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民间故事《浪子回头》“之一先生”

文摘   2024-09-11 00:01   河北  

每周最佳摄影作品分享

 香河县老促会一行四人由副会长王新同志带队来到东梨园村——香河县第一个党支部所在村,走访香河县第一个农村党员于德恒的儿子于广银同志,听他讲述那过去的故事,一幕幕仿佛就发生在眼前,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那段峥嵘的岁月。

摄影周景峰  


民间故事(序)

女娲用泥捏成了人

也捏出了许多美丽的故事

故事沿着岁月的长河流淌

一直流到我们脚下

随意捡起一个

放在嘴里

入咀嚼一枚红枣

细细品尝

地道的乡土味道

滚圆滚圆的故事

滋养了龙的子孙

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是他们的祖传的信条

根,深深扎进黄土地

一株粗壮的古松

竖起中国的姿势

中国的骄傲

-------选自小五宋《崔永生诗歌精选》

“之一先生”

某学校有个专管烧水做饭的师傅,姓张,六十来岁,不识字,可虚荣心很强,很多事他本来不懂,却还要装出很懂的样子。

这一年,这个学校搞勤工俭学,组织学生拾了一垛柴,卖给本村的老百姓。

晚上,老师们经常围在一起,计算着卖了多少柴,这个说:“卖了二分之一”,那个说:“卖了三分之一”。张师傅有时候给老师们送开水,也经常听到老师们“之一”“之一”的议论。

这天晚上,张师傅又给老师们送开水来了,正碰上老师们算计着卖了多少柴。其中,一位老师随口问张师傅:

“张师傅,您看咱的柴火还剩下多少?”

张师傅低着头,皱着眉,又用手拍了拍自己的头,装出很用心计算的样子,然后说   “让我看呀,也就还剩之一!”

老师们听了哈哈大笑,从此,大家都叫他“之一先生”。

讲述人:于国太,男,53岁,农民,初中文化

原载:《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

崔老师签名赠书

作者简介崔永生,笔名崔征,磨砺和真子,斋名半读斋,学历中师,教师,职称中教一级,1963年参加工作至1997年退休,教小学,初中和高中,教研组组长。1987年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园丁”。主要著作有诗集《崔永生诗选》(获奖诗集)《崔永生诗歌精选》散文随笔集《半读斋小品》和格言集《人生感悟》等,共八本。所创作的作品,在国家、省、地三百多家报刊刊登。同时,中央电视台、河北电台和廊坊电台也都广播过。70年代,他曾在县文化馆组织的全县文艺工作者大会上,作过《我是如何写诗的》报告,效果很好,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1983年,他在县第三中学、北京市通州区第四中学和永乐店中学做过同类报告,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1985年,他在钱旺中学成立了文学社,起名“白天鹅文学社”。省人大、《老年世界》编辑和老师们都来学校观摩过。《儿童文学》把“白天鹅文学社”作为他们的一个“点”,每月来校一次,指导工作,听取汇报。文学社搞得热火朝天,深受同学们和家长们的好评。小作者们每年向全国报刊积极投稿,命中率40多件。1987年,德国作家霍斯特·屈内曼在《儿童文学》的作家和县领导的陪同下,也来校考察文学社的情况。同年,廊坊文联召开座谈会,汇报各地文学社的情况。崔永生带着5000余字的汇报材料,在会上作了《白天鹅是如何起飞的》汇报,在会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文学社给学校赢得了很大荣誉。

七、八十年代,他共写了1000余首新民歌,部分作品发表于全国各地报刊。《人民日报》和《诗刊》也发表过他的作品。那个年代,县文化馆年年评选优秀作品,崔永生的作品,年年被评为一等奖。

他还写民间文学,他共搜集了《浪子回头》《百宝衣》等20余篇民间故事,作品发表在《民间故事》上和《廊坊日报》上,他还搜集民间笑话,《这是哪儿的外甥》《刘小五看球赛》等20余篇作品,均发表在全国各地报刊上。

1995年,吉林省《长白诗魂》来信,要他做该刊的荣誉主编,崔永生欣然同意,一口答应。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作协会员、廊坊作协会员。作品多次被评为“金”奖,并授予他“当代爱国诗人”“中国苏子诗人”“优秀诗词家”等荣誉称号。根据他创造成就和社会影响,他已入《香河县志》(1979-2008)。

退休后,崔永生(与人合作)编辑出版过《黄土地文学丛书》(远方出版社,共10册,140万字)和《二月兰文学丛书》(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社,8册,120万字),两套丛书的出版,大大提高了香河县的知名度。

他还写格言和楹联。他的格言,都发表在《中外哲理名言》《中华名人格言》和《中外哲理名言精选》等十几部大型刊物上。其中,有5句哲理名言,被《中外哲理名言精选》选中,并得了奖。楹联发表在全国报刊上。

写于2020年3月半读斋,病中,80岁。


香河人身边的便民服务专家












潮白摄影
文化香河
 最新文章