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与美德才是真正的不动产

文摘   2025-01-28 20:09   辽宁  


♬ 点击上方绿标可收听主播慕慕朗读音频


先“考德”后“论业”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核心。孔子在《论语·述而篇》中专门讲了他的忧患——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说,不培养品德,不讲习学问,听闻到道义之事却不去追随,有缺点而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对此,清代被誉为“最贤者”的陈弘谋在其《养正遗规》中便强调:“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类,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教者知此,则知所施矣。


从中可见,“考德”位居每日功夫之首。明代王阳明《王守仁文集》亦载:“考德问业,毋令一暴十寒。”又云:“率领师生,朝夕考德问业,务去旧染卑污之习,以求圣贤身。”(《王文成全书》卷三)

明代高僧莲池大师《云栖法汇》中的《结社会》亦提及“考德论业”……对人而言,为什么要先“考德”呢?


这是因为:“人的灾难本质上是人性的灾难。好的人性不需要什么怡养,能懂得坚守,便是最体面的胜利。”(马德《与这个世界庄重相待》)

坚守什么呢?坚守道义,展现慈悲、善良等美德。由此足见“考德”之重要!



1914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作了一场题为《君子》的演讲,其中引用《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随后,这两句话就成了清华大学的校训。


对于“自强不息”,人们很好理解;那么,什么是“厚德载物”呢?

譬如,天冷时水面会结冰,当冰很薄的时候,上面只能落一只小鸟或行走一只小动物,而人在上面走是不行的,会掉下去。但到了冰很厚时,冰的“德”就稳固了,此时不仅走人没问题,就连走汽车和大型动物也没问题,这就叫“厚德载物”。

那么我们可以延伸一下,想一想今天为什么有的人仅仅赚了一点钱就会出问题,而那些赚了很多钱的却毫发无损。就是德行大小的原因呀。

《易经》还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

水结为冰,不是一两天形成的,而是长时间形成的。“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就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察古观今,可为人生打开一扇窗,那些以满门抄斩作为代价者,我们不要轻易地付诸笑谈。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人世间最准的一卦!谁都跑不了。即使你跑了,还有子子孙孙,他们不也是你的家族财富吗?!



《易传·系辞》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天空令人尊崇,大地令人亲切,乾坤之道由此而确定。于是,便有了后来的“男尊女卑”——卑,是谦恭之意——湖南长沙岳麓山脚下专门有清代的“自卑亭”。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男人要令人尊敬,女人要亲和包容,谦恭有礼。若男人不受尊崇,女子对人不亲切,则其家可想而知!

因此,无论个体生命如何恣意张扬,但人间正道是沧桑,仍要各司其职,各安其分。这便是德!


先秦诸子百家,曾经历过三次大的辩论,后世名为“王霸之辩”、“义利之辩”和“天人之辩”。其中“义利之辩”是关于“以义取利谓之义”的。

你做这件事情,为社会着想,为天下百姓着想,赚的钱都是干净的,天下老百姓不仅推崇你,而且会更加支持你。

而“以利取利”,譬如我给当权者送钱,他批给我一个项目,赚了钱之后,我再送他钱答谢,也就是循环行贿,这就叫“以利取利谓之利”,这种事情都是势利小人做的。

古人已把这些教育理念讲得很清楚。对此,于右任有一句话讲得非常精妙:“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

是的,文化是最大的生产力,智慧是最大的不动产;我们不清楚老子、孔子、孟子、庄子他们有多少钱,多少财产。但是我们知道,他们思想的光辉会永放光芒,他们的智慧是其生生世世的不动产。这就是“死而不亡者寿”(《道德经》)。

中国文化中的真正财富观,是:德大,资产才大!而这个资产,除了财富、物质、声名、健康之外,还包括了尊严和智慧。


《司马光家训》曰:“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守;积书遗子孙,子孙未必读;积阴德于冥冥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你给子孙钱,他未必能守得住;你爱看的书,子孙未必爱看;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子孙必有受其报者,一定会有人承继福荫的。


我从小深受外公教诲,至今仍受益无穷:“不要想着自己有钱,要想着让自己值钱!”音犹在耳,无以为报。而它亦成了我生命最重要的行动源泉。

本文摘自《解密中国智慧》


还没看过瘾的朋友们

别犹豫,戳下图买它!



作者简介:

米鸿宾,字贞观,又字妙隐,号十翼。1972年出生于中国鞍山,籍居北京;创有十翼书院(中国北京、湖南,日本大阪),共学遍布海内外,栋梁济济绵绵。襄助共学者创有东巴书院(云南丽江)、慧胤书院(广东深圳)、德锦书院(山东济南)、昭明书院(贵州织金)、慧田书院(浙江龙游)等数家书院。秉承中国文化最优良的传承——学际天人,出入古今;究大易,谙经学,精五音,擅六壬,旁涉天文、历法与国史,略通古今之变。海内外问世有:《会心》《传心》《盈心》《名词中国》《解密中国智慧》《一代神奇:邵雍的智慧》《一生感动:日本匠人精神与家训》等二十余部著作;亦为喜马拉雅(音频)签约名家(代表作《中国文化的传家智慧》)。

活法
人活在世的差距是人所经历的人生和事业的活法️!也就是你怀有了美好的心灵还是丑陋的心灵!稻盛和夫说总结人生最重要的事是:培育美好的心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