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的深情,司马迁知,汉武帝不知,一片丹心究竟是错付了?!

文摘   2024-09-12 00:02   河北  

每周最佳摄影作品分享

 香河县老促会一行四人由副会长王新同志带队来到东梨园村——香河县第一个党支部所在村,走访香河县第一个农村党员于德恒的儿子于广银同志,听他讲述那过去的故事,一幕幕仿佛就发生在眼前,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那段峥嵘的岁月。

摄影周景峰  


前几天,偶然在一本杂志里,看到一篇文章,题目《丹心》,作者刘勃。读过之后,久久不能平静。
我有过几年教书生涯,当过中学历史教师,但因为种种原因,只带过一次毕业班,那届学生中考成绩还不错。
我记得,当时我教的班的历史成绩,在学校里是第一名,比其他两个同年级历史教师,成绩稍稍好些。
 惭愧的说,对于历史,以前教书时也只是照本宣科,略知一二罢了。
特别是西汉这个朝代,我只是听闻过有司马迁和汉武帝这些人物,司马迁写出了《史记》,汉武帝创造了汉武盛世。
他们俩的主要历史功绩,大家都知道,在这里不过多评述。
历史长河,浩浩荡荡,书上,只能为我们展现很渺小的一部分,那些都是想让我们知道的历史,还有些历史,不看课本以外的史书,根本不得而知。
就像很多熟悉的名句,我们只知道半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下半句是“初心难得,始终难守”,出自《华严经》的注文;“以德报怨”的下半句是“何以报德”,出自《论语》。
看完《丹心》,我对李陵充满了兴趣,觉得这个英雄人物,太深情,也太悲情,想更深入了解李陵。
我顾不得睡午觉,因为心里有波澜,也无法释怀,于是迫不及待的去找百度。
查了一中午,查到的资料大约说的也都是《丹心》里记载的历史风云,相比而言,倒是《丹心》更通俗易懂些。
李陵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孙子,李广曾经抗击匈奴,英勇不凡,屡立战功,王昌龄的《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中赞美的飞将,就是指李广。
李广的先祖李信,也是著名猛将,曾为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立下过显赫战功。
可以说,李陵,自祖上起,家族人物都是忠义刚烈之士。
但冥冥中,好像有人在操控一切,注定了历史中很多英雄,都带有悲剧色彩,实在是让人惋惜和遗憾。
 公元前119年,在漠北之战中,李广因迷路未能参与抗击匈奴的战争,回到京城后羞愧难当,忧愤⾃杀。
公元前99年,汉武帝封李广利(宠妃李夫人的长兄)做贰师将军,亲率汉军出征讨伐匈奴。
汉武帝随即派李陵去辅助李广利,李陵负责“辎重”,配合李⼴利共同伐匈。
李陵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匈奴单于带兵遭遇。
 单于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然后投降。
李陵战败投降消息传到西汉,汉武帝听后大怒,司马迁为其说情,激怒冒犯汉武帝,后司马迁被判宫刑。
不久,有传闻说李陵为匈奴练兵。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
李陵听闻,悲痛欲绝,此后,他一直生活在匈奴,大约20年,最后也没有回到西汉。
我们还听说过苏武牧羊的故事。西汉时期,汉武帝派苏武等为使者,出使西域,打算同匈奴单于修好,因汉朝降将反叛,单于大怒,扣押苏武等人,劝其投降。
苏武宁死不屈,坚决不降,被流放沦为奴隶,在茫茫草原上放羊19年,经过千辛万苦,最后才得以回到汉朝。
李陵和苏武,在匈奴时有过交集和来往。当年是苏武被扣留匈奴的第二年,李陵被俘投降匈奴。
但是二人有不同的境遇,不同的思想,不同的选择,结果当然也不一样。其实,人从来都没有对错,只是不同的因,造成不同的果。
我想,李陵的丹心,天地可鉴,司马迁也懂,但独独汉武帝不信。这样被淹没在历史烟云的英雄,大概也不只是李陵一人。
时势造英雄。历史的进程,推动社会发展,汉武帝是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文学家,他对后世影响深远。
而李陵,就像历史中的一颗流星,转瞬即逝,很少有人知道。但是,他的故事,却足以让我感动,不能忘怀。

作者简介杨燕,女,1979年3月出生,香河县渠口镇青户村人。1998年6月毕业于香河县职教中心,后分配到香河县雀林院小学工作,2001年9月调入钳屯中学(现香河县第十一中学),2008年2月又选调到县法院工作,2009年11月通过司法考试,2009年12月开始担任法院团支部书记,2022年2月辞职。2022年8月到北京声驰律师事务所实习,现为执业律师。喜欢读书、朗诵、文学,偶尔写写诗歌、散文、小小说,自娱自乐。


香河人身边的便民服务专家











潮白摄影
文化香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