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心理疾病的报道逐渐变多,心理健康的知识也在逐渐普及,心理健康问题引起大众广泛关注。然而,这种广泛关注的背后却存在着因为对心理问题的了解并不深入,凭着已知经验和认知去解读心理问题而产生的认识偏差,甚至将关注演变为盲目追崇和热捧。
被“浪漫化”,向往期待
有的影视小说里塑造的天才形象往往遗世独立、行为怪异,被称为“疯子天才”;还有的网络小说因贴上“抑郁症”的标签而大火,先“致郁”而后“治愈”的情节形成强烈反差而带来极大的震撼,为痛苦的病症蒙上浪漫美好的轻纱。于是引得青少年纷纷效仿,在为主人公感动落泪的同时,对“抑郁症”充满向往和期待,希望自己是“抑郁症患者”,以成为和常人不一样的存在,然后遇见命中注定的那个人,遇见救赎的希望。
以此为荣,博取关注
“忍忍吧,说不定明天就死了呢”
“遇到了我,你辛苦了。”
有人以抑郁为荣,通过贴标签塑造一个弱者形象,从而博取同情和关注。“抑郁患者”某种程度上是网络丧文化浪潮之下的分支,他们以夸张的形式诉说自己的苦处,只为了能和观众共情,蹭取热度。
追求潮流,寻求认同
“我也有抑郁症啦!”
“别管,玉玉了。”
有人把心理问题当作标签而骄傲自得,好似这是一种很新的潮流。他们积极地“认领”心理疾病的标签,就像青少年对吸烟的未成熟认知一样,觉得这是独特又酷炫的标志,他们追求独特,却又渴望被潮流认同,于是肆意玩乐和愚弄“抑郁症”这一标签,一旦有点小emo就宣称自己“抑郁”了,他们并没有分辨清楚负面情绪和心理疾病之间界限,只是为了共情而表达。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承认心理问题的存在,抑郁症患者也敢于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对于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接受度有所提升,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却也有很多不是真正的病患在大声呻吟,甚至利用接受度开玩笑。“当某种现象成为普遍,真正患病的人便会面临失声的风险。”凭着一知半解和网上的某些自测量表判断是不正确的,真假莫辨的现象更会混淆人们的视听并影响对心理疾病的正确认知。
以比较常见的抑郁症为例。当下对抑郁的看法,很多是不充分的或是畸形的,人们好像已经习以为常却又会嗤笑嘲弄,低估抑郁症的严重性。相关数据显示,大多数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因此有情绪波动和短暂性的消极心态是正常的,但真正的抑郁症不只是消极情绪的强烈表达,真正的抑郁症是这样的——
① 不浪漫:并没有如小说情节般的救赎和奇迹,亲人朋友也难以提供治疗性的帮助,必须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抑郁症不是简单的“心病”,主要症状是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降低、意志行为减退,可能伴有自杀倾向,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② 非个人可控:“哎呀,这有什么,振作振作就好啦,谁都有不顺心的时候。”未经他人苦的旁观者用轻轻一句带过万千苦痛,但抑郁症之所以需要专业治疗,就是因为已经发生了生理性的变化,患者本人很难靠自身意志力战胜情绪低落的状态的,他们也想尽快恢复正常,但奈何提不起劲,难以挣脱低沉的情绪。
③ 复杂性:“什么心理问题,不就是闲得没事干想太多。”抑郁症不是脆弱和矫情,“玻璃心”并非是弱者的代名词。心理疾病的产生不完全是个人因素,正如涂尔干在《自杀论》中提到的,自杀并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出现问题。抑郁症的产生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受生理、个人和社会因素多方面影响。
大众对抑郁症大多有所听闻,但深入了解不多。我们不该将其简单化,认为一难过就是犯心理疾病,更不该将其时刻挂在当作笑资,心理疾病不该成为营销手段、流量密码,而真正患病的人也不应背负这种笑话和热度的代价。
参考文献
[1]聂昭雯,康丽君,陈棉棉,许俊杰,刘忠纯.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在抑郁症中的应用[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2,17(09):529-531+538.
[2].抑郁症并非简单的“心病”[J].大众科学,2018(03):36-37.
[3]小红书:“不要因为浪漫化而忽略了心理问题的严重性。”
文章|廖雨娴
插图|徐 菲
编辑|徐 菲
责编|孙浩令
审核|范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