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禾原点费建江:早期投资是理性基础上的感性决策

创业   2024-10-17 19:00   上海  

来源丨清科沙丘研究院

走过泥沙俱下的“全民PE”热潮,穿越全阶段综合型投资的风起云涌,来到向“投小投早”全面倾斜的当下,十余年来,有这样一家机构,始终专注深耕在早期投资领域,展现出非凡的定力与远见,并长期保持着亮眼的成绩——元禾原点,2013年成立以来,200余项目90%以上投在“前两轮”且基金整体DPI超过1、最高超过5的投资机构。

元禾原点对早期投资有着怎样的探索历程?在投资机构的运营管理上总结了哪些方法论?实践中又积累了什么穿越周期的策略与智慧?……

本文谨整理摘录元禾原点总经理、管理合伙人、沙丘投研院导师费建江6万余字演讲中可公开内容之精华,分享关于早期投资、管理运营与团队搭建的宝贵经验——

费建江

元禾原点总经理

管理合伙人

参加CAN+创投社学员

元禾控股创始人之一,曾任元禾控股常务副总裁、中新创投总经理、华亿基金联合主席等职务。具有丰富的基金运作和管理经验, 从事创业投资20年来,持续关注半导体、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以及交叉学科方向的创业公司。主导项目:亚盛医药(06855)、基石药业(02616)、药明巨诺(02126)、贝康医疗(02170)、天准科技(688003)、江苏北人(688218)、寒武纪(688256)、信达生物(01801)、云从科技(688327)、神州信息(000555)、晶方科技(603005)等。


元禾原点是元禾控股旗下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化早期股权投资平台,重点关注科技和医疗两大领域内初创期和成长早期创业企业的投资机会,基金总规模超70亿元人民币,既有VC基金,也有针对区域的天使基金。自2013年成立以来,已投资超280家企业。

中国之投资界,汇聚了众多中资、外资、国资、民资等机构,它们基因不同、文化有异,各具特色。五到十年前,投资行业一片繁荣,新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也不乏从大机构大平台中“自立门户”的精英人士。当下,虽然行业火热程度不如过往,却也是精进自身思维、提高投资能力的好时机。

基于元禾原点11年来的实践心得,我与大家分享关于投资机构“运营管理和组织建设”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虽未必普适,愿能为业界同仁提供些许参考。

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行业竞争的加剧,如今的投资行业已不再是那个可以轻易靠风口或趋势取得成功的乐园。想要让机构能良性运转,或者长久地“活下去”,我认为首要任务就是“明确战略定位”。

战略定位不仅是成立之初的基石,更是后续团队建设、投资策略规划乃至融资策略制定的前提。清晰定位后,方能有的放矢地构建团队、制定策略,并精准对接投资人,确保理念与资源的有效对接。

战略定位的制定,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第一,阶段。是投早期、投成长期?还是投中后期?亦或是专注当前非常火热的“并购”……对于新入局的机构而言,在一切开始之前,明确投资阶段的定位显得尤为重要。它深刻影响着团队构建与策略规划,是向市场展示自身专业性与前瞻性的关键环节。

第二,行业。十年前,互联网是普遍看好的投资方向。时至今日,科技行业则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投资热点,向下还可以细分为半导体、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子领域。如果我们还未明确相对垂直的投资方向,科技领域会是稳妥的选择;但如果想差异化投资,那一定有必要继续向下细分。

在实践中,生物医药与消费仍颇受关注。2020年的时候,元禾原点正在募集三期基金,我们投的两大行业“医疗和科技”同时包含其中。但这个在一、二期运行得很顺利的综合基金模式在此时却遭遇了LP们的质疑,认为其缺乏行业深耕特色。特别是彼时医疗行业投资热潮下,LP们更倾向于专注细分行业的基金。

为应对这个情况,我们适时调整策略,通过设立SPV结构,将基金拆分为专注科技与医疗的两只子基金,以满足不同细分行业的投资需求。

后来,四期基金也募集成功,我们又再次调整结构,回归单一综合基金模式,市场对此反应积极。背后原因在于行业周期变化:医疗等行业进入下行周期,赚钱效应削弱,单一行业基金难以抵御行业周期周期风险;综合基金则能通过跨行业投资对冲,实现稳健回报。

因此,对于投资机构而言,募资时须分析市场环境与LP偏好,制定明确的投资策略与定位,并保持稳定性。频繁变换投资方向或将损害机构专业形象与LP信任。我们的经验是,在保持整体策略不变的基础上,灵活调整基金架构以适应市场需求。

