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32 | 《被讨厌的勇气》

文摘   教育   2024-11-02 12:51   浙江  

32

读书笔记

《被讨厌的勇气

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岸见一郎 贺史健 著

感谢阅读,敬请关注;

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BOOK


被讨厌的勇气干货


       1、阿德的原本是弗洛伊德主持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核心成员。但是,后来两人后来因观点对立而导致关系破裂,于是阿德勒根据自己的理论开创了“个体心理学”,阿德勒不是弗洛伊德的弟子。

       2、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如果一个人不想出门,他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也不存在什么心理创伤,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3、人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完全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作为手段,人能够捏造出愤怒这种感情。当然也包括其他的情绪。

       4、人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是因为你在不断地下着不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决心。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5、我们某些人之所以只看到自己的缺点,为了达到不要喜欢自己的目的,是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然后便抱着“如果……我也可以……”之类的想法活在幻想之中。根源是因为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6、“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际关系,如果这个宇宙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那么一切烦恼也都将消失。所谓的“内部烦恼”根本不存在。任何烦恼都会有他人的因素

       7、自卑感的问题是我如何看待这种自己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也就是说,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与他人的比较、自己赋予自己的意义,带来了自卑感

       8、人都处于追求优越感这一“希望进步的状态”之中,树立某种理想或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同时,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而越自负的人越自卑,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9、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包括“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

       10、阿德勒心理学否认寻求他人的认可。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着。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11、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从这个角度来说,哪怕是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12、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当然,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选择了真正自由的大人就不会说这样的话,相反还会鼓励年轻人要勇于争取自由。

       13、“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14、在英语中,个体心理学叫做“individual psychology”。而且,这里的个人(individual)一词在词源上有“不可分割”的意思。像这样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我”来考虑的方式叫作整体论

       15、人际关系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地位”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只要有两个人“我和你”存在,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16、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而实际上,你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你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

       17、关于育儿活动为代表的一切与他人的交流,阿德勒心理学都采取“不可以表扬,也不可以批评”的立场。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阿德的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鼓励援助就是横向关系的人际交往。

       18、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幸福就是“贡献感”。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我对别人有用”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但是,这种贡献也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形式实现。只要有“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及“贡献感”就可以。

       19、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阿德勒心理学称之为“廉价的优越感追求”。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感,要有甘于平凡的勇气。

       20、如果拿放大镜去看粉笔画的实践,你会发现原本以为的线其实也是一些连续的小点。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是“此时此刻”。

推荐序

自我的枷锁和解放

       生活给我们各种束缚,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束缚是时间的、金钱的、人际关系的,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是心灵的。阿德勒的整个理论体系,都在试图把人从这种束缚中解脱出来,让人重获心灵自由。

       阿德勒想要帮我们挣脱的第一个束缚来自过去。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在阿德勒的学说里,所谓心理症状并不是过去经历的产物,而是为现在的目的服务

       第二个束缚来自人际关系。我们的很多心理困扰都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期待和评价。正是这种评价体系,造就的人的骄傲和自卑。而人们经常借由“爱”之名,行支配和控制之实。在阿德勒眼中,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

       第三个束缚,来自未来。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阿德勒的哲学同样强调当下的意义,认为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当我们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后,却会发现,我们其实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


译者序

       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竞争和完美的愿望,并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奋力拼搏、追求优越以适应环境,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能力。阿德勒学说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


引言

       世界是简单的,人生也是简单的。并非是“世界”本身复杂,完全是“你”把世界看得复杂。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与任何人共有的世界。


第一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一、再怎么“找原因”,也无法改变一个人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死板的学问,而是要理解人性的真理和目标。

如果一味的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做“目的论”。

       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二、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这一点具有华时代的创新意义。

       阿德勒说:“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就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我们大家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

三、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

四、弗洛伊德说错了

       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

       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是在于如何诠释?

       我们不可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可能让时针倒转。如果你成了原因论的信徒,那就会在过去的束缚之下永远无法获得幸福。

       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

五、苏格拉底和阿德勒

       改变的第一步就是理解

       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是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

六、你想“变成别人”吗?

