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时差-15小时。
东京,时差+1小时。
雅加达,时差-1小时。
5月27日-6月27日,一个月内,首钢基金CAN+带领同学们数次穿越晨昏线,跨越东西半球,成为时间的追逐者。
美国AI游学三期、新质生产力第一站日本游学、东南亚游学营二期等三次海外游学在顶级企业参访研学、产业大咖链接赋能、创业先锋头脑风暴中精彩收官。80余位中国一线企业家、创业者和投资人跟随CAN+的脚步,深度全球视角下的创业机遇、科技变革的最新突破、路径重塑下的产业赛道选择。
CAN+:立足本土,放眼全球
首钢基金执行董事、CANPLUS创办人李青阳表示,参加CAN+的校友立足本土,放眼全球,从AI到机器人,再到消费,我们向美国学习底层创新,向日本学习精益管理和精密制造,向东南亚探路增量市场。
首钢基金执行董事、CANPLUS创办人李青阳
“中国的优势在于效率和市场。”李青阳阐释了CAN+发起主题游学的初衷,她深刻地感受到,当下的产业升级对企业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作为“教育+产业+资本”赋能体系构建者,“我们有幸见证和参与到白银时代的全球化,无论是帮助提供信息和知识,还是对接当地人脉和资源,都不知疲倦,乐在其中。”
从伯克利人工智能实验室到万人云集的GenAI峰会,从精益管理样板丰田汽车到机器人领导者发那科,从“逆行”突围的极兔速递到“出海之王”名创优品,在晨昏线的另外一侧,或许就是企业新航程的万里云天。
比亚迪宣布将在印尼建厂,英伟达市值超越苹果、微软,特斯拉发布Optimus机器人量产计划……这些重磅信息的背后,蕴含着产业变革的深刻脉络和“天时”。CAN+聚焦消费出海、AI、机器人赛道,将东南亚、美国、日本作为游学目的地,体现了对产业动向的敏锐捕捉。
赛道切换变幻莫测的当下,企业家对“天时”和趋势的感知尤为重要。
“天时”是南洋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创院院长吴伟教授所说的“第五次产业大转移”时刻,全球供应链重构、低劳工成本优势和存量市场的终结,将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必然动因。
“天时”是CAN+领教,PPIO派欧云联合创始人、CEO姚欣眼中的AI应用创新时刻,硅谷“五花八门”的To C应用侧开发和中国的To B垂直领域成长出了全然不同的生态格局和创业思路。
“天时”是CAN+赛博坦机器人学院名誉院长王田苗教授感受的中国机器人企业弯道超车时刻,日本企业对AI的谨慎和保守姿态为中国企业“机器人+AI大模型”提供了“商务先行”的推进机会。
中国有着强大的产业整合和生态搭建能力,在结构转型和创新突围的双重加压下,直面别国的跨越式创新演进、坚实的基础技术储备、广袤的蓝海机遇,才有可能为我们实现技术破壁和向外生长提供新的路径。
跟随CAN+,候场下一个“天时”,再次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