕缕浩然之气……
无数后人都是在这些精神气息中,得以熏习长大。其丹心韬意,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中并蒂方寸,在生生不息中出类拔萃,引领人们一路凯旋而去……
家训包含有家规、家仪、家约、宗训、宗约、族约、遗诫、祠规、祖训、训辞、世训等,始于先秦,成型于两汉。
两汉时期的家训形式,以书信教子最为普遍。如:孔臧的《与子琳书》、刘向的《戒子歆书》、马援的《诫兄子严敦书》、张奂的《诫兄子书》、郑玄的《戒子益恩书》、司马徽的《诫子书》等。
这些家书强调“昔称幼学,早训家风”,“自童子耳熟家训”,“少习家训,长得名师”,“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家训起到的正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的大用。
成书于隋朝、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家训典籍,其内容规范丰富,体系宏大,历代学者对其推崇备至,视之为垂训子孙以及齐家的典范。
本书真实再现匠人精神的前世今生,
探索古老的匠人与家训文化
在当今社会的指导力和领航力!
作者: 米鸿宾,字贞观,又字妙隐,号十翼,独立学者。出生于辽宁鞍山,现籍北京。创有十翼书院,门生遍布海内外。秉承中国文化的优良传承,学际天人,出入古今,究大易,谙经学,精五音,擅六壬,旁涉天文、历法与国史,略通古今之变。
已出版《会心:每日一觉365》《传心》《一代传奇:邵雍的智慧》《一生感动:日本匠人精神与家训》等十余部著作,喜马拉雅音频签约名家。
↓↓↓ 点击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