       如果不能感到幸福的话,就不可以“一直这样”,不可以止步不前,必须不断向前迈进。

       阿德勒:“最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

七、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一味执着于“被给予了什么”,现实就会改变吗?我们不是可以更换的机械。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

       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

       ”的行动,是指“利己”这一意义上的善。

       在希腊语中,“”这一词语并不包含道德意义,仅仅有有好处这一层含义;另一方面,这一词语也有无好处的意义。

       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你选择了“不幸”。这既不是因为你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此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


八、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阿德勒心理学中用“生活方式”一词来说明性格或秉性。

       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从狭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性格;从广义上来讲,这个词甚至包含了某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

       性格因此或许会带来“不可改变”这一感觉,但如果是世界观的话,那就有改变的可能性。

       假若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

       人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人时常在选择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即使像现在这样促膝而谈的瞬间也在进行着选择。

       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也更能安心

       想要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安带来的“不满”,你一定是选择了后者。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的心理学。你之所以不信并不是因为过去或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九、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世界很简单,它之所以看上去复杂是因为“我”的主观作用。人生本来并不复杂,是“我”把人生弄得复杂化了,故而很难获得幸福。人不是受过去原因支配的存在,人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采取行动的。

       目的论的一大前提就是“人可以改变”,而人们时常在选择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之所以无法改变正是因为我自己不断下定“不要改变”的决心。缺乏选择新的生活方式的勇气,也就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如果要改变对世界或自己的看法(生活方式)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请不要忘记“必须改变”的究竟是什么。你依然是“你”,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

       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生活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第二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一、为什么讨厌自己?

       之所以只看到缺点是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为了达到不要喜欢自己的目的,所以你才只看到缺点而不是优点。

让其接受现在的自己,不管结果如何,首先先让其树立起向前迈进勇气。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做“鼓励”。

       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呢?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也就是说,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的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想要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是,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

二、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之所以感觉孤独并不是因为只有你自己一个人,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我们想要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也就是说,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个人”。

       仅止于个人的烦恼,即所谓的“内部烦恼”根本不存在。任何烦恼都会有他人的因素

三、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在阿德勒所使用的德语中,劣等感的意思就是价值更少的“感觉”。也就是说,劣等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是一种“自己没有价值或者一只有一点儿价值”之类的感觉。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主观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可以用自己的使手去选择。把自己的身高看成是优点还是缺点,这全凭你的主观决定。

       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即使1美元纸币所承载的价值是一种常识(共通感觉),那它也不是客观意义上的价值。如果从印刷成本考虑的话,它根本不等于1美元

       价值问题最终也可以追溯到人际关系上。这样又可以与“一切烦恼间源于人际关系”这种说法联系起来了。

四、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阿德勒也承认自卑感人人都有。自卑感并不是是什么坏事。

       首先,人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阿德勒称其为“追求优越感”。

       人都处于追求优越感这一“希望进步的状态”之中,树立某种理想或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同时,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阿德勒说“无论追求优越感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我们应该摒弃自卑感,进一步向前;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进步;更要更加幸福。如果是这样的自卑感,那就没有任何问题。

       自卑情结一词原本表示的是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跟自卑感没有关系。例如,即使弗洛伊德提出的“俄狄浦斯情节”原本也也是指一种对同性父母亲的反常对抗心理

       就像阿德勒说过的那样,自卑感也可以成为促进努力和进步的契机。

       阿德勒用“外部因果律”以此来进行说明,意思就是: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

五、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自卑情结的另一个侧面。那些用语言或态度表明自己的自卑情结的人和声称“因为有A所以才不能做到B”的人,他们的言外之意就是“只要没有A,我也会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人”。

       阿德勒指出“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自卑感”。拥有自卑感既感觉目前的“我”有所欠缺的状态。如此以来问题就在于,如何去弥补自己欠缺的部分。最健全的姿态应该是想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去弥补欠缺部分,例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努力工作等。

