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妈妈提问:
一年级孩子刚入学,因为之前私立幼儿园只有不到20人一班,公立小学突然班级50多人很不适应,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也有很大区别,不会给到很多关注和安慰,所以这周入学每天都哭,说想妈妈。
娃没有午休习惯,幼儿园中午可以自由活动,但是小学必须在座位上。家离小学很近,我想把孩子中午接回家,孩子爸爸担心妈妈和孩子因此更加不能分开,但我觉得小学躺下或者在座位上一个小时不能动,跟被限制人身自由没什么两样。请教三月老师,中午我该不该接孩子回家?
以上,是一个妈妈在我公号文章评论区里的留言。我每次看到类似远离人的本能而做不出判断的问题心中首先冒出这样一句话:为什么?为会么会有这样的问题?
我们从小上学中午都是要回家的啊,上初中离家大概有两公里的路也是要走路回家吃午饭的啊——那时人们没想到中午可以不回家,学校也没有食堂。
上高中后因为有农村上来的住校生学校才有食堂的,而我们不住校的,也不能在食堂吃饭啊,所以,如果不回家就只能去小卖部吃。
当代的人们选择多了,甚至会把一些非必要选择当成理所当然。有些孩子只是上的小学可能都离家比较远,实现不了中午回家吃饭午休,所以中午才不回家的。
我认为,不是上了小学应该在学校午休,而是因为家远或父母都不回家孩子没办法才在学校午休的。怎么总有人会把因果搞颠倒了呢?
有人认为孩子上了高中就应该住校,不住不正常,还担心大学不能适应;有人认为上了小学就应该在学校午休,不在学校午休不正常……这些观点,我看着横竖都觉得别扭,不是很理解人们的思维。
包括提出问题的妈妈本人,我觉得也混乱。我希望当事人不要以为我在这里伤害你,如果你碰巧看到,你可以当这是好运气,我来经由你的文字分析,给你指导。
其实以这位妈妈本人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孩子爸爸不信任妈妈我倒能理解——其实现在很多这样的妈妈,不是智商不够,而是太过焦虑,在处理日常小事上,套用不了学来的知识、观点,不知道如何处理。
这个问题开头就提到,因为之前私立幼儿园只有不到20人一班,公立小学突然班级50多人很不适应,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也有很大区别,不会给到很多关注和安慰,所以这周入学每天都哭,说想妈妈。
孩子上小学的不适应跟幼儿园没有直接的任何关系,如果幼儿园之前是50人的话,你的孩子去上的时候比现在还小,而且是从家里过渡到上幼儿园的,家里就一个小孩,他又如何适应呢?家长的逻辑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不知道这个小孩几岁几个月,我一般建议孩子晚一点上学,特别是男孩,适应能力一般比女孩差,对成长的环境要求也更高,我尤其建议到了7岁左右再上学。
现在的孩子相比过去几十年,敏感而又脆弱,父母对孩子陪伴的时间质量不够,孩子普遍偏紧张。突然间换了环境,不适应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原因肯定不在幼儿园之前人数少,这样的思考太简单了,如此简单的思考和逻辑,是不利于家长解决问题带好孩子的。
还有,这位妈妈说,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也有很大区别,不会给到很多关注和安慰。
是的,这是客观事实,上小学前家长应该就知道的。幼儿园老师有很大一部分精力用来照顾孩子的生活,而小学,据我了解,老师以教知识为主,顺便进行德体美劳的教育,他们本来就不是幼儿园老师,他们有他们的教学任务,他们不照顾生活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老师特别有爱心有精力有温暖感,给到孩子更多的照顾,那真是孩子的福份,但家长不能有期待,形势就如此,大环境就如此。
真的有太多家长在孩子两三岁时就想着报兴趣班学习,特别是有一批相信语言敏感期迷恋外语学习的妈妈,在孩子中文还没说溜的时候就让孩子学英文。而我总是对家长说,幼儿阶段的养育任务是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生活能自理,该吃吃该睡睡,能运动、爱社交,最好再养成阅读习惯——如此,就算是达到幼儿教育的巅峰了,当孩子上小学之后基本上不会有困扰,可以顺利过渡到小学。
所以,那些没有好好过渡到小学的孩子家长,该思考的是自己之前的家庭教育,而不是从外在找原因。而那些还在幼儿阶段的孩子家长,万物皆有时,不要带孩子去走人生的弯路,让孩子在幼儿阶段就做个孩子,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玩耍。
如果你们的确不清楚如何带幼儿段的孩子,当然,也包括其他年龄段的,可以听听我讲的“孩子的发展”,内容涉及0-21岁如何陪伴支持孩子。
阳光三月 | 睡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