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缺乏“感知力”,则无法成长进步。
当面对问题时,人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察觉问题的人”,第二种是“未察觉问题的人”,而最要不得的第三种是“明明察觉却视而不见的人”。
野村当年担任教练时,会趁选手们起身离开板凳去练习击球的时机,故意不声不响地在板凳前丢一个球。当选手们练习完毕回来时,他就会观察选手们的反应。
与上述同理,选手们的反应也可以分为三种:
①完全没察觉的选手;②察觉了却若无其事地从球上跨过去的选手;③捡起球放回原处的选手。
在野村看来,第①和第②种选手不太有前途,而第③种选手则“具备相当的观察力以及体贴和顾及周围的意识,因此颇有前途”。
野村敢如此断言的理由是:对于各种现象和情况拥有感知力的选手,即便无人指出和督促,也能对周围保持关心和关注,并积极地自主思考,这会成为其成长的契机。
与之相对,缺乏感知力的选手对各种事物压根不予关心和关注,自然也不会去思考。可见,洞察力和感知力正是促进人成长的原动力所在。
人在自我评价时,总会趋于自我感觉良好。
唯有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
曾任伊藤忠商事社长的丹羽宇一郎当年刚进公司时,前辈员工严格地告诫他:“不要自我评价。”
哪怕自己觉得自己已经100分了,别人给自己最多也就打70分左右。受到上述教育后,丹羽不再自我评价,并下定决心,要以“获得周围人肯定”为目标而拼命努力工作。
人在自我评价时,往往会对自己“温柔”,从而得出“自己干得还不错”之类的积极评价,并趋于自我满足。
而当上司给自己较低评价时,就会心生不满,觉得“上司不懂自己”,甚至最终认为“不管自己做什么,上司都看不惯”,从而放弃努力、自暴自弃。
职业棒球界亦是如此。野村曾指出,选手对自己的评价总是会过高,而当周围的人对其的评价与之存在落差时,选手就容易萌生“教练和指导不懂我”、“这支球队在打压我”之类的不满心态,进而趋于懈怠乃至“躺平”。
与自我评价相比,他人的评价自然会趋于严格。但关键要对此摆正心态,即要虚心接受,认为“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才是公正客观的”,从而理解“他人的评价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
在野村看来,唯有认识到这一点,人才会开始进步。
本文摘自《野村克也胜负哲学》
畅销600万《活法》作者、阿米巴经营开创者稻盛和夫心灵断舍离的人生智慧箴言,一本书读懂稻盛经营学的思想,迅速掌握让你一生受益的成功关键。
影响荣格、马斯洛等人的“个体心理学之父”箴言。二十世纪三大心理学家之一的阿德勒帮你透彻剖析人心人性,激发自我自驱力,实现自我成长。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到的“实践型阿德勒心理学”。
管理学德鲁克,经营学稻盛和夫,了解德鲁克思想精髓的一本入门书。比尔·盖茨、杰克·韦尔奇等企业家均受其启发的“现代管理之父”箴言,建立企业愿景与使命,学会自我管理,就能少走弯路,成为人生赢家!
从零创业,成就今日电商巨头亚马逊,直观了解贝佐斯的成功方程式,解析其独树一帜的经营哲学。
作者桑原晃弥结合野村克也诸多作品中的箴言,将野村的棒球理念、成功心法、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更通透的解析,视角全面,见解专业,笔触动人,揭开野村克也的成功故事背后发人深省的人生哲学和领导智慧。
德鲁克推崇、影响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一生的“日本企业之父”箴言,涩泽荣一以中国儒家思想为基础,形成“论语算盘说”企业哲学,践行利他思想。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 点击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