       自卑情节有时会发展成另外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优越情结”:表现的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就是“权势张扬”。借助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

       特意自吹自擂的人其实是对自己没有自信。阿德勒明确指出“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自大是自卑感的一种表现。正因为有强烈的自卑感才会骄傲自大,那其实是想要故意炫耀自己很优秀。担心如果不那么做的话,就会得就会得不到周围的认可。这完全是一种优越情结

       一种通过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感的模式。具体就是指夸耀不幸。这种人其实是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

       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比如家人或朋友----担心或束缚支配其言行。阿德勒甚至指出:“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六、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在同一个平面上既有人走到前面又有人走在后面。所谓“追求优越感”是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

       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当然,因没有必要把自己和他人相比较。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自己”的比较。

       我们应该积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但是,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把孩子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一个人来真诚相对。

       无论是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走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七、在意你长相只有你自己

       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因为有竞争的地方就会有胜者和败者。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看成敌人。

       而为了不成为败者就必须一直获胜、不能相信他人。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不再把世界当成危险的所在,也不再活在不必要的猜忌之中,你眼中的世界就会成为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人际关系的烦恼也会大大减少。


八、人际关系中的权利斗争与复仇

       我们既不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能让时针倒转。但是,赋予过去的事情什么样的价值,这是“现在的你”所面临的课题。

       个人愤怒(私愤)对和对社会矛盾或不公平产生的愤怒(公愤)不属于同一种类。个人的愤怒很快就会冷却,而公愤则会长时间地持续。因私愤流露的发怒只不过是为了让别人屈服的一种工具而已。

       隐藏的目的”,不仅仅是直接性的当面辱骂,当被对方的言行激怒的时候,也要认清对方是在挑起“权力之争”。

       如果在大人真正生气的时候孩子依然不能不停止恶作剧,那么其目的就是“斗争”本身了。

       权力之争”是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

       复仇阶段----尽管暂时败下阵来,但对方会在别的地方以别的形式策划的复仇、等待着报复。

       阿德勒斯的目的论不会忽视孩子隐藏的目的----也就是“报复父母”。如果自己出现不良行为、逃学,甚至割腕,那么父母就会烦恼不已,父母还会惊慌失措、痛不欲生。孩子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才所以才会出现问题行为。孩子并不是受过去的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是为了达到现在的目的(报复父母)。

       人际关系一旦发展到复仇阶段,那么当事人之间几乎就不可能调和了。为了避免这一点,在取得争权挑衅时绝对不可以上当

九、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我们应该学习不使用怒气这种感情的方法,因为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不是不能发怒,而是“没必要依赖发怒这一工具”。

       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

       那就是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这是很多人容易陷落进去的人际关系圈套。

       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的权利之争

       我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对方是错误的。一旦这样想,辩论的焦点并非从“主张的正确性”变成了“人际关系的方式”。

       原本主张的对错与胜负毫无关系,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

       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

       追求优越性并不是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

       眼镜模糊了,只能看到眼前的胜负就会走错道路,我们只要摘掉竞争或胜负之争的眼镜才能够改完善自己。

十、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两点。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这两种意识。

       这些目标可以通过阿德勒索说的直面“人生课题”来实现。

       阿德勒把这些过程中产生的人际关系分为“工作课题”、“课题”和“爱的课题”这三类又统称为人生课题。

       人际关系有距离深度。一个个体在想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

十一、浪漫的红线和坚固的锁链

       朋友或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这是与爱之主题有关的话题,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阿德的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

       爱的课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就是所谓的恋爱关系,而另一个就是与家人的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在工作、交友和爱这三大课题中,爱之课题恐怕是最难的课题。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感,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另一方面,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

       假如恋爱是用红色丝系起来的关系的话,那亲子关系就是用坚固的锁链联结起来的关系

十二、“人生谎言”教会我们学会逃避

       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

       人就是这么任性而自私的生物,一旦产生这种想法,无论怎样都能发现对方的缺点。即使对方是圣人君子一样的人物,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对方值得讨厌的理由。正因为如此,世界才随时可能变成危险的所在,人们也就有可能把所有他人看成“敌人”。