第三,风格。投资风格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市场常以“激进”、“凶猛”等标签评价一家投资机构。也有机构自喻为“阻击手”,追求精准打击;有的则像“机关枪”,注重“高频率与命中率、杀伤率”的平衡。这种风格无需急于界定,但会在投资实践中自然形成,并成为机构独特的标签之一。

第四,基因。以元禾原点为例,我们是源自国有体制改制而成的混合所有制,融合了国有背景与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近几年来,在股权投资领域,国资机构逐渐占据主流,展现其特有风格;而外资机构,在过去十年中亦曾引领风骚,拥有独特的策略与眼光;此外,还有纯民资投资机构活跃其间。机构的基因不仅塑造了其内在特质,更在制定核心打法与构建竞争力时发挥关键作用。

对于元禾原点而言,“早期&技术”便是我们的鲜明标签。自2013年成立以来,我们始终聚焦于技术领域的前沿早期项目,深耕细作。这一标签不仅体现了我们的专业方向,更彰显了我们在科技投资领域的独特定位与贡献——

“早期”一词可以用我们的数据直接体现在我们筛选并投资的近300余个项目中,早期项目独占九成,这一比例不仅印证了我们在早期投资上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还体现了我们对这一基因的坚守。通过不断的试错与调整,我们学会了如何在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早期市场中寻找并培育具有潜力的项目,这些宝贵的经验无疑为我们后续的投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技术”一词则源于我们的最初的地理位置。作为苏州本土成长起来的投资机构,我们深知这座城市在中国工业与制造业领域的领先地位,其完善的工业门类与强大的制造能力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项目资源。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深度挖掘了苏州当时大量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海归创业项目。这些项目大多由在大型外企担任高管或技术中坚力量的海归人才创立,他们不仅带来了国际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更将创新的火种播撒在了苏州这片热土上。

此外,为更好把握这些技术投资机会,我们团队在组建之初就注重吸纳具有技术背景的优秀人才,非常珍视与这些技术专家的合作机会。我们共同研究市场动态、分析技术趋势、评估项目潜力,力求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找到那些真正具有颠覆性创新能力的项目。正是这样的团队构成与运作模式,使得我们在技术投资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其实做早期,当时也掺杂了一定的情感因素。因为我始终认为,早期投资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投资者与创业者之间的一份纯粹。早期投资中,双方地位相对更平等,能真实表达意愿,高效达成合作。也正因如此,我们更坚定地选择“早期与技术”作为投资标签,如今看来是正确的。

▸ 商业模式的可实施难度

在明确了战略定位之后,构建独特的商业模式、打造自身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就成为关键的一步。

当前市场环境下,竞争格局尤为激烈,尤其是在行业面临政策调整、部分机构退出市场的背景下,构建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迫切。这不仅关乎日常运营,更是生存发展的关键。面对行业洗牌,我们采取的策略是保持稳健发展,持续募资投资,并维持团队的市场活跃度,以不变应万变。

首先,最关键的是团队能力与禀赋的匹配度。商业模式无论多么精妙,若团队无法驾驭,便如同空中楼阁。特别是在医疗投资等专业领域,团队的专业背景直接决定了与项目创始人沟通的深度和市场认可度。

其次,商业模式的可实施性至关重要。即评估将核心竞争力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难度与可行性,避免策略因执行过程中难以预见的挑战而夭折。成功的核心竞争力应建立在坚实可行的实施路径上。

第三,强调不依赖外部资源支撑的独立性。核心竞争力应该根植于团队内部,而非依赖外部资源或外部关系的支撑。这种内生性的构建确保了竞争力的持久与稳定,避免因外部因素变动而导致的竞争力削弱或消失。例如,依赖特定人脉或关系推动的投资,其可持续性就存疑,一旦这些外部因素消失,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将大打折扣。

另外再举一实例说明。如有机构称,自己吸引了多家上市公司作为LP,以期获得两大助力:一是前期投资时获得行业洞察与指导;二是项目退出时可能通过上市公司并购拓宽退出渠道。这样的策略怎么样?

