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晨读 2.5+小时,看完《被讨厌的勇气》,分享如下👇:
1.改变的第一步就是理解。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看书的过程要求“理解”,理解了才能提高认知。认知提高则会改变行为。
2.为什么“有问题的孩子”会表现出很多病和不良的行为,那是因为他们认为得了病和做一些不良的行为,对自身而言是“善”的。他们认为自己得病之后,就能获取父母的关怀;他们认为,自己做出不良的行为,就能转移父母的关注点,化解父母之间的矛盾。这也就是我一直在强调的,想要教育好孩子,先把自己过好,先把家庭关系做好。不要让孩子来为这个家庭操心,让他们安心的去寻找自己前进的道路。
3.我们大脑的特性和人的天性,决定了人都是“避难驱易”的,都是害怕改变的。朱教授在上课时常用到“痛则通”这个词,就是说很多人没做出改变,是因为他还没有痛到“那个点”上。所以,觉醒的父母不要到痛到彻骨心扉的时候,再去改变。早点做出改变,避免那个痛。自己的改变总会比孩子出现问题之后再去纠正,要容易得多。
4.知识就像是一张网络,一本书连接着无数本书。能否理解,进行“检索”,要看每个人的知识积累和理解。
5.每个孩子都是向上的,他们自己会去“追求优越感”。而父母应该做的事,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关怀和包容,给予他们在情感上的呵护。在他们在追求失败的时候,消除或减弱他们的“自卑感”。让他们有勇气更快的重新站起来,去探索这个世界。这也是心理学中的“赋能”。
6.所有的事情都具有多面性,自卑感跟焦虑和压力一样,都不是绝对的坏处。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会使人抑郁,但是适当的焦虑会使人进步,去改变自己;长期处于压力状态,损害大脑,影响学习和记忆,良性的压力会使人更专注。自卑感也是一样,有自卑感说明我们知道自己的缺点在哪,进而去针对缺点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