       为了逃避人生课题或者进一步说是为了逃避人际关系,仅仅为了这些我就去捏造别人的缺点?阿德勒把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做“人生谎言

       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状态)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这一事实

       即使你逃避人生课题、依赖人生谎言,那也不是因为你沾染了“恶”。这不是一个应该从道德方面来谴责的问题,它只是“勇气”的问题。

十三、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心理学”,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拥有的心理学,而是使用的心理学

       洛伊德原因论是“拥有的心理学”,继而就会转入决定论。另一方面,阿德勒心理学是“使用的心理学”,起决定作用的是你自己

       人类并不是会受原因论所说的精神创伤所摆那弄的脆弱存在。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讲,我们是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我们有这种力量


第三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一、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人的价值、人的幸福不是可以用金钱买来买到的东西。

       所谓的“认可欲求”,人际关系的烦恼都集中在这一点上。我们在活着时常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正因为对方不是令人讨厌的“敌人”,所以才想要得到那个人的认可!对,我就是想得到父母的认可!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要去寻求认可。

二、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认可欲求的危险就在这里。人究竟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受到赏罚教育的影响。

       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得到表扬,而如果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就会受到惩罚。阿德勒严厉批判这种赏罚式教育。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

       其次,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如果工作的主要目标成了“满足别人的期待”,那工作就会变得相当痛苦吧。因为那样就会一味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三、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孩子学不学习或者跟不跟朋友玩,这原本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

       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和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不干涉他人的课题

       基本上,一件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

       世上的父母总是说“为你着想”之类的话。但是,父母们的行为有时候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虚荣又或者是支配欲。也就是说,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我”,正因为察觉到这种欺骗行为,孩子才会反抗。

       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不是如此(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某个国家有这么一句谚语: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阿德勒心理学中的心理辅咨询辅导以及对别人的一切援助都遵循这个要求。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四、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苦恼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总之就是把孩子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总是只考虑孩子,而当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

       正因为是关系紧密的家人,才更有必要有意识地去分离课题。

       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即使对方不如自己所愿也依然能够信任和爱吗?

       首先请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然后,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五、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你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所以才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

       首先要考虑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的划清界限。

       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的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六、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

       想要构筑物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距离太近,贴在一起,那就无法与对方正面对话。

       伸伸手既可触及,但又不踏入对方领域,保持这种适度距离非常重要

       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阿德勒说:“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阿德勒心理学中有反常识的方面:否定原因论、否定精神创伤、采取目的论;认为人的烦恼全都是关于人际关系的烦恼;此外,不寻求认可或者课题分离,也全都是反常识的理论。

七、对于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在意别人的视线、看着别人的脸色生活、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这或许的确能够成为一种人生路标,但这却是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认可欲求就是不想被任何人讨厌

       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分离课题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父母强迫孩子学习甚至对其人生规划或结婚对象指手画脚,这些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当然,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选择的真正自由的大人就不会说这样的话,相反会鼓励年轻人要勇于争取自由。

八、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不想被别人讨厌,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近代哲学巨人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也就是本能性的欲望冲动性的欲望

       阿德的心理学认为“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也就是说我们要追求从人际关系中解放出来的自由,但是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之类的事情根本不可能,

       也就是说“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不害怕被别人讨厌,并不是说要去故意惹人讨厌或是去做恶。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不想被人讨厌”也许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我,我也不能去干涉。如果用刚才介绍的那个谚语说的话,那就是只做“把马带到水边”的努力,是否喝水是那个人的课题。

       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九、人际关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

       很多人认为人际关系之卡由他人掌握着。正因为如此才会非常在意“那个人怎样看我”,选择满足他人希望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能够理解课题分离就会发现,其实一切的卡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会是全新的发现。

