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的分段曾有不同的方案,包括Fischer的逆血流五段法,Gibo和Rhoton的顺血流四段法,Lasjaunias的胚胎学分段法。
颅外段又名颈段,居颈外动脉后外方,继转至其后内侧,沿咽侧壁上升至颅底。起始处有梭形膨大, 为颈动脉窦 ( Carotid sinus ),是压力感受器,可调节血压。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壁上 ,有一扁椭圆形小体借结缔组织附于壁上,称颈动脉体 ( Carotid body),为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血液中的CO2 和 O2 的分压,以调节呼吸 。
岩段(C2)和破裂孔段(C3)
在骨管中颈内动脉被静脉丛包绕,此丛是海绵窦的外侧伸延。一些来自上部颈神经节的颈内动脉支的颈自主神经丛也包绕管内颈内动脉。
A1段 即水平段:起始后向前内经视交叉背面折入大脑纵裂至前交通动脉。正位片上呈由外向内水平走向或略呈弧形。侧位片上成轴位投影并与大脑中动脉重叠,显示不清。ACA在此段闭塞可不产生症状,因远端可以从前交通获得血液。
A2段 即垂直段:为前交通动脉至胼胝体膝部下方的一段,侧位片上呈由后下向前上方走行,略成“S”形。正位片上显示为沿中线垂直上行,故又称垂直段。
A3段 即膝段:以额极动脉与A2段为界,与胼胝体的膝部弯曲一致。
A4段 即胼周段:位于胼胝体沟内,也叫胼周动脉,分布于额叶。
A5段 即终段,为楔前动脉,分布于顶叶。
大脑前动脉的主要分支
1. 回返动脉 又称Heubner动脉,80%起自ACA的A1段,平前交通动脉处或在其前方外缘发出,主要供应尾状核头、壳核及内囊前支等。
2. 眶额动脉 自ACA主干、前交通动脉前方发出,供应直回和眶内侧部。与大脑中动脉的眶额支在眶回外侧部形成吻合支。
3. 额极动脉 多数在胼胝体膝部以下与ACA主干成锐角发出,供应额极前、内和外侧面。
4. 额前内侧动脉 一般在胼胝体膝部附近与ACA成直角或锐角发出,供应额中回上部或上缘的前部。
5. 额中间内侧动脉 通常在胼胝体膝部上方与ACA主干成直角发出,供应扣带回、额上回内、外侧及额中回上缘。
6. 额后内侧动脉 从胼胝体中部ACA主干发出,供应扣带回、额上回、额中回上缘及中央前回上1/4。
7. 胼周动脉 位于胼胝体沟内,供应胼胝体和半球内侧面。
8. 胼缘动脉 自胼周动脉发出,供应扣带回、旁中央小叶及额上回。
9. 中央旁动脉 由ACA主干发出,供应扣带回、旁中央小叶及中央前、后回上1/4。
10. 楔前动脉 也称顶内侧支。供应扣带回后部、楔前叶2/3、顶小叶及顶下小叶上缘。
11. 前交通动脉 连接两侧ACA的动脉,变异较大,甚至缺如。
大脑中动脉解剖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恒定的概念和信息,也有很多变异,找准合适方式,依下面几个关键词为主线,可以达到全面掌握MCA解剖的目的:
四段; 2个分叉、一个膝部; 早期分支; 侧裂:蝶部、岛盖部(岛裂+盖裂); 分支:皮质支、穿支(包含豆纹动脉)
1、起点:
(1)ICA的终末分叉=颈内动脉的分叉。
(2)Location:
视交叉的外侧
侧裂干的内端
前穿质的下方
嗅束分为内、外侧嗅纹处的后方
前穿质下方 蝶骨脊后方1cm左右 行程与蝶骨脊平行
分叉前部 / 分叉前M1段:MCA起点→分叉处。为单一主干。 MCA分叉有时也称MCA主分叉。 分叉后部 / 分叉后M1段:MCA分叉→MCA膝部。为多个几乎互相平行的血管干。
(5)早期分支:
早期分支概念:指由M1段分叉近端的MCA主干血管发出的细小皮质支。走向颞叶者称早期颞支,走向额叶者称早期额支。
早期分支分型及其特点:越靠近ICA分叉的早期分支直径越粗;越容易发出皮质支和豆纹动脉。
豆纹动脉:在MCA行经前穿质下方时发出的一系列穿支进入前穿质,这些穿支为豆纹动脉。豆纹动脉即可发自早期分支也可发自MCA分叉前主干,还可发自M1分叉后部。
4、M2 段 / 岛段
(1)起止点:大脑中动脉膝部→岛环沟。
(2)Course:走行在岛叶表面,并发出部分分支供应脑岛。
(3)组成:M2由上干和下干组成,上干和下干大小不一。
(4)分支:
到达额叶和颞叶前部的血管仅跨过岛叶前部 到达后部皮层供血的血管分支相互平行且轻微分开跨过岛叶全程。
5、岛环沟:
岛叶被一个称为岛环沟或岛界沟或岛周沟的深沟包围并与岛盖分开,该沟分为上、前和下三部分。
M2和M3段MCA以岛环沟为界。
6、M3段 / 盖段
(1)起止点:起自岛环沟→止于侧裂表面。
(2)Course:构成M3段的分支紧贴额、顶盖和颞盖的侧裂面走行。
供应侧裂上方皮质的分支要经过两个180°转弯,第一处在岛环沟;第二处在侧裂外表面。 供应侧裂下方皮质的分支血管弯曲较少。
7、M4 段 / 皮质支
(1)起点:起自侧裂表面。
(2)Course:行于大脑半球的皮质表面。
越靠前的分支离开侧裂后,急转向上或向下; 处于中部的分支,逐渐转向后方下降并离开侧裂; 处于后部的分支几乎与侧裂长轴同一方向向后走行。
眶额区 额前区 中央前区 中央区 顶前区 顶后区 角回区 颞枕区 颞后区 颞中区 颞前区 颞极区
二、分支
1、MCA分叉的类型:
78%的MCA分为上主干和下主干两支; 12%的MCA分为上、中、下3个主干; 1%的MCA分为多个主干。
3、MCA分叉及分支类型:
大脑后动脉可以分为4段:P1交通前段、P2环池段、P3四叠体段、P4距裂段。
交通前段:起源于基底动脉的末端,位于脚间池内,水平向外侧走行,终止于后交通动脉处。
环池段:由水平段转折向后上方走行,止于四叠体池。这一部分又可分两个亚段。
四叠体段:走行于四叠体池的后内侧,终止于进入枕叶沟处。
距裂段:为大脑后动脉进入距状沟后的部分,分为顶枕动脉和距状沟动脉。
来源:影像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