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供暖还没开始,我们又要南下了!2024年11月7日晨,天还没大亮,我们便开始忙活起来。楼上楼下三番五次地跑,大包小包不停地搬,行李箱、储物袋、吃食、药品、萨克斯等,二排座、后备箱被塞得满满当当。
相比往年出发时间,这次算是早的,但较之前的设想还是晚了。怕路上玩不好,索性改变行程,从绕道大西南改为径直南下。
下午5点到达郑州,688公里,入住维也纳酒店(郑州大学新校区店)。晚餐在楼下吃河南烩面、烤串,点了份凉菜,喝自带的泸州老窖。
次日(2024年11月8日)去康百万庄园。这是途中第一个景点,也是好友推荐一定要去看的。
康百万庄园,又名 “河洛康家”,始建于明末清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三大庄园(康百万庄园、刘文彩庄园、牟二黑庄园)之一。
明洪武年间,康家先祖在巩县(今巩义市)康店镇洛河边安家,在洛河岸边开了一个小饭馆。寒来暑往,小店逐渐成为河洛一带知名的客栈。
康氏家族第六代传人康绍敬读书致仕,初任洧川(今河南尉氏县境内)驿丞,后晋升为山东东昌府(今山东聊城)大使,并在水陆交通、盐业、税务等方面担任要职。
康氏家族先是垄断了陕西的布市,又借清廷镇压白莲教之际,通过各种手段取得了长达10年与布匹有关的军需品订单,同时还靠造船业发财、靠土地致富。他家有良田18万亩,横跨豫、鲁、陕三省,号称 “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
经过康家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小小的康家店变成了一座占地240余亩(约合16万平方米)的庞大庄园,集农、官、商于一体,有33个庭院、53座楼房、73孔窑洞及1,300多间房舍,建筑面积达64,300平方米。
繁盛时期,庄园内作坊齐备,砖厂、木材厂、造船厂人来人往,康家人足不出户便可满足一切生活所需。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于次年逃离北京前往西安,后返京。路过康店镇时,被称为 “豫商第一人” 的康家掌柜 “康鸿猷” 雪中送炭,向清政府捐资一百万两白银。慈禧太后没成想这山沟里竟有百万富翁,遂赐名 “康百万”。
景区大门
水路即财路,与庄园相通相济的水上交通及船只概况、船俗船规等,是康百万指挥大局的要领。
“水路为主,陆路辅之” 是康百万货物流通的灵活方法,高脚队(马、骡)是其水路转运的重要措施。
水路交通
长久算盘
公生明,廉生威。在权力、金钱面前,只有立得正、站得直、走得稳,慎独慎微、恪守本分、严于律己,才能树威于事,取信于民。
金银库是康家财富的代表,也是 “康百万” 名号的体现。它用于存放金银珠宝、官窑瓷器、古董、地契、银票、合同等贵重物品。占地38.8平方米,由银区、金区、珠宝区和放风洞组成。
作坊区系康百万家族的生产、生活总部,由9孔砖券窑洞和青瓦房组成5个院落,主要供康百万庄园家族的日常生产生活,自给自足,自产自销。
作坊区
主宅区是康百万庄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占地8,000平方米。系康家主人的生活场所,为封闭型寨堡式建筑,共有7个院落。基本上属两进式四合院,但又具园林、官府的一些特点。房屋大都为砖木结构,窑洞全部为青砖券砌,饰以各类木雕、砖雕、石雕图案,庄重气派,华丽典雅。
主宅区一院
清同治十年(1871)正月初一,巩县进士牛瑄到康家作客。席间,康百万家族十五世康道平谈起自家的生意和留余理念,牛瑄即兴挥毫泼墨,阐释了王伯大的《四留铭》。康道平请人制作后悬挂在客厅,告诫后世子孙为人处世要留有余地。
功垂桑梓碑
进入县城时,满眼秋色,停车拍照,惬意无限。仍入住维也纳酒店,下一景点老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