       提到人际关系,人们往往会想起“两个人的关系”或者“与很多人的关系”,但事实上首先是自己。如果被认可欲求所束缚,那么人际关系之卡就会永远掌握在他人手中。


第四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一、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

       阿德勒反对精神和身体理性和情感以及意识和无意识等分开考虑的一切二元论的价值观。

       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我”来考虑的方式叫作“整体论

       “想要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太过亲密就无法正面对话。但是,距离也不可以太远。”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分离课题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

二、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主张共同体并不是我们普遍印象中的“共同体”概念所指的既有范围,而是包括了从过去到未来,甚至包括宇宙整体在内的“一切”。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不幸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反过来说就是,幸福资源也在于人际关系共同体感觉幸福的人际关系重要的指标

       对社会的关心,社会学上所讲的社会的最小单位是“我和你”。只要有两个人存在,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想要理解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感觉,首先可以从可以以“我和你”为起点。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三、“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认可欲求的实质----他人如何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受这种认可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所以,必须把“对自己的执着”换成“对他人的关心”。

四、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我们首先是作为共同体的一员从属于共同体,能够感觉到在共同体中有自己的位置并能体会到“可以在这里”,也就是拥有归属感,这是人的基本欲求

       自己人生的主人公是“我”。这并不意味着“我”君临于世界中心。“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也是共同体的一员、是整体的一部分。

       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生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合融入。

       只有付出才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五、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首先,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而且,共同的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没必要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更多其他的“我和你”、更多其他的“大家”、更多更多大的共同体一定存在。

六、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这就是阿德的心理学的立场

       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表扬无意之中就营造了一种上下级关系,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

       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重。

       我们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强烈否定赏罚教育,就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成“横向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说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可以表达为“虽不同但平等”,平等既是“横向关系


七、有鼓励才有勇气

       人为什么会去干涉别人呢?其背后实际也是一种纵向关系。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

       不可以置之不问,需要做一些不是干涉的“援助”。

       援助的大前提是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在理解了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能做的事情,具体就是不去居高临下地命令其学习,而是努力的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不是强制的,而是在课题分离的前提下帮助他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也就是“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直面课题的是其本人,下定决心的也是其本人。

       既不表扬也不批评。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

       人害怕面对课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不是能力问题,纯粹是“缺乏直面人生课题的勇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首先应该找回受挫的勇气。

       人能越得到别人的表扬就会就越会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八、有价值就有勇气

       最重要的不是“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如果能够建立起横向关系,那自然就会说出一些更加真诚地表示感谢、尊敬或喜悦的话。

       如果希望得到表扬,那就只能迎合他人的标准、妨碍自己的自由。另一方面,“谢谢”不是一种评价,而是更加纯粹的感谢之词。人在听到感谢之词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作用”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通过为共同体也就是他人服务能够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而是主观上就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对别人寄予关心、建立横向关系、使用鼓励法,这些都能够给带给自己“我对别人有用”这一实际感受,继而就能增加生活的勇气

九、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关于共同体感觉,阿德勒回答说:“必须等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来开始。不必去考虑他人是否合作。”

十、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如果你与某人建立起了纵向关系,那你就会不自觉地从“纵向”去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

       如果能够与某人建立起横向关系,也就是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关系的话,那就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以此为突破口,所有人际关系都会朝着“横向”发展。

       并不是说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者像对待朋友一样去对待每一个人,不是这样的,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无论是爱还是交友,都与年龄没有关系;交友课题需要一定的勇气,这也是事实。关于你和我的关系,我们可以逐渐缩短距离,保持既不要靠的太近但又伸手可及的距离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一、够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

       应首先好好理解“我”,接下来考虑一对一的关系,也就是“我和你”的人际关系,然后再慢扩展到大的共同体。

二、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把对自己的执着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信任”和“贡献

       我们既不能丢弃也不能更换“我”这个容器。但是,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来改变对“我”的看法和利用方法。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课题分离也是如此,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这就是我所说的自我接纳。

       尼布尔的祈祷文:“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纳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我们并不缺乏有能力,而只是缺乏“勇气”。

