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金句:经营者要想让自己的精神和思想达到堪称“哲学”的境界,就需要磨砺心性。
——《稻盛开讲11:作出正确的决断》
在我看来,一个人所拥有的“哲学”,即这个人的思维方式、人生观,也就是其个人对于各种事物和问题的看法和想法。
而身为企业经营者,针对自己的企业,势必有相应的理想和愿景。比如“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实现这样或那样的经营方式和业绩”等。对此,我称之为“哲学”。
为何企业经营需要哲学?当然,即便以非常原始的思维方式,亦能开展经营活动。但若要实现优秀的经营,就需要升华至哲学境界的思维方式。
在我看来,如果经营者不能将自身的思维方式提升至“崇高精神”和“出色人品”的境界,便难当经营企业之重任。
鉴于此,我才一直使用“哲学”这个词。换言之,经营者要想让自己的精神和思想达到堪称“哲学”的境界,就需要磨砺心性。
企业经营取决于领导的思维方式和意志。所以说,一家公司倘若经营不善,其责任既不在副总,也不在专务;既不在干部,也不在员工。
责任的源头只有一个,那就是最高领导者的思维方式有误,或者最高领导者的意志薄弱。
希望各位先将此作为企业经营的前提。换言之,决定经营好坏的关键,是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和意志强弱。
今生只此一次,无法重来。若虚度光阴、蹉跎岁月,岂不可惜?既然如此,自然应当努力拼搏、认真度过。
比如像我这种小地方出生的人,大可试着奋斗,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看看自己能活出个什么样子来。
但说到今生只此一次,有的人反而会想:既然如此,那辛苦干活岂不是浪费了这大好时光吗?所以觉得应该及时行乐,世间的琐事“船到桥头自然直”。
像这样,每个人的思维方式皆不同,可谓千人千面。而身为执掌企业的领导,其自身的思维方式其实决定了企业的前途。
但大多数经营者并不会这么想,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思维方式有支配整个公司的力量。
经营者的所思所想,其实都会反映在现实中,也就是反映在公司的实际状况中。
有的人可能觉得“自己心里的一丝想法和念头,不至于影响到自己公司”,但果真如此吗?其实经营者的任何想法和念头,到头来都会成为公司的血肉。
本文摘自《稻盛开讲11:作出正确的决断》
编辑 | 小小 审校 | 萌萌 配音 | 心语 统筹 | 相松
往 期 精 彩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