此策略看似诱人,实则面临多重挑战,首要面临的问题就在于可实施难度。上市公司投资多围绕自身产业链布局,但内部部门间协作未必顺畅。投资项目是由投资部门负责的,但技术部门对投资项目的评估深度就很有限,产品部门对投资项目公司的支持度也难以预测。再者,上市公司并购偏好盈利稳定的企业,以扩大体量、实现外生式增长。然而,随着市场环境变化,拥有一定收入和利润的企业更倾向于独立发展而非被并购,尤其是当它们看到未来高增长潜力时。

此外,多家上市公司作为LP,其利益诉求各异,协调难度大。优质项目分配、决策权归属等问题易引发内部矛盾,加之上市公司决策流程繁琐,更添实施难度。

▸ 元禾原点:区域聚焦 深耕细作

以元禾原点为例,我们商业模式的精髓在于“区域聚焦 深耕细作”八个字。

我们专注于三大核心区域:北京、长三角(含上海、苏州、杭州)及广深(含广州、深圳),并新增成都作为重点城市——“区域聚焦”的策略源自对中国广袤地域中投资效率的深刻洞察,即通过缩小地理范围,提升运营与管理效率,借鉴硅谷的“2小时车程”理论,确保高效覆盖。

根据我们内部的粗略统计,过去十年间,中国70%的投资集中于这六大城市,表明这些区域机会极为丰富。结合我们在苏州投资的成功经验与资源积累,我们深信在经济发达区域实现高渗透率,能带来更优厚的回报。因此,我们坚定聚焦于这些城市。

“深耕细作”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设立本地办公室,组建由“本地人才”构成的团队,确保人脉资源扎根当地,提升团队稳定性和项目响应速度;二是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设立专注于当地的种子和天使基金,仅投资于本土项目,以此深度融入并促进各区域经济生态的繁荣发展。

这种模式使我们在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中向下扎根,汲取了旺盛的生命力。基于过去十年的实践验证,我们充满信心地展望未来,坚信此商业模式能引领我们继续稳健前行。

这个商业模式看似简单,因此我在过往的分享中,常被误认为易于复制,觉得是成本问题和管理难度,才让这种模式“劝退”了很多投资机构。但其实,该模式是有极高壁垒的。

首先,通过元禾控股的深厚政府关系及团队体制内背景,迅速建立并巩固了与地方政府的信任基础;其次,作为基石投资人稳定出资30%,为区域基金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本背书,消除了政府合作的疑虑;再者,本地化的专业团队,确保了与政府互动的即时性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促进了企业成长;最后,保持市场化运作的同时,专注于早期投资,凭借历史业绩赢得了政府信任,且避免了利益冲突。这四大优势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该商业模式独特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总结下来,投资机构的模式没有孰优孰劣,“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们要找到团队、资源、背景等因素融合的最大点,找到最适合我们的模式,才是应有之义。