三、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达观一词本来就含有“看明白”的意思。看清楚事物的真理,这就是达观。

       在这里需要把“相信”这个词分为信用信赖来区别考虑。首先,信用有附加条件。例如,想要从银行贷款,就必须提供某些抵押。这种态度并不是信赖,而是信用。

       与此相对,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应该是“信用”,而应该是“信赖”。

       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的相信。这就是他者信赖

       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阿德勒心理学并没有基于道德价值观去主张“要无条件的信赖他人”。无条件的信赖是搞好人际关系和构建横向关系的一种“手段”。

       如果你并不想和那个人搞好关系的话,也可以用手中的剪刀彻底剪断关系,因为剪断关系是你自己的课题。

       对方无意的言行、与别人通电话时的语气、联系不上的时间……如果用怀疑的眼光去看,所有事情看上去都会成为“不专一的证据”,哪怕事实并非如此。

       一味地担心“被背叛”也只关注因此受到了伤痛。但是,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通过“他者信赖”进一步加深关系的勇气之后,人际关系的喜悦才会增加,人生的喜悦也会随之增加。

       克服对背叛的恐惧感从自我接纳而来。只要能够接受真实的自己并看清“自己能做到的”和“自己做不到的”,也就可以理解背叛是他人的课题,继而也就不难迈出迈向他者信赖的步伐。

       悲伤的时候尽管去悲伤就可以。

四、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首先,真诚地接受不能交换的“这个我”,就是自我接纳。同时,对他人寄予无条件的信赖即他者信赖。既能接纳自己又能信赖他人就是伙伴。对他人寄予信赖也就是把他人看成伙伴。正因为是伙伴,所以才能够信赖。如果不是伙伴,也就做不到信赖。

       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这就是贡献

他者贡献的意思并不是自我牺牲。相反,阿德勒把为他人牺牲自己人生的人称作“过度适应社会的人”,并对此给予警示。

       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五、年轻人也有胜过长者之处

       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加以实践
       只要拥有这种奉献精神,眼前的现实就会带有截然不同的色彩。

       在视他人为“敌人”的状态下所作出的贡献也许是伪善的。但是,如果他人是“伙伴”,所做的贡献也就不会是伪善了。

       自我接纳信赖贡献,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整体:

       1、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

       2、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是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做到“他者贡献”。

       3、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行为方面的目标:

       1、自立

       2、与社会和谐共处

       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

       1、“我有能力”的意识;

       2、“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也就是说:

       1、所说的“自立”与“我有能力的意识”是关于自我接纳的话题;

       2、所说的“与社会和谐共处”和“人人都是我伙伴的意识”则与信赖贡献有关。

       阿德勒自己也说:“理解人并不容易。个体心理学恐怕是所有心理学中最难学习和实践的一种心理学。”

六、“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任何情况下都只是攻击我的“那个人”有问题,而绝不是“大家”的错。

       具有神经质生活方式的人常常使用“大家”“总是”或者“一切”之类的词语。如果你经常说这种一般化的词语,那就需要注意了。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是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只凭事物的一部分就来判断整体的生活方式。

       人际关系不顺利既不是因为口吃也不是因为脸红恐惧症,真正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却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这是缺乏人生和谐的错误生活方式。

       工作狂,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不敢正视人生课题的生活方式。“工作”并不仅仅是指在公司上班。家庭里的工作、育儿、对地域社会的贡献、兴趣等,这一切都是“工作”,公司只不过是一小部分而已。只考虑公司的工作,那是一种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也许这样的父亲只能靠“行为标准”来认可自己的价值。

       按照“行为标准”来接受自己还是按照“存在标准”来接受自己,这正是一个有关“获得幸福的勇气”的问题。


七、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对于这种现实,阿德勒准备了极其简单的回答----“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他者贡献也可以是看不见的贡献。判断你的贡献是否起作用的并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是你无法干涉的问题。进行他者贡献的时候我们即使做出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也可以。幸福既贡献感”,这是幸福的定义

