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我爱朗诵,不,严格地讲,应该叫 “诵读”。
记得我十一二岁的时候,邻家何大哥想在高中毕业后报考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他是不是为此努力过,不得而知。我却受此启发,开始在家里念起了报纸,争取字正腔圆,一字不差。日久天长,感觉还行。上世纪70年代末,我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工作时,支部活动都在下班之后,经常是念报纸。我自告奋勇,主动承担。力求念社论庄重大气,念通讯一气呵成,念故事生动有趣。1992年11月随团访问日本,与李默然相处多日。看过他的电影,听过他的朗诵。我想,如果自己好好练练,念上几句,没准也成。退休后,我主要忙于旅游、摄影、写作,2022年1月开始接触 “配音秀”,偶尔也玩玩 “诗音”。没受过专业培训,随便念念而已。主要是自己与自己说说话,消除寂寞,陶冶情操。如有需要,也会分享给好友知己。截至目前,在 “配音秀” 中已念1,158篇。其中,有诗歌、散文,也有广告、配音。独诵为主,也有合作。诗歌朗诵,方言配音,有的严肃,有的幽默。自娱自乐,乐此不疲。它是一种休闲,也是一种学习!作为尝试,选几篇发在这里。如可行,今后陆续。每集少而精,作品为主,文字少许。可分若干主题,如歌颂祖国、情感世界、节庆节气、老年生活、军人军旅、电影配音等。特别是再过些年,走不动了,闲在家中,没事念点什么,发至微信,也不失为一种新的交流方式。
1.诵读者
我喜欢念节奏慢的短诗,平和,舒缓,不容易出错,加之注意了停顿,感觉意境很美。放在首篇,较为适宜。
这个念得比较早(2022.1.18),是应景之作,也是良好开端。不过,随着后来念得越来越多,回过头来再听,略显稚嫩。存于此,有意义。
3.《中国通史》解说词
电影、电视解说、旁白,看似简单,其实不然,真得有功底,大气磅礴,又不失细腻。我念过几个,并不满意,继续努力,不断学习!我喜欢童自荣,喜欢他的配音,喜欢他的真情。看到这段时,情不自禁地对着口型念了一下。虽然原声不是他的,但是他的真情流露发自肺腑。躲在幕后——配音的魅力!
影视配音,惟妙惟肖,不同角色,风格各异,虽不出镜,却活灵活现。大宅门里的人物,大多京腔京调,配王喜光应该不难,好歹咱也算是北京人儿。
背起行囊去远方,一直是我的夙愿,特别是退休之后。自驾旅游,行走天涯,悠闲自得,乐在其中。所以我念了这首诗,不仅抒情,还有内涵。向着东方,向着太阳…… 满满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