定战略,搭班子,带队伍

执行贯彻得不好,一切战略和模式皆是空谈。而执行的关键,在于团队。
元禾原点的团队架构涵盖了合伙人、投资团队、中后台团队及顾问。人力资源分布如下:合伙人12位,投资团队33位,中后台支撑14人,总近60人,保持高效精干。学历方面,合伙人团队中博士占比显著,投资团队亦不乏高学历人才,而中后台则根据岗位需求配置相应背景。
除中后台管理合伙人外,其余合伙人均具备深厚的理工科或医疗专业背景,这为我们技术驱动的投资策略提供了坚实支撑,投资团队整体上仍紧密围绕技术核心构建专业团队。
年龄结构上,合伙人团队最为资深,中台团队居中,前台投资团队则充满活力,平均年龄约33岁,正值当打之年。
以上为我们团队的基本情况。每个机构因战略定位、投资阶段不同,团队构成亦会有所差异,特别是中后期投资机构,其学历背景与团队特色可能更为多元。
在组建团队时,我们注重精干、高效、互补。合伙人数量控制得当,依据区域分布灵活调整,确保每个区域有3-5人的高效配置。团队如同精密体系,每位合伙人各司其职,互补性强,共同推动战略落地与业务发展。我负责整体规划与募资;中后台合伙人专注于内部管理;行业合伙人则深耕科技与医疗领域,专注行业研究、趋势判断与技术理解,确保投资决策的专业性与精准度。
我们强调团队成员应专注于各自擅长领域,避免资源错配。通过合理分工与高效协作,确保团队在募资、投资、管理等各个环节均能发挥最大效能。此外,我们还注重团队文化的建设,鼓励开放沟通、相互支持与共同进步,为团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吸纳和培养
在合伙人选择上,互补性与合拍度非常关键,需秉持创业心态,视自己为联合创始人,而非领导者,这对于投资机构尤其是初创型机构而言相当重要。
作为机构核心,投资团队更倾向于吸纳年轻潜力股而非市场已验证的高手,以确保团队具备成长空间和灵活性。适度冗余旨在应对成长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保持团队稳定与业务连续。我们重视为投资团队提供成长空间,这是增强团队凝聚力、归属感及稳定性的关键。不过长期过度稳定也会带来副作用,适时调整以保持适中状态是必要的。
至于中后台团队,其比例相对较低,主要承担支撑而非赋能职责。我们强调其清晰定位,避免管理倾向,以防官僚作风滋生。同时,鉴于中后台不直接创造效益且工作压力相对较小,我们就对其工作饱和程度加以考察,以确保内部效率与公平。
▸ 激励与奖惩
激励机制方面,大多机构分为长短期两种。短期激励涵盖月薪与年终奖,与日常工作量和勤勉度紧密相关,并通过量化指标如项目入库数、立项数、投决通过率及项目管理量来评估。长期激励则包括预留高比例的基金收益分配,以及与投资业绩挂钩的奖金,此外,跟投机制兼具约束与激励双重效应。长远来看,机构重视为员工提供成长空间与价值实现路径,如内部晋升的合伙人实例,激发团队动力。
在考核与晋升体系上,我们采用“两年一周期”的评估制度,以平衡偶然性与周期性影响。考核原则明确,包括严守行业红线、业绩导向及量化评估等。红线原则强调职业道德与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业绩导向则直接关联员工绩效与基金业绩,而量化评估则确保评价公正客观,数据说话,避免主观臆断。
▸ 管人or管事
投资机构在日常运营中,核心管理应当聚焦于事务,而非人员,强调任务执行与成果交付的质量。尤其对于投资机构而言,建立健全管理系统能有效整合并保管海量企业资料,为后续分析提供坚实基础。风控则贯穿投资全程,作为辅助而非主导角色,通过独立视角审视项目与公司,确保决策的全面性。
此外,适时引入外部专业机构以弥补内部资源不足,是提升管理效能的关键策略。同时,会议机制成为日常管理的核心手段,包括新项目与老项目的周例会,旨在分享进展、识别问题并促进与项目方的即时沟通;行业会议促进对行业动态的深入研究与分享;复盘会议则定期总结经验教训,为团队提供学习与借鉴的宝贵平台。这些会议形式共同构成了检验工作成果、促进团队协作与成长的重要渠道。
▸ 也谈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在创业公司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凸显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投资机构也是如此。我担任国企高管时,并没有对企业文化形成足够重视,感觉它无非是领导文化的延伸。离开国企创立并领导一家公司后,我才深刻体会到企业文化对于吸引并激励顶尖人才、凝聚团队力量的关键作用。
创业公司资源有限,如何在此背景下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核心在于两点:领导者的个人魅力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仅关乎企业价值观的体现,更是吸引并融合新成员、激发团队潜能的纽带。
实践表明,企业文化虽然是无形的,但却需要通过具体行动与事件得以塑造与传承。
系列实践活动是元禾原点贯彻企业文化的抓手之一。如年度徒步拓展、家庭日、年会等,来打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在极端环境下挖掘了团队成员的潜能,增强了相互间的理解、支持与协作。
特别是徒步拓展,从腾格里沙漠到四姑娘山的垭口,每一次挑战都成为了团队精神的试炼场。它不仅锻炼了大家的体能,更重要的是,在共同面对困难与挑战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建立了深厚的信任与默契,这种力量是推动我们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
我坚信,企业文化不能仅停留于口号与会议,而应通过实际行动与事件来塑造与强化。只有当员工在参与中有所感悟、有所成长,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

