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美国24年来最严重空难的背后真实原因
文摘
2025-01-31 17:07
西班牙
1月30日,
美国一架载有
64人的客机,在首都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降落过程中,与一架正在进行训练的美军黑鹰直升机相撞后坠河。
惨剧导致两架飞机共67人全部遇难,其中包括两名中国公民。
相比其他一些空难在几年之后都没有任何调查报告
,美国这次空难在发生后立即就有了一些相关的调查结果,目前所知的主要原因可能有这样一条——机场塔台的工作人员居然存在短缺,存在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
从两机莫名其妙相撞的视频来看,塔台指挥与直升机飞行员之间的沟通应该是明显存在失误。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发现,负责空中交通管制的管制员同时承担了两个人的工作,这可能是重要的祸端之一。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表示,已经找到客机的两个黑匣子,将会送到实验室评估。更详细的调查报告将在读取黑匣子之后公布,大约需要30天。
我也是长见识了——
原来找到黑匣子30天就能出结果了啊,一直以为好几年都出不来呢!
飞机乘客当中包含约20名花样滑冰选手和教练——都是美国的未来花样滑冰新星。
美国花样滑冰协会表示,这些滑冰运动员刚刚从周末在堪萨斯州威奇托举行的美国花样滑冰锦标赛发展训练营归来。
其中包括华裔花滑新星Angela Yang,和一对姊妹滑冰新星以及她们的滑冰舞伴。
出生于俄罗斯的波士顿滑冰俱乐部教练、前世界冠军叶夫根尼娅
‧
希什科娃(Yevgenia Shishkova)和瓦季姆
‧
瑙莫夫(Vadim Naumov)都在这架失事航班上。
北弗吉尼亚州滑冰俱乐部的华裔滑冰选手Edward Zhou也在失事航班乘客名单上。Edward Zhou曾在2022年美国滑冰赛的青少年组获得佳绩。
对于这些新闻播报,我看到很多国内的评论却是:这些人都是美国人,干嘛要提他们是华裔?其冷血和残酷可见一斑。
在很多公共事件当中都是如此,总有一些人缺乏最基本的人类共情和怜悯心,想到的永远都是那些意识形态和政治的东西,人性全无,变成了冷血的机器。
其中丧生的一位运动员莱恩,
是
2025 年中级东部赛区冠军,在社交媒体的滑冰圈中很受欢迎,他在 TikTok 上拥有数千名粉丝。周三,他发布了一段视频,展示了他在发展训练营中做三周后外点冰跳,随后在飞机从威奇托起飞前发布了一张自己在飞机上的照片。
古丁也是一名滑冰教练,她决定留在特拉华州的家中,而基尔萨诺夫则飞往堪萨斯州参加发展训练营。周三,当丈夫登机时,她与丈夫交谈,说她“失去了一切”。
“我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学生,失去了朋友,”古丁告诉 ABC 新闻。“我需要我的丈夫回来。我需要他的遗体回来。”
美国奥林匹克和残奥会委员会首席执行官萨拉·赫什兰表示,此次事故对美国奥林匹克和残奥会委员会来说“极为沉重的打击”。
那么言归正传,这次严重事故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
按理说,飞机相撞事件发生
的地点是最不该发生的地点——它在世界上控制和监控最为严格的空域之一,距离白宫和国会大厦以南仅
3英里多一点。
坠机前不到
30 秒,一名空中交通管制员询问直升机是否看到了这架飞机。几秒钟后,管制员再次通过无线电呼叫直升机:“PAT 25 从 CRJ 后面飞过。”随后,两架飞机相撞。
从这个情况看来,很难讲清楚,飞行员和管制员之间谁出问题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只能等调查报告出来再看了。
不过,特朗普和马斯克第一时间指出了他们所认为的事故根本原因:DEI。特朗普在周四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促进多元化、公平和包容(DEI)的政策“可能”是导致这次空难的原因。
特朗普说,只有“智力最高和心理素质强大”的人才应该被允许成为空中交通管制员。“我们想要有能力的人,”他说。
这一点是真的。我以前也了解过一些关于空中交通管制员的情况,任职者被要求拥有极高的个人素质,包括智力、注意力、快速反应能力,尤其是极强的心理素质,非一般人所能胜任。
他们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以及非常敏锐的意识和判断能力,因为在他们手底下,就是几百条人命。所以对于这个职业的筛选标准极其严格,任职当中也会一直保持轮换和评估,避免他们出现任何可能有风险的心理因素。
当被问到如何能够如此确定
DEI(民主党的多元化)在坠机事件中产生影响,特朗普告诉记者,这是因为他有“常识”。
尽管不能说特朗普现在说的是真,但DEI问题的确是左派长期执政下,美国企业存在的严重问题,但这个问题过于敏感,无人敢说破。
DEI,就是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这三个词的简称,它是一种组织框架,旨在促进所有人的公平待遇和充分参与,特别是那些因身份或残疾而容易受到歧视的群体。
