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影像描述
3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伤情重,治疗困难,死亡率高,预后差。在平时和战时均常见,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占20%~50%,在车祸致重型颅脑损伤中占85%(1]在死亡患者中占29%~43%,仅次于急性硬膜下血肿,是颅脑损伤患者重残及植物生存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文献报道其死亡率高达 42%~62%。因此,对DAI的发病机制、影像学特征、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提高颅脑损伤的诊治水平。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由Adams等于 1982年正式命名,用于描述头部外伤后以脑深部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特征的脑损伤类型,是一种闭合性、弥漫性颅脑损伤。是非火器性颅脑伤中重要的脑损伤类型。以往有不同的命名:脑白质弥漫性损伤,剪力性损伤,即刻损伤的白质弥漫性损害,弥漫性白质剪力性损伤,脑深部损伤等。
DAI的致伤机制,即外力使颅脑产生旋转加速度和(或)角加速度,使脑组织内部遭受剪应力作用,因脑组织内各种结构密度不一致,在不同结构界面上产生剪切力导致小血管损伤和神经轴索扭曲、肿胀、断裂及出现轴索性收缩球(axonalretraction ball,ARB),目前对于这一机制的认识已趋于一致,损伤部位主要位于白质和灰质交界处,两大脑半球之间的肼胝体,以及大脑与小脑之间的脑干上端。
4
影像学表现
DAI患者的CT图像具有以下特点:① 弥漫性脑肿胀,表现为双侧灰白质界限不清的广泛低密度区,低密度区多为多脑叶同时受累,深部半卵圆中心,包括内囊、穹隆柱、前后联合结构不清。严重者脑干、胼胝体亦呈低密度;②脑室、脑池普遍受压而变小,严重者可使脑室、脑池和脑沟消失;③大脑半球皮质髓质交界处,基底节内囊区域,胼胝体,脑干以及小脑单个或多个直径<2cm小出血灶和(或)脑室内出血;④如不并发脑挫裂伤、硬膜下出血等,很少有中线移位或仅有轻度移位(<5mm)。部分患者头颅CT未发现异常,但临床症状却很严重,对于这种不相符的情况,有人认为可能是由于CT对一些病变不灵敏造成的。MRI检查对DAI的诊断敏感性明显优于CT,MRI能够显示更小和更轻微的病灶,特别是对胼胝体和后颅窝的观察更是CT所不能及的,T2加权像和质子密度像均有助于发现非出血性病变,对于非出血性病变的诊断有CT无法比拟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