早期投资的“理性与感性”
日常投资流程一般涵盖开发立项、尽职调查、投资决策、投后管理及项目退出,投资前的周期通常为3至6个月,其中约80%项目遵循此规律,其余则根据具体情况有所调整。
立项环节相对宽松,主要看项目是否契合我们的投资方向及团队实力与市场稀缺性。决策是投资机构的核心,投决会不仅决定项目成败,也反映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坚持内部决策,确保责权利一致,避免外部成员干扰决策公正性。投委会成员均为内部合伙人,专注于行业、产品、技术及趋势,确保专业高效。当然,是否引入外部成员须根据不同机构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定,关键在于能否为投委会带来真正价值。
另外,我们采取的是分散决策模式,即每个基金独立决策,以适应早期投资的特点。这与一些大型机构的集中决策模式不同,后者因投资阶段和领域广泛,需更严格的风控和统一管理。
▸ 早期投资是理性分析后的感性决策
在我看来,早期投资是“理性分析+感性决策”的结合。这听起来或许有些微妙,但实则逻辑清晰。
投资本质上是一项高度理性的活动,它要求我们制定战略、明确策略、组建团队,并深入研究项目的行业背景、专业实力、产品特性、技术潜力及市场趋势,这些环节无不体现着“理性”二字。然而,在这一系列理性分析的背后,决策过程却往往蕴含着浓厚的感性色彩。
这份感性,主要体现在对人的判断上。在早期投资中,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至关重要。我们评估的不仅是眼前的数据,更是对创业者未来潜力与愿景的认可。而这种认可往往基于主观的感受与判断,是对人性、热情、能力的综合考量。我们无法用精确的分数来衡量一个人的能力或魅力,只能依靠直觉与经验给出定性的评价。
因此,早期投资决策便成为了一个在理性分析基础上进行感性判断的过程。我们运用理性工具分析市场、技术、产品,但最终决定是否投资,往往取决于对创业者及其团队的感性认知与认同,同时,对行业趋势和企业未来发展最终也是一种主观判断。这种决策过程,既要有严谨理性的分析,又需要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中做出判断题看过决策,是对决策委员的极大挑战。
基于个人见解,我也曾经提出一个非传统观点:文科生相较于理科生,在早期投资中可能更具优势。这并非割裂理性与感性的论断,而是强调在投资决策的临界点,文科生往往能更自如地面对高度不确定性,并给出主观判断。
以我的投资经历为例,从2007年起涉足生物医药领域,尽管作为文科生,对具体技术细节如分子、靶点等知之甚少,但凭借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及对团队实力的信任,我成功投资了如信达生物等龙头企业,实现了可观回报。这背后,是对行业前景的准确判断及对人才团队的深刻理解,而非单纯依赖技术细节。
进一步来说,以投资寒武纪为例,面对两个年轻且缺乏半导体行业经验的创业者,我们并未被传统眼光所限,而是从人工智能基础层这一更广阔的视角出发,看到了其潜在价值。这一决策,更多是基于对未来趋势的把握及对创新潜力的认可,而非单纯依赖行业经验或技术评估。
因此,我认为在早期投资中,关键在于把握行业趋势、评估团队实力及项目创新潜力,而非过分纠结于技术细节或短期不确定性。文科生因其在人文社科领域的训练,可能更擅长于综合判断、情感共鸣及创新思维,从而在投资决策中展现出独特优势。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理科生不适合早期投资,而是强调在投资决策中,应灵活运用感性与理性思维,实现最佳平衡。同时,管理与效率的平衡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策略。
早期投资的成功往往取决于非市场共识的洞察与决策,而文科生在这一领域可能具备独特的优势与潜力。
▸ 投后赋能与退出
有些投资机构常以丰富的投后赋能手段作为吸引项目的亮点,但真正有效的赋能需要源自机构自身资源。以某CVC为例,虽承诺产业赋能,实际中却常因部门间壁垒,难以确保资源直接惠及被投企业。类似地,LP资源及过往投资企业,若非直接关联,其赋能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
我们认为,投后赋能核心涵盖“产业资源、政府资源与资本资源”这三个维度。产业资源上,CVC相较于财务投资机构拥有更深厚的上下游资源,但实际效果仍受内部架构及对接效率影响;政府资源方面,鉴于中国国情,有效整合政府资源是关键能力之一;至于资本资源,则侧重于后续融资的支持力度。
全面拥有并高效利用这三大资源的投资机构是不多的,能精耕其中一至两方面已经属于非常优秀。创业者应该更理性地看待投资承诺,明白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对赋能效果保持适度期望。
“退出”无疑是当前投资领域的重要议题,尤其在募资过程中,LP对机构的退出策略尤为关注。“投得好,不如退得好”这句话不虚。那么,总结来讲,尽管退出策略各异,但几个基本原则大抵相同:
首先,确立清晰的退出策略和规则。根据机构特性、投资阶段及特点量身定制,确保规则既具可行性又可以获得LP认可。此规则需透明传达至团队,成为行动指南。
其次,执行是关键。策略不应仅停留于书面,更应深入人心,成为严格遵循的准则。无论外界如何变迁,都应竭力执行,即便面临挑战,也需坚持制度导向。
最后,灵活多变,多管齐下。退出方式不应单一,需随环境变化灵活调整,采用多元化策略。在既定规则框架下,探索多种实现路径,尤其在不利环境下,更应强化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美味中国创新营三期正在招募中,目前已有来自十月稻田、塔斯汀汉堡、钱大妈、马大姐食品、螺霸王螺蛳粉、希波食品、飘零大叔、京东集团等优秀企业的同学加入。

如果你是深耕大美味产业的食品饮料品牌、连锁餐饮品牌、食品零售渠道、供应链企业、产业赋能服务方,欢迎点击下方图片链接报名加入!


欢迎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参加 CANPLUS
参加 CANPLUS是首钢基金领衔发起的产业社群平台,致力于以教育为依托,为创新创业者们链接优质的教育资源、产业资源与资本资源。这里有产业大咖干货分享、组织专家实战经验、参加校友故事、智库深度案例研究等各类精彩内容,感谢有你同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