这本来是好事,它的发端也是源于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民权法》。但是从2011年开始它逐渐变味。在那一年,奥巴马签署了有关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第 13583 号行政命令。尤其是在“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兴起后,《时代》杂志在 2019 年表示,DEI 行业的规模“爆炸式增长”。
DEI,成了一种“软约束”和“摇钱树”,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和政府机构必须要有DEI的计划实施,才能得到很好的评价,尤其是投资和股价等都会受益。
于是,这就带来一种“配额”现象,也就是说,在他们招聘的人当中,必须要有多少少数裔的比例、有色人种的比例,成了一种“道德绑架”。
这一点在美剧《无耻之徒》里面有所讽刺,主人公——一个白人小孩为了能上西点军校,不得不谎称自己有印第安血统,然后很容易就被录取了。相比之下,他之前作为白人的时候反而无法被录取。
现在美国也存在一种争议,就是DEI的受益者——比如一些“多元化”的录取生,会自卑,因为他们认为自己“配额生”的身份反而是一种近似羞辱的身份。
也有一些公司或者政府机构,必须要招到一定配额的跨性别人群,以彰显自己的形象。
我们当然不能说保证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权益是错的。但是,当这事儿变成一种巨大的商业利益、无处不在的道德绑架,甚至为之降低用人标准、改变行业标准,就是通往自我毁灭了。
很简单——无论任何肤色、人种或者是否弱势,都必须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那就是符合要求并且能胜任职责。
目前,在特朗普上任后美国有一些大企业已经放弃了DEI,但改变这个进程,依然路漫漫。前不久的洛杉矶大火,马斯克也曾指责DEI导致的环保设施不符合标准,是重要原因。
至于这次空难究竟有没有跟DEI相关的因素,还不得而知。但只能确认一点——因为“政治正确”的敏感话题无人敢碰,在美国,也只有特朗普和马斯克会指出这个问题。
无论如何,问题重重的美国依然在不断自我纠错的路上;至少,他们的黑匣子真实数据能够被公开。
·END·
大家好,我的油管(YouTube)频道上线了,在上面搜索“倪刃的黑噪音”就可以找到。想支持我的朋友,请帮忙点订阅、点赞和转发,因为前期的推流,粉丝的积累非常重要,谢谢大家!
大家请放心关注,不用有额外担心,在那里的发言尺度和在这里差不多,只不过敢说的话题稍微多一些,不再怕被删了(比如关于经济的一些真实问题分析)。
欢迎加入我的讨论社群,现在已经有700位读者在里面与我进行你问我答、股市投资交流(仅投资知识,不分析股票和进行投资建议)、宏观经济动态、独家专栏文章分享、时事动态探讨、好书推荐、往期被禁文章分享等等。
这不是微信群,是“知识星球”app旗下的付费社群,费用88/年。欢迎扫码加入:
防失联或者知识星球加入咨询,都可以加我个人微信:
写作题材敏感,有封禁风险,防失联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备用号:
黑噪音
抵抗洗脑,只谈常识
最新文章
美国24年来最严重空难的背后真实原因
DeepSeek给中国人带来的一点最大启示,与AI无关
DeepSeek引发美股暴跌,它真能改变国运?
中国的人工智能DeepSeek,会导致美国科技大崩盘?
房价,正式跌回2016年水平
美国推出“星际之门”震撼计划,对中国有何启示?
泛滥的文化原教旨主义
为什么不建议把高铁和扫码付作为经济发达的象征?
特朗普究竟为什么要发币?背后原因没那么简单
为集采药问题发声的专家,都是中国的良心
中国经济,怎样才能度过中等收入爬坡期?
中国人泛滥的民族自尊心
“小红书外交”,让两头儿的网民都破防了
全面崩溃:大国衰亡的真相
大清,其实赢了甲午战争
“分清楚事实和观点”是逻辑的基础,更是家庭和社会进步的源泉
无论是否改革,帝国都气数将尽
字越少,事越大!!!
缅北不是电诈,而是奴隶贩卖营和杀人工厂
一场大火,竟烧出了美国社会的发展优势?
当年明月,他根本不懂明朝
中国社会,严重扭曲了“尊严”一词的内涵
这个世界,最糟能糟到什么程度?
移民知识系列文章:国外的医疗真的很慢吗?
越南改革,踏入深水区
今年的裁员潮真吓人...
移民知识系列文章:国外真的只有快乐教育吗?
2025,房子到底还能不能买?
移民系列文章:移民前必须考虑的三大问题
移民知识系列文章:在移民之前需要准备什么?
建议国企利润全民分红,以解决分配不公
2025年,中国经济路在何方?
仍有理由,相信未来——《黑噪音》新年献词
现代人,正在集体坠入一种消费陷阱
张维迎:真正发达的国家,会不计成本地做3种付出
紧急呼救!上海报恩寺普渡众生陷入困境,恳请大家伸出援手共渡难关!
关于中国,外国人无法理解的两件事
史无前例的大放水之下,如何做好个人资产保值?
法治不是政府以法律来管老百姓,而是政府行为被法律所约束
经济没崩,情绪先崩了
义和团为什么不抵制进口药?
多谈谈问题,少谈点主义
上海今年一重要消费数据大幅下滑
还有人看不起哈萨克斯坦这样的国家吗?
第三季度,外资撤离81亿美元
小农意识,仍然是中国社会的底色
为什么会有人怀念计划经济?
催眠“毒害”了多少花季少女,还有很多人不知道
活不下去的中产阶级
瑞银:中国GDP增速将于2026年下滑至3%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