       人们想要喜欢自己,想要感觉自己有价值,为此就想要拥有“我对他人有用”的贡献感,而获得恭敬感的常见手段就是寻求他人认可。

       获得贡献感的手段一旦成了“被他人认可”,最终就不得不按照他人的愿望来过自己的人生。通过认可欲求获得的贡献感没有自由。但我们人类是在选择自由的同时也在追求幸福。

       受认可欲求束缚的人不具有共同体感觉,还不能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只要有了共同体感觉,认可欲求就会消失,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

       总结: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我对别人有用”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但是,这种贡献也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形式实现。只要有“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就可以并且责任还得出这样的结论,幸福就是贡献感。

八、追求理想者面签的两条路

       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这就是他们的目的。

       本来,无论是学习还是运动,为了取得某些成果就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但是,“希望特别差劲”的孩子,也就是陷入问题行为的孩子却可以在不付出这种健全努力的情况下也获得他人的关注。阿德勒心理学称之为“廉价的优越感追求”。

       孩子陷入问题行为的时候,父母或周围的大人们会加以训斥。被训斥这件事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压力。但是,即使是以被训斥这样一种形式,孩子还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

       父母或大人们通过训斥这种行为给予了他们的关注。

九、甘于平凡的勇气

       甘于平凡的勇气”,实际上谁都是普通人,没必要纠结这一点。如果你能够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刻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感

十、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

       如果人生是一条线,那么人生规划就有可能。但是,我们的人生只是点的连续。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的。

十一、舞动人生

       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断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所有的人生都不是终结“在路上”,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

       想要达到目的地的人生可以称为“潜在性的人生”。与此相对,我所说的像跳舞一样的人生则可以称为“现实性的人生”。

       到达目的地之前的路程在还没有到达目的地这个意义上来讲并不完整。这就是潜在性的人生

       现实性运动是一种“当下做了当下完成”的运动。

十二、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想象一下自己站在剧场舞台上的样子。正因为把模糊而微弱的光打向人生整体,所以才能看到过去和未来;不,是感觉能够看到。但是,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把人生当作故事是很有趣的事情。但是,在故事的前面部分就能看到“模糊的将来”;并且,人们还会想要按照这个故事去生活。我的人生就是这样,所以我只能照此生活,错不在我而是在于过去和环境。这里搬出来的过去无非是一种免罪符人生的谎言

       人生是点的连续、是连续的刹那。如果能够理解这一点,那就不再需要故事。

       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十三、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

       不要用线的形式去看其到达了哪里,而是应该去关注即如何度过这一刹那

       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请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认真但不深刻

       人生其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处于完结状态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你之前就一直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因为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所以才要谈现在。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十四、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了什么而活?当有人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阿德勒的回答是:“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

       假如遭受到了重大天灾,按照原因论的角度去回顾过去以及追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又有多大的意义呢?我们在遭遇困难的时候才更要向前看,更应该思考“今后能够做些什么?”

       所以阿德勒在说了“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之后还说:“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人生没有普遍性的意义但是你可以赋予这样的人生以意义,而能够赋予你的人生以意义的只有你自己。

       人想要选择自由的时候当然就有可能会迷路。所以,作为自由人生的重大指针,阿德勒心理学提出了“引导之”。

       就像旅人要依靠北极星旅行一样,我们的人生也需要“引导之”。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重要观点。这一巨大理想就是:只要不迷失这个指针就可以,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就可以获得幸福。

       无论你过得怎样的刹那,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没有迷失“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的生活。

       “一个人的力量很大”。不,应该说是“我的力量无穷大”。也就是,如果“我”改变,“世界”也就改变。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

       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世界很简单,人生也一样。





文来源书籍,图为作者拍摄。

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感谢阅读,敬请关注。





读书,使人进步




邱荣泽的学习笔记本
1、哲学类,包括个人思维成长的书;2、艺术类,艺术史、摄影史、艺术理论、摄影理论等书;3、家庭教育类;4、心理学类;5、文学类,主要是与上面4类相关的文学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